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强 《湖南文史》2012,(7):58-58
我属“老三届”那拔高中毕业生,当时毕业后的唯一去向是上山下乡。母亲说:“孩子去吧,说不准你去农村出息大着哩!”父亲帮我打点行装,他知道我爱看书,除衣裤被子外,还将家中所有藏书装箱让我带走。‘我便到湘桂接壤的山区插队落户当了一名知青。  相似文献   

2.
龚武 《江淮文史》2009,(1):153-156
新六届,相对于老三届而言,主要指的是1973届到1978届毕业的高中生。这新老九届的高中生如果说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都一无例外地毕业后就上山下乡插队,当了知识青年。  相似文献   

3.
大概是去年此时.有一次选题会上,大家讲起了一款网络游戏《劲舞团》。在我高中毕业那会儿,许多县城的网吧里都有无数头发冲天的青年男女不分昼夜地舞动手指,在里面跳舞、聊天甚至结婚。直到去年我才知道,这款游戏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消沉,相反,它一直都很红火。  相似文献   

4.
2009年,在新中国60华诞来临之际,为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省“双60”人物评选。揭晓,我的姑父胡紫青。被评为“6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获知这一喜讯,我抚今思昔,心潮澎湃。姑父胡紫青是1938年从我的家乡浚县开始从事抗日活动,并于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辈。在“十年浩劫”中,他被迫害致死,于1969年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时年只有53岁。  相似文献   

5.
李安定 《名人传记》2022,(11):15-18
1909年,我的姑父林迈可生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1994年12月逝世于华盛顿。因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工作,“文革”中林迈可被造反派怀疑是英国特务。而能证明他清白的人当时都失去了自由,无法为其证明。这使得问题更加严重,也让我和家人吃尽了苦头。  相似文献   

6.
个体藏医最头疼的实际上是传承的问题。洛桑丹增也在为此而苦恼。他对弟子要求不高,“只要高中毕业就可以了,但必须能吃苦,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人品永远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7.
侯苏勤 《文史博览》2007,(11):63-63
恢复高考那年,我高中毕业不到两年。我的家乡是一个穷困、偏僻的山村,我所在的生产队一直是个党员空白队,我高中还未毕业,大队党支部就给我安排一个"政治指导员"的职位,意在重点培养。我生性耿直,加上一些懵懂,不到  相似文献   

8.
山东 《南京史志》2010,(4):22-24
小李走进我的咨询室的时候,我观察到这位即将高中毕业的男生,不自然地笑着,低着头,眯缝着眼睛,一副谨小慎微的样子。第一感觉告诉我,他是一个内心倍受压抑而缺乏自信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公元 《湖南文史》2008,(3):62-62
中国有个称呼:“老三届”,指的是67、68、69这三年从高中毕业的学生。这些人毕业后恰好碰上“文革”,高考取消。  相似文献   

10.
1976年舂夏之交,我和所有城镇高中毕业生一样,响应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上山下乡来到了革命老区湖南郴州资兴龙溪公社中塘大队插队落户。  相似文献   

11.
知青岁月     
少年时代,我读着中外名著长大对生活充满了幻想。高中毕业后,内心最怕庸俗的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插队。我宁可一辈子在农村,也不愿在家里买菜做饭。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高中毕业回乡后,被选拔到大队部任电话员,负责上传下达,对内对外接待,转播有线广播等工作,可谓身兼数职。那年秋季,我接待了一位来招兵的军官,唤起了我的参军梦。  相似文献   

13.
<正>1976年春夏之交,我和所有城镇高中毕业生一样,响应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伟大号召,上山下乡来到了革命老区湖南郴州资兴龙溪公社中塘大队插队落户。中塘大队位于龙溪公社东北部,是个瑶族  相似文献   

14.
到周恩来身边工作 1937年我高中毕业时,爆发了卢沟桥事变。很快北平沦陷了,很多大学南迂。燕京大学因为是美国教会学校,一时没有迁走。就这样,我考上了燕京大学。在燕京大学读了两年书后,  相似文献   

15.
1968年5月到1970年5月,哈尔滨市66届到69届共有初、高中毕业生14.72万人,其中有12.5万余名、占毕业生总数85%的知识青年响应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怀着"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乡干革命"的豪情壮志,奔赴农村,奔赴边疆。那三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风起云涌,高潮迭荡。  相似文献   

16.
我常说:“浩劫”这词儿用得好。1958年,我高中毕业进厂当了工人。那是间七八千人的大厂,当时在市里很有名气,感觉自己即荣耀又幸运。荣耀于工人阶级的光鲜身份,幸运于“大跃进”一开始就享受上了工人口粮的“优越”计划供应标准。我饭量不大,没怎么挨饿,于是还有“很感激”,也于是,更加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地干活。  相似文献   

17.
吴敏 《炎黄春秋》2006,(6):62-65,43
在新中国的编年史上,作为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时高、初中在读学生简称的“老三届”,是一个同幼稚、盲从、狂热、不幸、磨难、倔犟等字眼,同“红卫兵”、“大串联”、“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等历史事件紧密联系着的一批人。而在这一批人中,作为1966年高中毕业生简称的“老高三”,因为在“老三届”中届次最高、年龄最大,是当年的一群正在“跳龙门”而又被全部重重地摔到了无底深渊的“鲤鱼”,其经历更坎坷、更具有悲剧性,在心理上遭受的创伤更明显、更严重。就某种意义而言,可以说,在绝大多数“老高三”的心目中,1966年都是一道渗透着殷殷血迹的深刻刀痕,都是一个使人生轨迹骤然转向彷徨、  相似文献   

18.
<正>粉碎"四人帮"的那一年,我刚刚高中毕业,面临的却是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期,企业暂时不招工,第二年高考又名落孙山,正式加入待业青年行列。待业青年是那个年代对还未参加工作  相似文献   

19.
粉碎“四人帮”的那一年,我刚刚高中毕业,面临的却是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期,企业暂时不招工,第二年高考又名落孙山,正式加入待业青年行列。待业青年是那个年代对还未参加工作或返城青年的代称。  相似文献   

20.
陈正言 《湖南文史》2014,(12):44-45
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做了一个重要的批示。这个最高指示发表后,全国各大中小城市都掀起了上山下乡的热潮。其实在这之前的1968年9月,我们江苏如皋的老三届(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最初两年后,已经在农村去插队了,我当时就在本县东陈公社插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