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婷 《丝绸之路》2012,(17):22-23
"小时候很多事情都记不太清楚了,唯独对《四库全书》记忆颇深。本就对父亲极其敬重,加上父亲说《四库全书》是国宝,因此《四库全书》留给我的是神圣不可亵渎的印象。"何能贤说。  相似文献   

2.
周景良 《收藏家》2013,(7):15-24
我历来知道父亲周叔弢爱好书法艺术,并有相当的修养;但见到他如前述那样早就发现《智永千字文》的重要,却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我没有认识到父亲的欣赏、鉴定水平有这样深刻。  相似文献   

3.
朱德同志和吴玉章同志在一九四○年九月下旬曾写信给我父亲李根源谈到百团大战的问题。我父亲于一九三八年从西安回到昆明,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不断将《解放月刊》寄给我父亲,这两封信也是从西安寄来的。我父亲在抗日战争三周年纪念日写了《“七七”三年抗战纪念感赋五绝句寄慰前敌将帅诸公》,发表在重庆《大公报》上。朱德同志和吴玉章同志看到了我父亲的诗后,分别和诗五首,与信一并给我父亲。我父亲在编《永昌府文徵》中保存了这些极珍贵的史料。现加注发表。  相似文献   

4.
更正声明     
《百年潮》2015,(1):71
本刊第10期《我的父亲张文松》一文中,"彭真指定我父亲负责刊物的筹备"应改为"彭真指定我父亲和市委宣传部暂时负责《前线》的筹备"。特此更正。  相似文献   

5.
鲁敏 《名人传记》2022,(7):52-57
我认识鲁敏老师,首先是通过她的作品。我读过她的《墙上的父亲》,可能因为我是男性,是父亲,很容易因父爱共情,我被作品里那股深沉而持久的爱所折服。之后,《此情无法投递》《六人晚餐》《奔月》等作品陆续挤入我家书房。  相似文献   

6.
正1957年,我出生于重庆。那时,我父亲在重庆航道区工作,母亲在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工作,住在朝天门水巷子。我从小就喜欢画画,还记得我用粉笔在家里的木地板上画画,父亲说,最早是他教的。1964年上小学之前,父亲调到武汉工作,家也就迁到了汉口民生路长航宿舍。从上小学起我就痴迷连环画,对刘继卣的《鸡毛信》《大闹天宫》《东郭先生》,贺友直的《山乡巨变》《李双双》等等,爱不释手,我自己  相似文献   

7.
代际理解     
父亲每天带个收音机爬山。前阵子他把一个可以插SD卡的收音机放到我跟前,让我往卡里装几首歌。我把我喜欢的音乐共享给他,他不满意,让我返工,还点名要那几首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东方红》……  相似文献   

8.
葛许国 《古今谈》2005,(3):42-43
看了浙江省文史馆编纂的《古今谈》杂志刊载的两篇文章:《陈仪在浙江的三次任职》、《陈仪之死》,心里有很多感触。1948年,陈仪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时,任命其亲信,北京大学政治系毕业的李铭本为省政府主任秘书(相当于秘书长)。而我父亲葛一训当时任省政府办公室机要秘书,直接在李铭本指导下工作。李铭本的父亲与我祖父是很亲密的朋友,因此李铭本和我父亲葛一训也成为世交和知己。当时李铭本和我父亲都亲密地以兄弟相称,李铭本是大哥,父亲是小弟。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根据父亲罗绳武生前的有关手稿和书信整理而成。第一节(原文标题为《辛亥革命·父亲的牺牲·梦幻中的期待》)和第二节(原文标题为《我和妹妹的求学道路》)是他于1973年3月10日用铅笔书写的手稿片段,如今稿纸已残破,字迹不清。  相似文献   

10.
正1966年5月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正在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的兴隆中学高中一年级读书。当年6月初,随着《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发表和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被《人民日报》登载,我所在的兴隆中学也同全国所有的大中小学一样,开始"停课闹革命"了。在这样的形势下,当时担任农村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我的父亲王殿义曾打算让我暂时不去上学,在家呆些天等复课时再去。但我却告诉父亲说:"爸,这可不行。因  相似文献   

11.
孙健  王磊 《钟山风雨》2008,(3):47-50
十年前,香港著名建筑家、艺术家,曾设计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的何弢在台湾《传记文学》杂志第78卷第1期发表了《我的父亲何炳贤》一文,公开为其父的历史功过重作评价,在社会上引发了争议。文中称":父亲不为名、不为利、更不为权,到底他为的是什么?也许他自己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12.
周七月 《炎黄春秋》2011,(12):67-70
当下,"唱红歌"几乎成为专业词汇。对此,我倒有资格说点往事。我是唱着红歌长大的一代,因为自打我会唱歌,普天之下就没有不红的歌了。我母亲王昆是以唱红歌为职业的歌唱演员,她从唱《秋收》《翻身道情》,歌剧《白毛女》……再到《农友歌》,虽然她当过几乎十年的"黑帮分子",但她这辈子没有唱过任何一首不红的歌。我父亲周巍峙从上世纪30年代就参加革命,先是在上海搞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以何立山的笔名写过《上起刺刀来》等一系列抗日歌曲;后  相似文献   

13.
梅绍武 《百年潮》2003,(3):63-65
《天女散花》中梅兰芳饰天女英国汉学家施高德教授(A.C.Scott)1956年曾由香港来京考察中国戏剧并访问我的父亲梅兰芳。父亲在北京国际俱乐部接待了他,跟他交谈了两个多小时。施高德当时是研究中日两国戏剧的专家,已发表《中国古典戏剧》和《日本歌舞伎》两部著作。他返回香港后,在1959年又由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英文专著《梨园魁首梅兰芳》,这大概是西方人士所写的第一部梅兰芳传,全书132页,内容尚属详实。最近我从书架上取下他当年赠送的这本书,重读一遍,发现其中记载了父亲当年访美演出时的不少情况,对我很有启发。其中有些事我未曾在拙作《我的父亲梅兰芳》(1984)第  相似文献   

14.
方朔 《炎黄春秋》2007,(6):67-72
我的父亲方未艾和作家萧军生前是60年的至交,父亲生前曾写下5万余字的回忆录《我和萧军六十年》,最初发表在《东北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8月第一辑上,后收入辽宁省政协和本溪市政协2004年4月共同出版的《历史珍忆》一书。我作为晚辈,对萧军的一生,别有一番认识和感情。  相似文献   

15.
王放 《文史天地》2015,(1):80-82
偶然看了张明权和谢崇禄老先生发在《文史天地》2003年10期上的《爱国军人王定仪》这篇文章,勾起了我童年时代对父亲的松散记忆。父亲是1965年去世的。那天正好是我初中毕业考试完毕,从学校轻松出来,走完15分钟路程,远远看见我家屋顶安装的无线电收音机的天线断了,心中一愣,到家即惊悉父亲去世。父亲在1962年患脑溢血瘫痪在床,几年来乐观面对。我从没听见过他喊痛叫苦,在他  相似文献   

16.
李锐 《炎黄春秋》2011,(11):58-62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虽然我晚六年才出生,但是那个年代的许多人物留在我的记忆中,有着不解之缘,也可以说给我不少影响.这个话题要从我的父亲说起.一、父亲与凌容众1922年我五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我继承了他的书桌,抽屉和小柜中有许多书籍,还有几张照片.我印象深的除《饮冰室文集》、《玉溪生(李商隐)诗集》(三种颜色字体线装...  相似文献   

17.
<正>看了《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4期上《〈烈火金钢〉作者刘流和我》一文后,十分感慨,文中充满了作者对老战友——我的父亲无限怀念的革命情谊,作者对战火纷飞中的往事是那样记忆犹新,对我父亲的描写维妙维肖,我们看了觉得十分亲切,非常感动。  相似文献   

18.
周七月 《纵横》2014,(11):47-52
周总理亲口对我父亲说,他是国家总理,而我父亲是“文艺总理”,但父亲在《八十自嘲》一文中,却幽默地自我描述说:“来自贫寒户,混迹文坛中,奔忙六十载。一个打杂工。”  相似文献   

19.
<正>父亲周翼南离开我们一周年了,但并不觉得他离开得很久。因为有父亲的文与画相伴,我一直以为他只是远行了——在浩瀚的宇宙中,不再有时空的束缚,如他一生潇洒脱俗的性情,如他那枚方印“随心所欲”。父亲远行后,我陆陆续续整理他的文稿画作、笔记书信。古人有云“文人相轻”,父亲却在文艺界有着众多师友,他用他真挚质朴的笔,记录着同时代文学家、艺术家等师友的深情厚谊,虽非生死之交,却可以说肝胆相照。这些文章,收录在他的《画外谈画》《书房画室》《秋菊集》《手相》等散文集中。在父亲的文字里穿行,追随着他的足迹,我读懂了父亲,读懂了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情怀。  相似文献   

20.
我和父亲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朱自清《背影》里的父亲形象,是“父爱如山”的具象表达,代表了一部分人和父亲的关系——在最初的生命里,父亲是很多人的原始偶像:高大而雄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