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州三元坊原孔庙内有两块明代的碑石。一块是嘉靖四年(1525年)镌刻的《古圣贤赞》碑(原碑无碑名,这是根据它的内容来定的),碑高207厘米,宽99厘米;一块是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镌刻的《苏州府重修儒学记》碑,碑高269厘米,宽123厘米。这两块碑是明朝反动统治阶级鼓吹尊孔读经的历史见证。所谓"赞圣贤",就是"尊孔",所谓"修儒学",就是"读经"。剖析这两块碑文,对当前批林批孔的斗争,或许不无助益。  相似文献   

2.
《东方朔画賛碑》,晋夏侯湛撰,唐颜真卿书。原碑四面刻,碑阳碑阴各十五行,左右侧各三行,行三十字。碑文及碑阴记均为大字正书。阳额篆书"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賛碑",阴额隶书"有汉东方先生画賛碑阴之记"。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宋拓一本,装潢成册,计二十五开半。每半开纵30.6、横20.7厘米,三行,行四字。賛文"洁其道而秽其迹"以下四十八字及碑阴记均缺。此本与《文选》互校,"弃世登仙","神友造化",《文选》作"弃俗登仙","神交造化",字异义同。"世"字凡七见,  相似文献   

3.
南京有一块名碑"三绝碑",唐代时"诗仙"李白、"画圣"吴道子、书法家颜真卿这三大文人同题一碑,后来元代赵孟頫在"三绝碑"上题了《宝公菩萨十二时歌》,清代乾隆皇帝御笔"净土指南"四字,此碑因此实际上为"五绝碑"。  相似文献   

4.
一芥 《东南文化》2006,(2):43-43
三国孙吴碑刻传世的仅4块,数量虽少,其书法价值和地位却很高。人们将这4块碑谓之“吴碑四种”,即《国山碑》、《天发神谶碑》、《谷朗碑》、《葛祚碑》。其中《葛祚碑》在我国碑刻、书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现存第一块楷书碑。碑高177、宽74厘米,圭首,有穿,穿下刻“吴故衡阳郡太守葛府君之碑”,3行12字。碑在葛祚故里江苏句容访得,1965年入藏南京博物院。晋人干宝《搜神记·葛祚碑条》卷十一记载了葛祚为衡阳太守时,为民除妖,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葛祚碑》书体为标准楷书,楷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隶书碑盛行于汉代,可传世的西汉碑却极为…  相似文献   

5.
刁统菊 《民俗研究》2004,(1):146-152
甘泉寺,在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境内,属凤凰村,因寺中有泉而得名。寺内山石或隐或露,宛如数条石龙出没其间,故早称龙窝寺。大雄宝殿西,有一殿堂略小,即窑神殿,殿内塑窑神立像,殿前为一碑林,左前方有《创建窑神庙记》碑杂陈其间。据说原有碑碣两块。现存一块即我们所看到的,为嘉庆六年建窑神庙时立,碑南向,高近三米,宽约一米半,上部系雕龙刻“皇清”字样,碑型甚为壮观。雕龙碑帽高105厘米,宽95厘米,厚34厘米;碑身高236厘米,宽95厘米,厚34厘米;座高26厘米,宽140厘米,厚90厘米。正反两面都有文字,为嘉庆六年六月刻石。  相似文献   

6.
<正>以古长安为中心的陕西地区在中国宗教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留下了大量文物遗存。咸阳博物馆收藏的造像数量众多,现遴选其中三件较有特色的造像碑介绍如下。1.北魏造像碑咸阳博物馆旧藏。沙石质。高85、宽55厘米。已残,现存残块为长方形,右上角缺失。正面上半部雕刻佛像,分为八层。上部四层及最下一层每层应刻七尊佛像,现最上层仅存三  相似文献   

7.
《临淮王像碑》通高444、宽160、厚19厘米。青石质,原碑座已佚,现有碑座为后配(图一)。碑首作半圆形,高129厘米,以高浮雕技法刻两条俯首盘旋的巨龙,中题阳文篆书“司空公青州刺史临淮王像碑”3行12字(图二、三),字径17厘米,中有界格,题额两侧各有一小佛像。碑的正文为隶书,29行,满行58字,原文共1635字。现存1500字(图四、五)。碑阴刻“龙兴之寺”四个大字,字径67厘米,正书,原系唐代李邕书青州龙兴寺寺额,金皇  相似文献   

8.
新都桂湖内升庵祠现保存有两块明代杨升庵的墨迹石碑,这是省内唯一的大型升庵墨迹石碑。升庵遗墨传世甚少,故他的书法罕为人知,此碑倍觉珍贵,引人瞩目。两块石碑,一是明刻,一是清刻。其一是:《新都县八阵图记》碑,高185厘米,宽115厘米,红砂石,碑帽早遗失,只存碑身,四周刻有宽6厘米的花卉图案,由杨升庵撰书,篆额已不存,可惜不能一睹升庵篆书风貌。碑文完整,字迹  相似文献   

9.
滋阳县在文物普查工作中,于滋山区屯头村西北一里的石桥上,发現了带有李自成年号的石碑一块,碑高130厘米,寬60厘米,碑額刻楷書"大順国"三字;碑身是創建信女桥捐助人題名;末有"永昌元年孟夏梅月同立"銘記。按李自成于公元1644年正月初一日称王于西安,国号大順,建元永昌。三月十八日入北京外城,次日入內城。其后,并于山东,河南等处設置官吏,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称帝,公元1645年(永昌二年)九月卒。碑上"永昌"的"永"字作"永",与"永昌通宝"钱上字形相同,而孟夏即四月,正是李自成入北京,大順国版图包括山东全境之时,是一件有价值的历史文物。碑文虽明記此桥名"信女桥",但至今当地群众仍管它叫"永昌桥"。現滋阳县文化科巳采取措施予以妥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曹道士碑,原立于阿城市松峰山西南麓的太虚洞内.碑由首、身、座三部分组成.碑首和碑身为汉白玉质.碑座用花岗岩雕成.碑身通高102厘米,宽65厘米,厚13厘米,四周刻蕃草纹,中间刻碑文.原碑现藏于阿城市文物管理所.  相似文献   

11.
从强独乐建周文王佛道造像碑看北朝道教造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强独乐建周文王佛道造像碑,原石已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曹琦同志有旧藏拓本。碑通高1.47、宽1.12米。碑额十五行,行四字,字径7厘米。阳文楷书。题作"此周文王之碑大周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散骑常侍军都县开国伯强独乐为文王建立佛道二尊像树其碑元年岁次丁丑造"。碑文凡四十行,行三十四字,字径2.5×2.8厘米,共一千三百余字(图一)。碑早经《舆地纪胜》、《舆地碑目》、《金石苑》、《金石目》、《十二砚斋金石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岷县文化馆藏有文徵明行书大字诗碑二石。二碑同高182厘米,一碑宽81厘米,一碑宽98厘米,皆两面镌刻,每碑各刻《上巳》、《九日》诗一首。行书大字,字高13至18厘米,宽11至15厘米,书法苍劲雄秀。《九日》"雨晴"一首碑末有小字篆书跋一段:"《上巳》、《九日》诗四首,长洲文徵仲书也。因岷州字学不传,命曹生伯  相似文献   

13.
文博简讯     
《文物》1972,(5)
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保存着四尊北魏石刻造象和两块石碑:"双丈八碑",龙泉寺志碑。大石象高约6米,小石象高约3米。石象造型优美,雕刻技法纯熟,雕刻的衣纹细  相似文献   

14.
西晋辟雍碑     
辟雍碑,全称“大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皇太子又再莅之盛德隆熙之颂碑”。1931年出土于河南偃师县西南12公里东大郊村北部西晋太学遗址中,后立于东大郊村。建于晋咸宁四年(公元275年)十月。该碑首和碑身整石凿成,碑高322、宽110、厚30厘米。碑首约占碑身的三分之一,其两边有蟠龙伏绕,碑额隶书23字。碑正文隶书30行,行55—56字,字径3厘米。无撰书人姓名。该碑是西晋的太学生徒为颂扬皇帝崇尚儒学的盛德而立,  相似文献   

15.
成都武侯祠的“三绝碑”,本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屹立于祠庙大门内右侧,有碑亭覆盖。碑身连同云纹碑帽通高367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碑底嵌入碑座的尺寸不详。此碑刻建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二月二十九日,因而又名  相似文献   

16.
正陈友谅墓在武昌蛇山。这位元朝末年乱世中建立大汉政权的枭雄,悄然葬身于此。踏石阶而上,迎面是高大的四柱三间石牌坊,以汉隶正面横书"江汉先英",背面则是"三楚雄风"。上石阶后可见褐红色的圆形墓冢,墓前是2米多高的水泥镶嵌的麻石墓碑,碑上只"大汉陈友谅墓"六个篆刻字。墓后有两米宽的水泥平台,左侧有一无名亭,亭下不远处有陈定一烈士就义纪念碑;右侧是"陈友谅生平事略"碑。墓地面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金堂县文化馆1978年8月收集到县供销社交来的一方铜印。印通高4.5、长5.2、宽5厘米,碑形钮,重403克。正面阳篆,印文为"长宁夷人指挥第三都朱记",背面线刻"元祜元年少府监铸"八字,由于使用较久,四角已明显磨损。  相似文献   

18.
肖用桁 《南方文物》2006,(3):155-156
2005年11月,我得知泰和县城下解放路扩建工程中发现碑刻,当即赶往现场,将该碑征集至县博物馆,并很快进行研读。初步的考证是:这是由郭子章撰并书的《太虚观净圣堂二长明灯田碑记》碑刻,分前后两块。前一块碑长123厘米,宽41.5厘米,厚7.5厘米;第二块长143.5厘米,宽44厘米,厚8.2厘  相似文献   

19.
现存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唐代《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被世人称为"三绝碑"。自唐元和四年(809年)刻立后,就有人在该碑的碑阳、碑阴空隙处及碑侧进行题刻,现存唐、宋、明、清代15则题刻。这些题刻已成"三绝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丰富了"三绝碑"的历史研究、文物价值;记录了历代对诸葛亮的缅怀和敬仰,以及对唐碑的爱护,承载着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对清官贤相的尊崇和期待。  相似文献   

20.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现存唐碑全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被誉为"三绝碑"。该碑的刻立时间在碑阳上清楚明确,而前代相关文献却存在分歧;该碑有《碑阴记》,而对其内容、作者和镌刻时间,前代相关文献却各执一词。"三绝碑"刻立的时间为元和四年(809年),《碑阴记》的内容虽被磨损并严重剥蚀,但从残存文字来看,不是孙樵的《刻武侯碑阴》,其作者是武元衡的属下崔备,镌刻时间是在元和四年二月,与碑阳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