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崇焕是我国杰出军事家,明末著名抗击后金的将领和民族英雄,官至明末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为卫国立下丰功伟绩。最后蒙冤而死。  相似文献   

2.
袁崇焕成为明末著名的抗金将领,这和闻名中外的宁远城(今辽宁兴城)是分不开的。他驻守宁远七年间,曾先后两次击败后金兵的进犯,取得了宁远、宁锦保卫战的重大胜利,致使老汗王努尔哈赤郁闷患疽身亡,新汗王皇太极被迫寻求议和,于是辽东形势和明金战局发生急剧的变化。本文拟就袁崇焕守卫宁远城的战略、战术及其社会影响,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袁崇焕之死     
明崇祯三年即后金天聪四年(1630)八月十六日(公历9月22日),中国的天庭上,一颗星辰陨落,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惨遭磔刑。这不仅是袁崇焕个人的悲剧,而且是大明皇朝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余准 《中华遗产》2010,(11):132-149
那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汉族王朝明朝的末季,袁崇焕从遥远的福建来到帝国的首都,登上了一生事业的巅峰。宁远岁月成为袁崇焕一生中最辉煌的篇章,他在这里先后击败了后金两位传奇人物,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父子二人,都止步宁远,饮恨而归。但这个时代送给他的舞台,荣耀与黑暗并存……  相似文献   

5.
虽说本文题目不伦不类,但所述之事却是史实.从这一点,不难看出窃国大盗袁世凯的下流无耻.电视连续剧《努尔哈赤》中有关袁崇焕的事迹,基本上是公允的.袁崇焕(1584—1630年),祖籍广东东莞人,明万历年间进士.其文韬武略,极有才气.因抗击后金有功,官做到兵部尚书,曾督师蓟辽,治军严饬,颇负重望.崇祯二年(1629),努尔哈赤率后金重兵西犯、兵越长城,遵化失陷,京师告急,人心惶惶,朝廷上下一片混乱.袁崇焕奉召领兵入都,以护工京师,局势遂为之大振.谁料后金方面施反间计,崇祯帝朱由检原属昏瞆之辈、为苟且偷安将袁处死.后葬在北京广渠门内的广东会馆内.京师黎民百姓无不为之恸悼,每年都有人祭祀袁墓.  相似文献   

6.
白开丽  高春平 《沧桑》2009,(6):3-4,9
在成就袁崇焕一生业绩的过程中,有4位东林党名臣功不可没。他们分别是袁崇焕中进士的主考座师韩圹、保荐他的御史侯恂、提携他的大学士孙承宗、力保忠良的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成基命。而在陷害磔死袁崇焕的密谋中,也有3位罪大恶极的阉党余孽温体仁、御史高捷、吏部尚书王永光。当然最为关键的是为皇太极出反问计的范文程和昏暴多疑的崇祯帝。因为尽管后金的反间计和阉党的诬陷,内外呼应,表里为奸,同恶相济,但他们的一切阴谋诡计只有通过最高决策者崇祯帝才能得逞。  相似文献   

7.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通过多次征战统一了东北女真各族,此后,经过一系列内部整顿建立起后金政权,随着势力不断强大,他又将矛头指向明朝,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大获全胜,巨大的野心驱使他又发起了宁远之战,但此次战役,由于袁崇焕等将领婴城固守,刺血誓师,后金部队遭受严重创伤,战后他一蹶不起,1626年八月于沈阳逝世。同年,皇太极即位,他在位期间一方面继续执行努尔哈赤的扩张战略,另一方面又在不断要求与明议和。后金与明议和高潮共达三次,但均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8.
正明朝末年爆发的吴桥兵变席卷大半个山东,虽被平定,但最终以叛将孔有德渡海归降后金而结束。这次兵变,不仅使正处于国力衰弱时期的明朝雪上加霜,更"是明清鼎革战争中胜负的重要关键之一",对明末清初的政治军事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一谈吴桥兵变,首先得从袁崇焕杀毛文龙说起。明朝末年国力衰弱,东北后金迅速崛  相似文献   

9.
毛文龙(1576—1629年),字振南,明末辽东的驻军将领,是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自一六二一年七月毛文龙收复镇江起,围绕着如何评价镇江之役、东江的战略地位及明朝应否在东江设镇和袁崇焕是否枉杀毛文龙等问题,在明朝统治阶级内部曾不断地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本世纪二十年代末,当毛文龙给后金汗皇太极的书信公诸于世之后,史学界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张伯桢认为《毛文龙书信》是毛文龙私通后金的铁证;孟森认为《毛文龙书  相似文献   

10.
明崇祯二年(一六二九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亲率十万后金兵借道蒙古,突破龙井关、大安口,由蓟门长驱北京城下,骚扰京都及京畿诸城达七月之久,因其年为己巳年,故史称“己巳之变”。己巳之变是后金军的首次入塞,在明清关系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东林党人刘宗周说:“己巳之变,误国者袁崇焕一人。小人竟修门户之怨,异己者概坐崇焕党,日造蜚语,次第去之。自此小人进而君子退,中官用事而外廷浸疏。文法日繁,欺罔日甚,朝政日隳,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明清易代史的关键性人物之一,袁崇焕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2006年,阎崇年以袁崇焕为核心人物,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讲《明亡清兴六十年》,触发了新一轮"袁崇焕研究热"。2020年,王荣湟博士新著《袁崇焕全传》(岳麓书社,以下简称《全传》)出版。  相似文献   

12.
顾培星 《文史月刊》2009,(11):48-51
一、周恩来总理对电影导演成荫说:“台儿庄大捷可以拍成电影。” 1965年李宗仁先生从海外归来时,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宴会上,周总理对应邀出席宴会的著名电影导演成荫说:“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一个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月18日,我们在北京市崇文区东花市斜街三号袁崇焕祠旧址采访了退休教师余幼芝,此处旧称余家馆,即袁崇焕墓与祠堂所在地.近十余年来,史学界有关袁崇焕的研究已成热门,以袁崇焕为专题的学术讨论会便召开过不止一次,笔者之一就是在2000年兴城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与佘女士夫妇初次相遇的.  相似文献   

14.
“策杖只因图雪恥,横戈原不为封侯。”——袁崇焕边中送别袁崇煥(1584——1630)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統治阶級中的英俊人物之一。他有着热烈的爱国精神和傑出的軍事才能。在明末抵抗后金侵略的战爭中建立了不少的功勛,成为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級地位的限制,在他身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本文拟就他的爱国思想方面加以評述。作为一个边防軍將領的袁崇煥,能在反侵略战爭中建立功勛,因而在生前享有很高的威信,(被譽为“奇男子”或“豪傑之士”,甚至有人从迷信观点出發,認为他是因为坚决主張收复河套而无辜被杀的曾銑轉世。)死后也永远为人所称道,这絕不是偶然的。这和他的思想品質有極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在两军对垒的过程中,无不以和谈为手段,借以赢得时间,加强战备,等待机会,给对方以沉重打击,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然而,议和时机的选择,颇有学问,关键在于双方实力的对比与相互怀有相同的愿望。否则,就有求和、被逼之嫌,以至于留下城下之盟的侮辱。崇祯皇帝朱由检与后金(清)的皇太极对抗较量中,初有崇祯二年(1629)正月至十月间以袁崇焕为代表的与皇太极的议和,得到宝贵的时间,修筑城池,整饬兵备,加  相似文献   

16.
清入关前的汉文档案 ,内容丰富 ,史料价值极高 ,有必要予以综合考析 ,得出对这种历史文献的系统性认识。后金保存汉文文件的意识 ,起自与明朝将领袁崇焕书信往来的议和交涉。至迟到天聪四年 (公元 1630年 ) ,即已形成汉文档案的存档制度。汉文公文文件 ,在存档上有单单保存、上簿、录副、选译收录于满文档册等不同层次。汉文档案在清朝纂修《清太宗实录》中 ,仅仅间或用于校订载文 ,没有作为基本史料利用 ,因此在今天的史学研究中仍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相似文献   

17.
访袁崇焕祠     
田瞳 《丝绸之路》2012,(5):60-61
2010年,我在北京过春节,依着兴趣遍访名人故迹。因住在广渠门,距离最近的一处便是袁崇焕祠。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人,后移居广西藤县,万历四十七年(1619)上京会试中进士,初授福建邵武知县。天启元年(1621)初被召进京朝观,时值努尔哈赤虎视中原,边关吃紧,袁崇焕胸怀壮志,主动请缨,投笔从戎,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介绍了袁崇焕卖粮于蒙古部落的事件,并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得出卖粮可以缓解关宁军缺饷的情况等论据,最终得出袁崇焕卖粮于蒙古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1984年6月21日至26日,在广西藤县举行了“纪念袁崇焕诞辰四百周年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广西史学会和藤县六个单位发起。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和出版等五十多个单位的八十五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五十一篇。有二十四人在大会发言,这是研究袁崇焕的一次空前盛会。会议比较  相似文献   

20.
正一序言袁崇焕是明清战争史上的一大悲剧人物。作为一位对国家赤胆忠心且战功赫赫的疆场统帅,他却被明思宗崇祯帝以"谋款谋叛"之名残忍磔杀,酿成明末一大历史冤案。由于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因而后人誉其为"东莞岳飞"。然而,在当时人看来,袁崇焕之死并非冤案。在他死后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明人"无不訾其卖国者",极力批判、詈骂袁崇焕的言论充斥于明末清初的私史稗乘。这种情况直到清初修明史才发生根本性改变。清代史家赵翼指出,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