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文物考古工作中,为了便于对碑碣墓志、石刻造象、画象砖石、铜铁铸器、古代货币、甲骨文字的研究与展览,除绘图、照相和编写文字说明外,往往还需要把某些文物上的花纹或铭刻的文字拓成“拓片”。因为拓片可以把这些文物上的字迹和纹饰直接拓印在宣纸上,甚致连文物的形状也能拓印出来,给人以清晰、真实、生动的印象。这些拓片经过装裱之后,宜于长期  相似文献   

2.
闲谈拓片     
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珍藏有《张玄墓志》的原拓本,他总是随身携带,朝夕与拓片相对,爱不释手。每次临写均汗流浃背然而乐此不疲。我们学习书法往往也是从临习古代优秀书法作品的拓本起步的,不论书法家或是中国画家,其成长都与拓片有着密切的联系。拓片的制作有一整套的的拓印技术,其技艺对传播民族文化,承续书法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全形拓片类文物的修复特殊性质,本文以《簠斋藏铜器拓本屏(甗拓本)》全形拓片的揭裱修复过程为例,通过宏观观察和数据检测对比,探究虹吸清洗法在全形拓片类文物保护修复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此种清洗方法不仅能达到预期修复效果,还可避免淋洗法对画心所产生的摩擦和冲击力,保证清洗过程中画心的稳定性,预防画心拓印部分的跑墨现象,并且在清洗的同时还可对文物进行脱酸处理,效果明显有效。  相似文献   

4.
段芸 《文物天地》2020,(5):70-75
一《明永历帝遗玺拓本》基本情况云南省文物总店书画库旧存一件特殊的拓片(图一),拓片名为《明永历帝遗玺拓本》,拓片上的明永历帝遗玺(图二)则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拓片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居于画面主要部分的印章,印文为"敕命之宝"(图三),分别用朱色(正拓)和墨色(反拓)各拓一次,在黑、红色印文的中间以墨色拓印龙首纽图案作为间隔,三个图形以"I"字形排列居于画中;第二部分是位于作品上端赵藩的一段长跋文和下面印文图形侧边竖排文字共同组成的文字。  相似文献   

5.
夏含夷  王正义 《文献》2006,(1):23-29
三、石刻、玉文、及陶文 在早期,石、玉、陶器是文字记载最普通也是最耐久的媒体.石刻最早的例子是秦石鼓,大概是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的产品,后来就成为传载永久文件最相宜的媒体,如墓志以及儒、释、道家的经典①.正如钱教授在此书中所解释,纸的最早的用途之一就是拓印石碑或其他石刻.有文字的石刻记录与有铭文的青铜器记录是同样的散漫.据说现在存有10万块刻石,但仅有3万件拓片问世,最近有几部拓片合集和索引出版②.  相似文献   

6.
传拓,即选用特定的工具、纸、墨把碑碣、金石、竹木、牙骨等质地较硬的器物上所刻的文字或纹饰拓印下来,从而形成拓片。它能客观如实地反应其物质状态,故是文物博物、考古研究、陈列展览、史学运用及书家借鉴等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现代影相等科学技术虽突飞猛进地发展,但始终难以取代这门古老的传统技术。当重要原碑刻或器物的文字、纹饰被损坏或者失传,拓片不仅成为珍贵的艺术品,而且还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可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因此,传抗在文物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工作。我国传拓技术起源较早,权舆隋唐,盛于两宋,发展于明…  相似文献   

7.
聂凡 《大众考古》2023,(7):48-53
<正>明代周懿王墓位于河南荥阳贾峪镇鲁庄村,为配合郑州豫能热电有限公司的建设工作,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6年7—12月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表明,周懿王墓由寝园建筑、主墓、祔葬墓等多部分组成。其中周懿王墓及夫人王氏墓各出土汉白玉描金墓志一合,蔡夫人墓出土青石墓志一合。因两合汉白玉墓志字口内描金,传统拓印技术不利于文物保护,所以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制作数字拓片。  相似文献   

8.
<正>“千斯仓”钞版自从面世以来,围绕着它的真伪、性质等,在学术界引起了诸多讨论。这种讨论持续至今,热度不减。但是,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千斯仓”钞版的出现和流传经历,以及“千斯仓”钞版的拓片情况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目前所见各类史料和报道,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勾勒“千斯仓”钞版流传拓印的基本情况,以期推进“千斯仓”钞版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9.
姬静  方素平  宫叶英 《华夏考古》2020,(3):116-122,128
专门用于石刻拓片扫描的大型数据采集与处理设备已经成为制约拓片数字化及拓片资源库建设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研发的专门用于文物高清数字化的扫描设备及其配套软件系统,对馆藏《大唐故寿光公主墓志》拓片进行了扫描,获得了高清晰、高保真的石刻拓片图像,在计算机上再现了石刻拓片的原始风貌。本文介绍了石刻拓片的高清晰高保真图像数据的采集及处理方法和过程,对拓片文物的保护、共享、研究、利用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河北省博物馆存有一批历代拓片,数量较大,但尚未定名和确定时代。为了作好这些拓片资料的登录工作,自1988年开始,我们陆续地整理了2200余份拓片。这些拓片来自全国各地,种类繁多,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书法史的珍贵资料。我们从拓片资料整理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撰写此文,就教于专家及同行。 一、拓片资料整理的意义与要求 何谓拓片?拓片是指那些“以湿纸紧覆在碑帖或金石文物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图形的印刷品。”历代的拓片在博物馆藏品中是一个重要类别。拓片种类繁多,包括碑、墓志、摩崖刻石、石经、佛经刻石、经幢、造像铭文、以及刻帖和游记刻石、画像石、画像砖、碣、塔  相似文献   

11.
在碑刻研究中,碑刻的拓印是一件必不可少、极富普遍性的工作。正因其方法简便易学,人们往往忽视了拓印工作中的严谨性、复杂性和科学性,从而将其看作是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在此,笔者以多年的经验对碑刻的拓印实践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正>彩墨拓印是幼儿美术活动中的特色项目,利用墨汁和颜料,再通过拓印的方式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感知不同色彩和黑色墨汁的碰撞,以及不同形状的搭配组合效果。在彩墨拓印活动中,多元材料的应用能够拓宽幼儿的创造视野,尤其是低结构、生活化的材料,更成为彩墨拓印的“最佳搭档”。基于此,教师要以多元材料为载体,探索彩墨拓印材料的投放技巧,做到“巧发掘、巧组合、巧应用”,以此激发幼儿的创意思维,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3.
拓印溯源     
拓印,也称捶拓,传拓,是用纸和墨将碑刻、铜器、砖瓦、货币等器物上的文字,花纹印制下来的一项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拓印对古代文化的保存、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金石、书法、碑帖、版本等提供了资料。即使在今天的文物、考古、工艺、美术工作中仍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那么,拓印技术究竟起源于何时呢?同我国许多传统技艺一样千百年来,拓印只是通过实际操作中的口授身教而流传,很少有系统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14.
拓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形式,为我们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其珍贵性不言而喻。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文明悠久,历史碑帖、墓志、造像等文物遗存丰富,河南博物院自建院以来,一直注重对碑帖等拓片类文物的收藏与保护工作,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我们在碑帖拓片类文献的收藏方面拥有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藏品。但是,就目前的保存状况而言却不容乐观,一批珍贵的纸质拓片文物出现粘连、磨损、水渍、霉变、老化等纸制品文物常见破损状况,拓片类文物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评述了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征,梳理了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脉络,从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角度论述了如何鉴赏汉画像拓片,提出了汉画像石拓片的收藏技巧。  相似文献   

16.
展翔 《文献》2021,(1):32-51,F0003
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数量极为丰富,《甲骨文合集》和《甲骨文合集补编》仅收录其中部分藏品的拓片。本文以"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拓片数据库·甲骨拓片"业已公布的甲骨拓片和彩照为研究对象,进行著录整理。具体包括甲骨残片缀合15组、复原13组,并对742版甲骨做出著录情况的对勘。  相似文献   

17.
刘宁 《文博》2010,(4):76-80
传拓与装裱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工艺,本文结合历代传世拓本资料,简要阐述拓片的卷轴装、册页装、古籍装的装裱及装帧形式。并以一幅造像碑的破损旧拓片为实例,论述拓片的揭裱修复方法与修复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成都有关薛像和字的拓片常见有两种,一是薛涛持笺立像拓片,一是薛涛手书西岩诗拓片。仅就手中资料看,这两种拓片又有几种不同的版本,现试说如下。  相似文献   

19.
按:本文的正文和附表、拓片的第一部分已在本刊上期发表,现将该文附表、拓片的第二部分在本期续完。附表与附图的序号完全一致,只是附图中删去了个别不清楚的拓片。  相似文献   

20.
《蜀山图哥矢》拓本为我国元代赵孟频书迹,其尾页还附有明代陈继儒、李流芳,清代陈奕禧三人跋。全本刻工精良,拓印清晰,不失为一件书法、刻工、拓印三绝之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