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认为,目前越来越多的方志工作者已经认识到方志的专门性和方志学的独立性,编纂专门的地方志书,建立独立的方志学科体系,正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文章重点谈了如何建设和发展方志学科:一、应深入开展方志学理论研究,理论研究要和志书编纂结合起来。二、建设一支精干的方志学理论队伍。三、尽快进行方志学学科立项。四、围绕方志学理论体系的建设组织重大项目攻关。最后指出当前方志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按照现代学科的要求来建设新方志编纂学,笔者以为以下几个问题是必须作一番认真研究的。 一、逻辑前提 所谓逻辑前提就是指理论制高点。方志编纂的传统观念无疑是这样:所谓方志编纂就是编纂方志,就是把地情资料加工为方志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方志》2009,(9):62-62
为全面反映方志期刊的学术动态,展示方志学科发展水平和理论研究深度,本刊从第3季度开始,每季度从公开发行的省级方志期刊中摘发有关重大方志理论研究、可资借鉴的方志编纂经验、方志学术创新等内容,在《中国地方志》上设置《论点摘编》专栏刊发,以飨同仁和读者。  相似文献   

4.
<正>副编审李在营编著的《方志编纂学概论》,系作者16年来从事地方志理论研究与编纂实践的研究成果。该书由绪论、基础篇、编纂篇、续修篇构成。绪论阐述了方志编纂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其后各篇依序设方志的  相似文献   

5.
论点摘编     
编者按:为全面反映方志期刊的学术动态,展示方志学科发展水平和理论研究深度,本刊从第3季度开始,每季度从公开发行的省级方志期刊中摘发有关重大方志理论研究、可资借鉴的方志编纂经验、方志学术创新等内容,在<中国地方志>上设置<论点摘编>专栏刊发,以飨同仁和读者.  相似文献   

6.
自1980年开展首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工作,开启了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新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以旧方志学为思想理论资源,伴随新方志编纂进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方志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升华不够、学术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没有形成成熟概念与逻辑体系,学科地位不高等欠缺。要进一步加强方志学学科体系建设,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要加强方志理论研究,特别是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三要强化方志学学科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论点摘编     
《沧桑》2011,(5):130-135
·理论探索·方志学成为独立学科立项准入时机成熟梅森在《宁夏史志》2010年第6期上发表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方志学成为独立学科的理论与实践依据。1.近现代以来我国学术和学科的细化裂变必然促使方志学成为独立学科。2.方志的历史地位是方志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历史基础。3.方志活动的学术积淀是方志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学术基础。4.方志资源的广泛利用是方志学成为独立学科的社会基础。谈谈城区志编纂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张安东 《上海地方志》2023,(4):39-46+95
清代是中国古代方志发展的巅峰,方志编纂理论随之获得很大发展。康熙、乾隆、嘉庆三朝,三次编修《大清一统志》,各地方志的编修普遍开展,大量文人学者积极投身于方志编纂,大大提高了方志的质量,同时方志编纂理论研究也趋于深入。清代方志编修者在修志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方志编纂的理论问题,对于清以前的方志编纂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与此同时,在方志编纂理论的影响下,清代方志编纂体例、方志的结构形式出现了较大变化,在承袭旧志体的基础上,开始综合运用多种形式,这种现象反映了志书编纂实践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9.
百科全书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方志百科全书》是方志界第一部百科全书。编纂《方志百科全书》是进一步推进地方志事业的需要,其编纂过程也是对方志理论深入研究的过程,有助于方志学概念的规范化和方志学理论的系统化。为配合《方志百科全书》这一文化建设工程,本刊从2011年第l期始增设方志百科栏目,刊登有关《方志百科全书》编纂与研究的文章,以期将《方志百科全书》的编纂过程与方志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紧密结合,为方志理论工作者和《方志百科全书》编辑人员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0.
韩章训研究员继《普通方志学》(方志出版社 1999年版 )、《方志学基础教程》(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2 0 0 1年版 )之后 ,又有一部新著《方志编纂学基础教程》由方志出版社于2 0 0 3年 6月出版。该书运用现代哲学的生产理论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方志编纂学进行了一次新的整合 ,使方志编纂学实现了从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转化。该书按照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相统一原则进行谋篇 ,全面涵盖和系统阐述了从地情信息到方志文本或方志编纂实践到方志编纂理论的全过程《方志编纂学基础教程》出版  相似文献   

11.
理论研究     
方志学的学科体系 梁滨久在《方志研究》89年1期撰文,认为方志学的学科体系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 一、方志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志的种类与编纂目的,性质与特征,功能与属性,内容与体例,方志事业发展的内在原因与外部条件,发展规律与趋势,方志事业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12.
《史志研究》2001,(3):73-73
林衍经同志的新《方志编纂系论》,近期已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作20年来从事方志理论研究、参与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的成果,较详细地论述了省地县三级志书和城市志、部门志、专业志的编纂和续修,方志评论与方志编纂的密切关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一部利于读汲取方志编纂知识营养的读物。  相似文献   

13.
地方志机构是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学术研究机构,从古至今归属于政府序列。要确保二轮修志质量,必须统一省级地方志机构的级别,理顺关系,强化各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作用。地方志机构要设立方志学科、评定职称、开展方志理论研究,培养方志人才,造就方志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领军人物,同时要注意发挥修志专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史志》2001,(4):20-20
林衍经新著《方志编纂系论》 ,已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作者 2 0年来从事方志理论研究、参与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的成果 ,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论述了省地县三级志书和城市志、部门志、专业志的编纂和续修 ,方志评论与方志编纂的密切关系 ,是一本利于读者汲取方志编纂知识营养的读物。该书有四个明显特点 :第一 ,着力阐发方志编纂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 ,体现了实践性 ;第二 ,广征博采 ,引用了全国新编各级各类志书 (包括续志 )、志稿百余种 ,古今方志理论著作和文章数十种 ,并初步总结了当代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实践的经验教训 ,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加强新方志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对于提高新方志的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方志编纂过程中,新方志理论研究从末间断,反而不断深入。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方志理论也在不断创新。一、思想观念的创新明确指导思想事关新方志的定位和方向。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编纂已明确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  相似文献   

16.
谈方志批评     
方志批评是一种方志现象,它伴随着修志活动而产生,并与志书编纂共同发展。方志批评以志书和修志活动为对象,没有志书编纂,就不会有方志批评。志书编纂可以从方志批评中得到启发和指导,离开了方志批评,志书编纂中的经验教训就难以总结,志书编纂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就不易解决,志书质量也不易提高。因此,研究方志批评的作用、规律、性质和任务,探讨方志批评的标准、原则和方法.明确方志批评者的修养等问题,不仅是新志书编纂实践的需要,也是新方志理论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结合方志批评中的一些问题谈点看法,希望能引起志界…  相似文献   

17.
试论地方志的本质特征、性质与功能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甄人《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指出:“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大力加强方志基本理论研究和方志编纂学研究,建立新方志学科。”关于地方志的性质、特征与功能问题,在全国方志界的理论探索中,说法甚...  相似文献   

18.
聂华中 《黑龙江史志》2012,(2):31-32,34
<正>加强方志理论研究,对于新方志的创新和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方志编纂过程中,方志理论研究从末间断,不断深入。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志理论也在不断创新。一、思想观念的创新明确指导思想事关新方志的定位和方向。第一  相似文献   

19.
《广西地方志》在反映和引导基层修志工作实践的同时,对方志理论的研究也极为重视,尤其是在研究方志学科的基础理论、汲取旧志传统的内在价值、探索志鉴编纂的创新方法三个维度给予充分的关注。通过设立专题板块、构建起集中探讨和专门研究方志理论的学术平台,《广西地方志》刊登一批涉及方志学基础理论研究、旧志传统价值分析和志鉴编纂科学方法探索的重要成果,不断为新时期、新阶段的续志编修工作提供内在的思想指导与宝贵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史念海不仅是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新方志编纂事业和新方志学理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史念海在1949年之后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利用方志文献,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新方志编纂及相关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史念海对方志的起源和发展、史志关系、方志的性质、新方志的编纂方法、历史地理学与方志学的关系、新方志学的发展等问题提出了新看法、新建议,从而为丰富和发展新方志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