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博》2021,(4)
与传统的农作物不同,杂草在考古学研究中常被学者忽视。本文通过对榆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植物、动物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数据的再分析,发现以藜科和豆科为代表的杂草与人类和家畜的关系非常密切。基于植物志的记载,并结合周边区域现生杂草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数据,初步确定藜科并非是单纯的C_3类杂草,其主要属种是与人类和家猪密切相关的C_4类食物,而豆科应是绵羊、山羊和黄牛的主要饲料。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可能需要更多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2.
2007年在豫西晓坞遗址发现了2座仰韶早期的二次合葬墓,本文对墓中出土的人骨做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两墓成员都以粟(黍)为主食,兼营采集,肉食量较少,肉食以野生C3类型为主。规模较大的一号墓成员内部饮食差异小,规模较小的二号墓降低了采集量,粟(黍)和肉食比例有所提高,同时男女性别之间的饮食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两墓食性上的差别应当与族群规模、性别构成上的变化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前言与其他农业起源地一样,华北地区的居民在进入全新世大暖期后,开始尝试驯化动物[1]。动物资源的获取策略由依赖型转向开发型,家畜饲养逐渐成为先民肉食的主要来源[2],畜牧经济也逐步成为史前社会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对于内蒙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出土部分人骨以及部分动物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先民以C_4类植物为主食,其δ~(15)N分析值与一般旱作农业区人群比较接近。所分析的动物则显示了不同程度的人工饲喂痕迹。  相似文献   

5.
墓葬所体现的社会等级分化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古代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复原古代人类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传统方法主要依赖于对墓葬形制、规格、随葬品组合等进行的墓葬等级制度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科学手段逐步应用到考古学研究之中,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骨骼胶原蛋白稳定同位素分析已经成为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目前对墓葬所体现社会等级分化的传统研究方法,探讨了骨胶原碳氮稳定同位素方法在此研究领域的分析原理、研究案例等。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河南荥阳市贾峪镇的明代周懿王墓地,出土有周懿王及其王妃和祔葬者共计7个个体的骨骼遗存。这些研究对象都属于明代贵族阶层,其中部分个体的卒年、性别、年龄和身份信息都有文字记载。本文尝试对这些遗存开展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观察明代贵族阶层的食谱特征,并通过与当地同时期普通人群的数据对比探讨明代阶层分化对食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郾城郝家台等5个遗址中的龙山墓葬出土人骨进行了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龙山时期的河南地区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饮食传统,一种以水稻为主食,食肉较多,可能是受南方文化影响;另一种以小米为主食,食肉较少,明显是河南仰韶时期饮食传统的延续,这两种传统在郝家台和煤山遗址中同时存在。尤其是煤山遗址的情况显示食用水稻的人群地位明显较高,贾庄的情况也支持这一判断。不同饮食传统的地理分布特征可能反映了南、北方文化势力在河南地区的影响范围。这些现象从饮食的角度揭示了龙山时期河南地区的文化交流情况;同时也表明,稳定碳氮同位素分析方法能够突破以器物为对象的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为考古研究提供新信息。  相似文献   

8.
前言人骨稳定同位素δ13C(δ碳十三)、δ15N(δ氮十五)研究是古人类食物状况研究的主要方法[1],δ13C分析可以推测古人类的主食结构,而δ15N分析可以告诉我们其食肉状况,结合其他考古遗存的综合研究,越来越多的考古遗址人类食物状况得到揭示[2],特别是许多缺乏文字资料的史前遗址,这成  相似文献   

9.
拜城多岗墓地是新疆西部发现的墓葬数量较多的墓葬群之一,墓葬情况复杂,葬俗葬式多样,是早期铁器时代的研究资料。本文对于采集到的该墓地41具人骨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探讨多岗居民的饮食状况;并结合墓葬类型、随葬品种类,男女性别以及考古学分期等对不同条件人们的食物差别进行考察,为该区域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饮食结构研究提供依据。分析结果显示,多岗居民δ15N平均值为12.56‰,表明食物中有较多的肉类;而δ13C分析平均值为-14.77‰,相应植物类食物中C4类植物为40%左右。参考周边遗址的出土遗存,其C4类植物应为粟或黍。  相似文献   

10.
新砦遗址地处中原,年代为龙山文化晚期与二里头文化一期之间。通过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对于新砦遗址2002年发掘期间出土动物骨的分析显示,家畜的食物均是以C4类植物为主,而结合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的研究结果,C4类植物应为粟黍。其食物之间的差异表明,该遗址不同种类家畜之间的饲养方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晚期(约4500BP)高山古城遗址出土人骨和牙齿进行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个体层面上先民的生活史,以及断奶行为、生活方式等重要信息。人骨同位素数据(δ13C:-19.6‰~-18.0‰)表明,该人群主要以C3类食物为食,这应当与当时较为发达的稻作农业相关。然而,该群体的个体牙本质序列的同位素数据(δ13C:-19.6‰~-15.0‰)较骨骼更高,显然这是因为C4类食物(粟黍作物)在其先民断奶过程和童年早期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个体牙本质序列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的变化趋势,显示总体上先民的断奶行为在2.5~4岁之间完成。这一研究成果,为探讨稻粟混作区的粟作农业在先民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向南方传播和扩散的进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2.
霞浦屏风山贝丘遗址出土了1件未知属性猪骨样本,拟通过骨样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此猪个体生前的食物结构特征,通过与已发表有关数据进行对比来推断该猪的属性。为此,对该骨样进行了骨胶原提取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测定。测得该猪骨样本骨胶原的δ~(13)C值为-12.2‰,δ~(15)N值为4.9‰。碳同位素比值显示该猪的食物结构中既包含C_3类植物,也包含C_4类植物,但更偏向于C_4类植物。而氮同位素比值则表明此猪个体营养级较低,摄入肉食较少,但仍高于对照组野猪及部分陆地野生哺乳动物的营养级。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猪的食物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人类的供应,应该是驯养的家猪。同时,该猪食物结构中的碳四植物来源提示该遗址可能存在粟作农业。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理解新石器时代河南地区生业经济的发展过程及其与环境波动、文化演变和社会变迁的关系,本文根据已发表的人和动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对该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新石器时代末期先民的食物结构和家畜的饲养方式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本地生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如果说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贾湖遗址已经开启了向农业迈进的步伐,那么随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则已经发展成为成熟的农业社会,新石器时代末期的生业,则可以概括为生计方式多样化与生业经济复杂化,其中粟作农业的生产是本地生业经济的主体。通过对生业经济与环境、文化、社会变迁之间相互关系的梳理,本文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背景和舞台,生业经济则集中呈现了人们为适应、开发和利用环境而发展出的生计方式的技术体系,其转变将引发物质文化与社会层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生业、环境与文化的交互作用对于社会复杂化进程加深和早期文明化进程提速的影响需要我们思考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几十年来,放射性同位素锶(Sr)、铅(Pb)和稳定同位素氢(H)、碳(C)、氮(N),氧(O)、硫(S)是用于人类及动物遗骸研究的同位素体系。随着质谱测试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多接受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热电离质谱仪(TIMS)等的出现,使得对于原子质量大于40(一直到铀)的天然稳定同位素体系的分析变得容易,为生物考古学领域发展打开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铜同位素分析法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最新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自然界不同地质条件和成矿环境中的铜同位素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根据铜矿中铜同位素变化规律,考古学家已将铜同位素作为一种新的示踪剂应用于考古探源研究之中。文章介绍了铜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最新发展、考古应用原理、实验方法及相关的考古应用实例。认为尽管自然界铜同位素的变化较为复杂且铜同位素地球化学还处于形成发展阶段,但铜同位素分析法在含铜器物的产地研究中已显示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随着铜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深入及分析技术的进一步提高,铜同位素分析法将会在考古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锶同位素分析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古化学这个新领域内,考古学家们经过努力,成功地将锶同位素分析技术运用于考古学领域,通过对遗址中人类骨骼的锶同位素分析来对古代人类的迁移情况进行研究。由于考古材料间存在着差别,各个实验室所采用的方法和实验步骤间也存在一些差异,因此还没有统一的分析方法和步骤,至今仍处于进一步的探索之中。在我国的考古学研究中,这项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还未见到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对这项技术在考古学上应用的原理及研究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并且计划今后进行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希望能为国内同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时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以陕西关中监狱秦墓出土的人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中的碳、氮同位素比值,来阐释该地区古代先民的饮食结构,探索其生活生产方式、经济模式等历史信息。所取的人骨样品均可用于食谱分析;所有样品的δ~(13)C值分布在-7.58‰~10.11‰的范围内,δ~(15)N值均分布在9.43‰~11.36‰之间。结合其他考古资料及文献,显示关中监狱地区先民的食物结构中主食为黍、粟等C4类植物,并包含一定量的肉食。男性和女性之间食性没有明显差异。与同一地区时代略有差异的宝鸡建河墓地、凤翔孙家南头秦墓相比较,C4植物比例与δ~(15)N发生变化可能与当时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喇家遗址房址出土人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以及相关遗存分析探讨其食物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喇家人以粟黍为其主食,并辅以一定比例的肉类,体现出旱作农业区的食物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早期研究者们已经自觉的使用文化因素分析方法来研究史前文化,如施听更对良渚文化的研究、梁思永对龙山文化的分析,都包含有文化因素分析内容。以后很多学者如苏秉崎、严文明等也都用到了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但最终成为考古学的一门方法论应该是20世纪80年代,以俞伟超和李伯谦对其进行总结为形成标志。俞伟超在楚文化研究会第三次年会上提出了文化因素分析方法概念。并结合楚文化的研究进行了说明:李伯谦对吴城文化、晋文化、等研究都用到了文化因素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