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伏羲、女娲和甘肃贺养州伏羲和女娲,是中华民族历史神话传说中的始祖型人物。相传他们二人均出生在甘肃境内,初为兄妹,后做夫妻,繁衍了人类。大量的考古学资料业已表明,甘肃境内早在20万年以前就有古人类生息,繁衍,甘肃作为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的地位已经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辽宁、甘肃两省先后动用巨资分别建造藏书楼,目的都是为了珍藏溯阁《四库全书》。双方都主为《四库全书》非己莫属。辽宁省一些名人士、政协委员联名呼吁有关方面,为了实现书阁合璧,保持物的完整性,要求甘肃省归还溯阁《四库全书》;甘肃基于在危难时刻受命,并在37年里,以对中华民族化遗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在保护问题上巨大的付出和气候适宜等条件,表示有能力继续保护好国宝。  相似文献   

3.
段新生 《丝绸之路》2012,(14):33-35
修筑长城是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历史的伟大贡献。在春秋时期,祖国大地上就出现了长城,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变化,至明代,我国已有20个诸侯国和朝代修筑过长城。修筑长城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个侧面,同时也是中华民族2000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长城是从战国到清初2000年中逐步修筑完成的,其中规模最大、修筑长城超过万里的是秦、汉、明三个朝代.而这三个朝代的长城起点都在甘肃境内。甘肃境内的几处万里长城起点及玉门关的所在说明甘肃河西地区不仅是集结军队和出兵的前沿阵地,又是人力、物力的后备基地。  相似文献   

4.
甘肃文物工作的寻思与断想贾若楠甘肃是一个文物大省。甘肃的文物古迹是系缀在丝绸之路上的颗颗珍珠。这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必须认真地严加保护。但是文物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各种困难和阻力。除了文物管护任务不断增大和无法抗拒的自然力带来的困难外,主动...  相似文献   

5.
由甘肃省文物局主办、甘肃省博物馆承办的大型展览“光辉的历程──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特别展”于6月26日开展。展览通过丰富文物和史料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辉煌历程及甘肃的具体实践,生动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陇原大地上建立的丰功伟绩;表现了在“五四”运动影响下,甘肃青年奋起觉醒,组建甘肃最早的党组织“中共甘肃特别支部”的史实;再现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艰苦卓绝的创建历程、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边区人民团结抗战救亡图强、冲破黑暗迎接解放等浴血奋斗的历史;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6.
梁建宏 《丝绸之路》2010,(11):36-41
<正>甘肃:露天的长城博物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和精神象征,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奇迹之一,工程浩大,绵延万里,其修建时间之长、分布地域之广,为世界所仅有。1987年,长城因其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甘肃是长城大省,长城建筑形式多样,保存较好,出土文物丰富,为研究长城及西北地区历史、地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作为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结出最绚丽的经济文化果实的地方,是丝绸之路无可争议的黄金段。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甘肃独特的人文环境紧密粘合,在陇原大地留下无数璀璨、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这是对甘肃厚重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甘肃历史文化的最好诠释。  相似文献   

8.
黄河母亲     
<正>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它孕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也是古丝绸之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之路沿途的黄河风光,多姿多彩,气势磅礴,为壮美的丝绸之路增添了无限光彩。黄河母亲育金城沿着丝绸之路从陕西往西行,就到了甘肃,这是个和丝绸之路密不可分的省份,因为甘肃的每一座城市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丝绸之路,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深深的丝路痕迹。省会兰州,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西汉大将军霍去病由此出征西域,大唐高僧玄奘去天竺取经也都曾取道兰州。兰州是一个东西延伸的狭长谷地,位于南北的皋兰山和白塔山两山之间,是全  相似文献   

9.
甘肃地处中西文化交汇处,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甘肃史前文明是华夏文化的一枝奇葩,与史前其他文化的相融及对华夏玉文化"首德次符"、"大玉不琢"观的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主要根据详实的考古发现,探讨了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并揭示了甘肃史前玉器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燕兵 《丝绸之路》2015,(7):28-3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吞并天下,完成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进入经济、文化更为发达的封建社会,建立了完整的中央集权管理体制和政治文明。文字、货币、公路、度量衡的统一,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秦初,秦陇地区甘肃疆域是核心疆域。从长安出发,用于与匈奴征战的"高速公路"——直道,大部分修建在甘肃境内。现存最早秦长城的开端就在甘肃临洮境内。  相似文献   

11.
甘肃境内秦长城考察纪略●李长城是伟大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是古老而灿烂的中华文明的象征。如果把历代长城加在一起,长度超过10万里。“起临洮(今甘肃岷县),至辽东”的秦长城,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条万里长城。秦长城始筑于战国时期,完成于秦统一以后。在甘肃境...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2014,(15):29-49
从地图上看,甘肃如一柄如意,由中心腹地向西北边陲斜置于中国版图之中,自古以来就是拱卫中原、护翼宁青、保疆援藏的战略地位和独特的文化通道区位优势,为中原驻西北乃至中西亚的咽喉和纽带。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沿丝绸之路这条东西贯通甘肃全境的文化线路而搏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甘肃独特的人文环境紧密粘合,在陇原大地留下无数璀璨的人类宝贵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略谈甘肃文物资源优势●贺养州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黄河上游,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大量考古学资料表明,早在20万年以前,甘肃地区就已经有古人类生息。自兹以降,许多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繁衍、交流、发展,共同创造着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灿烂的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文物局 《丝绸之路》2010,(11):F0002-F0002,1
<正>文化遗产是人类灿烂文明、辉煌历史和非凡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与智慧结晶,是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记忆,是后人传承历史、继住开来的文化渊源,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是与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密切相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古老的丝绸之路贯穿全境,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文化遗产资源,古文化遗址、石窟寺、长城烽燧、简  相似文献   

1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但"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有一个从萌发到发展再到成为社会思潮的历史过程。虽然早在清末民初,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即已孕育或萌发,到五四时期,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中华民族复兴从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思潮则是在九一八之后。首先,一些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其次,一些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再次,知识界纷纷发表文章,就中华民族能否复兴和如何复兴的有关问题各抒己见。中华民族复兴从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思潮,是九一八事变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化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契机。除民族危机这一主要原因外,以张君劢为代表的国社党人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人的推动,也是民族复兴思潮能于九一八后迅速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背景资料]藏语是藏族人民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在我国约有600多万人使用,分布在西藏和青海、四川、甘肃和云南四省藏区?藏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是建设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从地图上看,甘肃如一柄如意,由中心腹地向西北边陲斜置于中国版图之中,自古以来就拥有拱卫中原、护翼宁青、保疆援藏的战略地位和独特的文化通道区位优势,为中原驻西北乃至中西亚的咽喉和纽带。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沿丝绸之路这条东西贯通甘肃全境的文化线路而搏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甘肃独特的人文环境紧密粘合,在陇原大地留下无数璀璨、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胜景尽游兴     
胜景尽游兴尚俊杰平凉地区位于甘肃东部,陕、甘、宁三省交界处,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北线甘肃境内的第一大站,自古为屏障三秦、控驭五原之重镇。为陇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悠久的历史,特定的古丝路的通道条件,以及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使平凉...  相似文献   

19.
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中华人文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鲜活教材。保护好中华古籍,就是保护和维系中华文化的根脉,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进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的重要内容。我国古籍保护现状令人担忧,加强保护刻不容缓。首先,要了解古籍现状;其次,还要针对一些难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和采取一些措施,以便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的国粹精华,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甘肃司钞是清末甘肃藩司所发的钞票,有别于清政府所发“户部官票”、“大清宝钞”和民间各商号所发行的私“钱票”。因为它存世不多,实物亦很少披露,故鲜为人知。近几年笔者苦心搜寻资料,调查了解了一些情况,对甘肃司钞的一些问题作了一点探讨,不妥之处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