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徐扬号云亭江苏吴县人,家住阊门鱄诸巷,是乾隆年间有名的院画派画家.他专长山水梅花,作品见于著录者三十五种,有不少一直保留到现在.乾隆十六年,清高宗南巡到苏州时,徐扬因献画而入画院.后来得到乾隆的赏识,"十八年钦赐举人,宫内阁中书".乾隆二十四年九月,又完成了"盛世滋生图"一卷.顾名思义,他是想通过该画描写出当时苏州市面繁荣的盛况,来颂扬当时"国家治化昌明超轶三代,辐员之广,生齿之繁,亘古未有"的所谓"乾隆盛世".这幅极其珍贵的画,曾保存在清宫御书房,后被溥仪窃出,解放后归东北辽宁博物馆收藏,1959年调来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盛世滋生图",是一个长卷.据画后作者的自跋:"其图自灵岩山起(在苏州城西二十五里),由  相似文献   

2.
张朋川 《东南文化》2003,(12):54-57
中国古代以市井百态为特色的风俗画是随着商业城市的形式而发展的。先有宋朝张择端描写汴京社会经济生活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后有明朝仇英以苏州世俗为蓝本再创造的《清明上河图》长卷,继而在清朝出现了一些描写苏州繁华的市井生活的艺术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徐扬绘制的《盛世滋生图》长卷和一批巨幅的场面宏伟而高度写实的姑苏版画,起着连接中国古代和现代风俗画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盛于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姑苏版画,应以《苏州金阊图》为代表作,只是长期以来,这件鸿篇巨制被分作了两幅,不  相似文献   

3.
靳侯 《收藏家》2004,(11):15-17
在北京东琉璃厂翰海拍卖公司本部, 记者有幸预先目睹11月底翰海公司2004 年秋拍暨十周年庆重点推广拍品徐扬的《南巡纪道图》卷。这件画心高28厘米,长达1915厘米纸本水墨淡设色长卷,描绘北京至苏州之间的山川景色。画幅包首上为楷书题签: “南巡纪道图,臣徐扬恭绘”。画卷本幅最后左下角作者用隶书题写“王道荡平图”, 名款“臣徐扬恭绘”用楷书写成。款下加盖印章两方:“臣徐扬”和“笔沾春雨”。长卷本幅的前后两端分别钤盖了“乾隆御览之宝”、“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嘉庄御览之宝”、“嘉庆鉴赏”、“石渠宝笈”、“宝笈三编”、“宣统御览之宝”等收藏印章共九方,证明它原是清宫的旧藏。  相似文献   

4.
《西域舆图卷》(图版二)为清乾隆间宫廷画家徐扬所绘。徐扬号云亭,江苏吴县人。“钦赐举人,官内阁中书。善山水,梅亦苍雅。供奉内廷,累蒙睿题。”曾绘有《日月合璧·五星  相似文献   

5.
<正>清初苏州画家"四王"之首的王翚,为送别闽籍好友陈骝返乡创作了《晴峦晓别图》(见图1)。此卷又得到当时卜居苏州的十位名士唱和题诗,可谓是诗书画完美结合的珍品。该画早年曾被苏州"过云楼"秘藏(见图2),后莫名遗失。2014年,苏州顾氏竟又偶遇此画,为支持家乡建设"过云楼博物馆",毅然花重金将其购回,并嘱笔者全面考证此画。欣然命笔,遂成斯文。一、王翚被推为清初画坛"四王"之首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20,(7)
正金农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创作的多套册页中,均有一帧仿马和之的《秋林曳杖图》(金农题称《秋林共话图》),三帧册页画面不尽相同,但金农的题款几乎一样。马和之的《秋林曳杖图》今已佚,但是金农、周京等人围绕此画所产生的交游活动却被记录下来,也反映了文人对于书画鉴赏活动的喜好。金农对于马和之这幅画的反复模仿创作,其意图绝不仅仅  相似文献   

7.
清乾隆朝传世舆图颇多,大致可分舆地图、都城宫苑图、江海图、河道河工图、武功图、巡幸图、名胜图、寺庙图、山陵图以及风土职贡图等几类,一般以中国传统的绘图方法或以山水画、界画的技法绘出。而乾隆朝《皇舆全图》(即乾隆十三排地图)和《乾隆京城全  相似文献   

8.
清朝宫廷中传世名画之一的《百骏图》,作者为著名宫廷洋画师郎世宁。它绢本,设色,纵94.5厘米,横776.2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雍正二年(1724)三月,郎世宁奉旨开笔创作这件大幅作品,画了4年才全部完成进呈给皇帝。乾隆八年(1743),郎世宁又奉命画了《十骏图》,现在人们很容易将它们对比起来欣赏。  相似文献   

9.
(一) 本文讨论的《马术图》,原名《郎世宁画乾隆宴筵图》,描绘乾隆帝弘历于避暑山庄万树园赐准噶尔部官员观看马伎的情景(图一、二)。画幅高223.4、宽426.2厘米,绢地托裱高丽纸,四周镶裱蓝绫边,是一幅巨型"贴落"。左下角题"乾隆二十年七月臣郎世宁奉敕恭绘",钤"臣世宁"篆体白文印、"恭画"篆体朱文印各一方。  相似文献   

10.
黄茜茜 《收藏家》2020,(3):99-106
北京孔庙有7座讲述清代多位皇帝平定边疆叛乱,统一中国的告成太学纪功碑,立于大成门院内东西两侧,按照年代顺序排列依次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平定朔漠告成太学碑》;雍正三年(1725)《平定青海告成太学碑》;清乾隆十四年(1749)《平定金川告成太学碑》;乾隆二十年(1755)《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回部告成太学碑》;乾隆四十一年(1776)《平定两金川告成太学碑》;道光八年(1828)《平定回疆剿擒逆裔告成太学碑》。  相似文献   

11.
郎世宁(1688—1766年)是一位在清朝宫廷中供职的欧洲传教士画家,自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来到中国后,就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祖国意大利去。他死后葬于北京阜成门外的传教士墓地内。郎世宁在中国的宫廷中为皇帝画了数量很多的作品,按照乾隆、嘉庆时人胡敬所著的《国朝院画录》一书中的记载,收入《石渠宝笈·初编·续编·三编》的郎世宁的作品共计56件(其中包括合笔的2件),手卷、立轴、册页均有,数量仅  相似文献   

12.
王士禛《分甘馀话》记载,《通志堂经解》书版在康熙年间"收贮内府",乾隆五十年(1785),高宗发上谕宣布内府对此书补刊完成。通过胡季堂等人的记载,发现此书版曾存贮于苏州织造局;更鲜为人知的是,《通志堂经解》在内府补刊之前,曾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至三十九(1774)年间,由胡季堂等人出资进行过补刊整理。  相似文献   

13.
在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松江府海塘图》和乾隆《太镇海塘纪略》中所附地图的比对,可知两图所载各县海塘长度的差异主要是由各自丈量尺度的不同造成。加之镇洋北岸海塘长度以及两图所示地域范围的差别,可以判定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的《松江府海塘图》绘制于乾隆十七年,该图更名为《乾隆松太海塘图》较为合适。《乾隆松太海塘图》是清代江南海塘的通塘体系形成之前最完整的一幅海塘图,图中所画内容反映了官方绘制江南海塘图"兵农并重"的特殊要求,是同类海塘图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14.
康熙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任皇帝,在位61年,其间,为了缓和当时江南地区反清斗争,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也为了视察黄河、运河的河防工程,观览民情,曾于康熙23年(1684)到康熙44年(1705)期间六次南巡.其中,第二次南巡归来,诏集天下名工,绘制了反映这一盛举的巨幅手卷——《康熙南巡图》(以下简称《南巡图》)《南巡图》共12卷,绢本,设色.在绘制正图前,先由王翚等绘草图12卷,纸本,淡设色.内容与正图相仿,尺寸比正图略小.粉本呈康熙皇帝过目,获准后始画绢本.我在81年—86年曾复制过《南巡图》纸本一轴.这轴手卷画心纵65、横2955厘米,包括无锡至苏州一卷(长2094厘米)及散片三幅,拖尾上有跋111厘米.我在复制过程中及复制完成后,对《南巡图》进行了研究,查证了有关的一系列资料.本文就《南巡图》的主持者与绘制者问题试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徐茜 《文博》2007,(4):46-51
郎世宁(1688——1766年)意大利米兰人,天主教耶稣会修士,1715年来到中国,以画供奉朝廷,历经清朝盛期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皇帝。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绘画生涯中创作了众多的人物、动物和花鸟等图卷,真实地描绘出当时宫廷生活的各方面。他在潜心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以西方古典油画技法入图,  相似文献   

16.
郝炎峰 《收藏家》2023,(1):25-35
乾隆帝以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命名养心殿西暖阁温室为“三希堂”后,命董邦达绘制《三希堂记意图》以助其兴。本文对董邦达绘制此图的时间进行了考证,认为其于乾隆十一年元月上旬开始创作,月底画成。画作受到乾隆帝的赞赏,进一步巩固了董邦达在乾隆宫廷的绘画地位。此图借鉴了钱选《观鹅图》的构图和核心要素表达。乾隆三十年,金廷标以《三希堂记意图》为母本绘制《掣笔图》,三图成就了“母本-临仿者-母本”这个艺术史上经典的传承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东方有座为大运河环绕的古城苏州,自古人文荟萃,画家辈出。清初苏州画家"四王"之首的王,为送别闽籍好友陈骝返乡创作了《晴峦晓别图》,此卷又得到在当时卜居苏州的十位名士唱和题诗,可谓诗书画完美结合的珍品。该画早年曾被苏州"过云楼"秘藏,后莫名遗失。2014年苏州顾氏竟又偶遇此画,为支持家乡建设"过云楼博物馆",毅然花重金将其购回,并嘱笔者全面考证此画,欣然命笔,遂成斯文。本刊上期简单介绍了王的历史地位,说明了《晴峦晓别图》是他为送别陈骝而作,并介绍了画创作在"三藩之乱"的特殊时代背景。本期将继续解读这幅画。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第一回称"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清代徐扬《姑苏繁华图》重点描绘了自西向东,由乡入城的一村(山前)、一镇(苏州)、一街。这"十里街"和"一街"都指苏州山塘街。山塘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期间,在吴中主持疏浚塘河堆土修筑的一条长堤,后人称之为"白公堤"。山塘街呈"水陆并行,  相似文献   

19.
<正>烹饪界最高桂冠,就是"中国烹饪大师"。这样的大师,苏州有许多。从乾隆三十年开始,苏帮名厨,便出现清"御底档"中。苏州大厨张东官,就是故宫的"江南第一名厨"。当代苏州,也有70多位"中国烹饪大师(名师)"。(尤薇《苏州名厨联盟成立70余人获"中国烹饪大师"称号》)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1988年,第3期《中国烹饪》杂志,推出"苏州专辑",上有40篇文  相似文献   

20.
陈继春 《文博》2007,(2):22-30
张彦远成书于公元842年左右的《历代名画记》卷九云:“杨宁、杨升、张萱、已(以)上三人,并善画人物。宁以开元十一年为史馆画直,萱好画妇女、婴儿。”而在张氏条下称其有“《妓女图》、《乳母将婴儿图》、《按羯鼓图》(惠比寿鼓)、《秋千图》、《虢国妇人出游图》,传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