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系青铜器多装饰各种动物纹,而羊纹占有相当比例。本文选取了内蒙古博物院收藏的五件装饰羊纹的北方系青铜器,通过对器型的介绍、功用的分析,使读者进一步加深对北方系青铜器的认知。最后,依据艺术起源理论,对采用羊纹装饰的深层次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漫谈战国青铜器上的画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约自春秋后期开始,一度衰落的商周青铜器镶嵌工艺又恢复了发展。在以前,镶嵌的青铜器主要是车具、马饰和武器等物件,至春秋后期,出现了镶嵌的青铜容器,安徽寿县蔡侯墓就出土过镶嵌的缶。在战国时代,嵌绿松石和镶赤色金属和金银以至于水晶、玉、石等物质的青铜器特别盛行。当时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鸟纹,我国文物考古学界一般认为约在殷墟时期的青铜器上才开始出现。陈公柔、张长寿两位先生在《殷周青铜容器上的鸟纹断代研究》一文中认为:“在殷商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容器上,迄今还没有发现过鸟纹。以鸟纹为青铜容器的装饰纹样大概最早是在殷墟时期。”这一观点可以说是代表了我国文物考古学界对此问题的通常认识。但是在一些由考古发掘出的及部分传世的商代中期青铜器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具有鸟类特征的装饰纹样。这些纹饰均以鸟类的头部形象为主,其中以大而内卷的勾喙及鸟类的头部轮廓较为明确,它们并没有商代晚期以后青铜器上盛行的鸟纹那种完整的禽类体躯形象,或图案化的长条形体躯形象。就这一点而言,其作为鸟纹,形象是不完整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它们没有被人们  相似文献   

4.
徐政芸 《收藏家》2005,(12):25-30
早在远古时期,人类就经常与牛打交道,并留下了种种痕迹,如原始岩画和文字符号等。人类的艺术作品中,动物题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在诸多的动物形象中,牛的形象又格外引人注目。与世界上许多地区发现的岩画一样,牛也成了中国岩画着重表现的一个重要内容,云南沧源岩画绘有围猎野牛、射杀野牛的画面。这充分说明,牛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人类的伙伴,人类认识牛、猎取牛、食用牛、驯服牛,在牛身上寄托一定的精神信仰。人们把牛当作了神,牛也就有了神灵,于是也就有了神力,传说大禹治水是借助神牛的力量,李冰也曾以牛为化身征服了江神,所以后人以铜…  相似文献   

5.
王牧 《收藏家》2010,(10):45-52
宋代曾掀起过复古运动,徽宗时达到极盛。目的是希望通过恢复、再现"三代"礼制,以求治国和加强皇权。这场复古运动,皇帝与士大夫阶层是最热衷的实践者,寄托了他们强烈的政治抱负与理想。复古运动的性质决定了作为重要载体的宋代仿古青铜器,以礼器占大宗,当然,陈设与实用兼具的器物也有不少。大致可归成以下几类用途:  相似文献   

6.
杨远 《四川文物》2010,(3):31-34
人物形象装饰是商周青铜器装饰题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象的阶段性变化十分显著,即由“神”人逐渐向写实的奴隶、群体人物形象的转变,极富时代特征,反映了商周艺术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受到了不同时代社会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殷周青铜器上的特殊铭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 迄今为止,已著录的先秦有铭青铜器约13000件,其中半数左右铭刻极为简短,有的仅铭刻一个十分象形的字,有的在此外再加一父祖日名,由于缺少上下文例比附,对这些字或短语的释义,学者们见仁见智,说法不一。较有影响的有郭沫若的“族徽说”、“族氏说”和“族名说”,张振林的“家族标记说”,吴其昌、饶宗颐的“私名说”以及日人白川静的“特殊集团说”和林巳奈  相似文献   

8.
论随州羊子山新出噩国青铜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在湖北随州安居镇羊子山墓地出土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本文对羊子山M4出土的20件青铜器进行了讨论。这些青铜器多有噩侯铭文,墓主为一代噩侯,说明西周时期噩国的地望在今随州,与曾国相邻。羊子山M4出土了多件神面纹青铜器,与其他噩国青铜器一样具有若干个性特征,它们应是噩国独立生产的青铜器,这一现象反映了西周诸侯国较为独立的政治、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羊甫头出土青铜器的保存状况、锈蚀结构有全面的了解,同时对出土青铜器的原料配比、冶金技术、制作工艺进行研究。从不同的器物及残片上采集了32个青铜样品,应用扫描电镜、面探测器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合金成分分析及锈蚀产物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羊甫头墓地青铜器物是用多种金属制作而成,器物主要是Cu-Sn合金,其次是红铜、Cu-Sn-Pb、Cu-Pb-Sb等合金;锈蚀产物主要以孔雀石、锡石、石英、赤铜矿等为主。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所说的"瓦楞纹",是指商周时期装饰在青铜器上的一种几何形图案。其特点是宽阔的横系作突起或凹陷的槽,状似一排排的仰瓦。旧称"平行沟纹",也有"横条沟纹","沟纹"",瓦纹","横条纹"",瓦沟纹"等称谓。这种纹饰在商代晚  相似文献   

11.
张婷  刘斌 《四川文物》2006,(5):68-71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常会见到圆涡纹,也叫涡纹。涡纹形制简单.不像兽面纹、龙纹或鸟纹这些商周时期非常流行的纹饰引人注目,所以有关涡纹的研究前人虽有所涉及却来深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圆涡纹进行归纳梳理,提出了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也谈南方青铜器上的羽人船杨甫旺1992年11月1日《中国文物报》发表了黄展岳先生的《南方青铜器上的羽人船图像》一文。黄先生认为“羽人船图像所反映的是祭祀河神的情景”。我认为,南方青铜器上的羽人船图像不是祭祀河神,应是竞渡船比较符合实际。众所周知,羽人...  相似文献   

13.
山西文水县上贤村发现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7月,在文水县上贤村的上贤坡上发现一批铜器(图一),计有铜鼎两件、铜鍪一件、铜壶一件。山西省博物馆派人到现场作了调查。从迹象看,铜器可能出自一座古墓。现将四件铜器介绍如下。铜鼎两件。形制、尺寸相同,有盖,盖顶有三环,附耳,蹄足曲矮。中腹饰弦纹一周。通耳高15、口径15、腹围56厘米。一件完整,重1.75公斤;一件足残,重1.99公斤(图二、三)。  相似文献   

14.
梁彦民 《文博》2002,(2):17-21
本文所谈的“直棱纹”,是指装饰在商周青铜器上的一种几何形图案,这种图案具备以下三种特征:一是竖条的,不论是宽条纹还是细条纹;二是成组的,即这些竖条成组排列;三是线条有明显的两端,即是一种线段。这种纹饰在商末至西周的青铜器上装饰比较普遍,但由于图案单调、变化规律不明显而为人所忽视,研究上几乎是空白。关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纹饰是青铜礼乐器和仪仗兵器上常见的装饰形图案,通指装饰纹样的总体,也特制器物主题浮雕、线刻的“地纹”。青铜器上精美的纹饰令人赞叹,细数更可达几十种,更令人称绝。由于青铜器并非都有明确的纪年文字,有些甚至没有铭文,于是,纹饰又成了青铜器重要的断代依据。根据考古科学的资料和历代学者的研究,人们通常将青铜器的纹饰归纳为四种类形:自然物象、动(植)物形象、几何图形和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6.
周军 《文物天地》2020,(1):39-43
滇国是活跃在今云南省滇池和抚仙湖区域的古代王国,是个多民族、多种文化的聚集之地。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滇国文化很少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滇文化博取众家之长,出土的青铜器上人物造型逼真,佩饰奇特,艺术表现丰富多彩,孕育出了高度发展、别具一格的文明,从而成为一个时代文明的象征。战国末至西汉中期,是滇国最繁荣的时期。滇国是一个未发现文字记载的古王国,汉文献上有关滇国的记载也很少,其丰富的文化湮没在历史的岁月中,而大量的出土文物就像无字的史笔,书写出了滇文化曾有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青铜艺术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那些留存至今的青铜器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一 青铜器的起源与夏商青铜器 关于青铜器最早的起源,《世本》有“蚩尤作兵”的记载,这一  相似文献   

18.
青铜器     
金石 《文物》1976,(10)
戈古代兵器中的一种"勾兵",用于钩杀。由铜制的戈头、木或竹秘(bì7音必,柄)、柲上端的柲冒和下端的铜鐏(zūn音尊)四部分构  相似文献   

19.
青铜器     
古代焚香所用。上有盖,盖上雕镂成山峦形,山上并雕出人物、动物。下有底座。有的遍体饰云气纹,有的更加鎏金或金银错。盛行于汉、晋。  相似文献   

20.
青铜器     
轨簋秦代青铜器。1950年河南洛阳西宫秦墓中出土,同出的还有一鼎二壶。簋盖和器身有对铭小篆"轨"字,书法端正挺秀。小篆铭文在秦代青铜用器上很罕见。"轨"当即"簋",是此器的自名。器形如敦,盖上有三个卧兽形钮,腹部有对称的两铺首,器和盖都饰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