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九一八事变后,为使北平天文陈列馆所藏天文仪器免遭劫掠,中央研究院决定将其分批迁往南京。本组史料即为1933年4月—1934年1月间,中央研究院与国民政府行政院、铁道部、天文研究所等之间关于天文仪器拆卸、运输及保护情形的来往函件。 相似文献
3.
1935—1938年间,日本名古屋、意大利米兰、法国巴黎、美国纽约等市先后举办国际博览会,均邀请中国参加。国民政府最初决议自1936年起五年期间暂不参加任何国际博览会,其间虽一度决定参加一九三九年美国世界博览会并组织中华民国参加美国世界博览会筹备委员会加以筹办,后因时局变化取消参加。 相似文献
4.
全面抗战爆发后,战区儿童流离失所。爱国实业家竺梅先目睹难童惨状,募资筹办奉化国际灾童教养院,成为战时全国唯一一家由民间出资兴办的灾童教养机构,历时五载。本组史料收录了国际灾童教养院有关组织创办、经费补助等与振济委员会来往函件,对于研究战时儿童教养救助工作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二战结束后,联合国拟成立教科文组织,旨在通过增进各国的教育、科学和文化合作,对和平、安全、正义与人类进步等方面作出贡献.中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始国之一.本组史料主要反映了中国筹划参加教科文组织相关文书、会议记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工作报告、组织规则以及中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等相关情形,对研究中国在联合国... 相似文献
6.
抗战胜利前后,中央设计局为制定东北复员计划,对东北地区状况进行调查,设立了东北调查委员会,它的成立为制定东北复员计划、促进东北地区的恢复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本组史料即是关于东北调查委员会的筹备、运行和结束等相关内容,对于研究抗战后期的国民党内部组织运行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积极通过外交手段寻求国际援助。为广泛宣扬我国抗战努力,揭露日本侵略野心,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并争取尽可能之援助,国民政府主动参与到国际劳工界活动,以呼吁国际劳工界对日制裁,援助中国。本组材料为中国劳工代表朱学范出席第二十四届、二十五届国际劳工大会期间的相关函电,反映了此一期间中国参与国际劳工界活动的概况及中国代表为争取外援所做之努力。 相似文献
8.
霍乱作为民国时期主要传染疫种之一,在各地区多有流行。1932年霍乱首发于上海,而后发展迅猛,感染者众多,共涉及30余省,除新疆、西藏外,几乎遍布全国。本组史料主要为各省市政府关于1932年霍乱疫情发生、防治、救济等与行政院、内政部等来往文书,对研究民国时期卫生防疫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悍然出兵侵占中国东三省。事过仅一个月,太平洋国际学会第四届大会在中国举行。这次国际学术会议召开之前和开会之中,不仅在国内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引起轩然大波,而且在中日两国学者之间更是引发激烈的抗争。太平洋国际学会是由美国学界和商界人物发起组织的非官方性质的政治学术团体,于1925年7月在美国夏威夷的檀香山正式成立并举行第一届大会。参加者为来自美国、中国、日本、朝鲜、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等太平洋区域内及沿岸国家的代表112人。会议主旨是对太平洋沿岸各国面临的问题及国际关系之症…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迁川工厂地址90%以上均在川东重庆、巴县一带,少数在成都及川西各县,其中重庆北碚地区被指定为四川新工业区。本组史料即是工矿调整委员会、四川建设厅等处关于筹设北碚工业区的相关史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8月20日至25日在昆明市云南大学举行,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博、出版单位及日本、韩国等学共13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收到学术论80余篇。代表们就秦汉时期西南地区的经济与化,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化、社会状况、民族关系、秦汉简牍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英国制度创新及其世界意义--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第八届年会学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众多国内研究英国史的专家学者围绕“英国制度创新及其世界意义”主题展开了研讨,分别从英帝国与外交政策、英国政党与政治文化、社会与经济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新意的观点,展示了中国英国史研究的最新水平。 相似文献
13.
抗战期间,日寇对重庆进行疯狂轰炸,造成当地人员与财产的巨大损失。本组史料对此有一定反映,可供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史学研究视角的转变和新史料的挖掘,学界对近代以来战争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军事史、政治史、外交史等视角,而将目光扩展至社会史、制度史、科技史、疾病史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2020年10月17—18日,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在杭州召开"战争·变革·史料学术研讨会",《近代史资料》主编刘萍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会议的缘起、主题确立和入选论文等情况。在随后的2天会议中,来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40余位学者,围绕"战争""变革"和"史料"三个关键词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对于自由主义者张君劢来说,他同意民社党出席1946年由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大”,是一个极其痛苦的抉择。他之所以这样做,客观原因.一是民社党生态的困窘.二是国民党投其所好.百般拉拢;主观原因.一是他的充满矛盾的自由主义理念。二是他的“宪法之父”的“宪政情结”.三是他的人格的分裂与异化。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苏联模式息息相关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只有通过研究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才能搞清楚.在八大前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有益探索,是因为这个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认识比其他时期更准确.中国共产党从多方面批评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强调学习苏联经验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这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8.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13,54(6):72-85
The authors review international contacts of Soviet geographers in the last four years and describe a volume of Soviet contributions prepared for the London congress. Soviet Geography, its editor, and David Hooson of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are criticized for their coverage of the Soviet ideological dispute over the “unified geography” concept. A Soviet proposal for greater timeliness and activity in the work of the IGU is offered. 相似文献
19.
书院教育始于唐、盛于宋,其作为官方教育的补充,为当地的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偏处一隅的潮州地区,其书院教育始兴于南宋,尤其在明清两代,潮州地区兴办了大批书院。书院教育的兴盛提高了潮州地区的教育水平,为敦睦民风、文化开化、繁荣地域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促成了潮州地域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