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方  刘彦随 《人文地理》2013,28(1):100-104
传统平原农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人口集聚区,也将是我国未来人口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区。本文基于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与农户家庭总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提出农区发展演化三阶段的理论,并选取不同发展阶段的河南省吴庄村和山东省东店村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微观层面的人口非农化特征与农户家庭总收入存在相关性,宏观层面的县域经济发展能力是农户兼业行为特征的重要外因;兼业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种植结构调整改变传统耕作方式,优化了农业与非农业收入结构,并推动农区进一步的发展演变。通过分析传统平原农区人口非农化对耕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机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推进该类型区的社会经济转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农业的弱质性是长期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因素。怎样才能使中国农业由弱质变强质?怎样使中国农业得以兴盛与发达?中国农业发展的出路究竟何在?建国后近半个世记以来,此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与党和国家领导人长期探索的。有人说:“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反对者说:“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不在于机械化,而在于科技兴农。”也有人说:“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生物工程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与普及”.还有人说:“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由粗放经营全面转向集约经营。”如此等等,众说纷法,莫衷一是。但我认为,…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与态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农业结构调整是针对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面向中长期农业发展目标而实施的农业振兴计划,其根本目标就是把长期以来不符合市场消费需求和没有市场前景的品种及播种面积果断地退下来,形成适应农业发展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的市场需求,促进农业经营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根本性转变。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也是加入WTO后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出路和动力。近几年来,受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作用的影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战略性调整快速推进,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产业带新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4.
樊志民 《人文地理》2004,19(5):74-78
农业地理环境是农业生产诸自然条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历史过程之中,以地理环境条件为基础,伴随农业生产技术的纵深迈进,农业经济的开发与中心转移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与地域性特征:率先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旱作农区,次为长江流域稻作农区,进而是高寒农区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鲁临琴 《攀登》2000,(1):67-6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体制和农村产业组织形式的创新,是市场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有效途径与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已有多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不仅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业实现两个转变的根本出路,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加速脱贫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本文拟就青海省农业产业化问题谈点看法。青海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有关情况表明,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除了自然环境恶劣外,还与缺乏足够的生产要素注入,贫困农户缺乏有效带动,市场观念淡薄有关。同样,青海的农业发展在受高寒缺水、土地贫…  相似文献   

6.
在参阅大量国外学者关于中国农区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际主流学派就中国农区宏观和微观决策主体的国际地理学研究进行了评述。国际学术界重点关注的中国农区发展的热点问题包括农户外出务工背景及决策因素、乡镇企业发展与农业生产的矛盾关系、农区发展中的环境变化问题、农区家庭的收入与需求、对传统农业区位论的思考等。文章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对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农村改革和农民生活,"三农"思想非常丰富。主要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充分调动农 民的积极性;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要有"两个飞跃",等等。 这些思想对中国农村改革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一直在为加快全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着重大贡献。"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同步发展",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打造龙江经济升级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建设农业强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根本路径。目前,我省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城镇化,同时影响和制约二者良性互动的问题仍很突出。建议要加快新型工业化,加快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产  相似文献   

9.
经济地理学中的农户研究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中国目前约有2/3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地区的发展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中令人关注的大问题。然而,经济地理学在农区发展的研究中,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既大多数研究均忽视了农区经济中最基本的单位-农户。文章分析了忽视农户对地理学研究的局限,论述了农户与农区的关系,评述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在经济地理学的农户研究中,应加强农户发展环境研究、基于农户的农区发展模型研究、农户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基于农户的农区发展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胡蕾 《风景名胜》2021,(1):0272-0272
切实做到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首先应将改变农村风貌作为核心内容,积极发展现代林业经济,让林业经济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更好的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工作。因此,如何深入推进现代林业经济的发展,实现现代林业经济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融合与互相促进,各部门都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对当地现代林业经济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因地制宜的调整当地现代林业结构,全面发展乡村林业经济,从而使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得以快速的提高。基于现代乡村农业经济发展特点,不仅仅从农民经济水平提升方面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价值,还应结合乡村生态环境等现代农业经济绿色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确保发展现代农业经济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东北县域经济必须抓住中央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按照“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这一基本思路,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的同时,要提升整体和谐文化“软实力”,做到经济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东北县域经济必须抓住中央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按照"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这一基本思路,实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的同时,要提升整体和谐文化"软实力",做到经济建设与和谐文化建设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3.
王克西 《人文地理》2007,22(2):23-26
秦岭北麓环山带地区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兼顾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重大课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调整现有的不利于生态保护的经济结构,即限制传统农业,代之以特色农业和其它绿色产业,如观光农业、林业、果业、畜牧业及特色养殖种植业和特色手工业、农林产品加工业、园艺绿化业等;限制和改造工业、矿业及采石业,使第二、三产业由环境危害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化;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当地构架以绿色产业为主要内容,各产业在资源上依次或循环利用,产业相互补充、配套的生态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为加速发展宾县县域经济,在2002年7月2日召开的宾县县委十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县委调整并确立了以"增加财政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开放式城郊型经济"为根本目的,走"工业强县、牧业富民、旅游带动、外力牵动"的路子,确保3~5年实现跨越式发展。沿着这条发展思  相似文献   

15.
早在建国初,毛泽东就对社会主义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艰辛地探索与实践,留下了十分宝贵的农村建设思想。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思想主要包括:坚持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不动摇,明确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致力于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族》2011,(2):77-77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也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通过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提供了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7.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驶入21世纪时,一场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悄然在广大农村拉开帷幕。大通,这片流金溢彩、吐故纳新的热土,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阵痛,满载着北川43万各族儿女的辉煌与梦想,满怀着敢为人先的豪情与壮志,又一次站在了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十字路口”。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大潮中,北川各族群众锐意进取,书写了农业快步迈向“两高一优”的精彩篇章,正在实现着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经济强县的跨越。  相似文献   

18.
李双元 《攀登》2000,19(9):68-69
西部大开发对青海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机遇和挑战,作为青海农业主产区的海东地区只有调整生产结构,走产业化道路,才有出路。本对海东地区如何发挥区域经济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进行了分析,并就海东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对青海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机遇和挑战 ,作为青海农业主产区的海东地区只有调整生产结构 ,走产业化道路 ,才有出路。本文对海东地区如何发挥区域经济优势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行了分析 ,并就海东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志伟 《神州》2012,(21):224-225
当前,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在农业的广泛应用,农村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农机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就我国目前的农机化管理而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想促进农业的发展,其根本出路就是加强科学技术的投入。因此,强化农机管理是重中之重。本篇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农机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强化农机管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