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岩 《考古》2008,(10)
一洪石女士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战国秦汉漆器研究》一书,是近年来战国秦汉考古学研究的一项新成果,应当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战国秦汉漆器的研究是一个极有学术价值的课题。在这一时期各种材质的器物中,漆器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以之与商周青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世界漆工艺的发祥地.据文献记载,漆器的历史可追溯到历史传说的尧舜时期.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制造和使用漆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约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比文献记载要早得多.到战国秦汉时期,出土漆器的地区、种类、数量远远超过前代,进人中国古代漆器工艺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东汉以后至魏晋南北朝,墓葬中漆器出土数量减少.提到北魏漆器,可能只会想到司马金龙墓的漆屏风、固原的彩绘漆棺等.其实北魏墓葬中漆器出土数量相对来说仅次于陶器,且有自己的时代特点.本文仅就北魏漆器中的饮食器类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楚与秦汉漆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楚与秦、汉漆器的源流问题,目前在学术界有着一种影响面很广的推测,认为“秦漆器工艺可能就是在楚文化影响下产生的,从某种角度上讲,秦汉漆器工艺可能就是楚国漆器工艺的继续。①”一些同志以推测为依据,将秦、汉漆器中最富典型特征的器物当作为楚漆器,用作为研究楚文化艺术风格以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资料。②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楚与秦汉漆器的源流以及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品种繁多、花样精美、造型严谨、色彩富丽而庄重的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汉漆器图案,今年,元月三日至十日在湖北美术学院同广大观众见面.它使广大观众大开眼界,大饱眼福。这次展览,共展出了九十六件珍贵漆器摹本,一百余幅画稿原件。这些作品,是由云梦县博物馆副馆长左德承同志,根据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汉漆器图案,花费三年时间的心血精心  相似文献   

5.
聂菲 《江汉考古》2020,(4):81-91
马王堆汉墓出土器物中有带"素"铭的漆器,我们认为战国秦汉漆器中的"素工"是指在木胎上刮底灰漆的工序,是制漆中的一道关键工序,而"素"铭则是"素工"过程中烙印或刻画的戳记,主要出现于汉代蜀郡、广汉郡官营的高档漆器上。"素"铭漆器的出现说明至迟在战国晚期漆器制造业已经有了较为明细的分工。  相似文献   

6.
殷墟时期漆器主要仿青铜器,种类较多,制作精美,纹饰繁缛,色彩艳丽,与当时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宴乐战争等有密切关系。殷墟漆器制作与青铜铸造、制骨、制玉等一样,都是当时最重要的专业手工业门类。以辛店遗址为代表的殷墟漆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大量的漆器参与到高等级墓葬的随葬器物组合中去,漆器与青铜器等配置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礼器组合,也使漆器具备了礼器的地位和功用。  相似文献   

7.
周冠宇 《神州》2013,(13):234-234
一、漆器概览(一)中国漆器概览中国漆器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的部落时期就开始了对漆的认识和研究,可以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习和制造漆器的国家。从在战国至秦汉时期出土的漆器文物中可以看出,此阶段已是我国漆器工艺由成熟发展到繁荣昌盛的重要时期。秦代之漆器工艺在战国和汉代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此后漆器发展至汉代,在制作风格一致的总趋势下,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学会用生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被称之为“漆器”。生漆(亦称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戗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相似文献   

9.
引言上世纪60年代以来,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广东、四川等省都有漆器出土,但就目前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湖北荆州、宜昌、随州、云梦等地出土的春秋战国漆器,不但数量更多,而且在制作工艺上也都远胜其他地区,凸显出战国秦汉时期湖北地区漆器制作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0.
从考古资料论秦汉时期江南手工业与中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琍 《四川文物》2004,(2):38-43
秦汉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江南地区的手工业在冶铁、炼钢、青铜器、舟船、釉陶、青瓷、漆器、纺织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色。但江南手工业的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原手工业的影响。本试图结合献和考古资料,探讨秦汉时期江南手工业和中原的关系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今天,一般的日用生活器具——水具、茶具、炊具、食器、酒器、盛贮器等往往在生产之前就进行了"美"的设计。"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就是说,这些日用生活器具除了具有实用功利价值之外,还具有审美的价值。如果回顾历史,我们就发现,无论是金镶蓝点的明清景泰蓝、各具异彩的宋窑名瓷,或者是朱墨间施的汉代漆器、神秘狰狞的殷周青铜,都表明在日用生活器具方面,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有一部相当漫长的审美活动史。那么,这部历史的源头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2.
古代器物的器形特征可以体现制作者的工艺水平和美学倾向。区分与研究古代器物的种类和型式成为考古学分期断代的主要标准之一,还因为其中蕴含着其制作时代的诸多文化信息。人们可以通过器物器形的变化发现古代文化的某些特征,以补充对当时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状况的认识。 一、表现出时代特色的秦汉筒形器 秦汉时期常见器物中有一种引人注目的器形,即平底直体的圆筒形,依部分器物铭文自称,可定名为筒形器。 秦汉时期的筒形器在陶器、铜器、漆器中都较为普遍。据考证,甚至当时用植物枝条编织的筲也制成筒状。这种筒形器在各地汉代画像中时有出现,在各类汉墓中也常  相似文献   

13.
陈春生 《南方文物》2001,(1):94-101,106
一、前言中国漆器源远流长。考古发掘的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漆器即已出现。历经后世的 不断发展,至战国时期达到漆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在战国漆器的基础上,西汉漆器又 有长足的进步。不仅分布地域广,产量大,而且品种繁多,制作工艺更为精湛,是我国漆器 发展史上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漆奁是盛装物品的器具,多放置梳妆用品,或放置食品、书简等。迄今所见西汉漆器,皆 出土于墓葬之中。西汉漆奁造型新颖,作风华丽,其制作采用许多新工艺,突出地反映了西 汉漆器的最高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近20个省、市、自治区出…  相似文献   

14.
巴蜀地域出土漆器及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聂菲 《四川文物》2004,(4):41-52
战国秦汉时期巴蜀地区漆器手工业十分发达 ,本文着眼于该地区出土的考古实物资料 ,结舍历史文献资料 ,考察了漆器的生产地、形制、品类、制作工等方面的特点 ,并对出土器物铭文进行了考证 ,强调了巴蜀漆工艺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俑,是中国古代丧葬仪礼中由蛮荒的用活人为主人殉葬制度向逐渐取消用人殉葬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替代品,是人性自然转化的一种标志,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俑作为雕塑艺术品是人类对自身的一种深度考量,是对自身形象、性格等方面的自我把握和描述.俑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官吏等形象.俑大多真实地模拟着当时的各种人物,因而可以考见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也是研究历代舆服制度的重要资料.俑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俑在秦汉时期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最著名的俑当属秦汉时期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及徐州汉楚王陵兵马俑.  相似文献   

16.
盱眙东阳汉墓两件木胎漆器髹漆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苏盱眙县境内的东阳秦汉古墓群是一处重要的秦汉遗址.迄今为止,墓葬出土了大批精美的漆器,为了解汉代广陵国髹漆工艺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为了解其髹漆工艺特点,采用了切片技术、X射线衍射光谱(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等分析方法对其中两件木胎漆器进行了分析研究.漆膜切片显示素色漆器的漆膜由漆灰层和黑色漆层构成,而彩绘漆器由三层结构组成.分别为灰地、底漆层和色漆层;XRD图谱发现漆灰层中的填料主要为石英(AiO2)和钠长石(NaAISi3O8),漆膜中的红色颜料为朱砂(HgS);红色漆膜的XRF显示了其主要元素是Hg和S,包括Ca、Si、Cu和Fe等微量元素.漆膜的FTIR分析数据显示漆膜中在1630cm-1和1576cm-1处存在着可能是苯环骨架振动的红外吸收峰.研究结果说明了本地髹漆工艺主要分为三个步骤:1)髹漆灰,漆灰层是由生漆调和研磨成细粒的钠长石矿物构成,它能制作出厚度约0.1~0.2 mm薄漆灰层;2)髹底漆,厚度约为0.02~0.09 mm;3)彩绘,红色漆膜中的颜料为朱砂,朱砂含有微量的Ca、Si、Cu和Fe等杂质,表明其来自矿采.  相似文献   

17.
李娜 《江汉考古》2020,(3):49-56
漆器是良渚文化的重要器类之一,本文从胎质、漆色、髹饰技法和纹饰等方面梳理了良渚文化漆器的工艺特征,并根据出土单位认为墓葬出土的漆器应为仪式用具,填嵌玉石的漆器可能是财富和身份的一种标志,非墓葬单位出土的漆器应为生活用具。良渚文化漆器制作技术继承了长江下游更早的史前文化漆工艺,并有较大的创新与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漆工艺的发祥地。据文献记载,漆器的历史可追溯到历史传说的尧舜时期。从考古发现来看,中国制造和使用漆器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约8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比文献记载要早得多。到战国秦汉时期,出土漆器的地区、种类、数量远远超过前代,进入中国古代漆器工艺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东汉以后至魏晋南北朝,墓葬中漆器出土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9.
<正>玺印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人们生活习俗的演变,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是古代人社会生活中代表权利的凭信和工具。玺印艺术盛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源远流长,至今仍在蓬勃发展。天津博物馆所藏的玺印具有数量大、精品多、时代系列全的特点,在全国博物馆玺印收藏中名列前茅。玺印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17,(2)
<正>纵观我国古代器物,有一类器物在主材质之外,往往镶嵌金属釦,这类镶嵌金属釦有"釦带"、"缘"、"箍"、"棱"等称谓,釦带材质有金、银、铜。这类器物分布于漆木器、玉器、玳瑁、象牙、陶器、玻璃器以及琉璃器中,以镶釦漆器最为常见,故一般意义上的釦器特指附有金属部件的一类漆器。漆器轻便耐用易髹饰,它与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等文物一样,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逐渐被铁器所取代,漆器迎来了高度发展的鼎盛期。生产工具的革新促使战国后期木胎制作技术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