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做过他多年助手的田启文眼中,周星驰是个生命中只有电影的“孤独老人”,电影之外,木讷、自我封闭、几乎不通人事。然而,他也有商人敏锐圆滑的一面——会制造话题、炒作新闻、结交拜访官员…… “通”与“不通”的转换点只有一个——对他的电影有没有好处?  相似文献   

2.
山东大学山东高考生王晓晓这几天心里很“爽”,今年他考出了理科总分640分的好成绩。别人都在忙着选填“志愿”,他却一点都不着急,因为他打算只填一个“志愿”——山东大学。为什么?“就因为山东大学有一位年轻的校长!”7月流火。我们冒着酷暑专程赶往泉城济南,采访这位山东大学的“魅力校长”——展涛。  相似文献   

3.
何伟来了。自2011年以来,他已经在中国内地出版了3本书,这是他第一次大规模“接见”自己的读者——有读者评论,他走的是“群众路线”,写的是新时代的“红宝书”。中国人直言不讳对他的喜爱和崇拜,他们拿着英文版、繁体字版、简体字版的何伟作品,排在长队里等待签名,像是捧着不同版本的写作圣经。  相似文献   

4.
王唯吴明 《人物》2022,(1):56-63
过去两年,那个“很冷、很酷”的蔡徐坤好像“解冻”了,他逐渐开始意识到表达的重要性,也开始学着接纳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在《人物》的拍摄开始之前,蔡徐坤被告知他需要回答一个问题——用一个字来形容—下你的2021年。他说.那一刻有很多字跳入脑海中,但他最终选择了“容”。  相似文献   

5.
隆冬岁末,云南宣威县城里有位垂危病榻的老先生,断断续续地呼唤:“琼英——回来——了——吗?”侍候在床榻的大儿子回答:“爹,幺妹会回来的!”听儿子这么说,老人满意地安然入睡了。这位老先生就是一生追求进步与革命、实行实业救国、经历坎坷而不平凡的云南火腿工业的先驱、民主革命参加——浦在廷。他呼唤的“琼英”,是他的小女——浦琼英——邓小平夫人卓琳。1950年12月,得知父亲病危消息的卓琳,风尘扑扑地从重庆赶回老家与父亲见面后,老先生泰然长逝。  相似文献   

6.
施雷钧 《世界》2006,(5):44-47
没有一本书不是一个作者的灵魂。他创作了数以百首声乐以及大量的器乐、合唱、舞剧等音乐作品,但他仅仅只出版了一本《飞天——徐景新艺术歌曲选》,况且还“诞生”得很艰难。在众多的作品中,他最倾心于其中12首艺术歌曲,因为,那里有他灵魂深处的东西……——题记  相似文献   

7.
秀才——温文尔雅;军阀——色厉内荏,二者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不过在近代史上,却有这么个人,愣是将两者机械地揉搓在了一起。他曾经以军人戎装荣登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在孙中山之前,斯大林这个“唐伯虎”最早差点点上他这个“秋香”;  相似文献   

8.
没有他就没有辛亥革命的早日成功;没有他就没有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迅速崛起;他是20世纪初江浙财团的四大亨之一;孙中山称他为“二兄”、“中华第一奇人”;毛泽东称他是“有经济眼光”的人——他就是“民国奇人”张静江。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曾中探花,这也该算是“高中”,但据说他对此十分沮丧,甚至打算自杀——他有个口号,道是“平生不作第二人想”。对他而言,考个第二名就是失败,考了个第三名,虽被美称为“探花”,对张之洞而言,就太倒霉了。  相似文献   

10.
藤田和芳决定把他的“革命”带到中国。2013年7月9日,他的中文版自传《一根萝卜的革命》在北京举行发布会。这天,为他“站台”的有著名学者秦晖和资中筠。来到中国之前,藤田和芳特意为签售练了汉字——“有机农业是和平的农业”。  相似文献   

11.
沈国凡 《文史精华》2013,(12):19-24
有这样一个人,他与其他的“胡风分子”不同,既未与胡风有任何的来往,也根本不知道有个什么“胡风集团”,更不知道这个“集团”里的任何事情,只是因为在查获的欧阳庄给胡风的信件里提到了他——“苏州有一同志”,也就无辜地受到了牵连和迫害,成为整个案件受到牵连的两千多人中唯一的一个“无名者”。  相似文献   

12.
在日军从军作家中,有一位名气很大的“专业作家”——石川达三,他与火野苇平一样,都是日本文学“芥川奖”得主(早在1935年,他就以中篇小说《苍氓》获得了首届“芥川奖”),但是他的“战争文学”创作却一度被“打入冷宫”,迥异于火野苇平作品所受到的待遇。  相似文献   

13.
赵新先调查     
退隐江湖一年有余的赵新先不会想到,自己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的方式竟会如此不堪——“逮捕”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11月20日,赵新先以“涉嫌渎职罪”被深圳警方逮捕。当年,这位被称为“三九教父”的人物,身上笼罩了无数的光环:“中国中药现代化之父”,“中国改革十大风云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人民解放军二级英模”、“中国经营大师”……弹指20年,人生拐了一个弯,赵新先又回到了起点——深圳,这个他艰苦创业的地方。不同的是,1985年他领着南方医院药剂科的一帮同事来笔架山下,是创业;而今,在看守所里,他和一群下属们闭门思过,在静待惩罚。赵新先一手造就了三九集团,目前看来,他或许将因三九集团而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14.
罗云觉得那个夜晚宋山木的脸上有一种自我麻痹的神情,他先是眼神坚定地对她说,“找对你这么好,你怎么这样伤我的心。”当他利索地拿出按摩棒,没有任何多余动作,罗云脑袋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强奸!事后,他让她清洗浴巾,“厨房里的台子上是洗衣粉”——她知道自己一定不是第一个受害者。他对她说了一句至今最让她难以启齿的话——“你一定是我的人。”  相似文献   

15.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常常幽默地对别人讲,他有一个贮藏万物的“百宝囊”。他的“百宝囊”就是笔记本。他从来不离开自己的“百宝囊”,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从中变幻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形象。为了描写1813年战争时期的俄国社会现象,他翻阅摘抄了70多种共几百卷的历史著作,连自己的家也变成了一个藏书万卷的图书馆。无独有偶,俄罗斯著名作家果戈理也有一个“百宝囊”——一本大型笔记簿,厚达490页,封面上有他的亲笔题字“万宝全书”,里面记下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历史、地理知识,有民间种种有趣的传说,还有俄罗斯人及乌克兰民族的风俗习  相似文献   

16.
吴欢口述 《纵横》2013,(6):29-32
在中国戏剧界,有一位被周恩来称做“神童”的剧作家,他19岁时就因抗日戏剧《凤凰城》名满全国,他就是吴祖光。曾有人说他:“空有满腹才华,奈何屡遭坎坷,生不逢时!”吴祖光听后答道:“自清朝被推翻以来,我经历了民国、共和国,各种各样的好事、坏事、怪事都遇上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国家越来越好,哪里是生不逢时?当然是生正逢时。”从此给人题字时,吴祖光只写四个字——“生正逢时”。  相似文献   

17.
孟昭庚 《文史春秋》2006,(10):56-61
冈村宁次其人上个世纪50年代,在台北阳明山的国民党高干训练班——“革命实践研究院”里,有一位特级军事教官,国民党高级干部见了他得恭敬地称他“老师”,要向他敬礼。这个人是黄面孔,乍看上去颇像中国人,还有一个中国的名字,可是他压根儿就不是中国人。那么,他是谁?他就是大名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一个人,他集教授、居士、护法,宗教家、哲学家、杂家于一身,被人赞之为“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有人称他是佛学大师、禅宗大师、密宗大师、易学大师、国学大师;有人称他是当代道家、现代隐士、“通天教主”;也有人称他是“高明术士”、“江湖骗子”。他就是南怀瑾——一个像谜一样的传奇人物。那么,南怀瑾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9.
他声称“中国科学家有知识障碍”,认为自己与权威专家相比,“站在一个非常高的顶端”如果有人突然对你说,他是一名科学家,能帮助你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你肯定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然而,郑奎飞就敢说:“我要让死者复活!”并且声称自己的“人体冷冻复活计划”是继“曼哈顿”、“阿波罗”、“人类基因组”之后的世界第四大科学计划。此外,他还提出了一系列“郑氏理论”——心志成功“五虎将”学说、“世界货币统一理论”、“消费资本力理论”等。  相似文献   

20.
殷明星 《南京史志》2023,(28):79-80
<正>何林生,镇北北关桥人,身高七尺,矮小,瘦削,花甲有余。我一直不知道他的准确年龄,也一直没看到他的档案或身份信息。正宗农民,幼时习木匠,听说有把好手艺,吃过“百家饭”——是个木匠、瓦匠、漆匠的活计样样都会的“杂匠”。认识何林生师傅近30年,我能知道的差不多就这些。我20岁工作的时候,何师傅就是我们学校的“工友”,那时看他就是个老头。现在我也长成一个老头了,他还是原先的那个老头——岁月居然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这的确是个奇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