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武帝先后于建元及元鼎时两次经营西南。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将蜀郡武阳县(今四川彭山)以南地区及巴郡西南角(今四川泸州市一带)以及新取得的今云南盐津至宣威和今贵州省辖地新设一郡,名“犍  相似文献   

2.
民族英雄文天祥是哪里人?他的祖籍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似乎已成定论,其实,还有待于商榷。首先是文天祥的祖籍,有的以为“先君子尝考次谱系,文氏由成都徙吉”,与《纪年录》亦云:“庐陵文氏来自成都”,遂据此得出结论说,文天祥的祖籍在成都。然而,庐陵(今江西吉安县)文氏的祖籍是否在成都,尚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因为据《富田文氏族谱》记载,文天祥的先世文时,是西汉景帝末蜀郡太守文翁的后裔。文翁是  相似文献   

3.
内江市位于川中偏南,沦江(古新都江)中游。现辖市中区、东兴区、简阳、资阳二市以及资中、威远、隆昌、安岳、乐至五县。面积13340平方公里,属川中南丘陵地带。沧江由北向南贯穿全境,水陆交通方便。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置巴、蜀二郡,现内江境分属巴郡和蜀郡。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7年)置牛县(今简阳,包括安岳、乐至各一部),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资中县(今资阳,包括资中、东兴区、威远各一部),东汉时分资中县之内江、威远另置汉安县(今内江)。东汉时的牛、资中、汉安三县城,大体上即今内江市的辖区。对内江市境…  相似文献   

4.
成都天府广场东侧近年有两起重大考古发现.2010年11月此地出土的东汉石碑《李君碑》、《裴君碑》证明该地为东汉蜀郡郡府所在;2012年底,考古人员又在同一区域发掘出石犀及大量属于官府级别的建筑构件等,再证该地为秦汉三国蜀郡郡府衙门所在地.出土石犀应即《蜀王本纪》所载李冰“作石犀五头”“二枚在府中”之一.位于成都大城中的蜀郡府衙存在遭遇洪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府河、南河合称府南河,是岷江水系流经成都的两条主要河流。自战国时期蜀郡守李冰修都江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以来,府南河一直是古成都通往荆楚的交通要道,是成都经济、化形成发展、繁荣的命脉,被成都人称为“母亲河”:  相似文献   

6.
蜀地产铁的记载最早见於《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厥贡镠、铁、银、镂、砮、磐。“秦惠文王后元九年,秦灭巴蜀。张仪与张若“城成都……置盐、铁市官并长丞。”开蜀地铁器生产官营之先河。汉承秦制,继续在成都设置铁官。成都是两汉时期蜀郡主要的铁器生产基地。此外,蜀郡还临邛。临邛产铁的历史始於秦初。两汉时期,蜀郡的铁器生产具有很大的规模,其产品除供应本地需要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倾销市场,即“西南夷”地区。  相似文献   

7.
从出土的战国漆器文字看“成都”得名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列为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成都,是今四川省省会的所在地,也是历史上古蜀国曾经在此建都的地方。她位于川西平原的中部。自秦并巴蜀置蜀郡,“蜀守李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作都安堰,穿二江成都之中,溉田亿万顷……,”“於是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此乃说明秦汉之际的成都,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完成之后,遂有誉为“天府之国”的美称。后来的汉代,因织锦业的发达,曾有“锦城”之称;到五代后蜀主孟昶时,提倡城内遍植芙蓉,又有“蓉城”的称谓。这些名称是秦汉以来的“成都”在不同时代的几种名称,关于这些名称的由来,史书多有记载。除此之外,在这里我们准  相似文献   

8.
《成都美术志》编修工作的挑战性 位于西南部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历来就有辉煌的修志传统,蜀郡江原(今成都崇州)人东晋史学家常璩编著的《华,阳国志》被中外史学界称作为“中国地方志的初祖”。就美术而论,成都人从来不缺记录本土历史的热情.北宋黄休复撰写的《益州名画录》成为了一部最早记载地方区域画家创作状况的地方绘画史。  相似文献   

9.
在成都待了半个多月,只见雾蒙蒙的天空,没见水,杨二车娜姆说心里像长了草。于是去都江堰。站立在2263年前蜀郡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防洪堤上,她长时  相似文献   

10.
史彦 《巴蜀史志》2011,(3):17-19
两个兔年春光掠影 一个花甲时光晃如电闪。60年前,天府之国上空出现令人惊喜、发人振奋的广播声:1950年1月5日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51年2月1日川西人民广播电台又成立开播。这一天,《川西日报》以重要版面刊发川西台成立、成都台周年纪念特刊。载有中共川西区委员会、川西行署、川西军区主要领导人李井泉、张祖谅、阎秀峰、钟体乾的题词。中共成都市委秘书长曹振之的专文《努力办好人民的无线电广播事业》、中共川西区委宣传部朱明的专文《把广播工作提高一步》。  相似文献   

11.
成都文殊院位于市区西北隅,始建于南朝,唐宋时称信相寺,明末毁于兵燹之灾。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慈笃禅师重建,初名信相文殊院,六年后易名文殊院,又称空林堂。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本园禅师重修并铸铜像。道光年间又加修茸,大体奠定了今日之格局。历来号为川西四大丛林之一,颇负盛名。今仍称文殊院,于1980年7月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全寺建筑典  相似文献   

12.
芦山的东汉石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芦山的东汉石刻李军芦山县远在新石器时代,即有氏族部落繁衍生息,从事狩猎和农耕。这已为县境内大量出土文物所证实。夏禹、商汤时为梁州之域,周属雍州;春秋、战国时为青衣羌国地①,公元前316年②,秦并巴蜀即为秦地,后置郡县,在蜀郡15县中,即有青衣县(今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社会性质的学校,是汉景帝时期的蜀郡官学石室学校,由文翁兴办。文翁名党字仲翁,庐江舒(今安徽庐江县西)人,西汉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前后),文翁出任蜀郡守。教育,是文明的传承,兴办学校是文翁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石京秀 《百年潮》2022,(10):72-78
<正>笔者是原川西军区剿匪老兵的后代,近年在成都、保定、南京等地,采访多名龙潭寺、石板滩剿匪历史事件的见证人,并结合有关史料,基本厘清了1950年初发生的成都龙潭寺、石板滩剿匪真相。川西土匪叛乱的背景成都解放后,潜伏在乡村和起义部队里的国民党特务分子,并不甘心失败,当他们发现进入成都及附近地区的解放军总兵力不过3万人,  相似文献   

15.
《文物》2014,(1)
<正>2010年9月,安徽寿县公安部门向寿县博物馆移交了一件东汉元和二年(85年)"蜀郡西工造"鎏金银刻纹铜舟。该器制作精美,工艺复杂,参与制作的工匠和官员多达10人以上,是继故宫博物院藏建武二十一年(45年)"蜀郡西工造"鎏金铜樽[1]、邯郸市博物馆藏建武二十三年(47年)"蜀郡西工造"鎏金银铜樽[2]之后,又一件"蜀郡西工造"鎏金银铜器。现将该铜舟介绍如下。一铜舟器形似盆,折沿,弧腹,矮圈足。器身上部有一道双凹面宽带腰箍,腹部有一对对称的铺首衔环。器表通体施黄白相间的鎏金银工  相似文献   

16.
惠陵,即民间通称的刘备墓,在今成都南郊武侯们内。此地先是三国时刘备葬惠陵建先主洞(庙),南北朝时毗惠陵再建武侯词。明初刘备庙与武侯们合一,至清康熙初年重建时,仍定名为武侯调,是故,惠陵在武侯词内矣。今存惠陵陵园建筑完整:前有照壁、三开间的大门、神道、寝殿、闹坊,以及由道光年间修建的围墙保护的墓家。墓家钱高12米。1996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在神道两旁恢复了翁仲,计一对石人、一对石马、一对石磷瞬。又修了一道周长为155米、高1.33米的石条保欢,将封上紧紧围住,整个陵园占地面积约2864平方米。本来刘备葬成都惠陵…  相似文献   

17.
文翁(公元前156-公元前101年),名党,字仲翁,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庐江县志》)。  相似文献   

18.
从出土文物看汉代武阳农业帅希彭彭山,秦汉武阳县治地,秦属蜀郡,汉归键为郡。北接广都(今双流县),南连南安(今乐山市中区),东与牛今简阳县)、资中(今资阳县)接壤。西同江原(今崇庆县)、临邓(今邓崃县)连界。辖今双流(一部)、新津、彭山、眉山、仁寿、井...  相似文献   

19.
一、出土概述1984年冬,成都市郊彭县(今彭州),思文乡(今通济镇)梓柏村村民席启林在宅旁挖鱼塘时,发现-土坑钱币窖藏。钱币无盛器,用钱丝串系,锈蚀不严重。2003年10月,成都博物院会同彭州文管所作进一步清理,除锈后,清理出“蜀五铢”16枚、“直百五铢”2840枚。  相似文献   

20.
正目次一发现与类型二年代与文化属性分析三起源与传播四功用蠡测西南夷是指《史记》、《汉书》所称"巴蜀西南外蛮夷",《后汉书》又称为"蜀郡徼外夷",包括夜郎、滇、邛都、巂、昆明、徙、都、冉、白马氐等,战国秦汉时期,包括云贵高原、川西高原、横断山区及川西南山地在内的广袤地域内活跃着上述大小不一、文化面貌迥异的人群。在西南夷考古中,常发现一类比较特殊的青铜器,其上端多为人物或动物形象,少数为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