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房产档案管理是现代城市房产产权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是房产制度改革、房产工作开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房地产开发势头强劲,房地产产权档案形成于产权管理过程中,其数量大,内容涉及面广,多为文字与图表相结合,在为解决房产纠纷、加快旧城改造步伐、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中具有很大作用。如何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提高房产档案的利用价值,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靳新宇  曾锦添 《神州》2014,(17):251-251
古人曾曰“宅者,人之本也,人以宅为家”,住房对人极其重要,新生代农民工亦不例外。目前的新生代农民工蜗居于城市每个角落,他们有扎根城市的梦想,但居高不下的房价和较差的住房保障却阻碍着低收入的他们继续推动城市化进程。加之,他们的居住方面问题多端,加剧了其“无根性”,使他们陷入各种困境,并与社会深度隔离。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问题的解决已成城市发展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樊誉 《沧桑》2012,(3):167-167
《山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年鉴(2008-2009)}是一部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纂,综合反映我省住房建设、住房保障、城乡规划、工程建设、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工业勘察设计咨询业的大型史志性资料工具书,分特载、大事记、全省住房城乡建设概况、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地方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住房城乡建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与数据等七个部分,全面、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加快了和谐社会构建的步伐,和谐社会首先需要保障民生,而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是住房保障,所以为了确保住房保障工作能够正常的开展,则需要对住房保障工作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从而形成住房保障档案。文中对住房保障档案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住房保障档案的特点,并进一步对强化住房保障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西方城市居住行为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学英  崔璨  徐伟 《人文地理》2020,35(5):8-17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住房市场化转型使中国拥有了一个相对独特的住房制度环境,对城市空间结构、居民居住状况和民生福祉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央政府明确强调需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而这需要对城市居民微观居住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居住行为作为城市地理学的重要议题,近年来,相关研究虽不断涌现,但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梳理和实证研究总结。本文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刻画了居住行为研究热点的演化,从居住迁移、住房产权获得、住房生涯三方面对西方相关研究进展和前沿进行评述,并进一步梳理了居住行为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以深化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解;在总结中西方差异的基础上,对中国现有实证研究进行了回顾;立足于中国国情和现有住房政策,分别从理论、内容、数据和方法三个方面对未来中国居住行为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引起学术界对居住行为的关注,为推动中国居住行为研究理论构建、理解社会空间重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董婉愉  江明 《环球人物》2013,(28):66-67
金融机构为保护自己利益,出台的产品让老人觉得不划算如今,"以房养老"正成为一个热门话题。9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下文称《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领域,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这是"以房养老"的一种方式,就是老年人将住房产权抵押给金融机构,从金融机构定期领取贷款补贴养老;金融机构在老人去世后将房屋拍卖,收回贷款本息。有消息称,由民政部牵头,相关部门已经研讨了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美国城市史学,对公共住房研究尤为关注。至今,该研究领域的叙事模式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变化。首先是六七十年代基于高层公共住房衰败个案的研究,形成了"高层公共住房失败论";80年代,这一否定性叙事扩展至对公共住房政策的整体叙事上,出现了"公共住房彻底失败论";2000年以来,"公共住房迷思说"问世,认为之前研究过于偏重衰败个案,两度"失败论"不足以涵盖公共住房政策发展的历史全貌。从"失败论"到"迷思说"的演变过程,说明美国城市史学界的公共住房研究逐步走出偏重个案研究导致的"以偏概全"误区,开创了个案研究与总体史研究互补的新局面。这对美国乃至世界各国城市住房保障理论与制度创新兼具学理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广州城市内部居住迁移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居住迁移是家庭居住消费的空间调整过程,也是城市重构的基础动力,是西方地理学、规划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利用2001年和2005年在广州市进行的家庭住房问卷调查结果,文章分析了居住迁移空间特征、方向特征以及居住迁移方向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市居住迁移空间以就近迁移为主,在同一行政区范围内和邻近行政区间的迁移比重非常高,但从阶段演化来看,就近迁移有弱化趋势。迁移方向以老城区内和外围区内的迁移为主,其次为以老城区向外围区迁移。住房产权、家庭生命周期、家庭收入和迁移时间对居住迁移方向的影响显著,居住郊区化与住房自置率提高有关;单位房和房管局房建设是郊区化的主要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9.
公共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其妥善解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公共住房保障问题的研究归根结底来说,就是政府责任问题的研究。要妥善解决公共住房保障问题,关键在于明确公共住房保障中的政府责任。政府在解决公共住房保障问题中承担着最为重要的责任,是必不可缺的角色。文章就是基于我国政府在住房保障中承担的责任,从而展开调查研究,找出其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城市企业主义是理解地方政府行为与城市空间变迁的重要政治经济视角,在中国推进经济全球化和住房市场化的背景下,企业化的地方政府,特别是大城市政府,在保障房的建设实践中往往采取偏向性的策略选择。本文着重讨论企业主义视角下大城市政府保障房建设的策略选择及其社会空间后果。研究发现,大城市政府主要通过实施保障房政策的异化和保障房住区的边远化策略,来履行其住房保障职责。然而,这种选择性策略带来的直接的社会空间后果是低收入群体的边缘化,具体表现为外来务工人员等在保障政策上的边缘化,以及保障房居民在社会空间上的边缘化。文章进一步指出,保障房应回归其保障本位,以满足低收入群体的真实需求。  相似文献   

11.
“退契”广泛使用于亲邻和非亲邻间的山产、田面或租佃、会股等交易,将其定义为田面权或“残缺产权”之转让是不准确的。回到山区开发的历史进程,“退”字包含了对山场原始产权共有的记忆和实践,交易对象之间属于同族或同会的社会关系只是其表征,在本质上它强调的是他们在族产或会产上(曾经)的共有关系。传统时期由契约构建的产权秩序中,产权和交易的正当性并不以所谓“完整产权”为前提,每一次交易都构成下一次交易的产权“来历”,也即它的合法性。“退”定义了这个流动的序列中一种回归的步骤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袁媛  伍彬  古叶恒 《人文地理》2015,30(1):70-77
中国城市社会经济转型与重构背景下,城市贫困空间特征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以西部城市重庆为例,探讨贫困空间的分布、演变和影响因素,并兼论与东部城市的异同。研究显示,在重庆市层面,贫困空间分布差异扩大,都市区得到较大程度改善,渝东北偏远县城则逐渐恶化。在都市区层面,贫困空间分布非均衡性较强,与老城区、工业及其配套居住区耦合。这种特征受到"体制"和"市场"因素的系统作用,体制因素是历史空间继承、早期住房政策与分配制度、城市规划对保障住房的布局引导;市场因素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内城选择性更新等。根据西部城市的贫困特征,反贫困政策应该重点促进都市区局部地区和偏远辖县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演进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城市低保制度从1993年起,经历了初创及试点、正式确立及全面实施、应保尽保、规范管理和全面法制化五个阶段。随着该制度的日益完善和操作程序的不断规范,城市低保制度开创了一种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社会救助新模式,对保障城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城市社会稳定、推动经济体制改革都起到了重大促进作用。城市低保工作呈现出保障人数大体稳定、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态势。该制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需要结合国际扶贫的新模式和当前我国的低保工作的实践进行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静  闫小培 《人文地理》2012,26(1):60-65
非正规住房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城市现象。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大量村庄被纳入城市并以"城中村"的方式成为我国城市的非正规居住空间。"城中村"非正规住房作为规划外的住房发展方式,在承担特殊的住房供应职能的同时带来各种环境、经济、社会和管理问题。论文在梳理深圳市"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发展演化过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市场—社会的视角剖析"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形成与演化的影响因素,并运用"结构—能动性"理论总结"城中村"非正规住房形成演化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中村"非正规住房的管治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实物福利分房城市住房分配方式与农村有所不同。我老家所在的蔡甸区农村与全国其他农村一样,农民私人投资建房。住房为最长期的消费品,是每个家庭最主要的投资项目。俗语说,"做一栋房子、娶一房老婆、生几个孩子",是惬意农家的生存状态。1983年以前城市的住房制度,与城市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居民住房主要由国家和单位统一调配。从理论上讲,它是由国家和单位对职工劳动价值中的住房消费因素做了统一的社会扣  相似文献   

16.
柳絮 《风景名胜》2012,(5):76-78
行前准备内地游客赴台自由行首批只开放了北京、上海、厦门3座城市为试点城市,第二批10个试点城市于今年4月初公布,第一阶段4月28日先启动天津、重庆、南京、广州、杭州、成都6个城市,第二阶段将启动济南、西安、福州及深圳14个城市。欲申请去台的居民必须有台湾自由行试点城市的户籍及相应的身份资格(如在公安部门无不良记录、有存款证明、有房地产证明、年工资15万元人民币以上、取得银行金卡等五条件,只要符合两项即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采用GIS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具有中低收入群体特征、居住在保障性住房居民通过公共交通和私家车方式,到达各类医疗设施的就医可达性。分析结果显示:从出行方式来看,采取私家车出行的就医可达性高于公共交通。从就医可达性的医院等级来看,三级医院的可达性明显低于社区医院。从就医可达性的空间分布来看,位于城市中心、北部和东部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居民,其可达性相对较好;位于城市高速路沿线的保障性住房汽车出行可达性较高、但公共交通可达性相对较差。从就医可达性的时间上看,建设年代偏后的保障性住房就医可达性差。通过这些分析发现,居住在保障性住房、选择公共交通的保障性住房居民的就医出行更加不方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采用GIS 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具有中低收入群体特征、居住在保障性住房居民通过公共交通和私家车方式,到达各类医疗设施的就医可达性。分析结果显示:从出行方式来看,采取私家车出行的就医可达性高于公共交通。从就医可达性的医院等级来看,三级医院的可达性明显低于社区医院。从就医可达性的空间分布来看,位于城市中心、北部和东部地区的保障性住房居民,其可达性相对较好;位于城市高速路沿线的保障性住房汽车出行可达性较高、但公共交通可达性相对较差。从就医可达性的时间上看,建设年代偏后的保障性住房就医可达性差。通过这些分析发现,居住在保障性住房、选择公共交通的保障性住房居民的就医出行更加不方便。  相似文献   

19.
过滤理论的起源、概念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滤是住房的生命周期与家庭的生命周期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包括两大支流:以建立经济理论和模型为代表的关注住房的过滤研究、有关居民迁居的强调家庭的过滤研究。过滤理论的地理学视角可以追溯到霍伊特(Hoyt)的扇形模型,提供了关于居民迁居和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之关系的解释。过滤理论意义主要有: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合适住房、解释城市微观和宏观空间变化、分析和解释与住房市场有关的社会问题。过滤理论是中国城市转型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宋捷 《沧桑》2008,(3):36-38
加纳的住房条件至今仍不容乐观,其落后的根源可以追溯到英国殖民时期。为了实现资本积累的目的,殖民者在加纳建造城市和工厂,加大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农民们为求生计只能流向城市,靠出卖劳动力换取微薄的度日之资。农村人口长期向城市流动是住房不足的主要原因,同时畸形的大城市发展和在经济文化方面对宗主国的依附状况也是加纳住房紧张原因之一。二战后随着大量退伍军人和加纳人的回国,住房形势进一步恶化。本文将简单分析从二战结束至罗林斯执政初期,加纳历届政府的住房政策,并对其今后的政策制定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