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璐 《攀登》2001,20(1):47-49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为此,本着力说明了要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抓住存在问题的症结,找出突破的办法和出路。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空间是农村基本功能的载体。从资本“三重循环”视角出发,将“空间的生产”理论引入农业研究,提出并构建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的作用逻辑及其特征表征,并以山东省泰安市村庄为研究单元,研究其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特征、模式表征及空间规律。发现,泰安市农业生产具有资本投入集约化、空间生产集中化、组织分工专业化等特征;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模式共有四种,在空间上呈现出以中心城区为圆心,圈层式向外拓展的规律性,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度和三重特征都表现出由内向外先增后缓降的格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识别村庄农业发展模式,根据要素条件,分类指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农村多功能有机融合,实现乡村农业产业兴旺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余思 《神州》2012,(9):125
国有企业是我国的经济命脉,但其发展还未全部进入自主持续的轨道。目前,学习型企业已有完备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是让企业重塑活力的新型发展模式。创建学习型企业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十四大以后,国有企业改革从以往的政策调整转变到制度创新上来,并提出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和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新思路与新举措。文章首先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理论,然后回顾和分析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及其原因,接着提出了现代产权制度的四大内容,最后紧扣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乡镇工业为主的农村工业化的蓬勃发展 ,不但促使了农户对劳力分配的调整 ,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存量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 ,而且也影响农户收入的变动。农村工业化对促进中国农业、农村及劳动力过剩等问题的解决有积极作用 ,农村经济发展确可由农村工业化之发展来达成。中国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总体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便来源于农村工业化 ,即乡镇企业的发展及相关农业的发展。在目前状态下 ,要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要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乡镇企业内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镇劳动就业与中国改革的发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就业不仅是现代社会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社会改革的推动力。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城镇劳动就业就是如此。中国政府通过改革的方式顺利解决了当时严峻的就业问题,为社会的发展和进一步改革创造了稳定的环境。这一实践增进了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加深了人们对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关系的理解,为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奠定了一方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外资并购是当前跨国投资的主要方式,利用外资并购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对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运用这一新型外资引进方式时,应该充分把握它的积极作用,发挥其优势,同时也要看到它可能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明确目标,趋利避害,采取积极而审慎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对就业影响的地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致辉 《人文地理》2000,15(5):30-33,23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中心环节,对我国的劳动就业形势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影响城镇失业问题的因素,认为在自然压力、"民工潮"的冲击和国有企业改革三个因素中,国有企业改革起主导作用。然后从地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国有企业改革对就业影响的空间差异性:在宏观区域差异上,由东部到西部就业形势趋于严峻;而老工业基地的失业问题比其他区域更为严重。以2423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国有企业为依据,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对就业影响的部门差异性:采掘业、运输邮电业和房地产业的富余职工比例最高、分流难度较大;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富余职工比例较低。从而为解决不同区域、不同部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关于“美国制造业体系”和“劳动力稀缺论”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铁 《世界历史》2003,14(3):82-92
在 1 8 51年于伦敦举办的水晶宫展览会上 ,美国制造业产品造成了轰动。亚美利加游艇、麦考密克收割机、辛格缝纫机、霍布斯锁 ,特别是柯尔特连发手枪 ,使向来傲慢的英国人看得目瞪口呆。他们好象突然发现了美国制造业的技术成就。英国的《时代》杂志当时写道 :“谁第一 ?”“美  相似文献   

10.
徐正义 《丝绸之路》2010,(20):103-105
劳动力成本通常是指企业雇用社会劳动力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直接付给职工的工资、薪酬和雇主承担的职业训练成本、招聘费用以及雇用员工的税收成本等.劳动力成本对就业、总产出、通货膨胀、对外贸易等宏观经济变量具有重要影响.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该法的推出让不少企业,尤其是那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都感到压力很大,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让这些企业开始担心如何保持竞争优势.2010年以来,全国有20多个省(区、市)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剖析了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并就私营企业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1.
程实 《区域治理》2022,(14):54-57
当今,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加强党建工作,将之作为国有企业工作重点,深入推进,不断完善,使之得到有效落实,不但能有利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还能够营造安定的企业环境.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工作重点,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国...  相似文献   

12.
加快青海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忠良 《攀登》2004,23(3):87-89
文中分析了青海省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其野蛮与奴隶制可以一比,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为冻结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土地和劳动力是财富创造的两大基本要素,中国农村现状地少人多与弃耕抛荒情况并存,使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压力。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体系中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农村劳动力转移则是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从统筹城乡区域就业体制、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业等方面,推动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和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5.
劳动就业管理机构的社会服务性质的机构,它的职责是对区域内的劳动力资源进行管理,开展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业务,提供失业保险管理和就业保障服务。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就业管理机构在促进农业人口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等方面成效显著,这得益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档案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白东 《沧桑》2010,(3):64-65,201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问题,增收的关键就是就业。我国由于人口多,经济发展不平衡,且大中城市容纳力有限,致使大部分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可能都到大中城市就业,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进而合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小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便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渠道,这也正是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许经勇 《攀登》2007,26(6):65-6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劳动力买卖、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都是以完全竞争或自由竞争为前提条件的。但是,马克思指出,这是一种"理论上的假定"。这就存在着如何把马克思抽象化的理论运用于活生生的现实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力市场既有竞争的一面,又有分割的一面,而且二者往往是交错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们国家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在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前提下,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力剩余,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拉大了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成为了当前的历史发展的必然。本文主要从了农民的自发转移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以及就政府介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金利霞  李郇 《人文地理》2013,28(3):7-14
劳动力地理学研究有助于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力作为当前国际国内经济转型和产业区位的一个重要因素及其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对指导劳动力市场调节、促进地方劳动力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国外劳动力地理学理论研究的起源,认为其理论演变经历了由新古典经济地理学区位理论,到马克思主义新经济地理理论,到近年来"文化、制度转向"的劳动力市场地理发展历程。介绍了近年来地方化劳动力市场地理理论和实证研究领域,及其对产业空间组织的影响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在对当前的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和未来方向。与西方学术界相比,我国相关理论研究较为欠缺,尤其是文化、制度等因素对我国劳动力市场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0.
郭晨浩  李林霏  夏显力 《人文地理》2022,37(1):81-89,115
本文构建了劳动力流动—地方感—人居环境整治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913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Boot-strap 方法验证了 地方感在劳动力流动影响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家庭劳动力外流抑制了农户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