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殊山万佛洞一般被推定为西夏洞窟,首要证据是窟内上师像与瓜州榆林窟第29窟西夏国师像非常近似,尤其是二者所佩戴的莲花帽。这种莲花帽不惟西夏有,元明清宁玛派上师同样佩戴,不足为证。值得注意的是,西夏僧俗着装均右衽,而万佛洞上师却为左衽,全然不同。元《重修文殊寺碑》记北魏、元代对文殊山的修葺,而全然不及西夏。文殊山石窟的基本规模大致就是在元朝后期豳王家族统辖河西时期底定的,万佛洞今存壁画应为元代遗墨。  相似文献   

2.
金代对僧侣阶层一直采取压制性政策,具体表现为对其人员数量、经济资产、法律特权、结交权贵等方面进行严格限制等.这种打压僧侣阶层的政策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所以如此,恐怕与金代皇帝对佛教的抵触情绪,女真人对萨满教的极度信仰,国家政治文化的高度儒家化,以及"辽以佛废"的惨痛教训有关.正是这样的政策,使金代的僧侣阶层在当时始终没有成为特权等级,从某种意义上说,金代经常发生的僧侣惑众谋乱事件与此也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3.
一、《佛祖历代通载》对沙罗巴的记载 13世纪藏传佛教流播中土之时。虽然传教僧得到了元朝统治者的鼓励和支持,但却往往受到中土儒学文士和佛教徒公开或无形的抵制。大多数藏族僧侣似置身中原文化之外.而未能像畏兀儿人那样投身于中原士人所敬重的文化事业。这种情况与元代西夏遗民也是不同的。1227年,西夏国被蒙古灭亡后,很多西夏人汉化,在中原地区用汉文进行创作,成为名闻遐迩的诗人,  相似文献   

4.
虽然西夏时期的文化在当时并不是很发达,但其表现出来的绘画艺术却相当突出,出现了很多著名绘画艺术家,绘画风格也与传统有所不同。例如战争的出现,使西夏本民族与中原地区的艺术文化相互碰撞而产生了与众不同、新颖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使两者的艺术文化不再单一化、封闭化,融合之后的西夏文化变得越来越精彩。本文主要从绘画艺术的发展、形成原因、特征以及艺术价值等方面对西夏的绘画艺术风格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5.
大安西夏钱,为西夏惠宗李秉常大安年(1074—1084)铸,分为西夏文大安元宝和汉文大安通宝钱,后者为隶书之风格,前所见有背穿上仰月纹,大字版、直读、径25·1、穿7·5、厚1·3mm,青铜泛微黄,系内蒙林西县三道营子村窖藏发现。当时泉界轰动,泉坛前辈卫月望和吴宗信老先生所考证,此币风格、铸造工艺有西夏之气息,无辽币之风韵,定为西夏大安年铸西夏币;又者,清代孟麟《泉布统治》录一枚,也已经考大安通宝为西夏之物。从“大安通宝”的出土情况看,主要发现于西夏故地。除1981年内蒙古林西县三道营子窖藏出土一枚外,辽朝境内至今无第二枚出土。而西…  相似文献   

6.
甘肃张掖大佛寺大佛殿的建筑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文物春秋》2005,(4):41-47
甘肃张掖大佛寺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西夏建筑之一。本文介绍了大佛寺的总体建筑布局,分析了寺内主体建筑大佛殿的建筑结构与形制,认为大佛殿既具有皇家建筑的特点,又有藏传佛教的风格,同时还因有全国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而闻名于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风格。  相似文献   

7.
刘智源 《东方收藏》2022,(12):36-38
写经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相对独立的书体,西夏佛教文化的活跃,带动其写经书法的兴盛。西夏与敦煌同处“河西走廊”,时空的差异与统一为这两种文化带来区别与联系。本文着眼于西夏写经书法,通过比较西夏与敦煌写经在笔法、结构与书法风格中的异同,进而探寻西夏文写经书法中的敦煌遗风。这是根植传统,立足创新的过程,揭示了西夏文写经书法对于多民族文化的汇聚与趋同。  相似文献   

8.
赵小明 《北方文物》2020,(6):94-103
占卜对西夏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入。西夏成立了专门的星占机构,配备有专职人员。占卜,尤其是星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夏政治走向与军事决策,西夏君臣大多通晓星占,西夏对于不吉星变有"修政"和"修禳"两种应对方式,军事是西夏占卜最常涉及到的内容。通过黑水城文书可以了解到占卜在西夏民众生育、医疗、婚丧、择日、商业、失物寻找等日常生活中有着深刻影响,黑水城出土的占卜文献反映的是西夏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使用占卜的实际情形。西夏在境内汉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与宋、金等政权的积极交流,吸纳了汉族的占卜文化,但基本上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西夏的占卜文化深受汉族占卜文化的影响,来源较为单一,反映了西夏文化发展从内亚性到中原性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西夏美术学的研讨中,敦煌榆林窟的西夏壁画绘画风格独树一帜,不仅包含了中原山水画中的飘逸风格和文人精神气质,而且体现出藏传佛教绘画的浓厚气息。敦煌榆林窟的西夏壁画以其特有的风格特色为其后代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西夏时期的壁画对颜色的运用也十分的有讲究,在受到藏族画师的影响下,西夏时期壁画的色彩对比要比藏画的色调更加含蓄,温婉。通过壁画中各种线条的运用方法不同,展露出的视觉效果也有所不同。这些线条有刚有柔,散发着飘逸的力量,画面形成的视觉效果成就了西夏壁画独一无二的色彩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虎年伊始,寒退山绿、柳园春晓的时节,《西夏研究》学术期刊面世了,这是学术界的喜事。西夏历史,是一段特殊的经历;西夏文化,是历史遗留的宝贵财富。百年间,尤其是近数十年,学者们整理、研究并出版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成果。西夏故地宁夏,更是没有懈怠,在不断推出新的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充分利用这笔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1.
西夏是党项羌人以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为中心所建立的政权,其境内生活着党项、汉、吐蕃、回鹘、契丹、女真、鞑靼等多种民族。西夏建国前后,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自德明开始,先后六次从中原宋朝求得大藏经,并据之用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进行翻译,现传世的百种西夏文佛经,大部分都译自汉文。西夏境内尽管民族众多,但无疑应以汉族人口居多,在前期的译经及后期的校经施经活动中,都有许多汉僧参与其中,加上中原佛教发展水平较高,故而汉传佛教对西夏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史料中对西夏汉僧的记载却远远少于吐蕃僧人。从黑城出土的西夏佛教文物与文献,尤其是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等文献的记载,结合史书的记载可以看出,汉僧在西夏社会中的地位既不如回鹘僧人,也远逊于吐蕃僧人,更无法与西夏僧人相比。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首先是由汉人在西夏境内社会地位低下这一因素决定的,其次应与西夏长期与宋朝为敌。西夏统治者对汉人僧侣怀有戒心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西夏的西缘疆界地带即瓜沙-伊西地区存在着不同政治势力控制范围的起伏变化,不仅表现为西夏如何实质性地控制敦煌地区,而且一些文献、考古等资料表明西夏政权势力有深入伊州地区的迹象;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导致了西夏西缘疆土的进退收缩,并对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演变产生深刻的交互影响。回鹘、西夏、契丹、吐蕃、宋朝等势力直接或间接参与西夏西缘疆界地带的争夺有其深刻的经济利益诱因,实质上是对陆上丝绸之路利益的瓜分和争夺,这加剧了西夏西缘疆界地区的复杂性;频繁的民间或官方交往和佛教力量的聚合,形成了10—13世纪天山东部抗衡伊斯兰教东扩的力量,也影响到这一地区的文化版图格局。政治势力、经济因素、宗教文化无疑成为解析西夏西缘疆界地区地域结构的三条线索。  相似文献   

13.
商明惠 《丝绸之路》2009,(20):45-46
前苏联学者捷连吉耶夫—卡基斯坦的《西夏物质文化》一书,重点叙述了西夏的服装、武器、工具、器物、食品和建筑等。在撰写过程中,作者除了参考汉文史料的记载以外,还运用了大量的西夏原始材料——辞书和图片等。全书通过解读西夏文献来研究西夏物质文化,极有说服力。该书把西夏的物质文化放到广阔的时空中来研究,充分考虑了文化的空间渗透性和时间继承性,论证材料丰富翔实,既可供文化史专家及民族学家参考和研究,也可作为通俗读物供大众阅读和了解,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4.
<正>西夏瓷是中国古陶瓷文化的一枝奇葩,是中华大地主体文化和边陲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深入研究以西夏瓷为代表的西夏文化艺术,对深刻认识中华大地各民族的融合历史,增强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初西夏瓷进入人们的视野以来,就深受古陶瓷艺术爱好者的青睐。众多的学者、收藏家对其进行了不竭的收集和研究,取得的成果为深入研究西夏瓷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本文拟就进一步推动  相似文献   

15.
西夏墓葬可分为土洞墓室和砖室,砖室墓多为汉人墓,而党项人墓几乎均为土洞墓室,党项人墓代表着西夏墓葬的形制特点。西夏党项人墓的墓葬结构和葬俗,既反映了党项人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唐末、佛教文化因素,表现出西夏文化的多源性。  相似文献   

16.
西夏铸币有无“对钱”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钱币是西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铸行与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货币内容。近年来,在文博工作者和众多收藏家的共同努力下,研究西夏钱币和西夏货币制度的探讨性文章越来越多,一些过去疑惑不解的问题逐渐明朗,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一些文章中提出的西夏铸有“对钱”,且把这种认识作为西夏仿效北宋钱币文化的见证之一,未免有点过于牵强了。北宋铸币文化对西夏铸币影响较深,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要说西夏仿效北宋铸有“对钱”,笔者尚不能苟同。在讨论西夏是否铸有“对钱”的问题上,应先搞清什么是“对钱”。孙仲汇先生在…  相似文献   

17.
<正>《西夏研究》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登内容:西夏历史,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族源、对外关系、西夏地理等;西夏文化,包括佛教、科技、文学、风俗、美术、音乐、舞蹈等;西夏语言文字;西夏文物考古;西夏文献整理研究(黑水城文献、国内藏西夏文献、流失海外的西夏文献、传统典籍汉文史料);西夏移民调查研究;西夏人文旅游;国内外西夏学研究评介;西夏学新书目;百年西夏学研究著作;宋辽金元史研究;北方边疆民族  相似文献   

18.
西夏历代皇帝都崇佛敬僧,把佛教视为国教,在国家政权的大力庇护下,佛教空前发展。汉传和藏传佛教在其境内广为流传,僧人、信众十之九九。几乎达到了全民信佛的境地。在如此大环境的影响之下,河西佛教也在归义军政权之后继续保持繁荣兴盛的局面。但西夏晚期各种矛盾激化,朝野争权夺利,皇帝更迭频繁。加之统治者目光短浅,胸襟狭窄,缺乏政治抱负和治国手腕,内政外交出现重大失误,导致夏金相攻十余年,国力迅速衰退,在新崛起的蒙古军队大举进攻下,节节败退,丧师失地,纳女乞和,且盟信不坚,终于1227年招致灭国之灾。蒙古为了报复西夏军队的顽强抵抗,对其实施毁灭性打击,很多城市军民几被屠戮殆尽,西夏建筑、艺术、文化被野蛮破坏。西夏虽亡,但大量遗民还是顽强地生存下来并活跃在蒙元时期的不同阶层,其文化、习俗和宗教对蒙元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把花厅墓地随葬的陶器划分为大汶口式、良渚式、薛家岗式和大汶口-良渚式、大汶口-薛家岗式,把玉器划分为良渚式、花厅式和融合式。根据随葬品的文化属性推测该花厅居民有大汶口人、良渚人和薛家岗人,大汶口人接受了良渚人的玉文化,良渚人和薛家岗人接受了大汶口的重要丧葬习俗。随着良渚人进入花厅,花厅由原来的富人和平民两个阶层分裂为贵族、富人和平民三个阶层,并使花厅由简单社会向复杂社会变化。三个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先民在花厅共生共存,创造了面貌较为复杂和多样的考古学文化。  相似文献   

20.
张景明 《文物世界》2013,(5):36-42,59
党项族和女真族是分别居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西部与东部的少数民族,建立了西夏和金朝政权,而且都经历了原始部落制、奴隶制、封建制的社会发展历程。这两个王朝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密切,与北宋和南宋经常发生战争,在经济、文化方面来往频繁。在这种大背景下,西夏和金代的金银器,从风格上讲应与辽朝同样处于北方草原金银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唐文化的余韵、宋文化的直接影响下,以及西方文化因素的渗透,形成了自己特色的金银器文化和艺术风格,并在草原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