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鸣鹤城雄踞于洪和城东边沟口,近临扁都川,是通向洪和城之咽喉,从地理位置来看是扼守洪和城的军事要塞。吐谷浑创居之日,正值西晋亡国、地方势力纷纷割据之时;吐谷浑强盛之后,遭到北方政权的不断征讨,西秦、北魏、北周、隋唐都对吐谷浑国发动过大规模的战争。  相似文献   

2.
书讯     
正李文学著《吐谷浑史研究》由科学出版社于2020年3月出版。该书除绪论,共分9章,具体以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吐谷浑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了吐谷浑部的迁徙、吐谷浑政治中心及疆域的变迁、吐谷浑的生计方式和政治体制、吐谷浑的文化、吐谷浑与十六国政权、吐谷浑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吐谷浑的灭国及其播散、吐谷浑各支与其他政权、  相似文献   

3.
吐谷浑是中古时期活跃在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其本为辽东慕容鲜卑的一支,永嘉乱时,"始度陇而西",通过"兼并羌、氏",形成一个地处西北边陲,"地方数千里,号为强国"的政权,其政治中心是伏俟城,即东距青海湖约15里的今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石乃亥乡菜济河南的铁卜加村。本文以临津关为切入点,探讨隋文帝、隋炀帝父子对吐谷浑的政策以及隋朝和吐谷浑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吐谷浑是中国古代西北很有影响的鲜卑族政权,两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吐谷浑政权控制着青海大部及甘肃、新疆等省区的部分土地,曾经消灭了赫连氏建立的夏政权,对北魏、隋朝和唐朝统治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中写道:“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当然,这里所说的“吐谷浑”只是泛指征战首领,并非指吐谷浑可汗,因为王昌龄写诗的时候(开元年间),吐谷浑早已经东迁到唐朝境内。事实上吐谷浑与中原王朝的友好联系应当是主流,贞观十年(636年)唐太宗册封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为河源郡王、乌地也拔勒豆可汗,“诺曷钵因…  相似文献   

5.
吐谷浑政权后期以青海湖西南岸的伏俟城为王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变化有一定关系,通过对自然地理、地缘政治、交通路线、区域经济、军事地理等几个建都选址的要素分析后发现,各项历史地理因素在吐谷浑设置王城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农耕民族建都选址所遵行的原则多有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取了城的形式,实质上仍以游牧民族的自身社会生活特征为主导,反映出游牧民族建都选址的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6.
都兰吐蕃墓出土的动物形银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蕃是以藏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这个政权在鼎盛时期,曾辖有青藏高原诸部,势力达到西域河陇地区。统一强盛的吐蕃经历了200多年时间,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一页。公元663年,吐蕃攻灭了建都青海的吐谷浑,吐谷浑王  相似文献   

7.
从事吐谷浑史研究的学者认为吐谷浑与其周边政权一样信奉佛教。本文对佛教传入吐谷浑的时间进行了考证,认为吐谷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佛教的传播确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也受到佛教的影响。不过因环境的限制,佛教在吐谷浑并未能广泛流传,因此吐谷浑对佛教的接受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8.
吐谷浑官制略论沈祯云公元四世纪初、辽东慕容鲜卑的一支在其首领吐谷浑带领下逐步西迁,于晋永嘉末到达今甘肃、青海、四川交界地区。至吐谷浑孙叶延时在这里正式建立政权,以其祖父吐谷浑之名为姓氏、国号和族名。《通典·边防六》曰,“自吐谷浑至叶延曾孙视罴,皆有才...  相似文献   

9.
吐谷浑作为慕容鲜卑贵族与羌人豪酋共同建立的地方政权,作为一个活动在青海高原上的游牧王国,存国时间长达三个多世纪,历经晋、南北朝、隋、唐等朝代,其与上述诸中原王朝发生过密切  相似文献   

10.
彩虹部落     
剧情简介中国西部土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到东晋时期辽东白部鲜卑人西迁后建立的吐谷浑王国。这一地方政权立国350年,东与隋唐两代王朝会盟联姻,西与  相似文献   

11.
吐谷浑,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域的一个民族,源于辽东慕容鲜卑.公元3世纪初,慕容部首领吐谷浑从部内分离出来,迁至今内蒙阴山一带游牧.晋永嘉末乘八王之乱,吐谷浑率部又从阴山经陇山,辗转二十余年,迁到今甘肃临夏袍罕一带.之后,吐谷浑逐步征服今甘肃南部、四川西北及青海等地的羌、氐等部,到吐谷浑孙叶延时,正式建立政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晚唐五代归义军政权这一时期管理上的吐谷浑与吐蕃移民有关问题的探讨,这一时期吐谷浑与吐蕃移民中妇女的婚姻、主要经济活动及宗教信仰等状况,其目的是了解这些少数民族妇女在晚唐五代敦煌社会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晚唐五代敦煌吐谷浑与吐蕃移民妇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晚唐五代归义军政权这一时期管理上的吐谷浑与吐蕃移民有关问题的探讨 ,这一时期吐谷浑与吐蕃移民中妇女的婚姻、主要经济活动及宗教信仰等状况 ,其目的是了解这些少数民族妇女在晚唐五代敦煌社会中所起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图岩辉张连珍)初秋的都兰草原如茵,鲜花烂漫,8月18日,首届吐谷浑与丝绸南路文化研讨会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举行。40多位来自甘青两省的专家学者、地方官员参加研讨会。与会者首先考察参观了都兰大墓、烽火台等古遗址,并就吐谷浑与丝绸南路文化、都兰的历史文化等内容展开了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5.
西晋永嘉之乱以后,河山破碎,南北分裂.受其影响,在河西走廊及其附近地区相继出现了前凉、后凉、前秦、后秦、西凉、北凉、南凉、西秦、高昌等割据政权.这些政权相互敌视,竞相对其他政权进行军事掠夺和经济封锁,最终导致丝绸之路河西道几近瘫痪.顺应时势,吐谷浑建立起横跨千里的草原王国以后,在几代国主的积极主导与精心经营下,其辖境内的青海道成为连接中西交通的纽带,肩负起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任.对于国内各割据政权而言,吐谷浑更是一个联络塞北与江南的中继站.  相似文献   

16.
土族是鲜卑慕容部的直系后裔,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仅存的一支鲜卑族,这已成为学术界的主流共识。土族的传说、语言、民俗、宗教等都和吐谷浑文化有着紧密的传承关系,土族文化就是吐谷浑文化的延续。当然,在今日土族的文化中,不可避免地融入了藏、汉、蒙古族等民族的文化因素,这也是土族文化与鲜卑文化有所区别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高昌城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昌城滥觞于西汉时期的屯垦戍堡,逐渐由军事据点发展为郡县级城市和地方政权的都城,大致经历了高昌壁垒、高昌郡城、高昌国都、唐西州城及高昌回鹘国都五个历史时期。至明初城址废弃,沿用了1400余年。高昌故城这座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不仅是中国城市营建史上的典型代表,而且在中亚地区也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研究新疆的历史文化以及丝路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增林 《中国土族》2010,(Z1):60-62
明清时期大通的行政区域演变大通,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随着各个时期政权的更替,归属迭变,自两汉、魏、晋、南北朝,经隋、唐、宋、元诸朝的一千五百余年中,时而内附,时而被羌、吐谷浑、吐蕃、金、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占领或割据。  相似文献   

19.
阳春三月,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带领由省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民盟青海省委、省垣知名吐谷浑专家学者组成的调研考察团,先后赴甘肃武威市及我省都兰县,就吐谷浑文化挖掘和开发工作进行了专题考察和调研。在河西走廊,在柴达木盆地,考察团一行不辞劳顿进行实地调研,很多地方地处大山戈壁,考察人员是伴着风沙徒步完成的调研的。一路上,鲍义志为吐谷浑人的灿烂历史文化所感动,才思奔涌,创作了三十多首古体诗,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大美青海和吐谷浑文化的赞美之情。本刊特发表其中的八首,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武威南山是吐谷浑王族墓地所在,是吐谷浑灭国之后的"先茔"地.之所以选择凉州南山为其王族"先茔",是因为这里一直是吐谷浑人的"旧居之地",有较为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民众基础.而这些吐谷浑王族墓均位于山梁上的选址特点、夫妇异穴合葬习俗等,都体现出较为明显的鲜卑文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吐谷浑本民族的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