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易 《文史博览》2005,(10):29-32
2004年2月20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王永志,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和奖金。这是500万科技大奖设立以来,首次授予航天界。今年72岁的王永志院士4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实现千年飞天梦想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2004年2月2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中国工程院院士、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时,全场掌声雷动。这一殊荣,王永志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3.
杨梦 《神州》2008,(10):34-41
"神舟五号"揭开载人航天序幕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是一次英雄的出征。公元2003年10月15日5时,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内等待着。再过30分钟,他将从这里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月15日早晨,中国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空晴朗,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天蓝色的发射塔架,在大漠中冉冉升起的朝阳照耀下,如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2008,(11):5-9
透过云层的斜阳点染戈壁黄昏,载人航天发射场一派忙景象。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发射倒计时。  相似文献   

6.
《纵横》2013,(11):11-15
1970年,苏联、美国处于冷战时期,争相搞载人航天工程。1971年4月,我国也将载人工程的研发提上了日程,称作714工程。但当时载人航天技术久攻不下,大家也有争论——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国家到底该不该花这么多钱去作这项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世界,多学科集成的载人航天工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对于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和人才培养、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决策实施代号为“921”的载人航天工程。从选择技术路径、设计技术方案、组织工程论证,到国家领导人最终拍板,载人航天工程形成决策到底经历了哪些鲜为人知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利民 《世界》2003,(4):4-7
  相似文献   

9.
余玮 《神州》2008,(10):60-65
随着中华民族实现飞天梦想的日子越来越近,袁家军时时想起自己当初的誓言:"这辈子只要能把飞船这一件事情做好,就算没有白活。"  相似文献   

10.
《神州》2006,(2)
2005年金色的秋天,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 10月6日下午,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第二次会议,发射场系统的总指挥张育林首先汇报了发射场的准备情况。发射前几个月,七大系统都要汇聚到这里,火箭、飞船都要在这里总装配。工程各系统在这里总集成,数以千计的研究厂家的产品在发射场汇集,人、船、箭、地联合组装,全区联调,集成工程大系统。总测试、总检验, 火箭和飞船确保不带疑点上天, 接着,各系统的总指挥和总师们都信心十足地表了态。  相似文献   

11.
《神州》2006,(2)
2004年2月20日,王永志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500万科技大奖设立以来,首次授予航天界。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王永志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和奖金,顿时,雷鸣般的掌声持久地响彻整个会场,面对“当之无愧”的称赞, “荣誉属于整个群体,我是代表大家领奖的,王永志仍然保持其一贯风格:“把中国人送上天,这是我们共同的最大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张清 《百年潮》2006,(5):4-12
任新民,导弹总体和液体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液体发动机和型号总体技术上贡献卓著.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担任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外国卫星等六项大型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主持研制和发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梁元东 《百年潮》2014,(1):71-72
正"神舟号"并非中国的第一个载人航天飞船工程,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就有了第一个载人飞船计划"曙光号"。美国和苏联已经遥遥领先,中国的最高层要求技术人员在三年时间内把航天员送上天,但种种原因让这个计划最终被叫停。不能只上一个人,应该上一个排苏联的加加林上天走了一遭,对于中国,是强烈的刺激。1964年,中国把苦日子熬了过去,不再会揭不开锅饿死人了。这时,国民经济的调整已  相似文献   

14.
2004年2月20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王永志,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和奖金。这是500万科技大奖设立以来,首次授予航天界。今年72岁的王永志院士4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实现千年飞天梦想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宋守山 《神州》2008,(10):58-59
他29岁时被评上高级职称,34岁时被任命为航天发射中心测试站的总工程师。他以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场的技术负责人的身份,亲自参与了"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现场的  相似文献   

16.
舒宁 《神州》2008,(10):18-19
仰向天穹塑绮梦"飞天梦"曾是古老中国几千年来未尝的夙愿。回望历史,这个栉风沐雨的古国先民,曾经酝酿过诸多浪漫的飞天畅想、上演了无数雄浑的探索壮举。  相似文献   

17.
《神州》2006,(2)
1960年,于志坚出生在山东平度。 1978年,于志坚以优异的成绩被培养尖端人才的解放军测绘学院录取。在聚集来自各地重点培养的学子中间,他开始了在自己理想的王国里奋翅搏击的学习生涯。 1982年毕业后,于志坚开始了他心目中向往的测控通信事业。他先从研究员到总工程师、再到所长、后来成为载人航天工程测控系统总设计师。在他事业的轨迹上, 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向前迈进着。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17日,随着“神舟”六号的顺利返回,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教授胡修林研究的“飞船GPS信息的解调与处理设备”再一次显示了它的作用。从1994年开始,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胡修林已与“神舟”载人航天工程结下了 10年的情结。  相似文献   

19.
《神州》2006,(2)
被科技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为黄总的黄春平, 个子不很高,但身体壮实,走路虎虎生风,讲话爽朗大气,用“脸色红润、精力充沛、目光如炬”的词语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他混杂在年轻的科技工作人员中忘我地投入工作时,丝毫看不出他已有65多岁的年纪。黄春平曾担任国家高技术“863-4”计划首席科学家,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载人航天贡献奖、载人航天功臣奖、二次航天奖、航天长征特等奖获得者,在心爱的火箭面前,  相似文献   

20.
《神州》2006,(2)
2005年10月1 7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继“神五”以后,再一次载着中国两名航天员成功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建启苦苦奋斗了大半生。曾几何时,他立下了铁铮铮的誓言:“我们将来要亲手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