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义玲 《收藏家》2008,(11):37-42
河南南阳在西周时为周的封国,周宣王时封其舅申侯于南阳,是为申国。春秋时期楚国势勃兴,兼城灭国,楚文王时灭南阳盆地的申、吕、邓等国,并在南阳设申县辖南阳盆地,春秋晚期南阳盆地尽属楚有。楚人进入南阳以后将融其信仰、礼乐、风俗、审美情趣乃至科学技术为一体的楚文化带至南阳,与南阳当地中原文化相互浸润,  相似文献   

2.
古籍中一名多地现象较为常见,关于南阳的记载也是如此。周书灿先生在《东周、秦汉南阳并非一地》一文中指出东周南阳(今河南焦作一带)、秦汉的南阳(今河南南阳一带)并非一地(周书灿:《东周、秦汉南阳并非一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周先生所言不虚。但查阅典籍后我们发现,不但东周、秦汉的南阳  相似文献   

3.
马悦 《炎黄春秋》2001,(8):79-79
古时将州、县的地方官叫作“父母官”,此称谓世传始于宋代,但“父母官”这个词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汉代。据《汉书》记载,西汉时,召信臣在南阳任太守期间,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巳视民如子。因此南阳老百姓尊称召信臣为“召父”(“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日:‘召父’。”《汉书媚吏传》)。到了东汉,有个名叫杜诗的,也在南阳出任太守。杜诗对南阳同样施行过不少的“惠政”,亦备受老百姓的拥戴。所以杜诗被南阳的老百姓尊称为“杜母”。召信臣和杜诗都先后职居南阳太守,为民兴利,名昭南阳,广被时人所称道:“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相似文献   

4.
诸葛亮躬耕地在何处,这是南阳、襄阳两地人民十分关心的一件历史公案。清代南阳知府顾嘉衡所作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议者多认为他想当和事佬以平息争论。但从这幅对联上,说明诸葛亮躬耕地之争由来已久了。近几年来,由于说襄阳隆中为真正三顾  相似文献   

5.
在南阳的古代历史中,最辉煌的应该是两汉时期。两汉四个世纪里,南阳一直占有优越的政治、经济地位,同时也有较高的文化发展水平。古代南阳处于南北交通要道,各具特色的南方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都能在此交汇贯通,从而积淀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汉代文化。当我们审视南阳文化发展的轨迹时,汉代文化显出了耀眼的光辉。  相似文献   

6.
其一: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隐居故地究竟是在河南南阳卧龙岗,还是在湖北襄阳的南阳墟,历来争论不休。清代咸丰年间,襄阳人顾嘉蘅任南阳知府,当地土绅要他表态证实卧龙岗为诸葛亮隐居之处,顾感到为难,  相似文献   

7.
南阳 ,这个“得之则利” ,“先至而得天下之众”的衢地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 ,还是和平建设时期 ,都受到了毛泽东的极大关注。从毛泽东关注南阳战役、战斗所亲拟的一封封电文中 ,从他为庆贺南阳解放所作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这一著名的新闻述评中 ,从他解放后关注南阳的实情中 ,无不折射出一代伟人胸蕴全局、瞩目南阳的战略家风采和心系天下、关注民生的领袖品格。毛泽东对南阳的重视、关注和厚爱 ,至今仍萦绕在我们的脑海里 ,时时唤起我们对他的无限怀念。调遣三军会师桐柏抗战胜利后 ,在中原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桐柏山区 ,首先成为国共…  相似文献   

8.
<正>地处豫、鄂、陕三省交会处的河南南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西汉时南阳是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盐铁论》盛赞:"宛(南阳)周齐鲁,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东汉光武帝刘秀发迹于  相似文献   

9.
南阳武侯祠     
武侯祠在今南阳市卧龙岗上,是古人为纪念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而修建的祠堂。据明朝嘉靖七年的有关碑文和南阳地方志记载,武侯祠创建于唐、宋年间。唐朝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亦说:“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看来早在唐代南阳卧龙岗上已有草庐建筑的记述。元代初年祠宇毁于战火。元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由南阳官府出资大规模重建,并于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增设“孔明书  相似文献   

10.
南阳历史文化悠久 ,人杰地灵。南召杏花山猿人遗址及多处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化石、器物表明 ,远在几十万年前 ,人类祖先已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约七八千年前 ,先民们以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明。周代天子非常重视这片富庶的土地 ,曾分封了申、吕、谢、郦、蓼、曾、若阝、许等封国。春秋时楚设宛邑 ,到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 (公元前 2 72年 )“初置南阳郡”时 ,才开始使用“南阳”这个名字。至今 ,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虽然朝代屡经更迭 ,区划不断变改 ,但南阳这一地名 ,一直被保留着沿用着。在历史的长河…  相似文献   

11.
1994年,南阳撤地设市。为了发挥新体制优势,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提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先行的科学论断,突出中心城市作为经济增长“火车头”作用,确立了把南阳建设成为“绿城、水城、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新城”的总体目标,为南阳城市建设描绘出跨世纪的宏伟...  相似文献   

12.
据《明嘉靖·南阳府校注》记载,南阳武侯祠始建魏晋时期,兴盛于唐朝,唐朝时期的南阳武侯祠、诸葛草庐已经名扬天下,出现在文人雅士的大量诗作佳篇中,宋金对峙时遭到严重的破坏,曾一度不复存在,元朝,南阳武侯祠得到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增建,在元延佑四年(1317年)河南平章政事何玮受朝廷之命到南阳武侯祠宣诏书,命名为:"武侯祠",南阳武侯祠有了法定的地位。明清时期在元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和增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对祠宇的保护并不断进行修葺。把五十年代进行土地改革,武侯祠祭祀田分给周边佃户耕用的、六七十年代诸葛书院作企业职工的家属院居住人家和作为武侯祠完整的一部分景点的龙角塔,进行了征收和翻修维护,尤其近些年在南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我们立足新的历史时期发展观,明确提出诸葛亮文化概念,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历史的优秀文化,弘扬诸葛亮文化精神,在卧龙岗附近征收120亩的自留地,南阳市博物馆的领导还对卧龙岗武侯祠进行了大面积的硬件投资建设,先后投入二千多万元,完善武侯祠基础设施,抢修文物古建使今日的武侯祠焕发着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3.
冯好 《收藏家》2014,(1):3-9
2013年11月12日,“楚风汉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文物展”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开幕。南阳地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汉文化的荟萃之地,各种文物遗址遍布丹江口水库两岸及工程沿线,被誉为“考古天堂”。  相似文献   

14.
牛宏成 《民俗研究》2000,(2):193-194
南阳,古称“宛”,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商周时被封为吕国、申国,春秋为楚宛邑,秦设南阳郡,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发祥地之一。南阳属长江流域,但地处中原,婚俗基本上与中原地区相同,同时也沿习了南方的一些习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南阳市博物馆收藏的一批南阳郡国五铢铜范及南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基建时发掘的一批西汉墓葬中出土的郡国五铢铜钱等实物资料,对南阳郡国五铢铜钱的大小、轻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从多重因素综合考虑,本文将南阳汉画像石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初创、成长、发展、成熟四个时期.这将使我们从理性和地域特色上更加清晰地了解南阳汉画像石发展的脉络,从而更深刻地从总体上把握汉画像石发展演变的历程.  相似文献   

17.
明代南阳的唐藩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 ,位于河南省西南部 ,自古以来即为军事重镇、战略要地。明代初兴 ,就将南阳设为重藩。明洪武二年 ( 1 369年 )在南阳设卫 ,辖左、中、右、前、后五个千户所 ,洪武四年( 1 371年 )置南阳卫指挥使司 ,隶属河南都指挥司 ,从此南阳成为“北拱神京”的南都屏障。不仅如此 ,明太祖朱元璋还将其二十三子唐定王朱封于南阳 ,企图子孙世代霸居 ,以达永久统治之目的。明代唐藩在南阳共历九世十一王 ,统治南阳长达2 33年之久 ,这在南阳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一、势力庞大的南阳藩王自唐定王朱就藩南阳 ( 1 4 0 8年 )始 ,这些藩王子孙如同…  相似文献   

18.
心与性 有一位学僧到南阳慧忠国师的道场参禅学道:一天,他向慧忠国师询问:“禅,是心的别名,而‘心’是在佛不增、在凡不减的真如实性,禅宗的祖师们将此‘心’易名为‘性’。‘心’与‘性’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呢?”慧忠国师说:“迷时,心是心、性是性,心性是有差别的;悟时心是性、性是心,二者无差别。”  相似文献   

19.
彭禹廷借枪     
1927年初秋,沃野千里的南阳盆地(南阳简称宛)却路断人稀、田野荒芜。马车夫用南阳曲子戏调唱着悲凉的民歌: 十山九秃头,有水不行舟。 白日狐兔游,黑夜愁白头。 车上坐的是冯玉祥部高等执法官彭禹廷。此时,冯玉祥将军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率部西出潼关北伐,彭禹廷随军东征抵河南郑州。这次化装返乡,是为奔母葬。彭禹廷问:“这是啥地方的曲子?”车夫答:“咱镇平呗。” 七里庄距镇平县城七里地,这里是彭禹廷的家。六亩半地、八间草房是祖上留下的基业。草房在秋风中飘摇。 当家的二哥见禹廷回来,说:“五弟,咋恁…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12月27日上午,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炎志,省文化厅厅长孙泉砀、省文物局局长常俭传及南阳领导为新建的南阳汉画馆剪了彩。 新建的南阳汉画馆1988年奠基,由于资金问题时建时停,经多方努力,占地近80亩、规模宏大的仿汉建筑终于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正式建成开放,在卧龙岗上喜迎八方来宾。新馆分生产、建筑、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天文星像、乐舞百戏等展厅展出了两汉时期的画像石数百块。古朴的画像石为汉代灿烂的文化作着无言的证明。 走进新建的南阳汉画馆,仿佛走进了两汉时期的历史长廊,一块块汉画像石就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