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发掘的49座墓葬中,可以断定22座墓属于战国时期、8座墓属于汉代。战国墓的墓葬形制有甲字形土坑积石木椁墓和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有陶器、铜器、玉器、水晶、玛瑙器、石器、骨器等。汉代墓有长方形竖穴砖室墓和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两种,随葬品有铜器、石器、骨器、铁器等。  相似文献   

2.
阮秋荣  王永强  阿里甫·尼亚孜 《考古》2012,(9):3-16,113,97,101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10年对阔克苏西2号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了墓群中部的93座墓葬。这批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墓、竖穴偏室墓和竖穴石室墓。出土了铜器、骨器、陶器、铁器和石器等遗物。从出土遗物和墓葬形制判断,墓葬的时代差距较大,分别属于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  相似文献   

3.
成都西郊金鱼村发现的战国土坑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鱼村位于成都市西郊抚琴居民住宅小区北部,东邻一环路(图一)。1992年,在小区建设中发现一些古代墓葬,为配合工程施工,同年10~12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获取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其中墓葬材料最为丰富,时代从战国、西汉、三国、唐、五代到宋,形制为竖穴土坑墓和砖室墓两大类。现将四座战国时期土坑墓的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的形制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苏州阳山俞墩进行了发掘,共发现墓葬7座、器物群1处及大量的随葬器物。7座墓葬时代跨度涵盖了马桥文化、西周、春秋几个时期,包含了竖穴岩坑墓、竖穴土坑墓、石床型土墩墓等墓葬形制。其中,M7属于马桥文化时期,为苏州首次发现;M6为西周中晚期的竖穴岩坑墓,是土墩中心位置的大型墓葬,可能为高等级的贵族大墓。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8月~2015年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漳县墩坪遗址东周墓地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墓地位于漳县三岔镇三岔村北200米的墩坪上,面积约20万平方米。此次发掘清理墓葬27座,出土车马器、工具和兵器、陶器及饰件等百余件(组)。该墓地墓葬结构及形制相对较复杂,有平面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与土坑竖穴偏室墓两类。根据二层台的有无,前者可以分为无二层台的土坑竖穴墓和有二层台的土坑竖穴墓;后者可以分为无二层台的土坑竖穴偏室墓和有二层台的土坑竖  相似文献   

6.
汉中杨家山秦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家山村位于汉中城北,现属汉中市沙沿乡。安中机械厂在此建厂,钻探出古墓葬60多座,其中土坑墓有37座。1979年2月,我们配合该厂基建施工,清理了两座西汉前期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1982年春节期间,该厂新建教学大楼,又随工清理了一座墓葬。编号82HYM3,现将发掘情况简述如下: 一、墓葬形制 1.墓坑构造: 墓呈长方形竖穴土坑,口大底小,墓口距今地表0.5米,距墓底深7.9米,墓口东西  相似文献   

7.
王永强  田小红 《考古》2012,(9):17-29,113,102,105
201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塔城白杨河墓地的51座墓葬。墓葬的形制分为竖穴土坑墓、竖穴偏室墓、竖穴石棺墓等。多不见随葬品或仅有铁刀和羊骨,个别出土陶器、铜镜、木器等。年代大约相当于战国到汉代。其文化内涵与阿尔泰山南麓的同类墓葬有关,同天山东部和天山北麓乃至伊犁河谷的文化也有联系。  相似文献   

8.
2005年,在洛阳市西工区发掘一座未被盗扰的春秋时期墓葬(M8832)。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具为两棺一椁。出土了较多青铜器、玉器等,包括铜鼎8件,其中列鼎为5件,推测墓主人应是较高级的贵族。此墓的发掘,为研究东周时期的墓葬形制、葬俗、随葬品组合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小双古城墓地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岱海南岸,墓地面积3000平方米.2003年8月发掘墓葬15座,墓葬形制流行偏洞室墓,仅M2为竖穴土坑墓.15座墓葬中,1 1座为正式发掘的,正式发掘的11座墓葬中皆或多或少的存有殉牲.其中偏洞室墓的殉牲置于墓主人一侧的二层台上,而竖穴土坑墓的殉牲则置于墓主人的上部,殉牲的牲畜有马、牛和羊,其中羊又有绵羊和山羊两种,我们对所有殉牲的动物都进行了年龄和性别的鉴定,但由于骨骼保存状况不佳,部分殉牲动物的年龄和性别难以鉴别.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4,(6)
2009年8~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对临潭磨沟墓地进行了第三次发掘。本次共发掘齐家文化墓葬266座,形制有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偏室墓两大类,以竖穴偏室墓为主。此次发掘出土了陶、铜、石、骨器等随葬器物,其中陶器数量最多。此次发掘所获得的一些新发现与收获,为进一步研究齐家文化的墓葬结构及葬俗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1988年夏和1990年冬,南京市博物馆在高淳县固城镇东南古固城遗址的东面相继清理了五座木椁土坑墓和一座砖室墓(图一),现将发掘收获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1988年清理的5座木椁墓位于固城镇双岗砖瓦厂北端,距固城城址东城墙约680米,墓葬基本为南北向,呈一字行东西排列,间距从1.60米~5.50米米不等.(图二)5墓均为竖穴土坑墓,葬具为一棺一椁,有的墓底铺有底板,有三座墓底部铺黑色石英岩碎石层,起垫底及防潮作用.墓葬长度一般在3米、宽2米左右,残深0.10~0.55米不等.墓内均为北略  相似文献   

12.
李军 《文物春秋》2006,(6):36-42,F0002
2002年,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在配合邢台旅馆基建中发掘了一批汉至宋、金的墓葬,文章对其中的7座唐代洞室墓、1座金代竖穴土坑墓的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进行了介绍。经初步对比分析,7座唐代洞室墓时代上限为武周初年或唐玄宗后期,下限不晚于唐代中期;金代墓葬的时代上限为北宋末年,下限为金初或稍晚。  相似文献   

13.
《文博》2021,(1):3-14,F0002
2016年10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疆巴州若羌县瓦石峡镇南10公里处的沙漠中抢救性发掘墓葬4座,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竖穴独木棺墓两种,分属两个时代,初步推测为汉晋时期楼兰国至鄯善国的遗存。瓦石峡墓地地处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从墓葬出土遗物反映出此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丝绸之路贸易繁盛。  相似文献   

14.
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 M2001发掘简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上村岭虢国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北郊(图一)。五十年代末原黄河水库考古队曾在此发掘了200余座墓葬与车马坑,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并编写出版了《上村岭虢国墓地》一书。八十年代末,这里发生了盗墓案件。1990年2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三门峡市文物队联合对被盗残墓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工作。迄今已清理墓葬7座,车马坑及马坑4座。为与原发掘区的墓葬编号相区别,这次的发掘序号从 M2001号编起。现将2001号墓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及葬具M2001位于整个墓地的北部偏西处,为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距地表0.4、其  相似文献   

15.
《文物》2014,(10)
<正>2002年9月,成都市新都区龙安镇清镇村村民在取土时,发现几件铜器,遂上报镇政府(图一)。新都区文物管理所闻讯后,派出工作人员赶往现场进行调查,确认这是一座土坑墓(编号2002CXQM1,以下简称M1),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该墓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1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204°,南北长3.8、东西宽1.8、深0.4~0.45米,墓口距地表0.55米(图二)。墓圹直壁平底,墓壁较为规整,墓坑内填黄褐色花土。人骨已严重腐朽,从残  相似文献   

16.
1991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发掘了刘家大院墓地,共清理墓葬11座。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墓、土洞墓、石室墓、石室木椁墓、土坑木椁墓、土坑木棺墓六种形制。随葬品不多,有瓷器、陶器、骨器、铁器等,其中黄釉鸡冠壶上饰迦陵频伽图案,图案精美,是辽代釉陶精品。墓地延续时间较长,从辽代早期到辽代晚期。  相似文献   

17.
2008年4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配合工程建设进行考古勘探,在瀍河区利民南街西侧、西距瀍河约500米处发掘了3座古代墓葬(图一)。其中2座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遭严重盗扰,无随葬器物;另1座为西晋墓(编号C3M723),保存较好,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文物》2014,(9)
<正>后山西汉墓位于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刘楼村南的后山顶部。该山为一座低矮平缓的石灰岩山丘,海拔46米,西南与水山相连(图一)。2006年4月下旬,当地村民在开山采石时发现一座墓葬(编号M1),徐州博物馆随即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该墓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后山西汉墓为石坑竖穴结构,墓上封土已不存,墓口局部遭到破坏。竖穴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3.6、东西宽2.5、残深4米,方向为正南  相似文献   

19.
1979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发掘禹县吴湾龙山文化遗址时,在T2内清理了三座西周晚期墓葬(编号为M1、M2、M3),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葬概况三座墓葬的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且东西并列,错落有序,间距为3—5米。三座墓葬中,M1保存较好。其墓口位于地表下0.26米,墓室长3.40、宽1.66,残深1.90米,方向为南偏西11°,墓内尚存有  相似文献   

20.
2011年3月至11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余杭星桥马家山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墓葬32座。墓葬类型有竖穴土坑墓、砖椁墓及券顶砖室墓等,年代自西汉延至宋代。其中M1为四隅券进纪年墓,墓砖侧面模印"咸康六"三字,为研究东晋时期墓葬的形制特点提供了准确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