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77年北京市延庆县宗家营村社员耕地时,在距地表约30厘米的耕土层偶然发现了一躯铜造像,估计是早年埋藏的传世品。该造像为正面高浮雕释迦牟尼说法像,铜质、鎏金。锈蚀不多,表面光亮,除部分文字被戳损和背光丢失外,通体完好(图一)。像高19厘米,顶有髪髻,头部微向前倾,眼睑下垂,前额饱满,鼻高且直,大耳垂肩,  相似文献   

2.
1985年2月,邛崃县东安乡蜚虹村,在修建酒厂的施工中,发现了一个由铜盖扣着的双耳鼓腹黑陶罐。从这个罐里清理出鎏金铜造像12尊。出土时绿锈严重,铜盖锈蚀一触即碎。对造像做了化学处理后,大部清晰可辨。这批造像大小不等,姿态各异。造像最高的19厘米,最小的8.5厘米。现将十二尊造像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洛川出土唐代鎏金铜造像洛川县博物馆于1981年从本县槐柏乡杨候村征集回一组窖藏鎏金铜造像48尊,其中各类佛像12尊,菩萨像34尊,罗像1尊,天王力土像1尊。这组造像工艺精美,体态轻盈而丰满。过去曾作过消息报道,现摘要作以介绍。一、佛造像编号02通高6...  相似文献   

4.
王晖 《文物春秋》2005,(4):56-56
承德外八庙所藏佛教造像有数千件,风格各异,其时代大部分为清代造像,明代的不过十几件,其中有一尊“大明永乐年施”款铜鎏金造像尤为珍贵,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封建工朝,也是中国古代佛教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正如宋代学家苏东坡所说:“君了之于学,百工之于艺,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而唐代的青铜佛教造像,就是这枝娇艳的奇葩。唐代青铜佛教造像不仅在题材内容、造型装饰、工艺技法上都有所突破、台所创新,在铸造技术上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相似文献   

6.
唐代玉华宫遗址发现鎏金铜造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四日,宜君马坊村村民在新建庄基取土时,距地表一米处发现两件鎏金铜观世音造像,同时伴随出土的还有鎏金铜像座两件,敛口灰陶罐一件及大量的方砖、筒瓦、铺地砖等建筑构件。铜川市博物馆对现场进行了勘察,确认该处为唐代的建筑遗址。现将出土的鎏金铜造像等介绍如下。鎏金铜观世音坐像通高12.9厘米,通体鎏金。坐姿,面方圆,头戴高宝冠,宝缯披至肩部,颈系联珠纹璎珞,腕戴钏环;细腰、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河间县近年出土两批鎏金铜造像,1982年城上村农民于村西动土时发现11件;1983年北李子口村农民在房基下发现42件。这些造像均无包裹或盛装物,直接埋在一米多深的土层里。造像中有些不仅工艺精湛,而且造型生动,比例匀称,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现分别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8.
1983年12月和1986年7月,旬阳县长沙乡农民华荣志先后献送出土鎏金铜造像六件(封三:7)、须弥座足床一件(残)、“乾元重宝”铜钱二枚。经笔者实地调查,发现为一窖藏。窖藏位于小棕溪(汉江南岸支流,长约15公里)沟垴半坡上,离地面约50厘米,是1983年秋季,因阴雨连绵造成局部滑坡而暴露出的。器物系直接入土窑藏,未  相似文献   

9.
1980年6月,河北省赤城县东兴堡乡前孤山村放牧人在村东2里的永福禅寺遗址附近发现三处佛像、佛具窖藏。1号窖出土鎏金铜坐佛7尊、布袋僧一尊;2号窖出土鎏金铜舍利宝幢亭一座、菩萨2尊、立式罗汉6尊、韦驮、托塔天王各一尊、狻猊、孔、象各一件,另有真武神一尊、莲花座2件,还出土了铭为“嘉靖四十五年八月吉日造”的小铁钟一口,装在锡盒中的木印一方;3号窖出土的主要是僧房日常用具:掸瓶、茶瓶、药罐、笔筒等。同时在寺院遗址上发现“孤山永福禅林”碑一通。  相似文献   

10.
1985年,在赵县王西章乡西纪毫村北出土了两件鎏金铜质造像。出土造像的地点为一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土丘,地表有少许绳纹红泥质陶片和碎瓷器片等。铜造像现藏赵县物保护管理所。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岐山县博物馆藏有铜造像多件,现将其有确切纪年及可推断其时代的七件简介如下: 一、延昌三年佛像此像一九五七年由益店镇收购站拣选入馆。为单身坐佛,桃叶形身光,束腰须弥底坐,下设四足床架。通高11.3、像高3.5、床架高2.5厘米,重60克。床架右前足残佚。佛像馒头状高肉髻,面部方圆,双眉弯如新月,两眼微合,向下俯视,下颌近方。两肩窄瘦,双手作禅定印。身穿园领敷搭双肩的袈裟,内著僧只支。衣纹为阴刻直线纹。结跏趺坐于底座上。衣裙于座前自然下垂。身后阴刻圆形项光和身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陕西三原县渠岸乡三里窑村(今兴隆村)西,当地村民在挖土过程中发现了一批鎏金佛道铜造像,其中的6件现存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系。据当事人讲,在遗址还曾出土有开元通宝、周元通宝等钱币。初步判定这是一处唐、五代时期的佛寺遗址。为了方便记录、叙述,对这批造像分别进行了编号,代号为SSX。  相似文献   

13.
扎纳巴扎尔这个名字在人们的记忆中十分生疏,至于他所制作的鎏金铜造像更是鲜为人知。1995年秋,笔者在美国加州逗留期间,于9月中旬访问了亚洲艺术博物馆,由该馆佛教艺术史和印度艺术专家谢瑞华女士接待参观了“蒙古——成吉思汗遗物展”。此展览由蒙古国提供,有不少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九件扎纳巴扎尔手制的佛像。我为其艺术魅力所吸引,经谢女士介绍得知扎纳巴扎尔的身世,始知扎纳巴扎尔即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图一、图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清实录》记作“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在清初喀尔喀蒙古与清廷的政治合作上曾起过重要作用,我对此虽有所了解,但对他擅长造像艺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1965年5月,陕西扶风县午井乡贤官村社员郭金山、郭维珍在城关南台村南胜利机械厂一区工地施工时,发现一鎏金铜造像窖藏,造像出土后由县博物馆收藏,共出土多件,只征集到四十六件。其他散失。现分述如下: 一、佛像: 1、结跏趺坐像,3件。标本0328,通高11.5厘米。主尊佛像为高肉髻,眉清目秀,两耳垂肩,斜披袈裟,袒右肩,左手抚左膝,右手曲肘,掌心向前,施无畏印,裙纹流畅,结跏趺坐于束腰式莲花须弥座上。身后有镂孔式莲瓣形通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初,在西安西郊桃园地区,即原西安民用飞机场跑道北侧,基建时发现一批鎏金铜造像,后经考查得知出土物原在坑内,坑直径达1米左右。铜造像距地面1米多深散乱堆放。遗物现藏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经整理,将选部分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刘双智 《文博》2002,(2):75-76
1993年5月20(即农历四月初八日)。长武县昭仁镇东关村村民崔天发修庄基挖土时,在距地表80厘米处,发现一批铜质造像,造像和泥土、炉灰、废铜渣混在一起。县博物馆得知后随即赶到现场调查清理,参加清理者有刘双智、李拴昌、崔天发等。共计清理出造像39件,其中有佛像12件;菩萨像26件;武士像1件;造像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17.
宁夏西吉发现一批唐代鎏金铜造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将台乡王家湾村农民取土筑墙时,发现一批鎏金铜造像。这是一处窖藏,经清理,共有完整造像60件,现藏西吉县文物管理所。 60件造像中,有佛像18身,菩萨像41身,力士像1身。造像大小不等,最高的17、最小的2.8厘米。按造型差别可分十五类,现择部分有代表性的介绍如下。一、佛造像除2身立佛外,其余均为坐佛,共同特征是:全部有背光,有束腰须弥座,座下带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临潼邢家村发现唐代鎏金铜造像窖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85,(4)
1984年3月,陕西省临潼县武屯乡邢家村社员在村外一、二百米处取土时,于距地表1.3米深处,发现一处鎏金铜造像窖藏。当地政府随即电告我馆,由我馆将出十造像及时收藏。这一窖藏。计有完整造像297件(图一)。残像42件,零星背光4件,足床24件,残片54件;其中最高的23.5、最低的3.2厘米。造像因系直接入土窖藏,没有盛器,出土时绿  相似文献   

19.
李军  李恩玮 《考古学报》2008,(2):253-272,图版伍-图版贰拾
普彤塔位于邢台南宫市西北1.5公里,旧城村东北约200米处,原普彤寺内(图一)。1966年3月8日,邢台大地震时从普彤塔上震落观音铜造像3尊(NW006、NW040、NW047)。1990年10月,河北省文物局拨款对四层以上普彤塔进行落架重修时在塔身佛龛内又发现铜造像39尊。  相似文献   

20.
<正>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收藏有元明时期的铜质火器铳(炮)33件,其中除1件可能为元代外,其余皆为明代。这批铜兵器大多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张家口、唐山、邢台等地市征集所得,其中19件为有铭铜铳,是一批研究中国古代兵器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