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针对《周礼·地官·质人》中的一向为学者所忽视的标点问题,重申了中华书局《周礼正义》标点本正确读法。作者结合睡虎地秦简、九店楚简等简牍资料,指出《周礼·地官·质人》这句话是战国时期奴隶买卖的反映。推翻学术界长期信奉的郭沫若先生的周奴隶买卖说,为《周礼》一书的断代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帮助,同时作者还指出《周礼》此处的“货贿”一词在先秦时期特指金玉类贵重货物,而非一般商品的通称。  相似文献   

2.
王与之《周礼订义》有着很强的宋学特征,其特别重视宋人解义,大胆怀疑前人注疏,多阐发义理而少从事考据,认为《周礼·冬官》不亡,而是杂于五官。《周礼订义》采择宋人解义最多,是宋代《周礼》学文献辑佚之渊薮,今人可据其以窥宋代《周礼》学之概况。《周礼订义》不仅征引浩富,其还通过"愚案"的形式,对《周礼》的成书和流传做了说明,对部分经文做了重新诠释,对前人注释做了补充和阐释。  相似文献   

3.
《周礼》、《仪礼》和《礼记》,今日合称“三礼”。“三礼”之名,起于东汉之末。郑玄注“三礼”后,特崇《周礼》,而后人又崇郑学,于是《周礼》就一跃而居“三礼”之首。十三经中,所以将《周礼》列于《仪礼》之前,殆以此也。《左传》中经常提及的《周礼》,可能是周公的旧典,不一定是今日的《周礼》。现在的《周礼》,大约出现于战国时期,本名《周官》(《史记·封禅书》),也称《周官经》(《汉书·艺文志》),后称《周官礼》(《汉书·艺文志》颜师古注),又尊称《礼经》(荀悦《汉纪》卷二十  相似文献   

4.
宋儒关于《周礼》的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礼》历来就是一部有争议的书。西汉末年的刘歆和东汉末年的郑玄都认为《周礼》是周公致太平之迹;与刘歆同时的太常博士则斥《周礼》为刘歆所伪造,与郑玄同时的何休则目《周礼》为六国阴谋之书,二者形成尖锐的对立。到了宋代,由于疑古惑经风气的盛行,又由于王安石援引《周礼》进行变法,遂使围绕《周礼》所开展的争议更趋复杂激烈。分析这些争议,应是宋代经学史乃至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连劭名 《文物春秋》2016,(4):22-30,35
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柬大王泊旱》全文共23简,可编联成册,内容记载楚王因旱灾而向鬼神祈祷之事。楚竹书《曹沫之陈》存简60余枚,残损严重,可编联成几个片段,内容记载楚王与曹沫有关政治军事的讨论。楚竹书《鬼神之明》共5简,可编联成册,文中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曾见于《史记·伯夷叔齐列传》。  相似文献   

6.
《周礼》中的“胥徒” ,旧说是“民给徭役者” ,实际上并不准确。从《周礼》各官的职文来看 ,胥徒是服务于宫廷及官府中的一个相对稳定的仆役群体。有的直接从事农牧业生产 ,有的伺候贵族、官吏的生活起居 ,有的充当随从 ,有的担任侍卫。《周礼》中的胥徒地位十分低下 ,接近于奴隶 ,是王室及各级官吏役使的对象。研究《周礼》中的胥徒 ,有助于判断《周礼》的时代。“徒”的意义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周礼》对“徒”字的使用 ,与睡虎地秦简中的“徒”最为契合 ,这就为《周礼》成书于战国晚期增添了佐证  相似文献   

7.
西周是华夏制度文明建设的滥觞时期,"周礼"被视为华夏制度文明之圭臬。"周礼"中的人伦原则和礼义制度、《周易》哲学信仰和价值系统彰显出当时婚姻伦理"同姓不婚、男尊女卑"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奠定了中国传统婚姻伦理产生之基础。  相似文献   

8.
孙膑是战国时代中期的一位法家名将,他的军事著作失传很早。《孙膑兵法》残简在临沂银雀山汉墓中被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和儒法斗争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现把《擒庞涓》篇城邑问题研究的初步意见写出来,就正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9.
一、隋唐以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方志的发韧时期。《周礼春官外史》载,"外史"的任务之一是"掌四方之志"。当时中原地区出现鲁之《春秋》、晋之《乘》、楚之《梼杌》等诸侯国的地方史,而岭南当时尚属荒服之地,政令未及,寂然无闻。但封建王朝对岭南的一般地理,也曾作过探测。  相似文献   

10.
《周礼》原名《周官》,王莽居摄年间改名《周礼》。河间献王从民间收集到此书,献给汉朝廷,旋即藏入秘府。成帝时刘向、欧父子校理秘书,发现此书。王莽居摄年间立学官。东汉时期,由于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加上郑兴、郑众、贾逵、马融等一班大儒的提倡,《周礼》大行于世。郑玄为《三礼》作《注》,列《周礼》于《三礼》之首,遂成为东汉古文经学的一面旗帜。郑玄的《三礼注》奠定了中国古代礼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朱红林 《华夏考古》2007,(2):112-117
本文把里耶秦简中有关"金布"的史料与《周礼》中的相关记载作了比较研究,发现里耶秦简的记载与《周礼》之间在史料上存在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里耶秦简的记载更加制度化,更加细致,而《周礼》的记载则显得比较简略、分散,比较原始.这一研究,不但有利于对《周礼》史料的理解,而且对战国到秦汉社会制度的发展的探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公制礼和孔子及其后学修订、改造周礼,皆遵循忠信、与时俱进等原则,《礼记.礼器》、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等篇对周礼制定的原则,有系统的总结。根据《礼器》的内容,并与《周礼》、《仪礼》、郭店楚简等记载进行对比,《礼器》应成篇于战国中期。  相似文献   

13.
先秦文献保存了丰富的国家理论。那些国家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比较接近于国家形成的时代,尤其是《尚书》、《周礼》、《诗经》、《逸周书》等早期编订的文献,就更反映了国家初现时期的观念,是一份丰富而珍贵的思想理论遗产。我们今天认真地进行研究、讨论和总结这份遗产...  相似文献   

14.
《周礼》的内容、行文特点及其史料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天宇 《史学月刊》2001,(6):44-50,56
《周礼》前五篇的内容和职官结构各有其特点,也包含着许多矛盾、错综和不合理处,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因为《周礼》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考工记》的内容和体例则与前五篇不同,自成一家。《周礼》前五篇的行文有如下特点,一是各篇前皆有一《叙官》,二是以职官联系制度,三是兼记有关的经验、技术或人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四是互文见义,故读《周礼》贵在会通。《周礼》虽出于战国人之手,但其中保留了大量有关西周的珍贵资料,只要善于择别,并参以先秦其他文献和出土资料,即可为我们研究古史、特别是研究西周史所用。  相似文献   

15.
明代是军事志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级志书军事分志的设置实现常态化,独立行世的卫所志、边关志、海(江)防志、武备志等军事专志应运而生,把军事志编纂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明代也是古代军事志成绩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出现了《四镇三关志》《卢龙塞略》《筹海图编》《武备志》等一大批军事名志。明代军事志种类繁多、范围广泛、内容丰富、体例完备,有很高的军事历史研究价值,研究明代军事志对现代边防、海防军事斗争准备和军事志编纂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考察郑玄《周礼注》中使用“古文”和“故书”类术语的全部用例,总结了这两个术语的具体使用形式,区分了二者的职能。认为前者应当是指比郑玄所见古文经《周礼》文字更早的文字写法,属于历时沟通字际关系术语;后者则是郑玄使用的沟通《周礼》不同版本用字的术语。同时文章还分析了两个术语各自的来源。  相似文献   

17.
<正>新整理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有一篇祭祷类文献,原无标题,体例与清华简《祝辞》相似,分八节抄录了八种类型的告神求福之辞。《周礼·春官》载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一曰祠,二曰命,三曰诰,四曰会,五曰祷,六曰诔"[1],其中的"祷"《说文》训为"告事求福也"[2]。楚简中多有对"祷""举祷""就祷"等活动的记载,与简文内容密切相关。借由这些因素,我们将该篇拟题为《祷辞》。一《祷辞》共23支简,保存完整,简正面标有  相似文献   

18.
《周礼》中第一次出现了"六书"这个词,却没有说明"六书"的内容,后世对"六书"内容只能是根据先秦文献进行推测。汉代学者许慎把六书解释为关于汉字构造的六种基本原则,但《周礼》中的"六书"并不是许慎所说的"六书"。《周礼》的"六书"可能是指六种字体。  相似文献   

19.
闲于夜  汤菁 《风景名胜》2009,(10):144-147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中国吃螃蟹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大约3000多年前的《周礼》中,记载着王宫厨师养蟹的事。到唐宋时期,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关于蟹的专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春秋时期列国官制的清理,并以之与西周官制及《周礼》所记载的职官系统仔细比较,可以发现春秋时期的官制无论在整体格局上,还是在各职官的官称和具体职掌上,都较西周时期更接近于《周礼》。《周礼》作者应是一位更熟悉春秋官制的政治设计家,他在很大程度上将其所熟悉的这套职官系统纳入自己的政治理想的蓝图中,由此,判断《周礼》的成书年代不会早于春秋末叶,或当在战国前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