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收藏家》2021,(4)
正在中国陶瓷史上,元青花对后世青花瓷器的烧造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纵观明清两代的官、民窑瓷器,无论是纹饰还是造型,无不宗法元青花,其以活泼、艳丽、明快的纹饰风格独树一帜,而莲纹则是元青花瓷器纹饰的典型代表。与其它传统纹饰相比,元青花纹饰中的莲纹新颖、独特,是最符合元青花历史性质的研究对象。历代学者把对元青花研究的重点一直放在青花的用料、配方,绘画的技艺、色调以及对瓷器装饰效果等工艺形式上面,而对青花纹饰背后的内容研究则很不充分,特别是对元青花莲纹背后的历史文化、艺术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可谓是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2.
石雨 《收藏家》2006,(6):69-74
自2005年7月伦敦佳士得以2.3亿人民币的天价拍出元代“鬼谷子下山青花大罐”之后,国内再一次掀起了元青花热,众多收藏者为元青花魂牵梦绕,为此元青花也成为陶瓷界颇为敏感的话题。国人对元青花的认知,晚于其它瓷类。自50年代美国波普博士定名“至正型”元青花之后,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新发现,逐渐淡化了至正型标准器的重要地位。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瓷,是在唐、宋釉下彩绘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我国陶瓷史上享有特殊地位,是其他瓷器无法匹敌的。据相关资料记载,完整的元青花瓷器全球也就300多件,其中国内约占三分之一。这些瓷器大多深藏国…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6月1日,海南省文物局宣布在西沙水下发现了元青花瓷器,这个消息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陶瓷界对元青花的研究,本文就元青花呈色剂的来源和特征作些探讨。瓷器之所以能烧出青花来,是因为使用了含CoO的呈色剂,这种含CoO的呈色材料,在元代和明代早期被称为"苏麻离青"或"苏渤尼青"。我国陶瓷文献中最早录下这种材料的古籍是明万历十七年王世懋  相似文献   

4.
元青花是中国古代著名瓷器品种,是彩绘瓷器繁荣发展的开端。典型元青花瓷器在景德镇生产,蓝釉技术有波斯工匠参与,钴料“苏麻离青”来源于伊朗地区,晕散、黑斑等特点跟青料本身成分关系很大。  相似文献   

5.
张聪 《黑龙江史志》2013,(13):227-228
元代景德镇瓷窑吸收北方磁州窑白地黑褐彩绘的工艺成功创烧青花瓷,它运用蓝与白在瓷面上绘出精美的纹饰从而形成了它独特的装饰风格,青花瓷这种清新雅致、雅俗共赏的图案装饰显示出绘制者高超的技艺,他们将中国绘画艺术融入到青花瓷装饰,成就了青花瓷的辉煌。  相似文献   

6.
元青花,史上最具争议的瓷器,真的存在吗?探究元青花的下落,揭幕元青花的存伪之争,质疑天价拍品……在众品不一中,我们看到了元青花的乱象,或者说是人心乱象。  相似文献   

7.
明代洪武时期处于元代和明代之间的过渡时期,它既继承了元代的制瓷工艺,又对之后永乐时期的瓷器风格产生影响,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本文拟从器形、胎釉、青料三个方面的特征入手,详细分析洪武官窑青花瓷器对元青花瓷器风格的继承与发展,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洪武官窑青花瓷器,为洪武瓷器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丁山 《收藏家》2009,(6):3-10
这个命题看起来就很刺激,也注定会很伤众。但笔者认定:至少元朝景德镇比较精细的器物中不会出现汉族人物故事图案。这个命题最早是西北大学周晓陆教授提出的。大约本世纪初笔者赴西安,应邀与周晓陆教授一同去耀州窑(黄堡窑),看了陕西省考古工作站发掘采集的耀州窑五代标本,回来后发了篇报道,并掀起了关于研究柴窑的一组文章。  相似文献   

9.
丁山 《收藏家》2009,(7):17-23
叶佩兰先生和许多专家的研究以及有关史料都证明,元代景德镇确有官窑,但始终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关于元代朝廷并不倚重瓷器的观点可以成立。  相似文献   

10.
<正>元代随着国内外贸易的发展需要,中国瓷业较宋代又有更大的进步,景德镇窑成功地烧制出青花瓷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元青花的存世量到底有多少?有专家推断,目前现存于世的元青花瓷器为300件,且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大型博物馆有一小部分,精品大部分存在于国外。其实我们知道一切的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调查情况的前面。300件元青花之说,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我们既没有调查市面上所有的元青花存世量,又没有调查地下的元青花埋藏量,这便是唯心主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50年代“元青花”一词横空出世以来,对它的争议就从来没有中断过。尤其是被称为“至正型”——那些大器的借名词——元青花。它们往往因被无限追捧而被天价拍卖。有人对“至正型”元青花标准器的真伪提出了质疑,它事关元青花存在与否的问题。这催生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调查。结论怎样呢?一连串的疑问等待着我们解开。  相似文献   

12.
毛晓沪 《收藏家》2003,(12):15-19
50多年前,人们对元代青花瓷器还知之甚少。自从美国学者波普博士以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至正十一年款”青花龙纹象耳瓶(原北京智化寺旧藏)为依据,对照伊朗阿特别尔寺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博物馆藏元代青花瓷器发表了两本研究报告后,才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近30年来,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元代青花缠枝牡丹大罐,经专家鉴定为元青花器。罐高28、口径20.9、底径20.4厘米,圆口,短颈,广肩,大腹,腹部上鼓下收,平底,矮圈足。胎骨白细,上薄下厚,除外底和内肩外,遍施白釉,青花略带暗色。腹饰  相似文献   

14.
贵刊总第87期:《一件元代景德镇青花瓷》一文的作者向众多《收藏家》的读者报告了他所发现的元青花缠枝牡丹兽头瓶(图2)。文中所示元青花真赝孰哉?让我们从器物的造型、堆塑、画工、纹饰、发色、胎、釉等几个方面逐一剖析对比.在求真释疑中明断其真伪!  相似文献   

15.
毛晓沪 《收藏家》2002,(1):58-61
但凡懂得陶瓷制作的人都知道,单色釉的器物对器型要求最高,如同样器型的器物釉面不平,单色釉器物一眼即可看出其缺陷,而若是青花或彩瓷等颜色釉,由于画面的视觉效果,足以补救其器型不整或釉面不平的缺陷,可见单色釉器物制作之难度。本文作者认为,宋瓷“以玉为本”的审美境界,使其仪态和风范始终是后世追仿的榜样,因之宋瓷才当是国之瑰宝。  相似文献   

16.
元青花瓷器造型古朴端庄,呈色鲜艳,地釉青白坚实,纹饰遒劲有力,给人一种壮美之感。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量元青花赝品充斥市场。本文综合有关资料,从四个方面分析真假元青花特点,供读者参阅鉴别。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元青花纹饰题材进行了综合的梳理,将其归纳总结为四大类,对这四大类题材做一初步的综合研究,有助于对元青花多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西亚,土耳其托卜卡比博物馆有40件中国元青花,它们和一万余件入藏在此的中国瓷器一起是当年奥斯曼帝国通过贸易、赠送、献纳以及掳掠而逐步收集的。伊朗德黑兰国立考古博物馆也收藏着约30件中国元青花,它们原是伊朗阿迪比尔圣寺所藏,而阿迪  相似文献   

19.
杨俊艳 《收藏家》2010,(8):14-20
2009年3月在首都博物馆《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中,有6件回国省亲的伊朗阿迪比尔寺收藏的元青花(图1),它们与来自中国大陆20多家收藏机构的70多件元代青花瓷器汇聚一堂,共同展出。  相似文献   

20.
1980年深秋,在赣中大地的高安小城原江西第二电机厂基建工地,发现一座元代窖藏,共出土239件元代古瓷,其中有景德镇窑生产的元代白瓷68件,有龙泉窑生产的青瓷168件,有钧窑产品3件,尤以19件元代青花瓷和4件元釉里红瓷属世之罕见的元瓷极品,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注目,“高安窑藏”因此成为20世纪中国陶瓷考古重大文件而载入史册.本文笔者仅对“高安窖藏”出土的9件造型小巧精致、纹饰典雅简洁的元青花高足杯作一介绍与评析,与同好共赏.高足杯是元明时期最为盛行的瓷器品种之一,其特点是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一般为上小下大的竹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