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直以来,学界对宁镇地区后良渚阶段遗存认知较为模糊,概因处于该时间段的遗址虽为数不少,但文化层却多单薄,资料也零碎。但从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可知,宁镇地区自良渚文化后至点将台文化之间并非空白。近年来,安徽当涂船里山、江苏镇江马迹山等遗址均发现有后良渚阶段遗存的地层堆积或遗迹,遗物也较丰富。结合以前的发掘和调查资料,可以发现这类遗存不仅与以太湖流域为分布中心的同时期考古学文化关系紧密,而且与淮河流域、滁河流域甚至海岱地区的龙山时期诸考古学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安徽当涂船里山遗址发现后良渚阶段至春秋时期地层堆积及柱洞、灰坑等遗迹,并出土铜器、陶器、原始瓷器、石器等重要遗物。根据地层、遗迹间的叠压关系以及出土遗物的情况,可将遗址分为三期:龙山文化晚期至夏初期、西周晚期和春秋早中期。其中龙山文化晚期至夏初期遗存较为丰富,为了解姑溪河流域后良渚阶段至夏时期该地区考古学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3.
对良渚末期遗存学界已有诸多讨论,在比较诸家观点的基础上,以好川墓地各种演变规律清晰的典型器物和组合为标尺,并结合年代分期较明确的海岱地区考古学文化相关器物,可以推定良渚末期遗存相当于好川三期后段到四期前段,与大汶口文化第10~11段偏早年代接近;而钱山漾文化早期的部分遗存年代可追溯到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最末期(第11段偏晚)。良渚末期遗存阶段极有可能是良渚文化复杂社会机制解体的重要时间节点。在大汶口到龙山文化之交阶段,环太湖地区的物质文化遗存以延续本地传统为主,此时大汶口文化前锋已抵达宁镇地区,并初步影响到了环太湖地区。之后大规模的北方文化因素南下对环太湖地区产生了强烈辐射,进而催生了以钱山漾遗址为代表的典型钱山漾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神墩遗址出土的马家浜文化时期遗存兼具环太湖地区、宁镇地区与皖江东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的特点。虽然其早期部分遗存与骆驼墩遗址相类,但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而晚期以陶鼎为代表的遗存可归入骆驼墩文化。根据遗址(4)层下墓葬间的层位关系及陶器的类型学分析,将这批墓葬由早至晚划分为三组,有助于了解这一时期墓地的形成、布局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2年对三城巷遗址的第二次发掘发现了商周和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出土遗物有陶器、玉器、石器等,这次挖掘为研究宁镇地区古文化特点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黄苑  吴文婉 《大众考古》2022,(10):37-45
<正>宁镇地区指南京至镇江一带,其范围东到茅山,西至九华山,南达天目山,北接长江并延伸到江北蜀岗丘陵一带,这一地区丘陵地貌绵延50余公里。宁镇地区处在江淮和太湖之间,先秦时期多个考古学文化在此交融。根据现有考古资料,自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宁镇地区先后经历了丁沙地遗存、北阴阳营文化、薛城文化类型、点将台文化、湖熟文化、吴文化等。  相似文献   

7.
骆驼墩遗址的发掘确立了骆驼墩文化遗存的存在,骆驼墩文化遗存代表了太湖西部山地向平原过渡地带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新类型。根据其自身的文化特征、相对的年代跨度、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同类遗址的空间分布,可将以平底釜为主要特征的骆驼墩文化遗存命名为骆驼墩文化。骆驼墩文化在其存在的时间段内,与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宁镇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以及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都有密切的交流。骆驼墩文化的发现,填补了环太湖西部史前考古学文化的空白,对深入研究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及长江下游古代文明的进程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阆中市文成镇梁山村的灵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360平方米。灵山遗址的时代可划分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唐宋、明清及近现代几个阶段,以新石器时代遗存最为丰富,发现了灰坑、柱洞、灶和燎祭遗迹等,出土了陶器、石器等遗物。此次发掘填补了四川嘉陵江中游考古学文化遗存的空白,为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时空框架以及与周边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交流、融合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潜山县薛家岗遗址位于皖西南,处于大溪·屈家岭文化、山背文化、马家浜·崧泽文化和“宁镇文化类型”等文化分布区的“接触地带”。正确而且精细地认识处于这种地理位置中的文化遗存,对于史前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薛家岗遗址所处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它的文化遗存归属的复杂性。苏秉琦先生等认为它当属于长江下游地区的“宁镇文化类  相似文献   

10.
2017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庙梁遗址,发掘清理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时代两大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其中,龙山时代遗存非常丰富,遗迹有房址、灰坑(储藏坑)、墓葬等,出土遗物包括陶、石、骨等各类器物,分为龙山时代前期和龙山时代后期两大相继的发展阶段。庙梁遗址龙山遗存是近年来陕北地区龙山时代考古遗存的重要发现,是构建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1.
在龙山文化时代,江淮地区河南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山东龙山文化、江淮土著遗存以及环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对宁镇地区产生了影响。夏时期,二里头文化、岳石文化南下成为影响宁镇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催生了本地土著文化因素,同时还传承了部分良渚文化传统,构成了点将台文化的主体。此外,点将台文化中还保留了龙山文化时代的部分遗存,从而表现出了宁镇地区夏时期复杂的考古学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东岗头遗址保存状况较好,文化堆积厚,遗存内涵丰富,对于研究江南地区商周时期文化以及宁镇地区新石器文化的特征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遗址地处湖熟文化中心区秦淮河流域,其西周时期文化遗存是典型的湖熟文化,此次发掘有助于准确把握湖熟文化的典型特征,为深入研究湖熟文化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13.
王芬  黄梦雪  高鸿儒  路国权  张义中  宫希成 《东南文化》2023,(3):44-58+191-192+194-196
卫田遗址地处淮河中游南岸,是一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聚落遗址。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山东大学考古学系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周代、汉代、宋代及明清等时期的遗存,其中以新石器时代末期遗存最为丰富,发现壕沟、房址、灰坑、灰沟等遗迹。该遗址丰富了淮河中游南岸龙山文化早期的聚落资料,对推动该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和聚落形态等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四川石棉县三星遗址位于大渡河北岸二级台地上,通过调查发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与商周时期遗存,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等器物,对研究大渡河中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河南郾城县庙岗遗址,包含有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西周和东周等多种考古学文化遗存。这一遗址的调查发现,对于研究漯河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先秦时期的发展状况、聚落分布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原始文化遗存;发掘了仰韶至龙山时期的包头市阿善遗址,仰韶至夏商时期的清水河县白泥窑子遗址,龙山时期的凉城县老虎山遗址、准格尔旗二里半遗址、龙山至夏商时期的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准格尔旗大口遗址;试掘了准格尔旗张家圪旦和大庙圪旦遗址。先后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实物资料,为探讨这一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编年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河南长垣宜丘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春,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等单位对长垣宜丘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龙山、先商和晚商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初步建立起当地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尤其先商文化遗存的发现,为研究漳河型先商文化和鹿台岗遗址先商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河北临城县补要村遗址北区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对补要村遗址进行了发掘。遗址北区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存具有自身特色,与周邻的雪山一期文化、仰韶文化大司空类型存在明显差别。中、晚商时期遗存年代序列完整,自洹北商城阶段延续至殷墟第四期,对进一步完善冀中地区中晚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编年体系、了解当时的社会性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唐县南放水遗址2006年进行的发掘中发现了夏、西周和东周三个时期的遗存。夏时期遗存的文化特征多元。西周时期遗存的年代为西周中期至晚期。东周时期遗存属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本次发掘为认识西周时期周人与商遗民的关系,解读冀中平原北部地区西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演进和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试论宁镇地区的岳石文化因素田名利岳石文化是夏及早商时期分布在海岱地区的一种面貌独特的考古学文化。在宁镇地区时代相当的考古学文化中含有或少或多的该文化因素。本文试在文化分期和文化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宁镇地区岳石文化因素的来源途径和方式以及在宁镇地区考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