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促进闽台成功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2012年9月14日,由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南平市社科联、南平市郑成功研究会共同承办的“郑成功闽北军政生涯与闽台成功文化交流”学术年会在闽北中心城市南平隆重举行。来自福建省、市各高等院校、民间社团和新闻、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八十余人参加了这一大会。会议共收到相关论文18篇,散文、诗词、民间故事等作品近十篇,书法作品两幅,就郑成功与延平(今南平)、郑成功与闽台文化交流、郑成功与延平条陈、延平条陈与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文化研究等相关问题阐述了各自见解,其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采访最前线     
《华夏地理》2008,(4):192-193
追访古迹 为了寻找郑成功的足迹,李永适与何经泰走访了日本平户、台湾的台南、金门,以及福建沿海的泉州、厦门、漳州、东山岛等地。李永适发现“古迹的多寡好像跟古迹保护的成效成反比。”平户拥有的郑成功古迹其实最少,但连只剩一片空地的郑成功故居遗址都保护了下来。台南遗迹数量略多,但有些已经看不到明郑时期的原貌,  相似文献   

3.
洪帮历史概况洪门在中国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由南明抗清名将郑成功创立。当时,洪门的组织虽然很严密,但缺乏章程与规范,这个时期的洪门多少带有“革命“的性质。此后,由于帮会分子成分复杂,良莠不齐,其组织逐渐发生了质变,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 竟成了敌伪残害人民的帮凶。现将有关情况分述如下: 反清复明时期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带领战船 300多艘,将士25000人,从厦门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发,欲收回被荷兰殖民者侵占的台湾。经过9个月的围攻,荷兰总督揆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公元1662年二月,打败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中国的神圣领地台湾.郑成功为什么要收复台湾,也就是说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主观动机是什么?史学界对这个问题研究不多.其实,研究郑成功复台的动机,有助于对他作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本文试就这个问题及相关问题作初步的探讨,发表自己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高致华 《史学集刊》2006,(5):17-21,57
“郑成功信仰”在台湾汉人社会中的发展,早自清领台湾时期,便已超越了乡土的情感和地域的观念,统合宗族性、地缘性、民族性等多重特质,而成为台湾此一移民社会的共同信仰。“郑成功信仰”别于其它一般汉人社会里常见的民间信仰,官方的介入极深,其中隐藏着强烈的政治意图。在探讨“郑成功信仰”的时,民间与官方为两大方面,加上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不同主政者接二连三地为郑成功重新定义,而有了不同的诠释,使得此一信仰文化复杂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在山青水秀的闽南地区,有不少名人的墓地和纪念馆。其中南安市水头镇的郑成功墓、石井镇的郑成功纪念馆,和惠安县黄塘虎窟的施琅墓、晋江衙口的施琅纪念馆,都是引人注目的。这两位明末清初动荡年代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彼此之间又有着非同凡响的关系。最初,郑成功和施琅都是抗清活动的参加者,施琅还曾在郑成功手下任左先锋。二人关系“相得甚”,郑成功很看重施琅,军中重大、机密的事都要和他一同谋划。然而,以后他们分手了:郑成功坚持抗清,施琅归顺清朝。二人的分道扬镳,要从郑成功南下支援南明永历政权讲起。顺治七年(1650年)…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 ,在台湾省台南市安平一带发现了许多瓷质古壶。据考古学家验证 ,这些古壶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当年攻打荷兰殖民者时用来炸城堡的装炸药容器。“安平古壶”为福建泉州所产 ,由郑成功从大陆带到了台湾。除此之外 ,台湾岛内还留存许多郑成功的遗迹 :被列为台湾一级文物的台南市安平古堡“赤嵌楼” ,于 1 6 5 0年为荷兰人所建 ,郑成功在此擒捉了荷军司令官 ,该楼便成为郑成功登陆后第一个用来处理军政事物的衙署“承天府”。如今 ,这里古井隧道犹存 ,城堡残迹依然可见。郑成功的病故地原来是荷兰占领军总督的巢穴热兰遮堡 (今安平 ) ,郑成…  相似文献   

8.
高黎 《福建文博》2023,(3):52-58
邓会在厦门留下四处摩崖石刻,与明郑历史有重要关联。结合史料分析,邓会所任南明户部主事一职,即郑成功所设六官中的“户官”,同一时期明郑曾出现多位户官并存的情况,是值得注意的。邓会与佛教的关系密切,这在石刻内容中可以清晰显现。他在与僧侣交往中使用过另一别号“素庵”,反映了他因仕途起伏所引起的思想变化。邓会是明郑时期在厦门任地方官时间最长的一位,加强对邓会在厦门活动的研究,挖掘文物史迹内涵,还原历史真相,对于深化厦门地方史和郑成功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郑成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也是十七世反抗西方殖民势力的世界典范。郑成功一生是短暂的,他留下的经考证的实物遗存更是稀少。正是如此,郑成功墓出土的玉带更显珍贵。馆藏的郑成功玉带銙只有17件,少于明朝玉带标准形制规定的数量。本文通过解析郑成功玉带及明玉带标准形制,来考证和还原完整的郑成功玉带。  相似文献   

10.
台湾行政区划地名中采用中国大陆地名源自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郑成功为了驱逐荷兰殖民者,建立反清复明根据地,率军收复台湾,并在台湾建立政权,从事开发建设。由于离乡背井,郑成功十分怀念大陆家乡.  相似文献   

11.
对郑成功麾下人物的研究,是郑成功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蔡政虽然是明郑集团内部的中下层官员,但与郑氏家族渊源颇深,深受郑成功、郑经父子信任。对他的生平考略,有助于加深对明郑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东方收藏》2020,(4):22-23
2019年1月8日,中国著名山水画家、美术教育家杨夏林与中国著名工笔画家、美术教育家孔继昭长子杨维凡携夫人陈永亮回到厦门,亲赴郑成功纪念馆,将一套由其父母及著名山水画家张晓寒共同创作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年画高仿品捐赠给郑成功纪念馆。  相似文献   

13.
在17世纪中叶的东亚及东南亚海域,乃至这一时期的西方殖民者在东方的扩张史上,郑成功可谓是一位叱咤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风云人物。然而,不可思议的是,在西方语言写就的学术著作中,只有若干屈指可数的著作对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有所论述,对于比其父重要得多的郑成功,...  相似文献   

14.
张声和 《古今谈》2002,(4):52-53
无论是在大陆或是在台湾,人们对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情感都是非常挚热的。在温州沿海一带,留下很多关于郑成功的传说故故事,  相似文献   

15.
八闽大地,英才辈出。在这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中,郑成功最为声名显赫。郑成功的活动展开于明清交替之际,他23岁起当兵,以厦门、金门两岛为基地,转战东南沿海十多年,抗拒当时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都已占绝对优势的满清贵族。1661年,郑成功又又毅然挥师东征,一举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侵占达三十八年之久的祖国领土台湾,创下了旷古未有的伟业。应该说,郑成功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他具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气节。同时,郑成功又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具有超凡的胆略和卓越的才能,因此他能够“以两岛…  相似文献   

16.
现行《中国历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编,1955年第一版,1960年第七版)第三十五章《疆域广大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清》中,课本第75页第7行写的是:“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带领战舰三百五十多艘,将士二万五千人,从金门、厦门两岛出发,渡海到台湾。在台湾人民的支持下,郑成功驱逐了盘踞在台湾的荷兰殖民者,达对台湾的建设提供了条件。”同时,课本中《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从隋到清雅片战争以前)写的是:“1661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第90页)。  相似文献   

17.
郑成功致菲律宾总督书之管见郑山玉丁东1662年春,郑成功接受荷尊揆一投降,将荷兰殖民者驱逐出台湾,之后不久,曾派遣使节前往马尼拉,向菲律宾西班牙总督递交外交文书,即一般所称的“郑成功致菲律宾总督书”(或曰“国书”、或曰“檄文”。为行文方便计,本文均简...  相似文献   

18.
郑成功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曾率兵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也作为延续南明王朝的重臣同清廷对抗,成为中国乃至东亚世界根据自身历史发展需要而争相塑造的人物之一。在中国,郑成功一直被视为忠臣,然而郑成功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其历经了清初官方"愚忠"和民间"开山祖"的二重构建、到近代"反帝反清"形象的确立、再到新中国成立"保国护土"身份的塑造和转换,最终使其民族英雄的形象在两岸三地传颂。本文以郑成功形象的塑造历史为主线,对其"英雄"形象的脉络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无论是"明朝的英雄""清朝的英雄"或是"中国的英雄",其"忠君爱国"的基调已经根植于中华大地,对当今国家的民族统一和海防事业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宋、元、明时期福建的造船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清军人关之后.南方各省局势未定。郑成功在东南沿海的反清活动对清王朝的东南海疆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巩固新建立的封建政权.清政府沿袭明朝的海洋政策.厉行“迁界”和“禁海”。  相似文献   

20.
郑成功与天地会罗关于天地会的创立时间、宗旨与创始人的问题,史学界长期存在着争论。由于可靠的史料少而又少,有关史实扑朔迷离,以致台湾学者陆宝千曾经喟叹,这个问题“恐永远无法解决了”①。辛亥革命时期浙江革命领袖陶成章写出我国第一部会党史专著《教会源流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