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王强 《中国钱币》2014,(2):10-13
正燕尾布出土有属于战国晚期的大小两种布币,大者称燕尾布或长布,面文"A比(币)■(当)■",幕文"七■"①(图1);小者币式相同,币文分铸两面,作"四比(币)■(当)■"(图2)。出土所见多四足相连铸在一块,故又称连布或连币(图3)。币文字数虽少,然其释读却颇费周折,至今关于其国别及币文的讨论意见仍未达于一致。其中A字作■,这个疑难字一度困扰着古币及古文字学者,释读  相似文献   

2.
宋代铜铸币在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货币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铜铸币年铸额高达50余亿枚,较唐代岁铸额增加近20倍,比清代顺治九年(1652年)岁铸21亿枚还多29亿余枚。数量和版别多、钱质精、钱文书法艺术美等,构成了宋代铜铸币的鲜明特色,反映出其铸钱工艺技术的提高与进步。本文拟根据史籍文献中关于宋代铸造铜钱“料例”的记载,对宋代铜钱的金属成分比例及其演变过程,做些探讨。宋代,为整顿五代以来民间私铸轻小劣质钱币严重干扰货币正常流通的局面,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不久,便铸造了每贯重四斤九两(一说重六斤四两)的“宋通元宝”(或读“宋元通宝”)铜币,诏令“凡诸州轻小  相似文献   

3.
“枎戔当忻”布币的国别与年代问题马世之,蔡万进,李德保“当忻”布币是我国东周时期的一种青铜金属铸币.旧的钱谱中曾有著录.解放后河南,安徽和陕西、江苏、浙江等地屡有出土.关于这种钱币的国别与年代问题,学术界的看法不尽一致:有谓是西汉末年新莽所铸[1],...  相似文献   

4.
正几年前从《收藏》杂志社购得一本《钱币收藏》,里面有几篇著名钱币专家董大勇写的文章,其中《当前集币的热点——母钱》这篇文章里面在介绍"铁范铜"时,说他见过宝云局的咸丰当十铁范铜钱:"清代咸丰宝云当十铁范铜,钱体轻薄,钱文亦不太精。"根据铁范铜的定义:在铸铁钱前,一般先用少量的铜作为试范,观察母钱翻铸后的效果,这种用来试验铁钱钱范而铸造的少量铜钱,称为铁范铜钱。那么既然存在铁范铜钱,其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有铁钱存在,才可能  相似文献   

5.
战国货币有一品燕尾布面文作"桡比当忻",背文作"七屡",形状及铭文如图一所示.它们的出土范围集中在江苏、安徽、浙江、山东西南部等地.黄锡全、吴良宝先生在前人基础上进行深入论证,证明这种类型的燕尾布是战国晚期楚国所铸,①他们的意见值得信服.长期以来,"桡比当忻"、"七(殿)"这几个字考释纷纭不定.  相似文献   

6.
本刊1959年第5期国外简訊载苏联考古学家在波扬哥尔契克河上的鄂依瑪克边境的吐弗,发掘了一处古城遺址,出土了背面无字及背面带"中"字的大定通宝。我認为这个背文"中"字的钱币可能因銹蝕而辨認不清,背文"中"字应为"申"字之誤。按大定通宝钱是金世宗(1161—1189年)时代的鑄币。金代的货币分为铜钱、銀币(铤银和承安宝货跟币)和紙鈔,早期所使用的是辽、宋的旧钱,金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年)始鑄正隆元宝钱,只有小平钱一种,为金代鑄钱的开始。到了金世宗大定十年(1170年)命戶部流通官钱,十五年增鑄新钱,十八年代州(今山西代县)立监鑄钱,  相似文献   

7.
咸丰“宝德”钱,即背有满文“宝德”二字的咸丰钱。德,是铸地旧热河首邑承德的简称。笔者拓呈咸丰宝德钱三品:当五铁钱、当百铜钱及小平铜钱(见图)。咸丰宝德当五铁钱(尔宝),制作精整,犹如铜铸。旧闻确有用此等铁钱冒充铜钱者,可知,铁钱之精湛。咸丰宝德当百大钱,竣深精新,确系未通用之钱币。径长5.1厘米,厚0.52厘米,周边两侧有明显斜势,方孔边长1.2厘米,亦具斜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钱币》2013年第二期(总121期)之拙文《清末五省币模出处考》刊出后,近年仍有所发展,笔者持续追踪及深入解读、整理并与泉友分享。新品种样币之出现2014年3月,德国昆克(Kunker)~①上拍一枚奉天一钱四分四厘"T"ENG-TIEN错版铜样。以往错刻版传世实物只有七钱二分及三钱六分两种面值,现在增加一钱四分四厘一种。此外在2016年2月,德国另一家条顿堡拍卖公司(Teutoburger)咄品的一枚奉天七钱二分英文省名错版铜样的介绍指出,"拜赫记录显示,1897年1月交舒勒奉天省用币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建国通宝"铜钱一枚(图1),该钱篆书对读,是钱币收藏家、钱币学家罗伯昭先生于1957年捐赠给北京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的个人钱币收藏品之一。以"建国通宝"为钱文的钱币十分稀见,罗伯昭曾对该钱进行过考证,认为该钱是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年间(公元1101年)试铸的钱币~(1)。目前大多数钱币研究者或出版物在论述中也多引述罗伯昭观点,将"建国通宝"钱记为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年  相似文献   

10.
正清代叶尔羌钱局鼓铸"乾隆通宝"两种,一种"叶尔启木"[1]钱,为方孔铜钱,正面汉文"乾隆通宝",背面左右侧分别以满文、察合台文铸"叶尔启木"对译字(满文转写:yerkim,察合台文转写:yark?nd)。另一种"叶尔羌"钱,亦为方孔铜钱,正面汉文"乾隆通宝",背面左右侧分别以满文、察合台文铸"叶尔羌"对译字(满文转写:yerkiyang,察合台文转写:yark?nd)。"叶尔启木"钱是清朝进军新疆后最初开设钱局铸币的成果,仅短暂通行不到两年,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更铸满文为"叶尔羌"。目前学术界对于新疆满文钱币的铸造已有相关研究,如李吟屏对清代新疆钱币铸造进行整体概述[2],吴元丰利用满文档案对新钱的铸造、发行、价值和作用等诸问题作详细讨论[3],但对钱币更名改铸过程均语焉不详。王文良比较了叶尔羌局所铸两种钱的区别,认为"叶尔启木"钱属于错币[4]。实际上,"叶尔启木"钱并非错币,它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透过满文档案,可以从满语国策的角度,对钱币改铸事件进行剖析。本文依据清代满文档案,  相似文献   

11.
秦代货币考     
关于秦代货币,过去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秦始皇统一了全国货币,秦代的货币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此说似已成定论。笔者认为,秦代货币尚有许多值得讨论的问题。例如,秦“半两”钱的出土较多地集中在陕西、四川一带,有很强的地域性,而汉代铜钱在全国各地被广泛地发现,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我们怎样理解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货币呢?另外,如果纵向地考察中国货币史的发展,我们会发现战国时期存在多种实物货币,两汉以至盛唐  相似文献   

12.
王献唐先生的《中国古代货币通考》(简称《通考》)记载:“吴(笔者按指吴大澂)有卢氏空首布范(图一),至精(并见,顾起潜所编愙斋先生所藏古器目)。与其他各范曾归邓氏风雨楼,于沪上见之。卢氏范亦载古器物范图录,不见愙斋集古录,所得时地未详。合上著录,是吴藏共有四范。灵鹣阁刻愙斋藏器目,有币范四,当指此。其目编于光绪十三年六月,知卢氏币范,收在其前矣”。又载:“卢氏铲币范,罗(笔者按指罗振玉)云石膏质,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5月,在陕西岐山五丈原地区发现一钱币窖藏,出土汉、唐、五代、北宋、南宋及金代共计6个时期铜钱约1000斤12万枚。这已是该地区第四次发现钱币窖藏。一已发现的钱币窖藏1.五丈原温星村钱币窖藏。1982年3月出土铜钱1286斤约14万枚,保存较好。有西汉、  相似文献   

14.
一个主权国家发行的铸有本国1个或多个城市名字的硬币,可称之谓"城市名"币,它与由地方(省、州、区)政府发行的地方币,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专题。现将笔者集藏到的"城市名"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明初沿袭前朝使用纸币,建立了钱钞兼用,宝钞为主、铜钱为辅的货币体系,据数据显示宝钞仅过二十余年贬值速度极度加剧,宝钞、铜钱各有缺点,无法相辅相成,导致钱钞体系的崩溃。白银从非法货币到合法货币,除去经济的推动因素及国家的政策导向,白银本身的特点及世界经济体系的构建,弥补了宝钞和铜钱的不足,新的以白银为主币、铜钱为辅的新的货币体系。  相似文献   

16.
记载秦半两最早的文献是《史记》及《汉书》。《史记·平准书》:“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汉书·食货志》:“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这两手资料,如果不和出土的文物相联系来研究,是难以解  相似文献   

17.
1986年4月初,临汝县临汝镇附近的冯店村北20米处,发现一批窖藏铜币(1983年距此窖藏西15米处曾出土两窖藏铜钱,重700余斤,钱币年代和这批相同)。我们闻讯后,便赶赴现场。据当事人反映:窖藏距地藏1.5米铜钱是用麻绳穿成串,直接放入窖表的,无发现任何盛币容器。  相似文献   

18.
银币在我国出现于何时,是中国货币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前人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以司马迁为代表,他认为远在虞、夏时代,中国已有银币,一直到秦才变成装饰品和宝藏的财物,不再作货币。在《史记·平准书》中,写到“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及至秦,,一中国之币(原文为‘中一国之币’),为二(原文误为三,今改正)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  相似文献   

19.
2009年5月,巴林左旗十三敖包镇双龙村南沟屯齐姓村民在平整院子时发现一钱币窖藏,得到消息后,巴林左旗博物馆工作人员前往调查并进行了清理.钱币出土时是装在一陶瓮里.窖藏铜钱总重143公斤,经整理.除去残币部分,完整铜钱有37025枚,时代最早的有西汉"八铢半两",最晚的是辽代钱币"天庆元宝".  相似文献   

20.
自1979年以来,辽宁省岫岩县先后多次出土金代窖藏铜钱,即1979年苏子沟镇古洞村出土的铜钱100公斤,1985年朝阳乡荒地堡出土的铜钱198公斤、汤沟乡东兴村出土的铜钱90公斤,1987年杨家堡乡柏家堡村出土的铜钱100公斤,1989年岭沟乡碾盘村出土的铜钱20公斤。总计为508公斤,103200枚。岫岩满族博物馆对这几处窖藏铜钱进行了拣选清理,发现铜钱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以宋钱为最多(北宋钱占绝大部分)。从钱币的形制、大小分为平钱、折二钱、折三钱、当十钱等。从钱文书体分为楷、草、行、隶、篆和瘦金体。现按铸造时间先后分述如下。 1.唐以前和唐钱有:西汉半两、五铢,新莽所铸货泉,东汉及隋五铢,北魏永安五铢,唐开元通宝、会昌开元(背有“洛”字)和乾元重宝(图一: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