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驻日本的中国军人要求高壮帅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苏、英、中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派军队对日本进行占领。  相似文献   

2.
刘子玉 《史学集刊》2020,(2):118-128
1955年9月,日本正式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英国为首的14国对日援引关贸总协定第35条,拒绝给予日本最惠国待遇。为同英国签署通商航海条约,获得最惠国待遇,日本与英国展开了长期艰苦的谈判。谈判迁延日久,英国缺乏尽快缔约的动力,日本则缺乏推动缔约的筹码。1950年代末日本政府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决定直接推动了谈判进程。为与英国达成协议,换取英国最惠国待遇及其撤销对日援引第35条的承诺,日本不得不在保护条款与敏感清单这两大问题上做出让步。1962年《日英通商航海条约》构建了日英经贸关系的稳定框架,扫清了战后日英关系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日英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该条约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但却是在日本做出重大让步的前提下缔结的,日本经济外交在收获了重大胜利的同时,也显露了自身的局限。  相似文献   

3.
1898年5月,日本驻华公使建议日本政府接受中国留学生和向中国派遣军事顾问,日本政府把向中国派遣军事顾问同对列强的协调外交结合起来,以促进日英同盟,企图实现联英联华一箭双雕的外交政策。戊戌政变后,清政府和日本政府根据各自的目的,就驱逐康有为等离开日本和招聘日本军事顾问等事进行交易。此后,日本军事顾问迅速介入了清末的军事改革  相似文献   

4.
正冈田英弘著,王岚,郭颖译,海南出版社2018年9月版。冈田英弘早年于东京大学文学部研习东洋史,曾因对清朝《满文老档》的研究工作而获得日本学士院奖。后逐步拓宽视野,对于蒙古史用力尤深,同时对于日本史与欧洲史亦有独到看法。他对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历史书  相似文献   

5.
日本侵略者接受投降内幕[湖北]高士振最后通牒1945年以来,日本侵略者在中、美、苏、英等盟国军队的沉重打击下,损兵折将,一败涂地。为了敦促日本法西斯早日投降中美英三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发出了要求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7月26日上午7时,日本当局外...  相似文献   

6.
鲁南 《文史月刊》2011,(5):63-65
1938年4月,日本在中国建立了外交口的专门特务情报机构"特别调查所",因该机关创建以来,一直是由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副总领事,后来升为总领事的岩井英一负责,又被称为"岩井公馆"。  相似文献   

7.
《四国协约》生效后日英同盟协定自动失效,同盟宣告解体。从表面原因来看,日英同盟解体是日美矛盾发展到军备竞赛的激烈程度致使美国成压力图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的英国放弃与日本的结盟,以避免英美之间直接军事冲突的结果。但从根本上来说,任何两国之间的国家利益不可能长久地保持一致并维持永久性同盟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审视同盟的解体则是日英两国的国家利益产生矛盾和冲突,以致在同盟范围内无法进行协调的结果。本文即从日英同盟解体的根本原因入手,分析了同盟解体及其对日本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日本对华北沦陷区的金融控制与掠夺曾业英日本在整个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沦陷区的金融掠夺从来就没有放松过。本文仅就日本对华北沦陷区的金融控制与掠夺作一简要剖析,借以说明日本对华战争的侵略性质及其失败的必然性。一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日本占领华北后,指使伪政...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的战败投降,美、英、苏等主要战胜国都分别派兵以不同方式登上了日本的领土。苏联占领了日本的北方四岛,英国也以英联邦的名义派印度、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军队协助美国占领日本。而唯独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参加国和抗日战争中牺牲最大的国家一中国却没有派出一支军队踏上日本的领土。原因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10.
论近代日美在亚太地区的矛盾──以夏威夷、菲律宾为中心苏州大学高芳英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迅速崛起。在明治维新初期,西方列强特别是美国,对日本采取了扶植政策。在日本侵略台湾和朝鲜的过程中,美国均曾予以支持和纵容。但是,当日本羽翼丰满,开始觊觎亚太地区霸主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日本研究概述高芳英美国与日本的接触,开始于19世纪初期。到二次大战以后,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中重新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更刺激了美国人对日本的研究。许多研究日本的专门机构在美国应运而生,研究的课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本文仅对美国的日本研...  相似文献   

12.
1858年汉口开埠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以此为据点,加强了对武汉、湖北乃至长江中游地区的侵略。1889年张之洞督鄂后,德国通过军火贸易与湖北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由此向张之洞推荐了以时维礼为首的一批德籍工程师,使得德国的势力得以向湖北渗透。在大冶铁矿,德国通过本国工程师赖伦获得了在该矿侵略权益的先机,在汉阳铁厂则同英、比等国为谋取总监工职位展开竞争,在萍乡煤矿则通过贷款获得了主导地位。甲午战后,张之洞的外交政策发生改变,主张向日本学习。适逢日本创立官营八幡制铁所,为满足铁矿石的供应,日本先以煤铁互售同汉冶萍搭上关系,后陆续提供较其他列强相对优惠的贷款对汉冶萍进行经济渗透。尤其是1913年的1500万日元大借款,日本胁迫汉冶萍聘用日本的高等工程顾问和会计顾问,加强了对其政治控制。日本利用日英同盟等有利的国际条件,同英、德在汉冶萍厂矿展开竞争并逐渐将其排挤出去。日本还挫败了美国染指汉冶萍的图谋,多次阻挠北洋政府将汉冶萍收归国有的企图,并将中日合办逐渐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缺乏外部列强制衡和内部国家支持的条件下,日本逐渐取得了对汉冶萍的垄断地位,并使之成为八幡制铁所的附庸。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赴日本留学时间考贾天运,刘爱英关于李大别赴日本留学的时间,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是1913年冬。近几年来有一种新的说法,认为李大钊赴日留学到达日本东京的时间为1914年1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李大钊研究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李...  相似文献   

14.
吴景平 《历史研究》2012,(3):81-95,191
1938年春夏之交,为避免留存于天津租界的巨额白银被日本窃夺,中国方面展开以英国为主的对外交涉。因国民政府最高决策者蒋介石对天津租界存银问题关注不够,直接从事对英交涉的外交部与主管货币银行事务的财政部未能充分沟通和融洽合作,加上英国一味维护自身利益,不顾中方反对,对日采取妥协退让政策,进而影响法国也向日本作出同样让步,中国存银最终被日本监控并攫夺。在对英交涉中,国民政府对英国不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重大利益的本质有了深刻认识,因此英国在国民政府战时外交全局中的地位下降。  相似文献   

15.
呼兰县文物管理所藏有一方1934(伪满康德元年)日本侵略者为"纪念"因侵略中国而战死的日本军人和效忠日本的伪军建立的石碑--"英灵塔"碑.碑高76、宽121、厚23厘米.石碑为灰褐色花岗岩质.碑体三面刨光,保存完整.形制呈卧式,上端两角为凸圆形.石碑正面有"英灵塔"三个字,由伪满洲国总理大臣郑孝胥亲笔题写.背面为碑文,颜体楷书,30行,行19字,字径3厘米,共538字(见附录),由伪满呼兰县县长梁维新撰文、书丹. 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在呼兰留下的一个罪证.  相似文献   

16.
杨换宇 《民国档案》2014,(2):120-128
抗战初期,日本提出扣留津、秦海关税款要求,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与英、美政府都试图说服国民政府接受日本的要求。然而,作为最高统帅的蒋介石表示明确反对,却又无法提出合适的解决策略,只得以拖延战术应对。总税务司又提出,由津海关税务司以个人名义处理津、秦海关危机,以保全国民政府的"面子",英、美亦分别提出多种方案供国民政府选择。随后,国民政府决定以牺牲津、秦海关的利益,换取解决战时全国海关问题,却遭到日本军方的极力反对。在武力威胁面前,"交涉"显得苍白无力。最终,迫于各方的压力,国民政府由抵拒走向妥协。  相似文献   

17.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香港即处于日军包围之中。由于港英当局对日本的暧昧态度,使香港保卫战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1942年9月27日,日船"里斯本丸"号装载一些日本官兵以及1800余名英军战俘,自香港开往日本.该船未有任何装载战俘的标志,10月1日途经浙江省定海县东极岛海面时,被美国潜艇"鲈鱼"号击中.日军非但不加以施救,且封舱闭门,射杀自救落水的战俘.然附近海岛中国渔民闻讯驾船主动营救,共计救起落水英俘384人,并接到渔村妥善安置.其后日军上岛搜捕,抓走绝大部分英俘,仅有伊文思等3人逃脱,被当地居民逐岛护送到大陆,辗转抵达重庆.为酬谢中国人民营救英俘的壮举,英国政府先后提出若干意见,中英为此进行了有效沟通与努力.  相似文献   

19.
王松 《民国档案》2003,21(2):60-66
抗战初期中国政府联合英美谋求停战议和的策略 ,是中国政府军事外交的一个重要部分 ,也是同日本进行外交战的一个重要步骤。它虽然没有、也完全不可能立刻阻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但是客观上还是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本文根据已公布的历史资料 ,对这一方针进行探讨。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中国政府请求英、美调解卢沟桥事变后 ,中国政府决策层认为 ,在中国据有重大利益的西方列强必不赞成日本扩大侵华战争。因此 ,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一段时间里 ,中国政府的策略是 :力求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敦促列强出面讲话 ,请求英、美调解 ,借列强之…  相似文献   

20.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中、美、英成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的三个主要盟国。美、英对于太平洋战争有着不同考虑,美国对日作战的战略前后也有变化,这就使盟国之间在政治、军事各方面出现了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缅甸战役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