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敏 《文物世界》2014,(1):76-78,52
春秋晚期的晋卿赵鞅墓车马坑马骨历经2500年的埋藏,本身已有腐朽;由于易地保护,马骨被切割,损伤十分严重;多次搬迁,造成箱内切块严重开裂破碎;后又长期裸露存放,造成马骨严重风化。对马骨骨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进行观察检测、置换和轻化切块底土、隔绝地面水气、修补切割缝、修复马骨、整体作防风化处理是我们马骨科技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太原晋卿赵鞅墓车马坑马骨的保护与修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春秋晚期的晋卿赵鞅墓车马坑马骨历经2500年的埋藏,有一定程度的腐朽;易地保护的切割,造成严重损伤;多次搬迁,造成箱内切块严重开裂破碎;出土后的长期裸露存放,形成一定程度的表面风化.为解决马骨的破损与风化,以及马骨承托底土的整体性问题,本工作采取的研究与保护措施有:对马骨骨组织结构进行电镜观察和力学性能检测、置换和轻化承托底土、隔绝地面水气、修补切割缝、修复屿骨、作防风化处理.经过两年的艰苦工作,晋卿赵鞅墓车马坑马骨的科技保护与修复完成了既定目标,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安阳梅园庄殷代车马坑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3年4月,安阳市文物工作队为配合安阳市铁西区政法委基建工程,经文物勘探,发现殷代车马坑1座(编号93AMM1)。该地点位于安阳梅园庄村东南约500米处(图一)。这座车马坑保存完好,车马装饰附件齐备,是目前殷墟发现的保存最好的车马坑之一。为了有效地保存这一珍贵文物,河南省文物局决定将该车马坑搬迁至河南省博物馆。搬迁工作已于1993年12月圆满完成。现将该车马坑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发掘经过及地层堆积1993年4月28日,钻探发现该车马坑后,遂于5月3日开始发掘,5月8日到坑口。坑口之上有5层堆积,厚2.3米。第1层为近现代…  相似文献   

4.
<正>藏品是博物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根本保障,是博物馆生存的根基,是博物馆一切业务往来的基础。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新建、改建、扩建的博物馆相继建成,这就要求博物馆在文物藏品移动、搬迁、运输过程中对藏品的绝对安全保障成为重中之重。一、藏品的包装运输与文物保护密不可分文物收藏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博物馆对藏品负有科学的管理、保管、保护和研究的责任。藏品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妥善保管,使文物藏品永久的保存下来。文物藏品的利用,必须在保护好藏品的  相似文献   

5.
文物包装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昆 《文博》2006,17(6):85-87,84
因文化传播、交流等目的,组织文物外出举办巡回展览或临时展览,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职能;因文物的提取、移交、调拨、交换、搬迁以及修复保护等目的,而进行的文物远距离迁移,也是文物收藏机构之间经常发生的工作过程。采  相似文献   

6.
太原郝家沟元代壁画墓葬是目前太原地区发现的为数不多且较为完整的元代壁画墓之一,该墓壁画具有典型的金元时期特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及社会价值。因此,对该墓葬的整体搬迁异地保护意义重大,不仅积累了墓葬壁画的保护修复经验,提高了墓葬整体搬迁保护技术,同时也为此后墓葬搬迁工作提供一个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太原刚玉五一生活区元代墓壁画的搬迁及异地保护工作,从前期搭建保护棚,现场调查、绘制病害图,取样材料分析、现场保护等科学手段,在完成前期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将墓葬安全搬迁至室内修复保护,此项保护工作的完成,为太原地区墓葬壁画的异地保护提供了很好实例。  相似文献   

8.
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大墓及车马坑发掘简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87年7月,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15公里的太原第一热电厂进行第五期扩建工程,山西省考古究研所和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组成电厂考占队在扩建区内配合扩建工程进行考占发掘。同年11月,文物勘探时发现了251号大墓及车马坑。1988年3月20日至6月5日进行墓葬发掘,随后于6月20日至9月25日清理了车马坑,全部田野工作历时半年有余。现将发掘清理收获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秦陵铜车马坑出土两件青铜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夏,陕西省考古所秦陵工作站将历年来秦陵出土部分文物和标本交秦博物馆收藏保管。在这批文物中有两件青铜剑很有特点,这两件青铜剑形制相同,一长一短,1978年出土于秦陵封土两侧铜车马坑,同时  相似文献   

10.
胡琰 《丝绸之路》2021,(2):138-141
书画文物是博物馆重点保护对象,其价值极高,具有易损坏、收藏与保养难度大的特点.当前我国已经将文物资源的保护上升到重大战略地位,对书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博物馆建设的质量.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将对馆藏书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进行探究,以便为馆藏书画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做出指导.  相似文献   

11.
西周沣西车马坑遗址位于西安市长安县沣河西岸张家坡,它是于1955年至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该地区进行考古发掘中发现,并进行发掘。该座是发掘后保护的一座,为长方形坑,内有两车六马和一个殉人,距地面深约两米。马、车及马车饰基本完好,殉人压在南边的车箱底下,仅在车左侧露出一只脚趾骨。为了保护车马坑,能让人们参观了解西周社会面貌、认识历史,发掘了此车马坑并加以保护。由于天长日久,与空气接触,马骨严重腐蚀,车土型受损,若不采取保护措施,会  相似文献   

12.
浚县大伾山西坡百猴路中段,巍然耸立着一座结构奇特、形式壮观、造型优美、雕工精细的石牌坊——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恩荣坊。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省级文物,浚县文物部门从1997年9月起,历时8个月,将它从浚县城西南25公里的卫贤乡卫贤村北大街搬迁至此。当时,我们都在浚县大伾山风景区管理处(与浚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工作(张富民任宣教科科长,朱中月系办公室干部),参与了该牌坊的搬迁、修复工作。现根据我们的记忆和其他当事人的叙述写成本文。  相似文献   

13.
陕西马头山道教真身泥塑造像是以其身体为主,加入麦秸作局部支撑,裹布上泥而成,十分脆弱,急需搬迁和保护。为此,采用环十二烷预加固、贴布紧固及其底边托换等技术对真身造像进行了临时加固,圆满地完成了搬迁,并开展了展示性保护修复工作。本工作成果对高危造像的保护修复与搬迁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虢国墓地     
虢国墓地位于三门峡市春秋路北、湖滨车站附近。1956年冬至1957年春,为配合三门峡水库建设,中国科学院和文化部联合组成了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对该墓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共发掘古墓234座、车马坑3座、马坑1座,出土各类文物9179件。编号为1727号的车马坑,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义物保护单位,1984年建立了“车马坑文物陈列馆”对外开放。1990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二l’J峡市文物工作队对该墓地再次进行全面钻探和发掘,共发掘两周时期墓葬、车马坑、祭扫坑142座。其中M2001出土青铜礼器的组合为九鼎、八篡、八品,显示出…  相似文献   

15.
原丰 《东南文化》2021,(4):16-21
搬迁保存的考古遗迹是一类特殊的不可移动文物,因学科研究和社会发展需求,在当前考古发掘和博物馆陈列工作中都受到相当的关注和重视.这一类文物具有特殊性、典型性和原真性等特点,在各地博物馆陈列中广为运用,其在博物馆陈列中通常采用复原陈列的方法,策展过程中需要解决好展陈体系的融合、展陈空间的利用、展览内容的解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德文物修复保护合作协议,应德国、美因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的邀请,我们二人和翻译侯改玲同志于1992年7月15日至30日赴德国考察访问。在德国期间我们主要考察了美因兹罗马·日耳曼中央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和保护技术及设施,并就下一阶段的工作及今后的合作与馆长魏德迈教授交换了意见。在德国期间我们还考察了威斯巴登博物馆、特里尔博物馆、科布伦茨史前博物馆和还在修建中的美因兹古船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和修复保护技术及设施,并参观了威斯巴登罗马时代古城遗址和科布伦茨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还参观了法兰克福自然博物馆、科隆博物馆以及莱因河沿岸的古城堡和教堂,在特里尔还瞻仰了马克思故居。德国政府对中德文物修复保护技术合作十分重视,列入中德科技合作项目之一,每年拨款予以资助。7月23日下午,德国总理府办公厅主管国际科技合作的副主任艾菲尔  相似文献   

17.
文物资源管理对于博物馆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文物资源的管理呈现新方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促使其转入新的发展方向,更加智慧化、智能化。国内外博物馆已开始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管理、文物展示、保护修复、鉴定、咨询方面的实际应用,用于提高博物馆文物资源利用率,提升"人——文物——数据——机"互动性,改变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深化文物管理领域。在当今人工智能的发展热潮中,博物馆应加强与AI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博物馆藏唐代"红地团窠对鸟纹锦",存在残缺、污染、糟朽等严重病害,急需进行保护修复。本工作在采用测色仪、便携式荧光光谱仪、数码相机、掌上便携式显微镜scalar等专业仪器对该纺织品文物进行无损分析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和纺织品保存现状制定了科学的保护修复方案,继而采用支撑法,选用风格相近的背衬面料进行缝合加固,并对修复难点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修复后的织锦纹理清晰,丝线稳固,色泽协调,整体牢固度提高,达到了理想的保护修复效果。此成果对今后同类文物的保护修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伟 《南方文物》2015,(1):162-166,155
<正>现行的文物管理体制建构于不可移动文物与可移动文物二元框架之上。不可移动文物与可移动文物的划分主要基于文物本体构造方式、体量规模、保存条件等特征的差异,着眼于保护管理的易于操作性。这种划分促使文物保护单位与博物馆两种保管机构的发生与发展,并形成两种保护展示模式及观览体验,同时也导致了文物研究层面的学术分野。然而,随着文物搬迁技术的进步,以本体保护为目的的大型不可移动文物空间位移实  相似文献   

20.
张琳琳 《文物天地》2020,(5):118-121
文物修复是个老行当,文物修复师是文物的美容师和医师。近代文物修复业起源于清末,兴盛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古玩修复师成为博物馆和文物商店工作人员,在文物保护事业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文物修复传承是父传子、师带徒的师承制,这一制度有一定的人身依附性,学徒跟师傅学习时间长,掌握的技能较全面。而社会风尚变迁使师承制受到极大冲击。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1991年成立后的一项调查显示:文博系统中,不足1%的文物修复人员,承担着数千万件的文物养护任务;文物修复人员中,初、高中学历占六成,研究生学历占0.7%,高级职称者占总数的3%;工作待遇低,人才流失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