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而构建积极向上的精神文明,则离不开新闻舆论的正确引导。本文重点论述何为新闻舆论监督及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必要性.并对新闻舆论监督在和谐社会中的责任做了进一步具体化分析。  相似文献   

2.
朱学成 《攀登》2013,32(4):137-141
加强舆论监督是我国宪法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处理好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切实保障新闻机构和采编人员的合法权益,为新闻舆论监督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以充分发挥其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晓英 《攀登》2008,27(3):130-132
新闻报道必须坚持弘扬主旋律,但也应通过积极有效的传播使一些负面新闻信息发挥正面的作用。只要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准确理解和切实把握新闻信息的负面性,就能够使一些负面的新闻信息传播成为国家政策和制度层面的一种完善,并通过有效的警示和激励发挥大众媒体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所谓舆论监督,是指党和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和舆论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以及社会各个方面进行的监督。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好转,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增强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一、舆论监督亟待加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加强监督,一整套包括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  相似文献   

5.
张从宽 《攀登》2004,23(4):100-102
新闻深度报道目前已成为新闻媒体提升传媒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加强舆论监督、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力手段.在新形势下,面对新闻深度报道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力求做到客观与主观、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努力掌握立体思维、动态思维、宏观思维的方式,从而更好地发挥深度报道这一宣传形式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雷 《神州》2012,(36):252+254
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社会的构建速度逐步加快,新闻媒体作为国家主要的舆论监督手段,在人们的各项生存活动中发挥着日益加重的作用。但是,鉴于新闻采访事件容易遭遇采访者与被采访对象的冲突,采访工作被阻挠甚至是恶意破坏的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地影响了新闻媒体对其自身所具备的采访权的执行。本文以新闻采访权的相关法律保护为主体,着重探讨了新闻采访权在当前实施中面临的法制缺陷,以及完善法律对于新闻采访权保护作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没有公开性,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没有开放的新闻舆论监督,不能形成"众目睽睽难逃脱"的威慑,腐败就很难遏制  相似文献   

8.
杨杉 《神州》2013,(10):47
近年来,随着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范围的扩大,新闻媒体由于种种原因引起的侵权纠纷逐渐增多,新闻侵权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本文从新闻侵权责任主体着手分析产生新闻侵权的原因,并着重论述了构成新闻侵权的责任类型以及侵权主体的责任承担划归,以期对新闻侵权事实作出合理分析,有助于减少新闻纠纷,建设合理有序的新闻传播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百年潮》2000,(5)
在现代社会,新闻舆论被当做除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利之外的“第四种权力”。一个社会的“第四种权力)是否能健康、自由地发展,直接维系着这个社会是否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更新的功能。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新闻对于维护社会正义更是作用突出。朱镕基总理曾经给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这四句话精辟地总结了当前中国的新闻舆论所担负的职责和使命。那么,今日中国新闻界的状况是怎样的呢?《第四种权力——从舆论监督到新闻法治》一书,对中国新闻现状作了全景的展示和局部描述,最突出的部分则是对中国新闻现状的深入剖析,这一部分的文字感情沉痛而充满胆识,既有相当的批判意义又有着明确的建设性。  相似文献   

10.
赵红梅 《丝绸之路》2012,(14):69-70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作为一种快捷、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手段,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关注与人民群众的欢迎。目前由于法律不健全,记者的知情权、监督权缺乏实际保障,加之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制约,该项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对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及解决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缜密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盖春梅 《丝绸之路》2011,(10):69-70
新闻舆论监督是通过批评性报道来完成的。作为新闻舆论的一项特殊职能,批评性报道在维护社会环境、净化社会空气、鞭笞社会丑恶现象、弘扬社会正气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批评性报道要想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重点要把握好"度"。本文就批评性报道应注意的问题作以阐释。  相似文献   

12.
白风如 《神州》2012,(20):229+231
大同电视台是大同市一个主要的新闻传媒单位之一,具有新闻宣传、舆论监督、反映民生、服务经济、娱教于乐等诸多功能。它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上要对市委市政府负责,下要服务于各条战线和广大的人民群众。作为一个城市电视台,  相似文献   

13.
康化夷同志著的《大洋两岸——中美新闻传媒研究》一书(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这是一部比较新闻学著作,但作者未在书名中明确地标出“比较”二字,其实是十分明智的,因为在中美各自的新闻传媒中,某些方面可进行比较,如“新闻传媒的理念”、“新闻的舆论监督”等,而在某些方面却无法比较,如“新闻的自由与不自由”等,中国和美国的国情各不相同,历史文化传承差异很大,读者阅读新闻的兴趣也迥然不同,孰优孰劣,孰长孰短,难以  相似文献   

14.
施艳秋 《攀登》2006,25(1):57-59
新时期,新闻媒体如何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这是新闻业人必须深入思考和正确把握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充分认识加强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正确把握舆论监督的指导原则、讲究舆论监督工作艺术、提高舆论监督效果、实行正确的舆论监督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齐培福 《攀登》2011,30(5):123-125
电视媒体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喉舌,也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电视新闻及其新闻评论,必须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把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6.
张文国  李国亮 《沧桑》2011,(2):218-219
网络舆论监督的监督主体的广泛性、监督内容的全面性及监督结果的实效性,使网络舆论监督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社会监督方式。网络舆论监督在打击腐败,净化社会环境的同时,其独特优势也给高校干部选拔监督工作带来了新思路。本文以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为切入点,进而阐述网络舆论监督在高校干部选拔监督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攀登》2015,(4)
有效制约公权力,是预防特权和健全制度建设的根本途径。本论文以西宁为例,探索新闻舆论对地方政府权力运作的监督现状。选择以地方新闻媒体以及网络时政论坛为背景,以西宁目前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基本现状为主要内容,探索舆论监督对于构建多元化的监督格局、提高地方政府反腐倡廉整体水平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成国 《攀登》2005,24(4):113-114
舆论监督是加快法制化进程和建立法治政府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现代行政监督和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和舆论监督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文从舆论对依法行政监督的必要性、行政机关对舆论监督应有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开展舆论监督应坚持的原则等方面作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的政治实践表明,制止腐败行为,单靠公务员的道德自律是远远不够的,主要应靠法律和广大人民的民主监督。而民主监督的有效武器之一就是舆论。邓小平说,“很多地方看到报纸批评了的做法,就秘密地改,这就是报纸的作用。”党的十五大报告也指出,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反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的作用。《“关系牌香烟”报道始末》一文,从侧面反映了舆论监督的廉政建设中的威力。有些人害怕舆论监督会影响社会稳定,实际上,以“莺歌燕舞”掩盖歪风邪气,社会反而无法稳定。只有公开地无情地揭露贪官污吏及一切一正之风,才有助于社会真正保持稳定。当然,坚持正义的新闻从业人员可能因此遭受非难,但是正义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只要像彭德怀那样,具有为人民的疾苦“鼓与呼”的精神,同邪恶的腐败行为作斗争,就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支持,法律的保护,成为亿万百姓钟爱的新时代的喉舌。  相似文献   

20.
舆论监督这个话题已经谈了二十多年了,至今仍是世人关心之所在,因为它确实是于国于民意义重大的话题。本文打算简单回顾舆论监督提出的过程,探讨舆论监督的确切含义以及当今条件下应该着力的重点和怎样才能保证舆论监督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