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沈岚 《民国档案》2005,77(2):131-135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与日伪为争夺沦陷区教育权问题展开过激烈斗争,它一开始就制定和实施战区教育政策,一方面派员深入战区及日伪后方指导和协助地方恢复学校,以维持沦陷区各级教育,从而使战区化命脉得以延续;另一方面针对敌伪在占领区域用煽惑、威胁、利诱等手段推行奴化教育的状况,采取相应对策设法加以摧毁,同时发动沦陷区教育界知识分子教育民众,宣传民族意识,培养抗战力量。  相似文献   

2.
出于战时对敌经济斗争和平抑物价的需要,国民政府财政部于1942年4月下令接近战区各省地方银行参与抢购沦陷区及接近沦陷区物资。粤闽冀浙皖等省地方银行纷纷采取行动加以实施,1943年货运局成立后,更与有关贸易公司联手抢购物资。今特从馆藏财政部档案中选辑出一组浙江地方银行办理物资抢购事宜的史料,借此冰山一角反映当时各省地方银行在财政部督导下配合政府进行经济战的概貌。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培养“抗战建国”人才,对教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在国统区推行公费教育制度,规定凡在湖北国统区大中学校就读的本省籍或外省沦陷区的学生,均享受公费。省政府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政策和措施,来保证这一制度的实施。这在当时全国战区和后方各省中,是独一无二的。本考察了这一制度的实施背景和主要内容,分析了其历史成效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4.
战地党政委员会是抗战时期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掌理沦陷区工作的党政军联合机构,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抗衡日本的殖民统治和协调战地国共两党两军的关系。战地党政委员会于1939年3月正式成立,到1940年上半年,各战区及边区均设立分会。战地党政委员还会同各职能部门组建了一些临时机构。战地党政委员会为了加强对沦陷区的政治控制,致力于基层政权的建设和党务政务的统一,加大文教、宣传工作力度,强化对民众的组织与训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抗战形势的变化及工作成效不彰使战地党政委员会草草收场。  相似文献   

5.
夏军 《民国档案》2005,(2):118-123
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先后占领了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广大地区,并扶持傀儡政权。为配合其对华战争形势的需要,铲除沦陷区人民强烈的抗日意识,消灭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日伪当局在沦陷区实施奴化教育,采取强制方式,大力推行日语教育,以在广大民众中培养亲日分子和亲日情愫。本以日伪统治下的华东华中华南地区为中心,探讨伪维新政府和汪伪国民政府实施日语教育的状况,揭示其奴化教育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周勇  金萍 《文史春秋》2004,(1):11-14
抗日战争时期,主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六战区、第九战区军事情报工作的张振国是一位风云人物。身为少将衔情报处长,他冒险犯难,神出鬼没,几次负伤,死里逃生。1940年宜昌会战结束后,张振国离开恩施,伪装成伪军的日军顾问岛田少将的仆从,顺利抵达沦陷区汉口,开展起了颇具传奇色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落后的西南和西北大后方农业,不但大体上保证了战时后方人民和前方将士的粮棉供应,而且缩小了同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其缘由是多方面的,如战区和沦陷区难民、农业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移人,与此相伴的大量荒地的开垦,以及市场的迅速扩大等。同时,作为总揽国民党统治区金融事宜的四联  相似文献   

8.
华北沦陷区教育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华北沦陷区实施军事、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的同时,极力推行奴化教育政策。日伪控制华北后,以新民主义取代三民主义,推行封建复古教育,改变学校课程设置,修改教科书,强行普及日语教育。华北沦陷区名目繁多的日语学校的出现,成为华北教育界的一种畸形现象。日伪用各种方式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控制,也是华北沦陷区教育的特色之一。但任何宣传和说教都无法改变活生生的现实,华北沦陷区的学生大都保有“五四”青年的爱国精神和抗日思想。  相似文献   

9.
日本侵华战争的八年,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写下了非常独特而畸形的一页。占领军毁坏了中国沦陷区化教育的基础与设备,使中国的教育直到战后很长时间尚未完全恢复元气;侵华战争及其实施的殖民教育也给一代人的心灵造成了终身的创伤。本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侵华殖民地教育史的研究概况,对一些代表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在抗日战争时期,主持国民政府军委会第六战区、第九战区军事情报工作的张振国是一位风云人物。身为少将衔情报处长,他冒险犯难,神出鬼没,几次负伤,死里逃生。1940年宜昌会战结束后,张振国离开恩施,伪装成伪军的日军顾问岛田少将的仆人,顺利抵达时为沦陷区的汉口,开展起颇具传奇色彩的地下工作。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方面拍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帝国,以千户制巩固了统治,国土横跨欧亚。至忽必烈在中原大地建立了蒙元王朝。1368年元朝灭亡后,众多蒙古人返回蒙古本土,与当地统治者发生权力斗争。蒙古本土也因无法为骤然增多的人口提供给养而导致经济崩溃。蒙古人不断侵扰明朝边境,迫使永乐皇帝率兵亲征,更加剧了蒙古困难局面。重建蒙古强力政权的努力一再破产。直至达延可汗,蒙古再现生机。  相似文献   

15.
魏女 《东南文化》2002,(5):28-32
原始宗教的产生以灵魂观念的出现为开端,灵魂观念最早出现于旧百器时代中期,此后一直是原始宗教意识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We report on further studies of radio wave bursts detected by the Orbiting Electric Field Detector (OEFD) on PVO in the nightside ionosphere of Venus. We have tested a total of 25 cases of wave burst activity for evidence of whistler-mode propagation to the spacecraft from impulsive subionospheric sources. As in a previous study of 11 of these cases (Sonwalkar et al., 1991), we find at least two distinct classes of events, one, mostly involving bursts at 100 Hz only, that passes certain tests for whistler-mode propagation, and another, mostly involving bursts in two or more of the four PVO narrowband channels (at 100 Hz, 730 Hz, 5.4 kHz, and 30 kHz), that fails to pass the tests. The subionospheric lightning hypothesis continues to be tenable as a candidate explanation for many of the 100 Hz-only events, but its plausibility could be better evaluated if mechanisms could be found to explain the existence of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100 Hz-only cases that do not pass all the applicable whistler-mode tests, as well as the existence at a wide range of altitudes of multichannel cases that are clearly not propagating whistler-mode waves. The wideband bursts are often observed at altitudes above 1000 km and frequently occur in regions of locally reduced electron density. Those observed at high altitude (and possibly at low altitude as well) are believed to be generated near the spacecraft, possibly by an as yet unknown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similar burst observations made near Earth and other planets.  相似文献   

17.
在武汉举办纪念辛亥革命逢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自1961年始,至今已举办4次。十年一度的以纪念为依托的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已形成蜚声海内外的学术品牌,同时也清晰地折射出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发展脉络。半个世纪以来辛亥革命史的学科发展,固然因为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本身具有巨大的魅力,但更与这四次辛亥革命学术讨论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这四次深具典型意义的讨论会管窥学术会议与学科发展之互动关系,或可为学术史的探讨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有关中国早期文明研究的几个问题:第一,对中国古代文明中相关文化的崩溃和消失现象应该予以重视和研究;第二,在古代文明研究中要注意“中国”概念的形成和使用问题, 对一些基本概念要进行分析,对“中国”观念认同的形成及其所包涵文化的融合和变迁进行了研究; 第三,利用“集体记忆”理论,对炎黄传说形成过程及其本质作了初步分析,结合疑古派成果,认为将炎黄传说作为史前古史框架使用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9.
对汉画像石研究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画像石是汉代中下层人士的遗存,它所反映的是汉代的民风、民俗、民情,其内容主要为墓主生前生活的写照,但也有对死后生活的企盼。汉画像石的产生是由社会长期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思想观念及因地制宜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