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主席对游泳的兴趣一直十分浓厚,早在他就读第一师范时,湘江就是他大显身手的地方。解放后毛主席回湖南视察工作时,又多次畅游过湘江。由于我当时任长沙市公安局原水上分局派出所所长,所以在毛主席50年代4次畅游湘江时,我都是按上级命令以一个划工和工作人员的身份,  相似文献   

2.
古代文献记载高句丽存在着人殉的习俗,在考古调查与发掘资料当中也可以看到高旬丽民族殉葬的某些情况.高句丽人殉的情况从王族到贵族到平民百姓都存在着.不仅都城地区存在,在偏远地区也有殉葬的情况.这种殉葬习俗一直延续到高句丽灭亡之前.高句丽人的殉葬习俗的形成有多种原因.  相似文献   

3.
笔者2000年在太原旧货市场淘到1册太原市公安局废弃档案。这54页故纸,有太原公安局及个别分局文件17份29页,复制笔迹等罪证25页。立案23件,包括投寄反动、污蔑信件12起26封,散发反动传单6起136张,书写反动标语2起3处。发案时间1956年6月1起,1959年2~3月4起,时间不明1起,其余17起均发生在1960年。文件形成时间是1960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对游泳的兴趣一直十分浓厚,早在他就读第一师范时,湘江就是他大显身手的地方。解放后毛主席回湖南视察工作时,又多次畅游过湘江。由于我当时任长沙市公安局原水上分局派出所所长,所以在毛主席50年代4次畅游湘江时,我都是按上级命令以一个划工和工作人员的身份,组织公安号汽艇和木划子,围绕在主席身边,担负着贴身的安全保卫工作。  相似文献   

5.
从出生那一天到出国前,我一直居住在上海虹口的闵行路上。那曾经是一条僻静整洁的小街,两旁是一排排砖木结构的三层日式小楼。人行道边上各有一行树荫婆娑的法国梧桐。我家在小街的最东头,对面的公安局占了街区的大半截,另半截是一个叫东新康的里弄。"文革"那几年,我赋闲在家当"逍遥派"。站在窗口,经常可以看见一个漂亮的小女孩从公安局高高的围墙下走过。春日的阳光洒在她的身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梳理已知曾侯墓葬中的车马殉葬与随葬情况,探讨了两周时期曾侯车马葬仪变迁过程及其与同时期诸侯的异同。综合殉车、殉马及随葬车马器种类、对应的车马数量与埋藏方式,随葬车马器摆放位置等方面信息可知,曾国车马葬仪由基本遵循周文化车马葬仪,逐步走向偏受楚文化影响。这一过程可视作周系车马葬仪在南方地区的传播到逐步崩坏过程的缩影。田野材料说明,墓室殉车始终不为曾侯墓葬仪所重,殉马及随葬车马器的多少时代差别大,与曾国的国力、政治地位以及南方地区的交通条件有密切关系,而并非严守某种制度。曾侯夫人的车马葬仪较曾侯低出许多,但较楚国女性贵族为高。  相似文献   

7.
大木 《旅游》2008,(11)
每座水上屋的顶上都有一个长长的杆子架着电视天线,远看密密麻麻地像是水上兵营。屋顶上的铁板均有些锈蚀斑驳,屋前有一个木制平台,上面堆放着渔网和鲜花,时时有人在平台上搬运着东西,平台就是各家的私人码头和活动场所了。不时有小船在水上屋之间穿行,清澈的海水映衬着水上屋和天上的白云,这古朴的水上村庄深深的吸引着我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2010年的中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爸是我爸,李刚是李刚。”据说这是2010年最为悲摧的网络恶搞诗。李刚是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分局原副局长,其子李一帆在河北大学校园内醉驾肇事,致两名女生一死一伤之后,说出了“我爸是李刚”这句网络名言。无论当时的具体情景如何,这句话在转发过程中成为“官二代”作恶多端、无法无天的象征。无数人因此而作身世之感慨,对自己的父辈恨铁不成“刚”。  相似文献   

9.
游侠夏刚     
2005年8月的一个晚上,湖北襄樊市公安局襄城分局法治科原科长胡建生,从医院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个人孤零零地在襄樊市中心的马路上走,已经是深夜11点多,街上不见什么人了。胡建生从他背影看——胖墩墩的,这个人咋这么像夏刚呢?他走近一看,果然是——  相似文献   

10.
人殉,又称殉葬,是用活人为死者殉葬,或杀死后殉于墓坑,或生者闭于墓道内。《说文》无“殉”字,古籍多通用“徇”。“殉,从也”,即跟从,跟随。故以活人随葬死者日“殉”。人殉一般盛行于原始社会解体,阶级和国家出现的初期,是一种同人类的原始信仰特别是灵魂崇拜和祖先崇拜联系在一起的极其野蛮残酷的陋习。人们为了让死者的灵魂有所寄托,将他们“生前认为最珍贵的物品,都与已死的占有者一起殉葬到坟墓中,以便他在幽冥中继续使用”。可见,殉葬,特别是人殉,在奴隶制时代的原始信仰的基础之上,又反映出阶级压迫的实质。  相似文献   

11.
殉牲是考古学的重要现象和研究内容,是墓主人身份、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游牧民族因地理环境决定了生业形态,杀牲祭祀和墓葬殉牲是丧葬的重要习俗,也是某种宗教仪式和信仰的表现。本文对青海都兰热水墓群新发掘的2018血渭一号墓的殉牲现象进行梳理,从殉牲遗存的形式、殉牲的种类和埋葬方式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归纳总结了殉牲习俗的一些特点和意义。最后通过殉牲现象对热水墓群殉牲的种类相同的原因以及表现出的多元文化特征进行解析,得出游牧民族在碰撞、交流的过程中,文化互动带来认同的趋同,但葬俗却固守着自身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2.
东周殉马坑     
《旅游》1996,(9)
在淄博市临淄区齐故城的东北隅,今齐都镇河崖头村西首,有一举世罕见、规模宏大的殉马坑。据考证,这个殉马坑系姜齐第25代国君齐景公的墓葬,故称“东周殉马坑”。 在河崖头村西一带,有大中型古墓葬70余处。1964年经山东省文物考古部门勘探,在五号墓即齐景公墓的周围有大规模的殉马坑。  相似文献   

13.
谭前学 《收藏家》2003,(12):20-25
陶俑是用陶土模仿人或动物形象制作的随葬品,是人殉和杀牲的替代物。人殉,就是用活人为死人殉葬。人殉现象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晚期,到商代达到鼎盛,凡是奴隶主的墓葬,几乎都使用了人殉,少者1、2人,多者数十人,以至数百人。被用作人殉的主要是奴隶,他们或被活活地砍下头颅后埋入墓内,或者直接活埋在墓内,其方式极其野蛮残酷,所以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当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奴隶成了生产中的主要“工具”,奴隶主认识到让奴隶从事生产劳动可以获取更多的财富时,再也舍不  相似文献   

14.
人殉,即以人从葬。兴于殷周时期,秦汉以后基本改用偶人或器物了。明初,曾再度发生。至明英宗时,下令废止人殉。然而,清初满族却仍实行人殉,特别是在清前三朝中,统治者为达到死后“事死如事生”的目的,死后用一些生人殉葬。殉葬者身份有高贵的妃嫔、官员,有低贱的婢女、女仆。主要对象是女性,兼殉男性。由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的影响,妇女社会地位低下,在男女之间、主仆之间处于从属地位,因此,妇女成为殉葬的主要牺牲品,即使是身份高贵的后妃,也逃脱不了殉葬的可悲下场。一、爱情殉葬品清朝历史上,最早生殉的记载,是太祖孝慈高皇后…  相似文献   

15.
秦国人殉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殉,作为我国古代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其产生、发展、衰落自有它本身的规律.那么,当历史的车轮驶入秦代后,其情况又是如何呢?它的发生、发展、衰落是否也有规律可循?秦国人殉制度与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的陶俑又有什么联系?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教.人殉,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起源于原始的宗教信仰.它是伴随着原始公有制的瓦解而萌芽,至奴隶制建立而盛行的一项残酷的丧葬制度.在父权家长制时期,一些民族的族长和部落联盟的酋长,具有无上的权威,他们相信人有灵魂,相信人死后还有另一个世界,为了到另一个世界去继续过现实生活,就必须有一批现实中所宠信和亲近的人从死,以便继续为他们服务.这样,就出现了以人殉葬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正夏天是个十分炎热的季节,水上乐园是小朋友避暑清凉戏水的最佳去处,当然,我也是哦!下午骄阳似火,天气高温很热,但我心情很开心——因为爸爸要带我去水上乐园游玩。来到水上乐园,一看人山人海,我早就迫不及待了,拉着爸爸"挤进"了水上乐园。我们穿好游泳衣先来到水上滑滑梯那里,我闭上眼睛和捏住鼻孔"哗"地一下滑下去,虽然水溅一身,我感觉却十分地爽。接下来我要展示一下游泳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东灰山墓地殉牲的研究,我们认为四坝文化的殉牲还未形成稳定的习俗或制度,仍处于一个不稳定的阶段。根据殉牲的特点,将四坝文化分为东、西两区:东区偏重于经营农业,并兼营狩猎、畜牧和采集;西区偏重于经营畜牧业,同时也兼营农业。  相似文献   

18.
从出生那一天到出国前,我一直居住在上海虹口的闵行路上。那曾经是一条僻静整洁的小街,两旁是一排排砖木结构的三层日式小楼。人行道边上各有一行树荫婆娑的法国梧桐。我家在小街的最东头,对面的公安局占了街区的大半截,另半截是一个叫东新康的里弄。“文革”那几年,我赋闲在家当“逍遥派”。站在窗口,经常可以看见‘个漂亮的小女孩从公安局高高的围墙下走过。春日的阳光洒在她的身上,女孩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有时候,女孩身边有个高大英俊的中年男子同行,应该是她的父亲。时间久了,才知道女孩是对面东新康里“广东阿婆”的孙女,也就是后来红极一时的香港女星、李连杰的犬人利智。  相似文献   

19.
拓跋鲜卑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殉牲作为其利用动物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为我们提供了探讨其葬俗、生计方式和复原其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揭示不同时空范围下拓跋鲜卑殉牲的种类和数量、殉牲的肢体部位和摆放位置、殉牲的食物结构等,来探讨其殉牲习俗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楚墓中人殉与俑葬及其关系初探邱东联近年来,随着楚墓资料的扩充,楚文化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日益扩展。楚墓中的人殉,特别是大量的俑葬构成了楚墓区别于中原东周墓的一个显著特征。本文拟对楚墓中的人殉和涌葬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有益于楚丧葬制度的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