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乔军 《攀登》2015,(1):91-96
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进行生态立法较早的国家。其立法进程大体经过了1917年以前、苏维埃政权时期、重新独立以后三个阶段。俄罗斯生态法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确立生态安全、公民生态权利和义务、生态文化建设、生态鉴定制度等方面。借鉴俄罗斯的生态立法经验,三江源生态保护立法应遵循生态优先,确立生态本位的立法理念,以维护生态秩序,保障生态安全为立法目的,确立公民的生态权利和义务,发挥本土文化的积极作用,确立三江源生态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2.
沈有梓 《攀登》2008,27(5):92-95
大力发展三江源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使该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概要阐述三江源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与特征以及政府公共卫生政策措施与效应的基础上,提出推动该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公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廖文辉  杨弋 《风景名胜》2021,(8):0169-0170
针对编制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面临的形势及机遇进行简单论述,以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成果为基础,依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提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年度指标。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与具体工作密切融合,为规划编制奠定了工作基础,指明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4.
陈瑾  杨强 《旅游纵览》2023,(24):81-83
在天府旅游名县建设背景下,各地区纷纷进行乡村生态旅游建设,实现乡村游憩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乡村游憩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即乡村游憩发展可以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可以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为乡村游憩建设提供基础。其次基于广元市朝天区乡村游憩项目开展条件,阐述乡村游憩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最后提出科学构建生态乡村游憩系统,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特色文化建设,推动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建议,以期促进乡村游憩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苏永生 《攀登》2006,25(5):131-134
青藏高原在全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近几十年来由于高原藏族生态文化的有效性明显削弱,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在逐年恶化,所以,必须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进行立法保护。与高原藏族文化相协调,应当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要立法指导思想,以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参与为立法基本原则,并对高原藏族的优良生态环保习惯予以充分吸收。  相似文献   

6.
《攀登》2017,(4)
青海省与中亚地区的联系源远流长,古代丝绸之路将两个区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青海具有向中亚国家开放的地缘优势。在新丝路进程中,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环境污染成为青海省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在新丝路视域下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立法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金晶 《旅游纵览》2015,(3):189-192
生态旅游的兴起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普洱市作为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资源丰富、普洱茶文化源远流长,发展生态旅游极具潜力。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是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面临着法律机制欠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凸显等问题。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框架下加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立法,研究完善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法律规制是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
经济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直接影响着西部欠发达地区文物事业乃至整个建设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认真分析了这一矛盾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新的工作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吴柯 《神州》2014,(18):270-270
宣传教育工作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宣传教育的开展能够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开拓了环保事业的新局面,让环保工作能够更好的为国家建设服务,为人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0.
聂娜 《攀登》2020,39(2)
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黄河流域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是推动黄河流域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黄河流域地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建立整体性协同发展体系,在实现现代化治理体系与协商机制上,走培育创新驱动体系、完善核心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构建内陆腹地城市开放新格局、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与保障体系的道路,从而推动黄河流域地区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苒  曹明明  胡胜  刘闻  姬巧娟 《人文地理》2014,29(5):101-108
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研究二者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协调效应对城镇的发展意义重大。在理清二者协调发展效应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计算模型及判别标准对榆林市12个(区)县近十几年来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从时空角度进行评析,结果表明:1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年份占多数,不协调的年份较少。2榆林市生态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目前还处在初级和中级协调等级。3榆林市的生态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类型在空间分布和空间聚类上都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空间分异,因此要跟据不同地域的制约因素来分类制定协调发展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是美丽乡村乃至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而农户主动参与是乡村生态环境实现根本性治理的关键。本文构建了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行为发生机制研究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行为的驱动因素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1)农户行为遵循“认知—感知—响应”的发生路径模式,生态环境治理认知是驱动农户行为的基础性变量,生态环境治理感知是认知正向驱动农户行为的中介变量;(2)环境社会资本、环境影响敏感度、农户行为自觉等因素分别是制约生态环境治理认知、生态环境治理感知及生态环境治理响应的主要因素;(3)在美丽乡村建设及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政府发挥了主导性作用,多主体参与的社会监督、社会组织等社会资本建设尚待加强,以农户为中心的多主体参与模式和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交互胁迫验证-动态耦合应用-协调类型判别"框架,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状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交互胁迫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测算模型对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2000年以来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关系和协调类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交互胁迫关系,演变轨迹符合双指数曲线,经济水平高的地区的拐点出现时城市化水平较高,且拐点出现晚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二者协调发展符合"S"型发展机制,2000年以来耦合协调度一直处于磨合发展阶段,系统协调模式属于生态脆弱型。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 ,是人地关系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物质信息载体 ,是评价人类生境的一个重要对象。土地利用是人类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下 ,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利用情况。土地资源的现状评价 ,是反映人地关系协调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GIS先进技术手段 ,对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表明了GIS技术对该区域土地利用评价起到了缩小工作量 ,提高精确度的作用。并且从土地利用角度对海北州人地关系现状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人地关系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物质信息载体,是评价人类生境的一个重要对象。土地利用是人类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下,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利用情况。土地资源的现状评价,是反映人地关系协调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GIS先进技术手段,对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表明了GIS技术对该区域土地利用评价起到了缩小工作量,提高精确度的作用。并且从土地利用角度对海北州人地关系现状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The eugenic legislation was a defining aspe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ordic welfare state. While sterilization is a widely recognized method of restricting reproduction, another part of the legislation was the castration of male sex offenders for criminal-therapeutic purpos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flicts arising from the castration of male criminals. Especially targeted were male criminals whose crimes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a conflicted sexuality, including homosexuality and such vaguely termed conditions as hypersexuality and an abnormal sex drive.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exclusive connection of sexual violence to male violence in the context of Nordic castration legislation. It is further argued that the decriminalization of homosexuality did not lead to sexual liberation but rather to much more harshly restricted sexuality through medicalization. The medicalization of homosexuality and the castration of men labelled as sexual offenders show how the conformity of the Nordic welfare state has tended to restrict sexuality with the help of the concept of heteronormativity.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国旅游基本法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旅游科学》2008,22(2):1-6
本文讨论了旅游基本法在各国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中国旅游基本法制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提出旅游学基础理论、法学基础理论和哲学核心理论应作为指导中国旅游基本法立法工作的三大理论支柱。本文提出,中国旅游基本法应坚持五项基本立法原则,即:遵循旅游发展客观规律原则、人本主义原则、有效保护旅游各主体合法权益原则、国家对旅游资源永久主权原则、与国际通行做法保持一致原则。最后,作者就中国旅游基本法的框架结构和主要内容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基础设施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动态系统,随服务对象的不同,基础设施具有不同的概念和内涵。城市和乡村,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基础上经过持续的文化、经济建设,而形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本文通过构建耦合关系分析模型,研究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演化特点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当前生态环境恶劣。为有效地在这一地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有必要对其演化历程与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此 ,本文强调要加强人类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化历程与规律的研究 ,而且要紧密结合人为活动之影响开展综合性研究 ;同时概述了这一地区人类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历程 ,揭示了演化特点 ,并据之提出了具体的推进这一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清以来人类经济活动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景晖  徐建龙 《攀登》2005,24(3):87-92
三江源区在江河水流循环和大气环流中的枢纽作用使之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根据有关历史记载、统计资料和科学知识,本对中清以来各主要时期三江源区的人口变迁、人类活动规模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测算和评估,以期对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性保护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