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丸山并不是以"西方近代"为模板来评判"落后日本"的"近代主义者"。丸山对"西方近代"的认识是辩证的。他肯定西方近代进步性的同时,也批评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近代"的变质,主张回到"近代"初始点上把握"近代"的本质。基于此种近代观,丸山真男对"近代的超克"持批判态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丸山对"超克论"的批判,虽基于非学术之目的,但采用的是学术方法。他将批判的矛头指向"超克论"问题意识的起点——时代"诊断"上,揭示日本近代以前并非没有近代的"污染",近代主体性的萌芽在近世思想中已经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丸山对"超克论"的批判,则着力批判阻碍日本人近代主体意识形成的社会结构性病理。丸山主张通过构建自由多元的市民社会、与异质文化思想相接触、培养他者意识,来促进日本人近代主体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封建"考论》引起的学术争论,展现出学界对"封建"名实问题及社会形态学说的不同理解。日本京都学派代表学者谷川道雄与《"封建"考论》作者冯天瑜就此展开对话,取得相近的认识,他们以为,将秦至清中国社会称为"封建社会"的"泛化封建"观是教条主义产物,不能谓之"马克思主义史学成果"。从中国历史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斯大林规定的"五形态"说出发,是论析中国前近代社会性质的健康起点;尊重马克思的封建观,恢复其本来面目,是正确对待马克思历史学说的首要前提,不应将马克思尖锐批评的泛化封建观强加到马克思头上。对"封建"概念的阐释和运用,应取古今演绎、东西涵化的正途。在精准概念与真确史实的相互观照中,显现中国前近代社会的非封建性及其与西欧、日本前近代社会的封建性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方面的研究 (一)日本侵华研究 关于日本侵华政策的实施与推动,一般是以内阁、政府、军部为研究视角,而以下两篇文章则从另外的视角考察了这个问题.一是戚其章的<近代日本的兴亚主义思潮与兴亚会>(载<抗日战争研究>2008年第2期).以往有人认为:关于日本早期有兴亚主义,应肯定其团结亚洲以抗西洋的"亚洲同盟思想",而其中"中日提携"论出于兴亚论形成之际,独标一帜,难能可贵,应在亚洲近代思潮史是占有适当地位.  相似文献   

4.
福泽谕吉是近代日本亚洲霸权思想的先驱者之一,他曾公然声称:"万卷万国公法不如数门大炮,几册和亲条约不如一筐弹药",主张用大炮弹药"创造未有之理"。福泽谕吉亚洲霸权论的思想基础,是近世日本的华夷世界秩序观和近代西方弱肉强食游戏规则的结合。福泽谕吉亚洲霸权论的形成,与近代日本向亚洲邻国扩张侵略政策的形成相辅相成。福泽谕吉及近代日本的亚洲霸权思想,可谓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5.
"共同体"理论是战前日本中国观的核心部分。自20世纪30年代这个理论传入日本之后便成为当时日本认识、研究中国问题最风行的理论。但是,受军国主义政策的影响,"共同体"理论在日本却演化成"中国社会停滞论"。这个观点不但从理论上支持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厌恶、蔑视感情,更重要的是其作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理论依据之一,得到军国主义分子的拥护和宣扬。时至今日,在日本的中国认识深层次里依然还存在着这种根深蒂固的"停滞论"和"专制论"观念。  相似文献   

6.
近代的日本由于“脱亚入欧”,成为在“西力东渐”威压之下亚洲国家不断失去自我时代的唯一例外,因而学习西方,实现文明开化的合理性,为同属亚洲的诸国家所认同。但与此同时,日本的对华观也开始骤变,从“脱亚论”在甲午战争中的典型运用,以及其后蔑华观演变为日本普通民众的群体意识、以及日本对华知行变化的相承关系可以看出,“脱亚论”与...  相似文献   

7.
近代日本的资本主义带有不少"封建残余",在思想层面上尤其包括了反西方的、要求"回归"东方封建传统的农本主义与亚洲主义思想。通过考察分析近代"中国通"长野朗的思想言论可以发现,实际上两者共同作用,不仅对日本的资本主义近代化产生了深刻而消极的影响,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联。一方面,作为日本精神主义"扩大版本"的亚洲主义与作为"变种版本"的农本主义存在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二者在阶级意识、中国观和社会运动观、对秘密结社的共鸣三个方面存在紧密联系。可以说,长野朗的思想乃是谋求以"东洋社会传统"来改造国家,要求反近代、反西方,对内主张农本主义,对外主张亚洲主义的一种消极思想的混合体。  相似文献   

8.
"被歧视部落"源自日本古代的贱民。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建立了近代天皇制下的中央集权国家,在"一君万民论"原则下,将部落民编制为一般国民,利用神道教化等方式,规范部落民的共同体意识,将其技术、劳动和土地资源吸纳到工业生产乃至战时体制中。在"文明开化"旗帜下,知识界围绕部落民"人种"问题的争论影响了民众在人种观、卫生观、地域观与良贱观等方面针对部落民的歧视态度。普通民众与部落民之间的激烈冲突直接推动了部落民走上寻找身份重构之路:试图融入新兴民族国家的"同和"之路,或作为"特殊"的"他者"而追求解放。部落民的职业、社会地位与自我认同意识的转型,伴随着日本近代国家的建构过程。部落歧视持续至今,反映出日本社会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正>内藤湖南所开创的京都学派东洋史学,在理论上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唐宋变革论为标志的中国历史分期法,而具体到中世阶段,又以"贵族制论"(笔者更愿意称之为"贵族社会论")闻名。这一学说强调东汉至中唐的中世时期门阀贵族占据社会中坚、垄断政治权力,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贵族文化色彩。除此之外,日本学界又有两种学说与之针锋相对。一种是"历研派"以马克思主义历史演进法则为理论框架的汉唐时期上古说;  相似文献   

10.
在江户时代(1603—1867年),日本三大学问体系都对"中华崇拜"意识提出了质疑。由于诸学派的学问目标各异,各自的中国认识也显示出不同的特征:儒学在崇尚先秦孔孟思想的同时对中国宋学进行了批判和扬弃,表现为厚古薄今的修正主义;国学为宣扬日本中心主义和神国史观而"逢华必反",表现为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兰学以对日本社会的实用价值为标尺,对中国思想文化进行了相对客观的评判,表现为经世致用的功利主义。各种中国认识也有交叉重叠之处,以至于衍生出兼通三学而提出侵吞中国的计划和理论。上述中国认识都以不同的话语形式延续到近代日本,影响着近代日本人的对华认识。  相似文献   

11.
12.
Feminist theory (not merely adding women to archae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is still needed in archaeology to eliminate earlier biases that are expressed in many ways. This paper uses the example of shamanism in early East Asia and the formation of states as a case study to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 of a shift in focus from a theoretical stance that implies male leaders to one that is open to the possibility of female leaders.  相似文献   

13.
14.
Vietnam and Asia     
《外交史》1996,20(3):467-471
  相似文献   

15.
"东亚"既是一个空间性概念——即地理性、地域性的概念,又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即历史性的和意识形态的概念。现代性的介入,使得"东亚"成为一个需要不断重新界定和检验的概念。区域东亚是知识"东亚"的理解和阐释对象,知识"东亚"是区域东亚在理论和知识上的抽象和提升。区域东亚在结构上具有封闭性、多元性的特征,在功能上又具有流变性和开放性的特征。知识"东亚"的命题集中反映了知识界的"中心-边缘"结构、各种知识背后的意识形态竞争和权力诉求。现代性和东亚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单向度的"冲击-回应"关系,而是一种双向的相互建构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There have been few analyses of heterosexuality in the context of migration, particularly within Asia. As a corrective, in this themed issue we bring together four articles to contribute to debates on the fluidity of heterosexuality and how the performance of heterosexuality has particular spatialities with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Each article uses ethnographic methods to produce nuanced analyses of specific and spatially contingent performances of heterosexuality. A migration focus illuminates how spatial dislocation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both men and women to play out different heterosexual identities. At the same time, migrants come across challenges and obstacles to their performances of heterosexuality, such as the state regulation of the migrant body, economic necessity, and gendered and ethnicised behavioural norms.  相似文献   

18.
19.
20.
Any discuss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lliances in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should includ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that China plays in regional security in general, and the influence of such a role on the alliance system in particular. The 'China factor' in the contemporary US alliance system can be understood by asking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are China's perceptions of and concerns regarding the US alliance system as a whole and regarding specific bilateral military alliances of the US?&semi; (2) where does China figure in the American post-Cold War worldview, and what role does the United States itself see its alliances playing in relation to China?&semi; (3) to what extent are the current bilateral alliances of the US directed against China, in the view of US allies&semi; and (4) how might the reshap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environ ment following the 11 September 2001 terrorist attacks in the United States affect China'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future alliance develop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