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人民”这个词,先秦时代还没有,当时“中国”、“人民”只是单独使用,而且词义不同于今天。“中国”本意是指京师,《诗经》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也指中原地区。“人民”是个复合词,因为“人”与“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上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相似文献   

2.
《文史天地》2012,(8):94-94
“中国人民”这个词,先秦时代还没有,当时“中国”、“人民”只是单独使用,而且词义不同于今天。“中国”本意是指京师,《诗经》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也指中原地区。“人民”是个复合词,因为“人”与“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上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相似文献   

3.
“三史”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东汉中后期,以张衡、应奉为代表的士人将《史记》《汉书》及东汉在修国史《汉记》进行整体性考察,推动了“三史”概念的产生。魏晋南北朝时,“三史”出现名实分离:一方面,“三史”概念抽象化、经典化;另一方面,《东观汉记》在“三史”中的地位受到范晔《后汉书》等诸家后汉史书的威胁。唐代,“三史科”的设立最终确定了《后汉书》在“三史”中的地位,“三史”名实再度统一。  相似文献   

4.
成运楼 《史学理论研究》2022,(3):90-100+159
“三史”是中国古代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东汉中后期,以张衡、应奉为代表的士人将《史记》《汉书》及东汉在修国史《汉记》进行整体性考察,推动了“三史”概念的产生。魏晋南北朝时,“三史”出现名实分离:一方面,“三史”概念抽象化、经典化;另一方面,《东观汉记》在“三史”中的地位受到范晔《后汉书》等诸家后汉史书的威胁。唐代,“三史科”的设立最终确定了《后汉书》在“三史”中的地位,“三史”名实再度统一。  相似文献   

5.
一周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2010,(32):13-13
红 温家宝 美国《新闻周刊》评出了“全球10位最受尊重国家领袖”,中国总理温家宝名列其中。《新闻周刊》称,温家宝在中国人心中有“温爷爷”之称,关心民众出了名,并称他为“人民的总理”。  相似文献   

6.
武汉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很特别的汉代铜镜,特别之处在于,镜上有一周隶书铭文:“青盖作竞(镜),四夷服,多贺中国人民富,云雨时节五谷熟。”“中国人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这件铜镜则是它在古代文物上的首次现身,当然与今天的词义并不相同一“中国”在古代通常指中原,与“四夷”相对。而“人民”在当时也主要指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  相似文献   

7.
媒体视点     
《神州》2010,(4):10-10
《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第9期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个月前在新春团拜会上说出这句话后。其中的“尊严”旋即成为社会热词之一,激起中国人心底强烈的情感波澜。但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相关表述竟然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件事创下了两个史上先例:  相似文献   

8.
王鸿儒 《文史天地》2008,(11):49-52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几部名著,曾有过这样的说法:真《三国》,假《封神》,《西游记》,哄死人。于是,“真《三国》”中的“七擒孟获”,就被相当一部分人当成了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本文作者依据其掌握的史料指出,所谓“七擒孟获”,不过是小说家的笔法,当不得真的。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只有句读,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标点符号。现行的标点符号,是在我国原有的句读的基础上,参考各国所使用的标点符号,逐渐发展确定下来的。在我国古代政治化及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影响、曾经长时期被尊为经书的《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都没有标点符号,古人便把经书中这种不加句读符号的现象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把那些研究经书句读的人斥为不屑一顾的“章句小儒”,而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则着意摹仿、刻意追求这种“不加点”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胡湘 《炎黄春秋》2010,(2):72-74,32
邵建先生在2009年第9期《炎黄春秋》上发表《民主与专制的百年迷途》一文,旨在颠覆近百年来中国人习以为常的一个观点,即“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他认为,所谓“民主的对立面是专制”,乃是由《新青年》导出的“一个政治学误区”,  相似文献   

11.
英国《卫报》9月25日刊登约翰·吉廷斯的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国的自由市场使人民尝到了好东西的味道》,摘译如下:现在,在一些“自由市场”上有活虾、野鸡、香菌以及猪肉、鸡蛋和家禽出售,“自由市场”是在中国的新的经济气氛中涌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据顾言武的《日知录》考证,《尔雅》人经应在唐代。唐宗时,在原有“九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孝经》、《论语》、《尔雅》三部书,为“十二经”。宋代,《孟子》人经,始有“十三经”之称。  相似文献   

13.
琉球与福州一水之隔,位于福州东面大海中,径直海面距离1700里。站在鼓山顶,在天气晴朗、海上没有云雾的情况下,可以隐约见到琉球群岛。中国人早在隋朝时就发现了琉球。《隋书》、《宋史》上称“流求”,《元史》上称“瑠求”。隋元两朝都曾遣人往琉球,劝谕琉球臣服,均无功而返。到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派遣行人杨载赍诏书往琉球劝谕,获得成功。琉球中山王察度首次派遣其弟泰期到中国朝贡。  相似文献   

14.
郭双林 《史学月刊》2006,1(7):20-22
我们只要略为翻阅下清末的报刊,就会发现,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经常在眼前跳来跳去,频频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这一口号即是“中国,中国人之中国”!笔未曾广事搜讨,仅在读书之余,将所见相关资料随手记录,己达24条之多。(按:许小青在《1903年前后新式知识分子的主权意识与民族国家认同》[《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中册,中央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76-998页]一中对此有所整理,但不全。本在撰写过程中对其整理成果有所吸收,特此说明)就目前所知,晚清最先提出这一口号的时间是1900年。当年9月24日,即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初一,《清议报》第58册刊登一篇署名“自强氏”撰写的《独立论》一中写道:“今吾且正告我国民日:中国吾中国人之中国,非他人所得而保全也;保全中国,吾中国人自己之责任,非他人所得而代之也。”由此看来,最先提出这一口号的是维新派,且主要是针对当时列强提出的“保全主义”而发的。1902年,太平洋客欧榘甲在《新广东》一中也提出:“夫中国,中国人之中国也。”(《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273页)进入1903年后,这一口号广泛流传起来,并被革命党人所接受。当时由留日学生创办的杂志如《浙江潮》、《湖北学生界》、《游学译编》、《江苏》、《童子世界》、《苏报》以及邹容所撰《革命军》中都曾不止一次出现这一口号。1904年,由高旭、高燮叔侄创办的《觉民》杂志以及陶成章撰写的《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中也曾出现这一口号。1906年以后,这一口号还曾在《复报》、《云南杂志》、《汉帜》等报刊上多次出现。孙中山、黄兴和章太炎等人甚至将其写入了《中国同盟会方略》,指出:“中国,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幼儿启蒙读物是《三字经》,或者准确地说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和《弟子规》,简称为“三百千千弟子规”——读起来很押韵,朗朗上口。  相似文献   

16.
读法家著作《商君书》、《管子》、《韩非子》之后,再读《孙中山选集》,会有一种震撼:真是两重天!不仅可以感受它异常的分量、贵重,还能发现我国系统设计埋葬中国皇权专制主义方案的第一人——孙中山先生。毛泽东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赶走了日、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在经济上大刀阔斧的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功德盖世!它极大的超出了孙中山设计的民族主义与民生主义。  相似文献   

17.
袁贵仁在《求是》2005年第22期撰文认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  相似文献   

18.
杨建国 《文史月刊》2005,(11):50-51
在中国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看过电影《小兵张嘎》的人数以亿计,听说过抗日小英雄“嘎子”的人则更多,而能和“小兵张嘎”的原型——赵波见面和交谈的人则很少。我们能够获此殊荣,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  相似文献   

19.
石福洲 《沧桑》2009,(1):166-167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一份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那么为什么没写“社会主义”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纲领具有时间性、变动性;二是《共同纲领》是一部人民革命建国纲领;三是当时条件还不成熟;四是避免发生“左”倾错误。  相似文献   

20.
秦志军 《旅游》2004,(1):7-7
《旅游》杂志从创刊到现在已经300期了,300是一个让人产生联想的数字,2004年也正是甲申年,不由得使我想要了“甲申三百年祭”。 中国在2000年前就有了首位著名的出域旅游者,那就是张骞,在他之后的班超、玄奘、郑和,现在来讲都算是公派旅游人员。300年以前有大旅行家徐霞客。从徐老《徐霞客游记》中的“上下高岭,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轰风动,路绝旅人。”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旅游环境与旅游状况,有高山,山中还有大型野生动物;有泉水,而且没有多少游人。但是大部分想去旅游的人还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动荡和经济水平低下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