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蒲江县位于成都市西南方,是成都市境内唐代佛教摩崖石刻造像最丰富的县,其境内沿长秋山分布着数十处古代摩崖造像,成都市物考古研究所准备与北京大学博学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单位合作对该县境内的佛教摩崖石刻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以利于当地物部门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促进我省乃至全国佛教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研究,促进中外化交流。因此,2002年1月,成都市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蒲江县管所联合先期对该县境内的摩崖石刻造像进行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2.
《文物》1994,(2)
四川大足宝顶山摩崖造像,是著名的大足石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1961年即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顶山摩崖造像群位于大足县东北15公里处,是由大足名僧赵智风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约公元1179~1249年),用了近70年时间主持营造的大型佛教密宗道场。宝顶山摩崖造像群主要包括大佛湾和小佛湾两处,其中大佛湾造像已作过较多研究和报道,而小佛湾佛教遗迹遗物的研究和报道则相对不足  相似文献   

3.
九曜山造像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南山山区,为新发现的一处佛教摩崖窟龛,存石灰岩洞窟 1 所,像龛 3 个,造像凡 11 尊。1、2 号造像龛年代为五代吴越国,3 号龛年代为此后的北宋。洞北山崖存香严寺和永庆寺山地之间分界摩崖,洞内的石刻佛经残文是东南地区目前已知唯一的洞窟刻经。该遗存为研究东南地区佛教物质文化提供了新资料,对完善五代吴越国佛教造像的谱系亦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上文村摩崖造像位于山西省盂县上文村南2.5公里的石佛山近山顶处。现存唐高宗时期摩崖造像13组24龛,以及题记十品。造像以单体佛造像为主。应当属于净土宗信仰的遗迹。该摩崖造像虽规模不大,但题记较多,特别是有明确纪年,非常珍贵,对唐代早期佛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孔望山摩崖造像中,除了唐代前后的佛教造像外,有少数为道教与世俗内容者,其雕造时代与佛教遗像有别。本文所要提出讨论的是摩崖中三尊最大的石刻造像。 这三尊大型大刻,曾有数文进行过论证,但由于考察方法不同,对其内容尚未统一认识。《文物》一九八一年第七期《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调查报告》只是笼统地将其与周围佛教造像混为一淡;同期发表的《孔望山摩崖造像年代考察》一文,俞伟超、信力祥同志根据《东海庙碑》认为是道教造像;步连生同志在《文物》第九期《孔望山东汉摩崖佛教造像初探》中又认为是佛教造像;同期上,李洪甫问志在《孔望山造像中部分题材的考订》中,则论为世俗内容,并进而考证为“西王母”等。  相似文献   

6.
磁县赵王庙摩崖造像是有明确纪年的隋代佛教造像遗迹,由于地处偏僻,过去鲜为人知。本文作者对赵王庙摩崖造像进行了初步的考古调查,并对造像题材、造像题记、造像风格等进行了初步探讨。赵王庙摩崖造像的发现,为研究隋代佛教信仰、佛教组织以及进一步研究邺下佛教和响堂山石窟又补充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四川文物》2021,(3):64-78
龙门垭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盐亭县,现存造像龛24个,像龛形制虽较小,但龛像整体保存较好。造像主题为佛道并造,佛教造像内容有观音像、弥勒像、七佛等,道教造像内容有多龛天尊、老君并胁侍的组合像。龙门垭摩崖造像保存有完好的造像题记一则,是四川较少具有明确隋代纪年的造像群之一。通过对崖面遗迹特征、造像龛形制特征、造像组合与题材特点综合分析,初步判断龙门垭摩崖造像始凿于隋大业十一年(615年),主要开龛造像的年代为隋至初唐,其中第一阶段隋代造像的风格特征具有南朝造像遗风。  相似文献   

8.
《文物》2014,(1)
<正>2009年7月,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山西沁县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南泉乡发现了一处北魏时期的佛教摩崖石刻[1]。同年9月,笔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南泉摩崖石刻共有两铺礼佛图,雕刻在长2、高0.6米的崖面上,造像保存基本完好。礼佛图构图独特,人物形象生动,是十分珍贵的佛教摩崖雕刻。对于研究北魏民间造像的特点、佛教的流传以及古代交通路线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一南泉摩崖石刻位于山西沁县西南35公里南泉乡南泉村东北约870米的大寺沟山麓。地  相似文献   

9.
在2021年开展的全国石窟寺(石刻)专项调查工作中,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芒康县文化局以及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的调查小组对地处西藏东部的芒康县境内的3处摩崖造像进行了调查与记录。3处摩崖造像分别位于芒康县纳西乡觉龙村、帮达乡然堆村境内,共发现11尊造像,通过比较造像特征,确认其中10尊佛教造像具有显著的吐蕃佛教造像风格。这些造像既有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有罕见的内容题材,它们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吐蕃佛教造像的空间分布、艺术传承及思想传播等提供了重要资料,又推动了唐代汉藏文化交流和唐蕃古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蓬溪县在文物普查中,共发现唐至明清各历史时代的摩崖造像二十九处,填补了我县文物门类缺少摩崖造像的空白。现仅以新开寺刻有题记:“唐贞元元年(785年)”及“咸通元年(860年)”的两龛唐代摩崖造像,试述其造像特点。 新开寺,位于蓬溪县三凤区旌忠乡,新开村北约100米的黄桶坡脚。造像分布在长8米、高2.40米,距地表0.78米的青砂石石壁上。从左至右四龛,大小造像四十三尊。 一号龛:长方形平顶  相似文献   

11.
北山佛湾,在大足县城北1.5公里,古名龙岗山。这里是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昌州刺史韦君靖为储粮屯兵而营建的“永昌寨”遗址。在寨内遗址的岩壁上,至今还遗存着唐、五代、宋等时期的摩崖石刻佛教造像六、七千尊。佛湾是北山摩崖造像最集中,数量也是最多的一处摩崖造像区域,摩崖造像开凿在高约7米,长约300米的自然弯形石崖上。石刻走向为南北向,分为三个自然段落,根据县文管所的编号,南从韦君靖像起,北至林俊诗碑止,共有290号。  相似文献   

12.
安岳石刻,主要是指摩崖造像,据统计:全县有石刻点143处,有摩崖造像两万尊。 圆觉洞摩崖造像,位于安岳县城东南2公里的云居山岩,造像集中分布于山岩之南、北面,有龛窟编号72个,造像1933尊。造像始凿于唐开元年间,历前蜀、后蜀、北宋,终于南宋绍兴,经四百余年开凿而成。造像内容以佛教为主,兼有道教造像和佛道合龛。它是安岳石中造像规模大、数  相似文献   

13.
四川安岳卧佛院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四川省中部的安岳县古称普州。境内山石奇秀,《舆地记胜》载:"普之秀以石,故俗称石秀。"自南朝梁普通二年(521年)当地开始凿造佛像,历代均有摩崖造像传世,是川中地区佛教造像时代较早、内容丰富、数量集中的石刻之乡。卧佛院是安岳摩崖造像群中规模较大的一处,位于县北通贤区八庙乡卧佛村,地临安岳、遂宁与乐至三县的交界处(图一)。琼江河支流上段的伍家桥河和下段的跑马滩河绕卧佛院的西南东三面流过。卧佛院所在的山沟俗称卧佛沟,呈"几"字  相似文献   

14.
邛崃石笋山摩崖造像位于邛崃、大邑两县交界的大同乡(原名大兴乡)大佛沟。这里山势高峻,解放前是邛崃县三坝场(今属大邑县)和大兴场之间往返的必经之地。解放后由于行政区域的变化和修建公路导致交通路线的变化,而显得偏僻,行人稀少,石笋山摩崖造像三十余年便不为人们所注意了。1982年经过文物普查后,这处精美的佛教造像群才开始被一些学界人士所注目。下面就其概貌、年代、艺术成就及历史价值作初步的探讨。一石笋山在邛崃县西北约六十余里,因其附近有石如笋,  相似文献   

15.
<正>一概况观音岩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通江县朱元乡(图一)。通江县今属巴中市管辖,东连万源市,南接巴中市平昌县,西临巴州区、南江县,北通陕西省汉中市南郊以及西乡、镇巴二县。历史上从汉中入蜀的古米仓道穿境而过。境内摩崖石刻造像丰富,以盛唐造像为盛~([1]),此后时有开凿。其中,距通江县城东55公里的朱元乡观音岩,海拔约365米,在其西侧崖壁脚下开凿有上、下两层共4龛摩崖造像,面向西北,最低  相似文献   

16.
《文物》2019,(12)
<正>一概况玉皇顶摩崖造像位于山东省滕州市柴胡店镇老君院村西约500米,开凿在龙山山脉(东北—西南走向)西麓一座小山的西北角断崖上(图一)。崖壁断面呈折线状,可分为东(约35°)、中(约335°)、西(约310°)三段(图二)[1],以中段遗存最为主要,包括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洞窟1座、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石阁1座、纪年不存摩崖刻碑1处;东段包括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小龛3个;西段包括无纪年龛群2组。玉皇顶摩崖造像于2006年被定名为"观  相似文献   

17.
<正>一概况木鱼山摩崖造像,又称菩提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安岳县自治乡黄河村四组的木鱼山上,西北距安岳县城约23公里,西约300米处为菩提寺旧址,现为自治乡小学(图一)。2007年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90年代,木鱼山摩崖造像内容有零星披露和介绍[1]。2015年6月,四川大学考古学系、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岳县文物局联合组成调查队,对该造像点进行了详细调查。  相似文献   

18.
北山院,位于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北山,原有一古刹,名叫北山院,北山院因此流传。该院又因有弥勒大佛一躯,故又名大佛寺。该院建于唐乾符六年(879年),距今1100多年。在后来的动乱中,殿宇和石刻大佛、送子观音、千手观音、十八罗汉等被毁。现存造像分布在全长32米的崖壁上,南高5.1米,北高2.8米,其间尚有唐代佛教摩崖造像11龛;金刚经1方,壁北约距80米的山坡上,  相似文献   

19.
四川摩崖石刻造像数量多,内容丰富,既有单纯的释教造像,又有释道合龛造像,还有佛、释、道三教合一的造像。本文拟就四川摩崖石刻佛教造像的主要题材内容,按时代顺序作初步探索,纰漏之处,祈望方家赐教。 佛教石窟寺艺术的题材内容大都来自佛  相似文献   

20.
博爱县石佛滩隋代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石佛滩摩崖造像是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博爱县城北9公里许良乡下伏头村附近丹河东岸的石灰岩峭壁上。这里是太行山南麓,岸顶山峰连绵,太焦铁路穿山而过,崖前丹水自北向南流过(图一)。丹河是沁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源自山西高平县,蜿蜒曲折于太行山群峰,至沁阳县城东南5公里的丹河口处注入沁河。《水经注》载:“丹水出长平北山南流,秦坑赵众,流血丹山,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