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关于格物的定义比较(一)朱子对格物的定义朱子与阳明格物观的比较,首先要从定义入手。朱熹认为: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1))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鲍子所作的铜器有新发现的鲍子鼎和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的鲍子镈。鲍子鼎的作器者"鲍子"被认为是春秋晚期后段的鲍牧,铭文中的"子思"是子产之子国参,但从器形、纹饰和铭文看,它与齐侯器、夆叔器等有铭齐器的年代接近,铸造于春秋中期后段或春秋晚期初;作器者可能是鲍庄子和鲍文子中的一位,不会是春秋晚期后段的鲍牧,"子思"也无证据证明是国参。鲍子镈的作器者自晚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因而被称为"■镈",这实际是错误的,镈铭中的"■"并非作器者之名,而是一个表"长久"之意的副词;根据鲍子镈的器形、纹饰和铭文,可推测它也是春秋中期后段到春秋晚期初的产品,与鲍子鼎的年代比较接近;其作器者并非鲍叔牙的孙子,更可能是鲍庄子或鲍文子。鲍子鼎和鲍子镈的器主可能是同一人。  相似文献   

3.
穿凿者取悦于时人,有创见者任其天性发挥,或不为赏识,但有成功之可能。投其所好,莫如令人神往。———王金岭读画录我一直都在期望,能在我推重的美术界前辈的作品中,继续读到艺术的尊严、思想的尊严和知识分子的尊严。———作者题记在当代中国画界,王金岭先生的中国画创作可谓独树一帜,然而因他的特立独行,其作品知之者甚少,识之者更寡。其花鸟画画风犹如唐代李贺诗风,镗大音,波澜壮阔,笔简墨精,迥然出尘,令人寓目难忘。他的人物、山水则又备淡丽简净一格,别开生面。其作品从不同侧面形象化地展示了中国艺术哲学与造形风…  相似文献   

4.
扇——自古有之,《小尔稚·广服》:“大扇谓之翣”。翣、箑皆扇也。古仪卫中备此以为障蔽之具;亦称障扇。宋史《仪卫志》:“古之扇翣,皆编雉羽或尾为之,唐开元改为孔雀”。此其大扇也,属宫廷黄盖、旌旗之列。小扇乃荡风拂暑所用者。最早见于楚墓用细篾编成并饰以朱墨漆纹之梯形扇。长沙马王堆汉墓亦有篾扇出土。比其实物也。见诸诗文者:有汉代班婕好《怨诗行》:“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此即纨扇也,以绢素制成,内宫多用之,故又称宫扇。古诗文中寻常见之,如“轻罗小扇扑流萤”、“团扇团扇,美人用来遮面”等等。  相似文献   

5.
一、熏气 害气关于“熏”字的考释,诸说不同,可参曾宪通《长沙楚帛书文字编》的解说。“熏气”即阳气,《白虎通·礼乐》云:“壎之为言熏也,阳气于黄泉之下,熏然而萌。”“熏气”即烝气。《说文》云:“熏,火烟上出也。”又云:“烝,火气上行也。”是知熏、烝同义,《汉书·路温舒传》云:“虚美熏心。”颜注:“熏,气烝也”。《文选·琴赋》云:“蒸灵液以播云。”李注:“蒸,气上貌。”烝气即热气,是阳气的别称,《淮南子·天文》云:“积阳之热气久者生火,火气之精者为日。”战国时代三晋字体的《行气玉铭》中“气”字从气从…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京师畯尊铭进行了补充讨论。认为"王有繇功"之"繇"当读作"猷",训功业、功绩。通过有关铜器铭文的系联可知,"日庚"为京师畯之母,"庚"为其日名,"商"为其名;其父日名为"丁"。"畯"为作器者名,"京"系地名,"师"为其职称,所谓"京师畯",即在京地任师职而名畯者。该尊是昭王时期的标准器,对于确定昭王时期楚都的位置、周楚关系的探讨以及相关铜器断代等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唐代碑刻以真书与隶书为正格。自沙门怀仁集王右军书圣教序以来,继之者僧大雅集右军书刻兴福寺碑。据《铁函斋书跋》云:“古今碑刻集右军书见诸载记者凡十八家。”集王书以外,如李北海等大书家相率以行草书碑,遂成碑刻之变格。惟终属少数,行草书碑视真书碑尚不足百一之比。今于传世碑刻拓本中拈出数种以举例说明集王右军书圣教序之影响。  相似文献   

8.
襄阳团山M1出土的郑庄公之孙所作铜鼎和铜尊缶,是作器者为其父母剌叔、剌夫人所作之葬器;团山M1墓主是剌叔和剌夫人的合葬墓。  相似文献   

9.
张家山汉简《脉书》"气勭则憂"之义与古典气论和经脉理论有关,其中"勭"为"动"之异体,"憂"本字作《说文·心部》之"■",从心、首(頁)声,其与"病"义近,此处具体是指邪入气分所导致的气机郁闭不通之症。  相似文献   

10.
《收藏家》2021,(10)
正青铜爵作为三代礼祭器之一,自宋代为人收藏,见诸经谱以来至今不改。唯清代以前诸谱由于受时代与研究方法所限,故而对各器时代的隶定虽有商、周之别,却是臆测大于科学,多不足为凭。至罗振玉氏《三代吉金文存》卷十五、十六共录爵712器,堪谓集大成之作,然其唯注重文字而不具图形,于断代辨伪作用不大。今人之《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台湾故宫博物院编1991年版)始以考古发掘之地层材料为据,  相似文献   

11.
丹阳地名见诸史书者不一,有吴境之丹阳,有楚境之丹阳。《汉书·地理志》丹阳郡丹阳县下注有“楚之先熊绎所封,十八世,文王徙郢。”按《汉志》之说不确,熊绎所封,当为楚之丹阳城。《元和郡县图志阙卷逸文》卷一归州丹阳城条载,“在县七东里,楚之旧都也,周武王封熊...  相似文献   

12.
王墨 《神州》2012,(3):106-107
中国画讲究意境之美。大画家吴道子说:“意造景生。”那种“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意境,以无尽的诗情使观画者产生无尽的美好遐想,成了中国画的一绝。所以,中国画的构图,汲取了太极图之灵韵,用S线将画面分割,大胆留白而绝不填鸭。有时欣赏一幅画,那大块的留白总能使人遐想不断:这里似有一叶扁舟云中去,那里似有飞流瀑布天上来;  相似文献   

13.
<正>"文者,贯道之器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1月7日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提出4点希望,其第一点即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党和人民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而作为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编纂完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依赖国联制日外交析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九·一八事变后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之评论已有多文见诸报刊,然于南京政府依赖国联制日的外交方针,目前史学界尚乏深入研究.这一方针,当时曾遭到国内外诸多指责,南京政府却奉行不移,并欺骗了部分舆论.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试就这一方针的产生原因及对其之评价,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温州古称永嘉,历史悠久,山水秀美,人文鼎盛,有“东南邹鲁”之称。壮美的江山,孕育出了灿烂的文化,诗人、画家、书家辈出,就连苏东坡也曾发出“自言长官如灵运,能得山水似永嘉”的感慨。永嘉自古富丹青之才,传闻陈式、项信就是从永嘉山水获得灵感发明了水墨画。明清以来,书画名家代不乏人。以永嘉马氏家族为例,自清乾嘉以降,书画一脉连绵不绝,诗画金石传其家者近三百年。到了现当代以马孟容、马公愚兄弟为最,发扬光大,艺事益盛。他们寓居上海,广交名士,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天马会、中日艺术同志会、秋英会、寒之友社、雨社、蜜蜂画社、中国画…  相似文献   

16.
《方望溪先生全集》卷三《先天后天图说》:风阴气,位西南,而苏息长养,发用于春夏之交;山起西北,而脊脉皆东北行,其中鸟兽胎育,树木蘖··,多在冬春之交,盖山气之萌养也。“蘖”一词不可解。方苞作为清代桐城派古文大家,语言古朴,好用先秦词语。考察先秦古...  相似文献   

17.
思语 《收藏家》2006,(5):87-93
文以气为主,画亦同然。阮籍使气以为诗。庄生云:伏羲得之以袭气母,固气者,笔之母也。缶翁藉石鼓之力以蓄其气,崔君承苦禅先生笔墨益加开拓,尤能力以举之,气以驭之,此其所以为画坛英绝领袖也。愚弟饶选堂谨题,乙酉秋日。——饶宗颐李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及吴道玄“因写蜀道山水,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但如今人们能看到最早的山水画是展子虔的《游春图》。那山显得单薄、单调而缺少变化,那构图显得粗疏、松散且平铺直叙,就连骑行者与山峦的比例关系也不大讲究。或许这正是早期山水应有的质朴和粗疏。那么后来呢,自然是远景、中景、近…  相似文献   

18.
<正>《青玉"气"薄胎花觚》作品介绍:作品的立意是想通过"气"这一概念,用自己的玉雕语言来表述自己对"和谐"这一哲学思想的理解。气为虚,亦为实;无形而有形,有形源自无形,无形而太极。"天地"为气,世间万物千差万别,皆生于"气",皆融于"气"。盛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而上部盛酒下部置于火炭之中的温酒之器——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作品在设计上,借用了凝聚着青铜文化大气而庄重之感的"觚"之造型,与苏邦玉雕中最具代表性的"薄胎工艺"的特色:柔美、精致相结合,实现多种艺术的契合,体现出"金与石"的刚柔之美。作品在技法上施以"薄胎工艺",器之上端雕刻出由冷至热而凝成的水珠,由上往下,由大变小,不断地滑落,因遇火焰化为水之气;器之下端雕刻的烈焰则从下而上,由强至弱不断的  相似文献   

19.
放眼中国绘画的艺术长河,湖北中国画创作只是这长河的一脉支流。纵观古今艺术,凡能标新立异,开宗立派者,没有不是多源构成的:任何艺术流派的崛起,没有不是“外求诸人以博采众长,内求诸己而独树一帜”的。  相似文献   

20.
丰乐桥碑出土,为遵义增添了一件文物;碑文见诸书刊,标点时有误讹,为避免误读,特加点注,并辅之今译,以利传布;丰乐桥历经百年,安然无恙,今见其碑,读其文,深悟其桥、碑与营造者精神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