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 ,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因而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问题的研究成为古今学者关注的主题之一。早在明清时期 ,就出现了不少影响深远的治蝗类农书 ,在蝗虫习性、蝗灾发生规律、除蝗技术等方面有了初步的科学认识和总结。如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 ,通过对明代以前蝗灾的统计、分析 ,得出有关古代蝗灾发生季节和滋生地的正确认识 ,成为我国古代蝗灾研究的杰出成就。进入 2 0世纪后 ,伴随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来自不同专业的学者们投身于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问题的研究 ,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果。尤其是在…  相似文献   

2.
近五百年来淮河中游地区蝗灾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淮河流域中游皖北地区近20个州县为对象,对明至民国时期计500余年的蝗灾发生次数、时空分布、原因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认为流域中游地区最近500年来的蝗灾无论是在时间序列上,还是在空间地域的分布上,都有显著的不均衡特征,没有所谓的周期性或韵律性现象。首先在时序上,存在几个蝗灾相对多发期和少发期相间的情况。其次在空间方面,大规模的蝗灾较为稀少,而以局部地区规模的灾害为多;中游下段地区的蝗灾次数多于其上段地区的灾次。该地区蝗灾的发生,与黄河长期夺淮造成的水文变迁、水旱灾害叠发等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规模、方式等社会经济的负向变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蝗虫 蝗虫     
任平生 《中华遗产》2011,(1):116-131
在古代中国,蝗灾与水灾、旱灾并列为三大天灾。蝗灾虽然不直接要人的命,但相比于水、旱灾害,蝗灾给农民带来的是更加深重的苦难,相继而来的一系列变乱甚至暴动,对社会的稳定更造成深远而隐蔽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利用新近刊布的档案史料,本文从环境史的角度考察了光绪三年至光绪六年(1877-1880),新疆东部的吐鲁番、北疆的昌吉、呼图壁、玛纳斯一带、南疆的焉耆、库车等地因干旱而引发的蝗灾,在细致地考察了本次蝗灾发生过程及受灾程度的基础上,一方面探究政府的报灾、勘灾、赈济的具体运作过程及蝗灾防治的措施,另一方面力图探究救治程序和措施所体现出来的新疆管理体系调整的具体过程。本研究表明,光绪初年吐鲁番及其周边地区的蝗灾不但与河西地区同时发生,而且与华北地区发生的旱蝗灾害也有时间上的一致性,通过树木年轮的集成分析判断,当时西北地区湿度偏低的气候背景导致了蝗灾的发生。蝗灾恰逢政治变局,左宗棠收复新疆着手进行的社会重建与蝗灾救治同时进行,蝗灾的救治程序和措施反映出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之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先名后实"实际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多年来,社会史新颖的视角使史学研究趋向丰富和深入,但这并未引起蝗灾史研究者的重视。本文以蝗灾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线索,在梳理蝗灾史研究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目前的研究不足提出几点看法,并就蝗灾史研究中应该引入新的视角和方法、挖掘新的历史资料等方面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刘建民 《沧桑》2012,(4):112-114
新中国成立初期蝗灾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文章分析了蝗灾防治的措施并总结了成功的经验,以期对当前农业灾害的防治与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1943—1945年,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后期,八路军主力所在地太行抗日根据地发生了严重的蝗灾。但在抗日民主政府的领导下,太行区民众众志成城,生产自救,最终战胜了蝗灾,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相似文献   

8.
蝗灾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1949~1956年,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对防治蝗灾高度重视,广泛动员民众,积极推广药械治蝗、飞机治蝗,改造蝗区生态环境,使这一历史性灾害得到有效控制。防治蝗灾是党和政府治理社会积患的重要工作之一,这项工作不仅赢得了百姓的拥护,而且受到了国际关注,促进了新生人民政权的巩固。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历史上,水灾、旱灾、蝗灾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三大自然灾害,而蝗灾"其害尤惨,过于水旱",因此,在历代史书和方志中对蝗灾都屡书不绝。事实上,为害农业生产的绝不仅仅蝗虫一种,直至建国初期,各种害虫仍然极大地影响着各地的粮食产量。而且,受传统耕作习惯及技术水平的限制,群众对"害虫"的认识有限,并多将其奉为"神虫",缺乏系统的防治措施。为此,全国各地掀起了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由于史书缺载和地理上远离国家政治中心,西藏历史上的蝗灾一直未被学界重视,几乎所有的研究论著均无涉及。然而,随着西藏地方历史档案的陆续整理与出版,特别是有关“虫灾”部分的面世,尽管涉及西藏地区虫灾的档案仅40件,但它却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清代、民国时期西藏地区的蝗灾发生情况、治蝗思想、治蝗方法和灾后赈济等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使我们能初步勾画出雪域高原蝗灾和治蝗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1.
一场30年来最为严重的蝗灾正在肆虐巴基斯坦。“最严重时,无数蝗虫遮天蔽日,情形颇为可怕。”信德省农场主阿什法克对《环球人物》记者说。这场蝗灾从今年1月中上旬开始,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早前播种的小麦等农作物被蝗虫啃食殆尽。突如其来的蝗灾不仅让当地农民损失惨重,也给“政治明星”伊姆兰 汗领导的巴基斯坦政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12.
正1943年至1945年,面对晋冀鲁豫边区严重的蝗灾,根据地党政军民一齐动手,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剿蝗斗争,全力消灭蝗虫,保卫粮食,减少灾害,最终成功战胜了这场严重的自然灾难。泛滥成灾的蝗山蝻海1943年,太行山、冀南等地发生旱灾。而在敌占区平汉线两侧以及河南、冀南等很多地方,又紧接着发生了蝗灾,让灾区群众生活雪上加霜。这场蝗灾波及范围广,灾情严重。蝗虫  相似文献   

13.
社会动员是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又是灾害救治的必要手段。抗战前,作为国民党统治核心地区的江苏省发生了严重的蝗灾。为了动员民众扑灭蝗灾,江苏省进行了组织动员、宣传动员、奖励动员和情感动员,建立了一个多维立体式的社会动员网络,有利于发动广大民众参加捕蝗行动,增强其捕蝗意识,此对治理蝗灾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由于灭蝗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区域协作机制,动员对象又更多依赖行政力量与乡村精英,动员模式存在强制性和脆弱性,故其治理成效相当有限。考察抗战前江苏省的灭蝗动员,有助于理解国民党政权的救灾模式及其社会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07年6月28日,两架军用直升机陆续从四川省石渠县洛须镇起飞,拉开了“世界屋脊”“剿灭蝗虫行动的帷幕。这是中国首次派出军队帮助藏区群众消灭蝗灾,涉及西藏、四川蝗灾最严重的3个县,时间持续十天。30名官兵参与了这次灭蝗行动,并为此准备和训练了两个月……07年夏的灭蝗行动创造了一项纪录:军用直升机在海拔3200米的青藏高原上,第一次以低于10米的高度飞行作业。  相似文献   

15.
韩华 《丝绸之路》2010,(20):5-8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的多发时期,从传世典籍和出土简牍记载来看,主要有蝗灾、沙尘暴、地震、风灾、干旱五种自然灾害。本文通过以分析上灾害,得到一些启示,以期对今天的防灾、减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1940年代前期的华北,面对空前的蝗灾,晋冀鲁豫、晋察冀边区实行广泛的社会动员,破除视飞蝗为"神虫"的愚昧思想,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灭蝗救灾斗争,实现了灭蝗救灾与思想启蒙、民族解放与社会进步同时并举.在华北沦陷区,日伪政权也曾制订防除蝗虫计划,"华北产业科学研究所"还编印书籍,专门研究蝗虫习性,并且设计了种种治蝗方案.但是,伪政权的治蝗社会动员缺少民众基础和具体组织措施,甚至一些官吏盲信迷信,借治蝗以中饱私囊.沦陷区内"官吏猛于虎,苛政猛于蝗".历史表明,不同政权控制区的蝗灾治理与社会动员方式上的不同,导致不同的治蝗效果;蝗灾的监控与治理检验不同政府的管理状况,一定意义上折射出民心向背和政权兴衰.敌后抗日根据地大规模的群众性治蝗运动,预示着中国救灾体制正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收录作者在整理故宫博物院藏甲骨过程中新近发现的一版缀合:从形态看,是左前甲;从卜辞内容看,涉及农业和祭祀。该版缀合为研究商代蝗灾提供了一条基本完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蝗灾     
今年7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动用军用直升机参与青藏高原灭蝗行动,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和西藏自治区江达县的首战取得成功,前后为期10天,作业40余万亩次.基本控制住川、藏交界区域蝗灾。行动的下一站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  相似文献   

19.
打油诗撷趣     
<正>关于打油诗的趣事,也层出不穷。北宋大书画家米芾为雍丘县令时,有一年闹蝗灾,米芾命令所有差役率领百姓持扫帚、树枝扑打蝗虫,灾情日益减轻。正当米芾为此高兴之时,邻县县令却派人送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安徽省各种灾荒频频发生,呈现出无年不灾、多灾并发,灾荒种类多、以水旱蝗灾为主,灾害群发期现象突出,有灾必有荒,灾荒损失惨重以及天灾与人祸相互交织等特点。灾荒对安徽经济、社会以及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面对严重灾荒,政府和民间组织通力合作,互补短长,在灾荒的应对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