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关于“龙”,笔者原有三说,首篇考证龙为蚕的变称——上古创建文制时期作为先民的氏族命名,后世子嗣继之为族称,“龙”才开始脱离蚕的提醒而演化为神物——图象或象形的古金文、甲骨文字。  相似文献   

3.
江苏新沂花厅遗址出土的玉串珠出现了酥松、粉化的现象,在触摸或移动时,其表面会有粉状物脱落或碎裂,现象表明该玉器已严重风化,必须加以保护。为此,通过取样,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切片偏光显微观察、X荧光无损分析(XRF)、超景深显微观察等方法,确认该玉石的材质为叶蛇纹石。针对该玉器出现的病害状况,采用浓度为14%的正硅酸乙酯溶液进行加固,浓度为3%的氟橡胶封护剂进行表面封护。该方法成功加固保护了新沂花厅遗址出土的107颗玉串珠,并提出加固保护的机理为:正硅酸酯处理玉石时生成的硅氧烷聚合体能够产生增强、加固效果,通过烷氧基的水解,相邻颗粒间以硅氧烷链联结在一起使软弱、松散的玉石表面得以加固和增强。此研究结果为在风化、脆弱古玉器保护方面做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陕北出土“半釿”币初探袁林,光平畋松,阎福善PRIMEPROBEOF"BANJIN"COINEXCAVATEDINNORTHSHAANNXIPROVINCE¥YuanLin;GuangPingtiansong;YanFushanAbstract:Authorthinkthatthenewdiscovery“BANJIN”coinmaybethenewregionalcurrencycastbyWeiStatewhenoccupyingWesternofYellowRiver.Itwasthesubsidiarycoinsof“QIYUANYIJIN”roundcoin1992年第四期《陕西金融。钱币研究》发表了《陕北出土罕见“半”古币》的报道资料①。半年来,承蒙泉界师友拨雾指教,现就“半”币作一概述性探讨。1991年初,陕北富县茶坊镇一农民在西延铁路工地附近的崖边取土时,在距地表0.5米处发现一灰陶瓦罐,内有满罐干土,破开瓦罐后,经清理,内中发现四品先秦古币,其中二枚是“漆垣一”圆钱(见附图),另二枚则是前所未闻的椭圆形横截为二的传形“半”钱(见附图)。此四品钱出土后不久即流入西安某泉家之手,因“半”币形制  相似文献   

5.
反山12号墓中出土的玉琮王(M12:98)是良渚文化玉器的巅峰之作。琮的器型变化体现了玉器制作的节约原则,完整的神人兽面纹则是随着神化体系的完善,经历了一定发展过程而逐步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王望生 《文博》2003,(6):75-77
秦始皇陵园出土高大的兵马俑近8000件,这是人类雕塑史上的奇迹.可是至今28年有余,却始终未发现烧制这些兵马俑的窑址,这是国内外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因而笔者不揣冒昧,试图以秦陵周围发现秦代砖瓦等窑址的考古材料为依据,推测秦代烧制兵马俑窑炉的形制及结构.不妥之处,敬请专家训喻.  相似文献   

7.
祁海宁  龚巨平 《东南文化》2012,(1):76-82,127,128
2008年发现的南京北宋长干寺圣感塔地宫形制为圆形竖穴土圹式,为目前发现宋代舍利塔地宫中所仅见,而与南北朝时期的早期佛塔地宫形制一致。通过全面梳理我国舍利塔地宫的发展脉络,以及南京长干寺自东吴开始的建塔历史,可以认为北宋长干寺圣感塔地宫独特形制的形成有两种可能性:其一是沿用六朝长干寺佛塔地宫,其二是北宋建塔过程中有意模仿南北朝时期的地宫形制。  相似文献   

8.
正禽族是晚商王朝的一个重要方国和部族。他们的文化面貌如何、他们的聚居地在哪里、他们与商王朝是何等关系。这些都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在以前的著录中也有部分"禽"或"亚禽"铭文的青铜器资料(1),由于资料少而零散,且没有明确的出土地点,并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最近几年,在河南驻马店正阳县发现一处商代墓地,出土一批商代青铜器,其中有相当比例的青铜器上都有"禽"或"亚禽"铭文,为深入探讨该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本文将以  相似文献   

9.
考古发现的江西地区宋代石室墓可分为四型,大多数属于北宋中晚期,其总的变化趋势是:北宋初到北宋中期,石室墓的规模趋大,结构趋于复杂,北宋晚期以后,规模又逐渐变小,结构也趋于简单。石室墓一般为当时社会的中上层人士所使用,但随葬品并不繁多和贵重,可能与宋代江西地区浓厚的人文氛围及两宋政府提倡薄葬有关。宋代江西地区广泛流行的买地券在该地区石室墓中并不多见,且越是规模大、等级高的墓葬中就越发罕有买地券出土,但流行使用墓志。浇浆墓的形式有从中上层向中下层普及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前人很早就曾指出,今传本《论语·颜渊》篇“子张问崇德辨惑”章中“诚不以富,亦只以异”句是一处“错简”。通过文意的疏通以及文例的对照,似可推知《论语》原本的章节面貌大致应当是怎样的形态。同时,结合当前实际所见的出土简牍的形制,对这处“错简”之所以产生的原因也可以进行一些相对合理的推测。  相似文献   

11.
秦始皇陵园出土高大的兵马俑近8000件,这是人类雕塑史上的奇迹。可是至今28年有余,却始终未发现烧制这些兵马俑的窑址,这是国内外学术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因而笔者不揣冒昧,试图以秦陵周围发现秦代砖瓦等窑址的考古材料为依据,推测秦代烧制兵马俑窑炉的形制及结构。不妥之处,敬请专家训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柳中古城相关历史资料、早期航空影像图、最新航拍影像图及测绘成果图,结合实地调查,新发现居住区及后院内有大量断断续续的墙址建筑。从其走向和分布范围来看,初步可以判定城址的外城、内城及关城的形制和边界范围,此次研究对柳中古城保存现状及分布规模有更深入、直观的认识,为今后的城址保护规划和展示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东阿鱼山风水极佳,是曹植晚年寄情之地。东阿曹植墓与同期墓葬相比,规模较小,形制似不符其王侯身份,这与曹魏时期普遍实行薄葬、防盗及曹植后期经济状况较差有关,也与墓葬曾遭毁损不无关系。东阿曹植墓应为真实曹植之墓。  相似文献   

14.
顾莉丹、汪少华先生《说"珽"之形制》一文论述一个古代的重要礼器"珽","珽"也叫大圭,因为事关皇家礼制,因而历来重视。文献所见之"珽",始见于《周礼·考工记·玉人》:"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方如椎头"说法解释"终葵首"为方形,传统的大致承袭此说。《新定三礼图》据此给出了方头略似榔头的图形。但是这种形状的圭从未见于考古发现,传世文献记载常常与考古报告相背,引起对传统文献内容的怀疑和轻视,这是一个明显的例子。问题出在对于"椎"的描写,考古出土的椎首常态是圆柱形、椭圆形或腰鼓形,而非方形,虽然有平首圭,形制亦与经学家所说不同。本文在正确释读传统经学文献后,作出了合理的训释。同时调查了大量考古实物、汉代画像石图形资料,给人以较为可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北魏洛阳外郭城形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魏洛阳城由内城和外郭城组成。内城是在东汉、魏晋旧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形制和范围,经考古勘查证明,基本与魏晋故城相合。外郭城为北魏新筑,因未进行考古勘查,文献记载仍有许多问题不够明晰,所以有必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16年7月,河北柏乡县出土明代"汉光武斩石人处"残碑。残碑的出土,明确了该碑的立碑年代为明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之前,纠正了之前诸多观点中的错误认识,并可推知立碑者为当时即将离任的柏乡知县喻思恂。此碑产生的历史背景,既有悠久的民间传说因素,又受晚明崇古思潮的影响,还有高邑、柏乡两县争论汉光武帝即位处的现实需要等。明清时,此碑树立在太行山东麓南北大道旁的柏乡光武庙前,为诸多文人、学者、官员等所瞩目,并挥笔撰文赋诗,可见其社会影响。此碑曾是柏乡历史文化名片和地理标志,体现了明代标志碑的款式,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定平一百"铜钱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隋书·食货志》,近代以来,学术界对于其铸造年代和流通情况一直未有定论。著名钱币专家彭信威曾说"定平一百,这是中国钱币中最难解释的一种。"20世纪下半叶以来,依据考古发掘成果,已经可以判定其为三国时期钱币,但对于具体铸造年代、铸造政权及流通情况仍然存在诸多争论。本文依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报告,对历年来"定平一百"的出土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了出土地点和出土数量的分布特征,指出传统观点和历史文献中存在的疑点和误解。并综合蜀、吴两国的经济体系和货币发行情况,对"定平一百"的铸造和流通情况进行了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8.
都兰出土丝织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年至1985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都兰县发掘了一批唐代墓葬,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丝绸文物,令人震惊和瞩目。以往,这一时期的丝绸重要的出土地首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和哈剌和卓墓葬群,其次为敦煌藏经洞及莫高窟K130等处,近年,陕西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发明和使用火炮不迟于元朝。长治历年出土铁炮的时空跨度从明至清朝。这些铁炮的铸造均属于本地产。这批铁炮是明清时期中西古代铁炮发展演变的缩影,为研究长治的军事史、制铁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博白县南流江大桥以下半公里的河滩上出土一批五铢钱出发,分析了五铢钱产生的年代及来源,从而反映了合浦郡在汉代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