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声音     
《南方人物周刊》2013,(44):24-24
我认为空气污染对人的危害现在还没明显地显露出来,严重的空气污染其危害比非典还严重。目前人类死因中八成是慢性病,空气污染几乎与所有慢性病发病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人不能不呼吸空气,雾霾人人受害,无法躲避。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2015,(4)
<正>从最开始的沙尘,到如今的雾霾、PM2.5,空气污染是生活在北京这个城市的人所共有的记忆。刚刚闭幕的两会上颁布了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让人们看到了政府治理的决心;在朋友圈、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疯狂传播的《穹顶之下》唤醒了大众参与环保的意识。而政府的决策和民众的配合,都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支持与指导。2015年2月底召开的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  相似文献   

3.
近三四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当下,如何有效并持久地治理"雾霾",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工业化进程在许多国家都带来了空气污染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发达国家积累了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经验教训。本刊在此邀请五位环境史研究者介绍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与美国治理空气污染以及相关环境问题的成功案例,希望能对我国的空气污染治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涉及对象广泛的公共环境问题,雾霾的有效治理亟需清晰界定利益相关方并识别其行为选择,找寻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距,进而寻求多主体协同治理策略,力求在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氛围中共同推动雾霾污染问题的最终解决。当前,面对日趋严重的雾霾污染,作为利益相关者的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方主体,应秉持优势资源互补、统筹合作增效、兼顾多方利益的协同治理思维和集体行动逻辑,为雾霾锁城困局的突围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以此构筑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雾霾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热词     
《南方人物周刊》2013,(43):14-14
重度霾 近日,一场灰霾天气席卷全国南北,导致国内平均雾莉天数达52年来之最,共有13个省市创下了“历史纪录”。截至目前,全国20个省份、104个城市均中“霾伏”,达到重度污染,以往较少出现雾霾天气的南方地区也遭遇罕见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6.
田亮 《环球人物》2013,(3):69-71
近日来,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持续遭遇雾霾天气,造成严重空气污染,多地PM2.5(可入肺颗粒物)监测值濒临"爆表"。北京的PM2.5值一度逼近1000,是国务院2012年公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平均浓度的30倍,民众不得不戴上口罩,网友调侃为:自强不"吸"。1月13日,北京发布当地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  相似文献   

7.
《环球人物》2014,(31):34-35
澳大利亚·悉尼11月13日,澳大利亚悉尼邦迪海滩,400名示威者将头埋进沙滩,抗议澳大利亚将气候变化问题从G20峰会议题中删去。澳洲环保组织曾有报告指出,澳洲的空气污染法规以及对空气污染的监控都存在缺陷,民众健康受到威胁。抗议者以这种行动表示对政府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8.
清新空气游     
雾霾天气,是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一种空气污染情况.在湿度较大的清晨或夜间,形成的是雾;随着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的形成,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的原因. 今年年初,我国中东部地区陷入持续的雾霾天气中,这让生活在这些地方的民众苦不堪言.为了享受清新的空气和蓝天白云,去我国福州等南方城市旅游的游客日渐增多.而毛里求斯、爱尔兰等空气清新的国家,也吸引了国内外不少游客前去度假. "空气游"这一旅游业的新兴名词,正随着人们对旅行、休闲需求的提高,逐渐走入了寻常百姓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北京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启动阶段。从70年代初起,北京市以消烟除尘工作为中心,由空气污染调查入手,将空气污染治理逐步从末端治理向根源治理推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综合治理,北京市空气污染状况得到初步遏制。回顾总结20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市空气污染治理的经验与教训,有助于理解中国空气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艰巨性。群众性消烟除尘会战是空气污染的末端治理、运动式治理,而从源头上综合治理空气污染才是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10.
在刚刚过去的10月,我带着社里的记者们去吉林出差.几天的行程一切顺利,却在返程之日遇上了雾霾天气.一大早睁开眼睛,只看见窗外灰茫茫一片,能见度也就20米的样子.走出屋子,外面的空气有些呛人.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口罩,我们只好捂着嘴走在街边.高速封路、航班延误,满城的雾霾打了我们个措手不及.看着一辆辆汽车开着雾灯缓慢前行,一位年轻的记者不禁感叹:从没亲身遇到过空气污染,这还真是个大问题,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太大了. 近年来,大雾锁城的现象频频出现.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在工作之余无暇顾及愈发严重的空气问题.频繁污染,鲜有治理,越来越多的地区正遭受着污浊空气的侵袭.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一位著名军事评论员在电视节目中点评了有关雾霾的话题,他认为激光武器会被雾霾严重干扰。这番有替雾霾漂白嫌疑的言论,导致舆论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12.
周殷 《区域治理》2022,(3):62-65
雾霾是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还会影响人体健康.要高度重视对雾霾的成因进行分析,制定科学高效的治理措施.本文通过对我国雾霾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对现有治理措施从抓好重污染天气的应急措施和雾霾治理根本出路两大方面进行总结,全面探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方法思路,为治理雾霾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雾霾中的城市,给我们带来了危机!"雾"与"霾"都是影响能见度的一种天气现象,非专业人员一般不好区分雾和霾,需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雾霾天气损害人体机能,降低人体免疫力,营造大量的亚健康人群。解决问题的关键途径在于减少城市大气污染。为了城市生活更美好,我们正确认识城市雾霾现象,坚决防治城市雾霾。  相似文献   

14.
康金超 《环球人物》2013,(25):62-63
专家指出,节能门窗的推广能有效降低雾霾影响曾几何时,"雾"在人们心中代表着神秘、飘渺和梦幻。然而,当"雾"演变成"雾霾",它就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烦恼。雾霾中的细微颗粒物,会导致多种疾病甚至引发癌症。大多数人都关注怎样才能减少雾霾,但很少有人知道,更换节能门窗,改善建筑物的节能环保效果,就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王善超 《旅游纵览》2013,(3):122+129
连续多日的雾霾使得我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防治雾霾,正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对于传统的防霾措施,通过统筹各项技术、管理、政策等措施,城市规划更能从源头对雾霾的防治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公共自行车交通(以下简称公自)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型公共交通模式,逐渐成为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大量学者探索了公自的使用特征及影响因素,但关注天气条件对公自使用影响的研究不足,来自中国城市的实证证据更是缺乏。本文以西安市为案例,利用西安市公自系统运营数据,探索降雨和空气污染对城市居民公自使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降雨和空气污染条件下公自使用规模减少,但降雨带来的影响大于空气污染。②降雨和空气污染条件下公自站点中平衡站点比例减少,且公自借出和归还为主站点的冷热点区域空间分布发生显著差异。③降雨和空气污染对公自使用强度有显著影响,一级站点数量明显减少,且降雨的影响大于空气污染。降雨条件下公自使用高强度站点中心化和沿走廊分布的空间特征弱化。但空气污染条件下,无显著变化。研究结果有助于准确评估降雨和空气污染对于城市居民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能为更准确的研究城市居民公自使用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热词     
《南方人物周刊》2014,(3):14-14
二手烟〉雾霾 今年1月初,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介绍,经过测试,一个空间内如果五六个人每人点燃一根烟,屋内的PM2S含量要比雾霾天还严重得多;很多吸二手烟的人,因此受到健康的威胁不比雾霾天小。  相似文献   

18.
眼界     
上海 12月8日,上海,浓雾笼罩着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低层建筑隐没在雾霾之中。环保部日前数据显示,近几天的雾霾使得全国20个省份10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污染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杨军辉  赵永宏 《人文地理》2019,34(6):136-145
在雾霾天气频繁影响旅游业发展背景下,本研究以西安为案例地,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综合运用统计分析与卡方检验方法,从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三个阶段,系统探究雾霾天气下国内游客的旅游意愿、行为特征、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当前旅游发展阶段,受旅游机会、成本等因素影响,国内游客普遍对旅游城市雾霾天气影响重视不足,且不同旅游阶段游客旅游意愿与实际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偏差。同时,游客对旅游城市雾霾天气的响应特征具有极强的内在关联性,且游客对雾霾的关注率、知晓率和游后意愿行为等均受其婚姻状况显著影响,而与其惯常生活环境无关。  相似文献   

20.
吕莜 《旅游纵览》2016,(4):46-49
正航班大面积延误,口罩成为热销品,喜欢晨练的人们不得不待在家里……近年来,雾霾天气频繁影响着我国多个地区,其中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最引人关注。不可否认,雾霾天气和PM2.5污染,确实对公众的健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危害。雾霾细颗粒物严重超标,也让亿万人揪心,舆论哗然,一时间“十面霾伏”“自强不吸”等词在媒体上被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