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09年,在对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的发掘过程中,我们采用针对性采样法进行了植物浮选工作,获得了炭化木、植物种子等炭化植物遗存。该遗址浮选样品中炭化木屑的平均含量仅为0.75克/10升,粟、黍等植物种子共41粒。通过实验室数据分析,该遗址先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应该是渔猎生产方式,而农业经济并不占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期导读     
<正>《陕西旬邑枣林河滩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关于周人及先周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已经发表了很多成果,但鲜有学者从植物考古的角度研究周人的生业经济。"古豳地"是周人先祖活动的主要区域,通过对该区域商周时期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的研究,可以从一个角度了解周人的饮食结构、农业生产情况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内容。《陕西旬邑枣林河滩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一文  相似文献   

3.
考古遗址中炭化植物遗存的保存会受到包括炭化过程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植物考古统计分析中的误差。炭化模拟实验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对水稻和小麦进行模拟炭化,结合扫描电镜下比较炭化现代样品和考古遗址出土小麦、水稻的显微结构,发现模拟水稻遗存的炭化温度区间为180~210℃,模拟小麦遗存的炭化温度区间为215~315℃。小麦的炭化温度区间范围远远高于水稻,因此它在考古遗址中保存下来的几率可能要远高于水稻。  相似文献   

4.
在北方旱作农业的研究中,有关黍、粟比例的问题,存在同一遗址或区域植硅体和炭化植物遗存分析结果相矛盾的现象。黍、粟种子在炭化过程中保存下来的概率是否存在不同,进而导致植物考古统计分析出现误差,是解释上述矛盾的关键。通过现代黍、粟种子的炭化模拟实验,发现黍的炭化温度区间(250~325℃)远小于粟的炭化温度区间(270~390℃),说明在考古遗址中黍被炭化保存下来的概率要远低于粟,浮选结果中黍的含量可能会被低估。以炭化植物遗存研究黍、粟旱作种植格局,还需结合植硅体方法加以验证。相比于黍,粟一般具有更多的直链淀粉含量,因此种子颗粒的淀粉晶体结构强度更高,耐热性更好,这可能是粟比黍更耐高温,炭化温度范围大于黍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西藏阿里曲踏墓地及加嘎子墓地可见残留物的科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阿里地区汉晋时期的曲踏墓地出土的苇草编织器中,多发现疑似"秸秆"的植物碎屑;同时期的加嘎子墓地也出土了一块保存较好的炭化食物遗存。本文利用多种分析手段对其进行综合测试。分析表明,曲踏墓地的植物碎屑样品为大麦的秸秆、糠麸等,且青稞的可能性较大;加嘎子墓地的食物遗存是由稻米和麦类作物(主要来自青稞)碾磨成粉后制作而成,并夹杂了大麦、小麦、水稻、小米等种子。可见当时阿里地区的先民有着多元化的食物来源。上述结果为认识前吐蕃时期西藏阿里地区的社会生活及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6.
凤林古城遗址浮选出土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包括农作物如粟、黍、大麦和大豆,以及田间杂草,如狗尾草、稗草、藜等。分析结果揭示,号称"北大荒"的三江平原在汉魏时期曾存在过一个繁荣的农业经济社会,农业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当地先民能够根据当地农业生产条件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此次采用的网格式采样法在我国是首次尝试,选择房址F32划分网格采集浮选土样,通过对各网格出土植物遗存量化统计,分析不同植物遗存在房址内的分布特点,进而对室内空间功能区的划分进行复原。  相似文献   

7.
枣林河滩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属于"古豳地"的核心区域。该遗址文化堆积的年代可大致分为新石器时期和商周时期,以商周时期为主。通过浮选工作共获取了包括属于农作物的粟、黍、大麦、大豆,非农作物的狗尾草、胡枝子属、草木犀属、藜、水棘针等炭化植物遗存共6170粒。浮选结果显示,枣林河滩遗址的农业生产结构以粟、黍为主,其中粟占据主要地位;同时大豆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8.
伴随历年的考古发掘在上山遗址开展了系统的浮选工作,先后采集到浮选样品459份,其中有42份样品出土了可鉴定的炭化植物遗存。浮选出土炭化植物种子包括有水稻、粟和疑似红小豆三种农作物品种,其他有稗草、莹蔺、飘拂草和马唐等杂草种子,以及柿科和葡萄科的植物种子。属于上山文化时期的炭化稻米是目前通过系统的浮选法在层位清晰的考古遗址中所发现的最早的稻米遗存。属于晚期新石器时代的炭化粟粒填补了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粟遗存的空白,并将中国北方旱地作物粟传播到长江以南地区的时间向前推到了距今6500年前后。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山东高青陈庄遗址灰坑等遗迹中出土的炭化植物种子果实进行鉴定和统计分析,探讨了该聚落人类与植物的关系:(1)遗址中出土的丰富的粟、黍和草木犀属植物遗存,可能与马的喂养有关;(2)陈庄聚落西周时期农业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农作物包括了文献记载的"五谷",就是粟、黍、小麦、大豆和稻,粟和小麦等旱地作物占的比重最高,水稻可能较少,牛筋草等杂草可能是收获等过程中带入聚落内的;(3)常见的野生植物如野大豆、枣、葡萄以及动物遗骸等可能反映狩猎捕捞仍然作为食物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漯河地区四处龙山时代晚期中小型遗址(寺疙瘩、凌云台、善德、大悲寺)调查发现的炭化植物遗存为切入点,探讨淮河上游南部地区的农业结构。浮选出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水稻、大豆属、小麦5种农作物,狗尾草属、马唐属等旱地与荒地杂草。量化分析显示漯河地区龙山时代晚期中小型遗址的作物结构以粟为主,黍为辅,普遍伴出少量稻、大豆,可能出现小麦。综合已公布的研究资料,认为龙山时代晚期淮河上游广大区域内的农业结构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1.
郑家坝遗址十二桥文化时期土样浮选结果显示,遗址中保存了丰富的炭化植物种子果实.通过对浮选结果的量化分析,认识到商代郑家坝地区经营以粟为主的旱作农业,并且有丰富的野生核果、浆果类以及其他植物资源.通过对四川地区先秦时期遗址发现的炭化植物遗存的分析发现:在农作物种类相对丰富的情况下,地理位置对于农作物结构的影响程度高于文化系统;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对于本地的主导作物的种植可能并未表现出太多关注,而这种关注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对于非农作物植物种子的利用存在一定的共性,但是由于区域植物资源差异或者人类食用植物种类的习惯差异决定了各地植物食谱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炭化植物遗存的分析结果显示,丁家村聚落的生计以农业生产为主,采集野生植物资源作为补充。农作物包括粟、黍、稻、小麦和大豆,属于典型的稻旱混作模式。水稻是丁家村所在宁镇地区的传统农作物,粟、黍和小麦属于外来旱地作物,它们的出现可能是宁镇地区与中原、海岱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互动的结果,其中粟、黍比小麦传入更早。此次宁镇地区湖熟文化遗址的炭化植物遗存分析为首次报道,其结果为研究湖熟文化生业经济提供了材料和线索。  相似文献   

13.
董建 《收藏家》2014,(4):72-74
<正>2009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上海某艺术品拍卖行有一件署名张大千的行书联,网络资料释对联和款识是"每邑独高闵仲叔,丹台密署紫阳君。椿年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张爰。"又另见网络释该件作品为"安邑独高闵仲叔,丹台密署紫阳君。椿年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张爰。"如果从内容看,显然后者是正确的:联语出处是《后汉书·周燮黄宪等传序》:"太原闵仲叔者,世称节士……客居安邑。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屠者或不肯与,安邑令闻,勑吏常给焉。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白城市孙长青遗址浮选结果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孙长青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在此期间进行了浮选工作,获得了包括粟、黍、小麦、荞麦等在内的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该遗址先民应属于以种植粟、黍为主的北方典型旱作农业。  相似文献   

15.
<正>杭州适合观鸟的地方杭州植物园主要是以林鸟为主,常见的留鸟有翠鸟、红嘴蓝鹊、乌鸫、黑鹎、大山雀等。像北红尾鸲、红胁蓝尾鸲、树鹨、斑鸫、牛头伯劳等。大多数鸟儿喜欢在人少处活动,所以植物园里观鸟,最佳地点主要在植物分类区和百草园一带。  相似文献   

16.
杨小亮 《文物》2021,(3):78-85
<正>尚德街084号木牍集中摘抄了一些以诏书形式颁布的令文,因其多以"诏书"起首,暂称之为"诏书"木牍[1]。该木牍纵裂,正背两面处于裂缝上的文字被分为左右两半,裂缝边缘墨迹磨损较多,文字不易辨识,其他行也有个别字迹甚为模糊,严重影响释读,给令文的理解造成困扰。本文拟对木牍文字重新释读,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内容、性质等略作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郑州商城遗址2009~2010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较为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包括粟、黍、水稻、小麦四类农作物遗存、部分禾本科杂草种子及少量豆科、藜属、蓼属、水棘针、苍耳、葡萄属、桃核等植物遗存。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农作物遗存在各类炭化遗存中占有主体地位,其中又以粟的出土概率和绝对数量为最高,水稻、小麦次之,黍最少。这一结果表明,在以郑州商城遗址为代表的商代二里岗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农业经济,其中粟种植为主,水稻、小麦、黍种植为辅是该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二里岗文化时期郑州商城先民同时还存在对桃属、葡萄属等可食用果类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正>二里头遗址周围的古环境和气候状况究竟是什么样子?古人又是如何利用植物的?这些是考古工作者非常感兴趣的问题。随着木材考古在我国考古发掘中的广泛运用,对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木炭碎块进行了显微结构分析,小小木炭对于重建遗址周边的生态环境、提取古代人类利用木材的信息发挥了大作用。人类和树木休戚相关,社会文明的发展与树木也是息息相关的。远古的先民,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他们的衣食住行多数仰仗于森林的无私给予。"构木为巢""钻木取火""昼食橡栗,暮栖木上""弦木为弧,削木  相似文献   

19.
一、"礼坝要工参劾案"的缘起 嘉庆十七年(1812)四月下旬,礼坝要工开启,以宣泄洪泽湖水,免得蓄水过多导致高堰溃决.但至六月,湖水冲动坝下土石椿木,礼坝出现险情.至八月,礼坝坍塌,跌塘形成巨口,无法堵合,致使湖水大洩,下河州县被水成灾.两江总督百龄与南河总督陈凤翔之间,围绕礼坝要工,有一段相互参劾的恩怨,笔者姑且称之为"礼坝要工参劾案".关于此事,据<清史列传·陈凤翔传>记载:  相似文献   

20.
鹤壁刘庄遗址仰韶时代晚期大司空类型土样中,浮选到比较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等农作物和非农作物黍亚科、野大豆、豆科等。这为了解该聚落生业经济形态提供了重要的资料。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粟是刘庄遗址主要的农作物,刘庄遗址在平面布局上可能已经有了一定的功能区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