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确注释中国古代典籍,需要具有古代汉语、古典文献等诸方面的学术功力,同时,也需要了解、掌握一些逻辑学知识。本文从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等具体逻辑规律入手,就如何运用现代逻辑学的基本原理指导古籍注释过程中的工作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认为,一、因为网路版本的实际存在,应该修正古籍“版本”的定义。二、指出目前网路古籍在版本校勘上存在的六个方面的问题。1、无版本依据;2、录不完备或错误;3、无编辑说明;4、页面庞大;5、没有上网形成网本的日期;6、字讹误。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古籍是我中华民族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开发和研究都一直落后于汉文古籍。以致于一些文献处于随时消亡的可能。本文试图从国家层面上的制度、中外合作交流、人才培养建设以及具体到古籍物件上的保护方法、措施上提出一些对策,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景云 《文史月刊》2012,(Z3):90-90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加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5.
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佐证材料。由于历史的变迁和保存不当等原因,导致大量珍贵古籍文献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直接影响到文化传承。目前,古籍修复量大,专业修复人员匮乏,难以保证古籍修复数量和质量。文章分析了古籍保护与修复的现状,探讨了古籍修复的重要性、紧迫性,修复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方已经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地情资料库,在地情资料库的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本文拟就地情资料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建立地情资料库是史志系统传统工作的转折,是适应新时代信息化浪潮要求而搭建的一个运作模式新颖、操作便捷、传播效果好、受众收益大的平台。然而,地情资料库在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只有因势利导,巧借各方优势资源,创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方志》2000,(1):21-21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有 1 7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方志馆、地情资料库已经建立或正在筹建。简介情况如下 :黑龙江 :省志办决定筹建省情信息资源库 ,建设网上虚拟方志馆。吉林 :1 997年省方志编委会建设了微机局域网并与省委、省政府联网。目前正拟订省地情资料信息库建设方案 ,待批准后实施。河北 :省方志馆正在筹建中。山东 :省情资料库已建成 ,有 1 0 0多亿字资料 6 2个专题库 ,与因特网联网。安徽 :省政府已同意拨款筹建省情数据库及制作志书电子版 ,今年可基本完成。江苏 :争取筹建省方志馆的工作正在进行中。上海 :5 0 0 0多平方米的…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三级地情资料库建设及发展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娟 《黑龙江史志》2003,(1):47-48,4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2 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 ,加快地方志信息化建设 ,充分利用网络传输快捷、传播广泛的特点 ,实现方志信息资源共享 ,对方志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山东省三级地情资料库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 ,其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地情资料库建设是史志系统县级以上政府部门的工作内容之一。鉴于史志系统智力资源不足、技术装备落后和资金支持不到位的实际,只有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机制,借助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才能把地情资料库建设好、维护好,进而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地方志资料库数字化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设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数字化建设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  数字化就是汉字信息转变为电子信息的过程。地方志资料库数字化主要应建设以下两个系统 :一是以光盘形式储存的数据系统 ;二是以网络数据库形式储存的系统 ,包括局域网与广域网两种系统。无论哪个系统 ,都应该满足通用性、开放性的要求 ,即让用户能够通过电脑终端自由地浏览阅读、任意检索 (包括局部或全部的一次及多次检索 ) ;数据库可随时扩充。要达到这种功能 ,在数字化建设中要抓好应用软件开发 ,着重应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电子信息通用性。我们通过开发管理软件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该系统是整…  相似文献   

12.
发挥省情资料库优势推动山东地方志工作网络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山东省省情资料库建设情况  山东省省情资料库是 1 993年底 ,经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 ,由山东省史志办公室承担研究并开发建设的国内同行业首家大型数据库工程。目的是利用计算机管理手段 ,将全省史志系统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收集的近百亿字地情资料进行集中、整理、加工、储存 ,从而形成山东地情研究的系统工程 ,更好地为领导机关决策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与浪潮集团合作 ,刻苦攻关 ,成功开发了地方志资料管理系统软件。山东省科委将《山东省省情资料库建设与开发》科研课题列入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 ,…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省情资料库于1993年开始着手建设。省科委将(山东省省情资料库建设与开发}课题列入省科技发展研究计划,由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与浪潮集团办公自动化研究所联合承担。该研究于1996年底完成,通过了山东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来自国内的十几位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总体构想具有独创性、科学性,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一、山东省省惰资料库基本情况自1981年以来,全省史志系统一万多人上阵,经过16年的艰苦努力,收集了近百亿字省情60资料。这些资料纵贯全省的社会发展历史,横及社会各个门类,从历史到当代,从政治到经…  相似文献   

14.
在三级修志机构建立地方志资料库,既可以克服修志工作中资料缺乏的问题,又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时获取真实的文字、图片、影像等各种资料,增加资料的可靠性、直观性和时代特色;同时,还可以为探索修志工作的新途径提供条件。建立三级地方志资料库,使地方志馆的功能发生改变,提高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也能提升修志工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度与参与度,建立一个新时代方志服务社会发展的信息中心平台,充分发挥地方志书资治、教化、存史的最大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王跃年 《民国档案》1998,(3):106-11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民国档案管理工作中使用缩微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缩微技术管理民国档案形成了以16mm卷式银盐片为主、35mm卷式银盐片和封套平片为辅的缩微品摄制管理系统,每年可摄制缩微胶卷100万幅以上。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民国档案的管理工作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近几年来我馆开始有计划、按步骤地将馆藏部分档案资料进行光盘复制,以专题选编的形式,制作了一批民国档案光盘品。这些光盘品已经代替原件对外发售或提供利用。  相似文献   

16.
自1980年开展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开启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新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以旧方志学为思想理论资源,伴随新方志编纂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方志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升华不够、学术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没有形成成熟概念与逻辑体系,学科地位不高等欠缺。要进一步加强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要加强方志理论研究,特别是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三要强化方志学学科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马冠芳 《黑龙江史志》2013,(21):201-202
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做为保障,日前图书馆古籍保护人才的匮乏已然成为制约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试通过分析古籍保护工作的内容和现状,来探索古籍保护和人才培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古籍修复队伍的建设及发展机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古籍修复事业历史悠久.但到了清末及民国期间,由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古籍修复事业每况愈下,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1949年新中国成立,古籍修复事业得到了振兴.但由于文化革命和其他原因,目前从业人员的数量不多,且有很多问题造成队伍的稳定性较差.本文回顾了我国1949年以后的古籍修复事业,主要是技术队伍的建设过程,对现存的一些问题作了些分析,指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实施是古籍修复事业发展的绝好时机,应当抓住这次机遇,建立起一支规模相当的古籍修复队伍,做好古籍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一、古籍数字化的概念古籍的数字化,是从利用和保护古籍的目的出发,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常见的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从而制成古籍文献书目数据库和古籍全文数据库,用以揭示古籍文献信息资源的一项系统工作。二、公共图书馆古籍数字化的意义1、解决古籍藏与用的矛盾近年来,随着免费开放等措施的实行,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0.
明磊 《福建史志》2006,(4):24-24
为进一步加强地方志信息化工作.日前.福建省情资料库(http://www.fjsq.gov.cn)进行全面改版。重新对网页进行了优化设计.用户可以方便地浏览网站的信息,使用网络的服务。同时,对原有内容进行加工、编辑.配发大量图片;新增一些专题,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文化等;并对一些热点问题增设动态论坛。改版后,不仅提高了信息量,增强了可读性.而且增进了与读者的互动.使方志信息更加贴近修志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