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自发现以来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许多专家都做过秦俑面部特征的定性研究,但缺少定量论据。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对秦俑面部特征做定量分析,分析过程包括图像预处理、面部检测筛选、面部特征提取、面部特征向量表示、面部特征向量相似度计算、面部特征向量相似度分析等。通过单个秦俑面部相似度Top-N直观分析秦俑面部特征;通过热力图分析多个秦俑面部相似度,发现10个“特征鲜明”的秦俑及10个“大众脸”的秦俑;用直方图可视化秦俑面部相似度分布,揭示了秦俑面部相似度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人脸识别技术为秦俑研究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思路,相关思路可以用于秦俑五官单特征、服饰纹理等分析,也为更大规模秦俑面部特征定量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秦俑头像为研究对象,认为它们具有肖像性,对其表现技巧进行探讨。并且通过与古希腊罗马肖像雕刻理念的比较和阐明法家美学思想对秦兵马俑的浸润,来论述秦俑头像的文化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秦俑主题思想是秦俑研究诸方面中一个十分重要而且较为复杂的课题.它关系到从总体上真正把握和认识秦俑这一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随着秦俑研究领域的不断开拓,秦俑主题思想的探讨也逐渐被专家学者们所重视,从一般涉及到专文论述,以致初步形成几种不同观点的争鸣,这是秦俑研究不断深入的可喜表现.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号陪葬坑出土彩绘陶俑的服装(上衣、下裳)颜色进行统计分析,着重寻找一号坑已出土秦俑服装上衣、下裳颜色搭配规律,通过五行用色构图理念分析秦俑用色规律,发现秦俑的用色规律与五色搭配规律不符,并进一步探讨秦俑服装颜色搭配的可能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
秦俑是历史的产物。它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此,秦俑是我们研究秦代社会的活素材。本文似就秦俑雕塑的角度去研究、探讨秦人的社会心理。一艺术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秦俑雕塑艺术的出现,亦决非偶然,必是继承发扬前人的艺术成果才诞生的。从考古资料可以证明,战国至秦时,人们已经完全能够塑造出生动的、富有个性的“传神”之作。秦俑艺术与前代一脉相承,并是同时代集大成之  相似文献   

6.
规整的礼器乐器,成套的青铜玩具、几十件形制不一的金器,成百上千的珠玉玛瑙铜鱼。比秦俑更早的木桶,目前发现出土地点最为偏南的大型玉猪龙……周时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国家——芮国,其国君墓葬却堂皇庄严地严格按照礼制布置,泱泱中华礼仪之邦的得名,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刘珺 《文博》2007,(4):56-62
五价值与力时至今日,我依然坚信,在我所见过的所有艺术品中,再没有比秦兵马俑军阵更让人赞叹、感动、喜悦、忧伤以及引发无尽遐想的艺术品了。在兵马俑身上,几乎汇聚了一切艺术品所具有的审美特征,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在秦俑身上相得益彰,造型艺术与韵律之美更是在秦俑的脸部线条中相辅相成。帝国的荣耀  相似文献   

8.
史前棺椁的产生、发展和棺椁制度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考古发现可知,使用木质葬具(椁或棺)盛殓死者进行埋葬的现象出现较早,逐渐演变为成熟的棺椁制度,成为当时社会礼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做法与史前时期的社会分层存在着同步发展的迹象。因此,系统地考察史前时期棺椁的产生、发展和形成棺椁制度,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礼制和  相似文献   

9.
朱学文  赵昆 《文博》2009,(6):45-50
本文通过对秦俑二号坑彩绘秦俑考古发掘的阐述,进一步论证了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使我们明晰了彩绘秦俑产生的历史条件、彩绘秦俑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以及彩绘秦俑出土的学术价值与意义。对研究秦俑、秦文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代礼制上承周、汉,下启宋、明,是中国古代经济形态、社会结构、政治体制以及文化传统演变的产物。以礼制与法律的合流为契机,唐代礼制支持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与官僚政治体系的完善,维护了宗法关系的调整与社会观念的更新,促进了大、小传统的渗透、区域文化的沟通与民族关系的融合。不仅在制度规定上具有系统、完整、丰富的特点,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实际意义的礼治格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礼制的作用,就不会有大唐盛世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秦俑服饰及其礼仪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兵马俑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帝陵墓的陪葬品.人类社会发展到秦代,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物质、文化生活的日渐丰富,促使封建的礼仪制度基本形成.服饰礼仪主要在于别尊卑,分等级,以实用为目的.已出上的秦俑,其发式和冠戴有地位和身份之区别,服装的等级差别也很明显.秦俑的造型源于生活,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秦代服饰及其礼仪制度从中便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赵克生著《明代国家礼制与社会生活》于2012年4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34万字。开篇之章为导论,以明全书旨趣,又分上、中、下三编,即“国家礼制与与明代宫廷”、“国家礼制与明代官僚阶层”、“国家礼制与地方社会”三个主题,每一主题取三、四具体问题展开讨论,皆以礼制为题眼。  相似文献   

13.
宋昊 《文物天地》2023,(12):61-65
中国古代社会崇尚礼仪,并以礼仪制度来约束臣民,区分社会阶级,权利、规范伦理道德、衣食住行无一不被礼制所约束,建筑自然是礼制中的组成部分。根据文献与现代考古研究,墓葬、门阙、宫室等建筑都属于礼器(礼制建筑)。在近年汉代考古工作中,汉代建筑上的四神图像极多,且常见于墓葬、门阙、宫室等礼制建筑上,通过研究可知,四神图像应是作用于礼制建筑。  相似文献   

14.
《文博》1987,(1)
一九七四年,春寒料峭时期,秦俑破土而出,惊动中外.旋即,它又迅速登上了研究者的案头.秦俑博物馆于一九八四年召开了第一次秦俑研究学术讨论会,总结了十年来秦俑研究的成果,促进了秦俑研究的深入.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中旬,秦俑研究第二届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则检阅了一九八四年以来秦俑研究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5.
秦俑研究第四届学术讨论会于1994年8月16日至8月20日在陕西省临潼县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继前三次秦俑研究学术讨论会后的又一次关于秦俑与秦文化研究的盛会.它是纪念发现秦俑坑20周年、秦俑博物  相似文献   

16.
李向振 《民俗研究》2024,(2):16-29+157
朱元璋建立明政权之初,在意识形态和权力实践领域面对的最大挑战来自读书人,既包括“士大夫性”读书人,也包括“庶民性”读书人。因此,洪武礼制改革的首要目的是借此重塑国家正统性和合法性,以期获得读书人对新生政权的支持。此外,两宋时期以读书人为主体的士绅阶层已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势力,洪武礼制改革也可以视为国家权力与社会势力争夺权势的手段和策略。明初洪武礼制改革,开启了王朝国家走向民间社会的新局面,亦成为明中后期礼俗互动机制和礼教社会形成的政治渊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明本质上是一种礼制文明,中国古代的国家社会是一种等级分化十分复杂的政治社会。中国早期国家文明形成的标志是都城的出现,而形成的时间,则是夏朝之前的尧舜禹时代。  相似文献   

18.
塔宏伟 《沧桑》2010,(1):132-133
中国文明本质上是一种礼制文明,中国古代的国家社会是一种等级分化十分复杂的政治社会。中国早期国家文明形成的标志是都城的出现,而形成的时间,则是夏朝之前的尧舜禹时代。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文明社会形成的标准,不能简单的归纳为城市、青铜器、文字、礼仪性建筑等技术发展史上的几条因素。国家的产生不一定是因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主要是社会结构的复杂化,从而需要管理体制也随之复杂化。对中国文明社会的形成而言,根本标志应是礼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秦俑出土以后,研究秦俑主题的论文曾出现过一批。通过秦俑的艺术形象,探讨其主题思想,确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但是,从已发表的论著来看,基本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秦俑的形象都是“不畏强暴、自信、活泼”,秦俑军阵反映了“积极向上”、“秦政权的巩固和强大无比”,“体现着新兴地主阶级武装力量的旺盛的战斗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