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扬州名桥     
今天的人们大概只知道苏州是著名的水城,号称“东方威尼斯”,其实,扬州亦是历史上著名的水上都会。隋唐时期,扬州城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这在唐诗的描绘中可见一斑:“入郭登桥出郭船”、“月明桥上看神仙”、“二十四桥明月夜”、“城锁东风十五桥”等等,不胜枚举。后来,随着城池的变迁,原有河道桥梁或填或拆,其桥大多空留其名,至今城内留有不少以桥命名的街巷,如得胜桥、辕门桥、蒋家桥、宛虹桥等。  相似文献   

2.
南京旧城以中华门、神策门为南北中轴线的格局,大约是南唐时候形成的。内桥原是南唐宫城(大内)南面正门所直之桥,名叫“虹桥”,与西面的“飞虹桥”、飞虹桥北面的“小虹桥”,都是傍宫墙的桥梁,上面只通行人,下面未必有舟船穿过,估计都是小型或中型木桥。因为有些...  相似文献   

3.
1·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云:“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历来传诵的名篇,看似浅显,因而历来普及性的选本多不加注释,但“六月中”的风光何以“不与四时同”,在我心中总是一个问题。《千家诗》注云:“当六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后期,湖南郴州苏仙岭公园门口跃过郴江河,再一路西向跨过京广铁路的一条大街道贯通了,这条大街道的西边尽头是横越京广铁道的一座桥. 街也好,桥也罢,如今看来不显眼,但当初却是揭开郴州城区交通建设序幕的诗篇,也曾经一度成了郴州城区极具吸引力的地方. 大桥名为“飞虹”,大街亦随之定名为“飞虹”.郴州的飞虹桥、飞虹路直接给人诗意蓬勃、豪情生发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钟灵毓秀的扬州,佳山丽水的广陵,自古以来人文荟萃。盛唐时期,到过扬州和出生在扬州的诗人数以百计,他们为扬州二十四桥浓妆淡抹,用清词丽曲讴歌,赋诗咏怀。明末清初郝壁题词:“周遭二十四桥是,十六院中人已非。隋帝不来殿脚冷,曲池我亦醉意归。”清康熙年间宋荦诗:“最是扬州胜,红桥映绿杨。著名带廿四,佳话自渔洋。”清道光进士湖南邵阳人魏源的《扬州画舫画》:“二分烟水一分人,廿四桥头四季春。蒲苇有声疑雨至,谁知湖雾是游尘。”这些诗词很多,不一一赘述。二十四桥的历史面貌,众说纷纭。《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  相似文献   

6.
苏旭东 《福建史志》2023,(1):129-132
<正>在宁德市屏南县白玉溪上一座古色古香的纯木拱桥飞跨溪面之上,既气势雄奇,又灵巧轻盈;既与周边的乡村景观融为一体,又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该桥复刻自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木拱桥“白玉虹桥”。那么作为“木拱廊桥文化之乡”的屏南县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座桥呢?这要从木拱廊桥与虹桥的渊源说起。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武昌湖泊居多,许多湖上有桥.据康熙《江夏县志)记载,江夏桥约有34座:新桥、明月桥、清风桥、分金桥、滋阳桥、伏龙桥、苍龙桥、平湖桥、升仙桥、广平桥、青石桥、积玉桥、上桥、老人桥、青林桥、北洋桥、冶湖桥、上塞桥、土桥、长虹桥、孟桥、雨露桥、杨桥、太子桥、果合桥、雷公桥、曾家桥、廖家桥、阳福桥、龙穴桥等.  相似文献   

8.
我偏爱绍兴。因为她是我国江南的第一“泽国”,又是人杰地灵、文风极盛之地。 绍兴多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乡城市。境内大小河道纵横,湖渠密布。有名的鉴湖,是这儿的一颗明珠。舟行其间,不仅仍可领略到“十里湖塘七尺庙,三山十堰廿眼桥”的绮丽风光,而且还能深深感受到凝固了的历史和流动着的现实在这江湖的潺潺流水声里交织着。  相似文献   

9.
渭水源头最为风光的景致,应该是雄踞于渭源县城南的灞陵桥了。桥名之“灞陵”,似有借取古人灞陵折柳之雅典,便增了一些诗韵,一些古意。灞陵桥确有古远的历史。此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平桥,木笼装石为墩,每遇水涨,桥墩易于冲毁,民国八年(1919)重建。新构桥大木相扣,撬握而起,除了铁匠手工打制的铁铆钉,就只有木头了。木木相撑,从两岸桥头逐次递级,飞挑凌空。顶部为飞檐式廊房,共13间64柱,桥两端建有卷棚式桥头屋,四角斗起,脊耸兽飞。一座造型独特,工艺精美,融民族古典美与精准力学的大桥,便昂昂然横跨于唐诗人笔下“浅浅满涧响,荡荡竟川鸣”的渭水源头之上。可以是弯弯的月亮,可以是七彩的虹,可以是你想象中的极尽婉妙的诗行———从中可窥见农民工匠飞扬的诗心。灞陵桥,这古典纯木结构卧式悬臂拱桥,大观之,与北宋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虹桥颇多相似之处。这类构架的桥,据说已是国内仅存。它被纳入省级文物保护之列,想必就是因为独特的桥艺和历久的桥史吧。灞陵桥重建后,引动了遥远的目光,许多名人要员为灞陵桥题写匾额、对联、诗词。蒋介石题写“绾毂秦陇”;孙科题“渭水长虹”;于右任题“大道之行”;林森题“舆梁利济”;爱国名将杨虎城题写...  相似文献   

10.
兰州握桥     
“不凭支柱架虹腰,独卧河干历几朝。桥上行人桥下影,年年来去送寒潮。”“春桥春渡观春华,春水春山春景佳。河涨春桥桥春涨,流沙过客客流沙。”这清新别致的诗句描绘的是昔日兰州颇负盛名的八景之一“虹桥春涨”,诗中提到的“虹腰”、“春桥”,便是兰州著名的古代桥梁之一———兰州握桥。兰州握桥,又名西津桥,俗称卧桥,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的雷坛河上。雷坛河是兰州市七里河区流入黄河的最大支流,为兰州西去的必经之处,因此历代都在此建桥以方便行人。据清代《皋兰县志·桥津》载:“……卧桥当阿干河上(雷坛河),明永乐中建,…  相似文献   

11.
近读《全唐诗》,发现一条宝贵的医学史资料。唐中期著名诗人施肩吾曾写过一首《嘲崔嘏》诗,诗云“二十九人及第,五十七眼看花。”唐朝举子中进士后,往往要遍访长安名花,并有探花宴之盛会。此处二十九人为何写成“五十七眼”呢?好在诗下有注云:“肩吾与嘏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  相似文献   

12.
龙桥古今     
程翔 《文博》2007,(2):56-57
陕西省三原县政府退休老干部萧仲农先生,收藏着一张三原古龙桥的老照片。三原古龙桥是陕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石拱桥,是我国桥梁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倡导集资建造此桥的温纯有诗云:  相似文献   

13.
唐吟方 《收藏家》2010,(11):81-81
由于康熙、乾隆的六次南巡,扬州盐商在瘦西湖两岸争地构园,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红桥",位于瘦西湖南端,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原为红色栏杆的木桥,后在乾隆元年改建为拱形石桥,取名虹桥。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发生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王士嫘、孔尚任、卢见曾皆为当时的名士,参与者众多,规模、影响达到极致。  相似文献   

14.
高州缅茄雕刻是广东省独具一格的雕刻工艺品。茄雕艺人在小小的缅茄蜡头顶部刻出各种古雅的图章,配以花卉鸟兽以及风光名胜,十分小巧精美。清人黄若济有《咏缅茄》诗云:“其蒂宛涂蜜蜡黄,其实酷肖彭亨紫;小姑欣喜缀佩觞,雕琢斫萼成花枝”。 缅茄树产自缅甸,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15.
瘦西湖;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镶嵌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一颗明珠。她以其清瘦淡雅、秀丽多姿的风采,迎接八方而来的嘉宾。瘦西湖原名保障河,为唐双重城之罗城和宋大城的护城河,也是蜀冈山水流向运河的排洪渠道,经历代造园名家经营沟通,利用桥、岛、堤、岸的划分,使狭长的湖面形成层次分明,曲折多变的湖光山色。清乾隆年间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怦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之名由此蜚声海内外。瘦西湖为我国著名的湖上园林,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  相似文献   

16.
通德桥,又名永安桥、枣岭桥,位于闽南永春县城西北十八里的吾峰镇枣岭村脚。古代永春通向德化的道路,是从县(州)城往西北,由官田市(今五里街镇),经龟龙桥、通德桥、大剧铺,越虎豹关。通德桥是永德古道上的一座官路大桥,这也其“通德”之名的由来。这座藏于深山中的桥梁,有着悠远的历史、独特的风光和诡异的传说。  相似文献   

17.
    
大红色。“说文解字”:“绛,大赤色。”唐人白居易诗云“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也作深红色的释义。  相似文献   

18.
一、观音寺名称的变迁 位于贵阳城南南明河畔的观音寺,原名南庵。明代贵阳人王训曾有《咏南庵》诗:“净度招提旧结茅,地偏应不近尘嚣。山腰倒接城边路,水口斜通阁外桥……”句,王训是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举人。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圣寿寺在治城南门外霁虹桥之东,旧名南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 郭晓芸)八月的高原风光绮丽,八月的大通繁花似锦.8月8日,由青海省民族宗教委员会、青海土族研究会主办,中共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委、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五届青海土族安召纳顿节在大通西站隆重举行.本届安召纳顿节以“欢乐祥和激情纳顿”为主题.  相似文献   

20.
《旅游》1996,(9)
甘南藏族自治州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绚丽多姿的山水风光;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古朴原始的民俗风情,历史悠久的宗教文化。该州最南端的玛曲县是一个有着1万平方公里的纯牧业县,“玛曲”是藏语黄河的意思,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的县。令人向往、神秘的九曲黄河第一曲,曾被誉为黄河第一桥的黄河大桥,牧歌悠扬的草原上珍珠般的牛羊,还有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勤劳、朴实、粗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