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为配合甘肃省博物馆"佛教艺术展"的顺利布展,由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对展出的七尊佛像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处理,其中包括六尊明清铜造像和一尊明代铁质造像,本文着重介绍明清铜造像的修复材料与技术。  相似文献   

2.
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的两尊南朝石刻造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巍 《文物》2001,(10)
四川大学博物馆是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其前身为华西大学博物馆,创建于1914年。馆内现收藏有各类文物4万余件,其中包括成都地区发现的一批石刻造像。在这批石刻造像中,有两尊造像为具有明确纪年的南朝时期佛教石刻造像。由于过去对这两尊石像均未加以刊布,为便于学术界对我国南朝造像作深入的研究探讨,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 1.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释迦像红砂岩质背屏式造像。上部已残,残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探讨出土汉代夹纻胎漆器的金银装饰工艺,本研究运用显微镜等仪器,对山东日照海曲汉代墓地出土几件夹纻胎漆器的金银装饰工艺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金饰片多镶嵌在漆灰层上的漆膜层中,银饰片和银构件多镶嵌在漆膜及漆灰层中;在金银饰与漆膜接界处有出于保护目的,且与周围图案相协调的描饰;金银装饰上的描饰与其周围的描饰图案融为一体。夹纻胎漆器的金银装饰工艺因金银饰件面,与漆膜层面高低,分为"粘贴"和"镶嵌"两类,本研究样品中暂未发现粘贴工艺。结合现代漆器装饰工艺调查结果,初步探讨了几件夹纻胎漆器金银的镶嵌工艺流程。本研究可利于汉代夹纻胎漆器金银装饰工艺的发掘、利用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王晖 《文物春秋》2005,(4):56-56
承德外八庙所藏佛教造像有数千件,风格各异,其时代大部分为清代造像,明代的不过十几件,其中有一尊“大明永乐年施”款铜鎏金造像尤为珍贵,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平凉市博物馆藏金铜造像中,明代金铜造像占比最大,题材丰富,造型风格多样。本文通过类型学、标准器物学方法,对馆藏明代金铜造像分类梳理,并结合明代纪年造像,分析其形制特征和时代风格,总结出平凉明代金铜佛造像风格上为汉式造像和藏式造像共存,其造型和工艺精美程度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降低,恰与明王朝逐渐没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6.
山东日照海曲墓地出土夹纻胎漆器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行山东日照海曲出土夹纻胎漆器的脱水保护工作,选择了19块残片,运用体视显微镜观察(OM)、X光探伤机拍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对残片的制作工艺、材质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该批漆器是实用器;其苎麻之间无漆灰层粘结,有别于现代制作工艺;其易存水,是使其易遭受腐蚀的重要因素。本分析结果可为研究我国古代夹纻胎工艺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7.
佛教在公元前六世纪由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强调"为形象以教人"。造像是佛教的一大特点,文章从佛教造像发展入手,对各菩萨的坐骑种类进行总结,并对山西省艺术博物馆内所藏的一尊名称存在争议的菩萨造像的形态进行描述,以其坐骑种类为切入点,通过假设与分析的方法,探讨这尊菩萨造像的身份。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大云山汉墓出土夹纻胎漆器制作工艺,对漆片进行了含水率分析,基本都在60%以上;进行了厚度分析,总壁厚为2~3mm,纻胎厚为1.5~2.5mm,两面的漆层厚约为0.1~0.5mm;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法对红色、黑色漆膜进行了分析,确定为传统的中国生漆,不含桐油;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红色漆膜为含有朱砂的大漆,黑色漆膜颜料为含铁化合物的大漆,为传统的漆器制作工艺。此研究有利于大云山漆器后续的科学保护修复。  相似文献   

9.
千手观音造像位于重庆宝顶山石刻区大佛湾,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集雕刻、彩绘、贴金于一体的摩崖石刻造像,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文化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800年的风雨沧桑,让千手观音伤痕累累。对这样一尊文物造像如何认识、如何保护?此次抢救性保护工程是对我国文物保护专业领域的认识理念和保护实践能力的一次考验。在具体的修复方案制定和修复实践中,项目组对现代技术和传统工艺综合实践、合理取舍,相关各方专家也对本次修复工程思考良多。  相似文献   

10.
<正>参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下文简称宾大博物馆)的观众一定无法忽视三尊醒目的造像?两尊菩萨像和一尊类似僧人的雕像[图一],它们高高耸立于圆形展厅内,似俯瞰着其他珍品。三尊造像对面不甚明显之处有一件破损的浮雕残段,中间刻一香炉,两边各有一只狮子(见图十一)。另外,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曹溪寺大雄宝殿内的华严三圣属于木雕造像,是宋代大理国时期的遗物。三尊造像造型庄严肃穆,雕刻精美,是国内宋代造像的代表。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木雕造像,通过X光照相检测,获得了三尊木雕造像的制作工艺、历史修复痕迹和保存状况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保护文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工作是对大型木雕造像进行X光照相检测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出土的漆器工艺特点,利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木胎和夹纻胎耳杯残片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耳杯的结构由内表面漆膜、内侧漆灰、胎体、外侧漆灰和外表面漆膜组成。木胎耳杯以榆木为胎,夹纻胎耳杯中的纺织品为麻类。红色漆膜的呈色物质为硫化汞。木胎耳杯漆灰层薄而细腻,填料主要为石英、钠长石和云母,夹纻胎耳杯漆灰层掺杂了大颗粒无机矿物,填料主要为骨灰、石英和钠长石。不同胎体的耳杯体现了不同的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以古长安为中心的陕西地区在中国宗教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留下了大量文物遗存。咸阳博物馆收藏的造像数量众多,现遴选其中三件较有特色的造像碑介绍如下。1.北魏造像碑咸阳博物馆旧藏。沙石质。高85、宽55厘米。已残,现存残块为长方形,右上角缺失。正面上半部雕刻佛像,分为八层。上部四层及最下一层每层应刻七尊佛像,现最上层仅存三  相似文献   

14.
洛川出土唐代鎏金铜造像洛川县博物馆于1981年从本县槐柏乡杨候村征集回一组窖藏鎏金铜造像48尊,其中各类佛像12尊,菩萨像34尊,罗像1尊,天王力土像1尊。这组造像工艺精美,体态轻盈而丰满。过去曾作过消息报道,现摘要作以介绍。一、佛造像编号02通高6...  相似文献   

15.
《文物》2014,(7)
<正>考古资料证明,漆器的胎骨主要有木胎、夹纻胎、皮胎、竹胎等,其中以木胎为主。漆器胎骨制作主要有挖制、卷制和削制三种方法,除此之外,还有镟制、雕刻及釦器法等。由于器形不同,有的器物胎骨仅使用了一种制作方法,有的则是几种并用。漆器的胎骨将夹纻工艺与釦器法并用,有效克服了薄胎漆器的弱点,标志着漆器彻底与木器工艺分道扬镳[1]。釦器法的出现是漆器制造业技术的一次新突破。《说文·金部》:  相似文献   

16.
长沙风篷岭M1出土漆器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长沙市风篷岭M1出土漆器百余件,为研究该批漆器的制造工艺及保护修复方法。选取多个样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进行含水率、木胎种质、漆膜和漆灰成分多项检测。结果显示:木胎漆器含水率远大于夹纻胎;木胎漆器材质有楠木、梓木等;底漆层厚度大于面漆层;漆膜中的红色颜料为HgS,黑色颜料为C,白色颜料中含Ag较高;漆灰中含有大量SiO_2和CaO。本研究成果为研究夹苎胎漆器制作工艺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耀县博物馆所藏魏文朗造像碑,为北魏始光元年(公元424年)所作,因其成于太武帝灭佛之前的北朝初期,而格外引人注目.更因融合佛教与道教于一碑,乃目前所知此类造像碑中最早者,并与北朝新天师道首领寇谦之创立道教尊神形象同为一年,从而堪称国中一绝.  相似文献   

18.
《文博》2020,(2)
杭州南高峰无门洞原是一处天然溶洞,洞口右侧现存一残圆拱形龛,内有残像五尊。洞内壁面雕有罗汉像十八尊,主要表现为民间风格,是杭州现存少有的明代造像。洞口处另有两尊罗汉像,约补刻于清代。本文首次完整发表这处造像材料,对研究杭州佛教雕塑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瓶窑南山造像是东南地区一处重要的摩崖造像遗存,本文对造像中的摩崖三龛九尊作了考察,认为其属明代造像,并对其佛道合一或三教合一的内容及造像特点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吴荭  信搏涛 《文物》2023,(8):86-96
<正>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博物馆于2020年5月入藏一件佛教造像座,此造像座于2005年发现,后收录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中。造像座出土于崇信县锦屏镇铜城村东北小坷老自然村的一处遗址,在同一地点还发现一段残损的造像碑及一尊佛头。造像座近方形,四面分格,格内雕供养弟子、力士、蹲狮和神王、护法天等像,上无纪年。现对造像座形制予以介绍,并对其内容及年代做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