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欢庆新中国六十华诞的同时,回顾一下新中国华侨华人研究领域走过的60年历程,简单总结其经验和教训,谈谈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走过了发展的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华侨华人的研究与时俱进,日益加强和发展。华侨华人研究新发展的表现之一,即是从东部沿海向中部地区延伸。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与学科建设-浅议“华侨华人学”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本文从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出发,认为现在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已不再是历史研究一枝独秀的局面,而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民族、人口、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其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已广泛地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基础学科和分支学科,华侨华人研究实际上已成为多学科研究者共同参与研究的“边缘交叉学科”,建立起一门有中国特色的“华侨华人学”势在必行。当前,中国的华侨华人研究应该加强学科意识,在吸收欧、美、日的社会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同时,根据我们本国的国情和社会实际需要,发展自己的研究,在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中国的华侨华人学。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中国大陆学术界关于华侨华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世纪之交中国大陆学术界关于华侨华人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队伍的发展和许多有代表性的著作的出版 ,说明中国华侨华人研究不但在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已有显著的提高 ,而且研究领域扩大 ,视角拓宽 ,华侨华人研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在崛起。但中国大陆学者须看到与国际学术界的差距 ,加强对华侨华人的研究 ,在新的世纪把中国大陆的海外华人研究推向国际学术领域的前沿。  相似文献   

5.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关系可分为两个阶段。在新中国建立后,华侨科学家纷纷回国献身科技事业,贡献卓著;海外华商回国设厂和捐资办学一度非常踊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和国家正确侨务政策引导下,华侨华人掀起支持祖籍国改革开放的热湖。他们大规模来华投资,继续支持科技事业,大力兴办公益事业,积极推动中国统一大业。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关系史,是国史和侨史不可忽视的内容,其对于制定侨务政策、利用和保护侨务资源、推动祖国完全统一乃至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文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解读,阐述了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华侨华人的独特性质,探讨了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华侨华人研究的新范式。“中国式现代化”内外兼修的视野,要求华侨华人研究一定要具有全面、系统和均衡的视角。一方面,需要在祖籍地中国和住在国之间有一定的均衡,过分强调任何一地,都可能会失去对华侨华人这个分布于全球的群体的客观理解;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个系统工程,现代化进程既涉及政治经济,也包含社会文化;既需要本土稳定,也兼顾世界和平,所以对华侨华人的研究,一定要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战后50年各国政府对华侨华人实施的移民入境、国籍归化、经济、教、社会等政策,各有特色;东南亚国家比较严厉,美、加、澳、新等移民国家相对宽松,其他国家则宽严不一。不少国家根据国内外形势需要,对华侨华人政策做出了程度不同的调整,有关政策虽然仍因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时出现反复,但总的发展趋势是日趋宽松,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我国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研究 ,是整个华侨华人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领域与薄弱环节 ,需要填补的空白众多 ,有待探讨的问题不少。本文就少数民族华人的辨识标准、人数估计、出国原因、经济活动和重大贡献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10.
六十年(1949-2009)来,中国华侨华人研究经历了四个历史时期:(一)封闭和停滞时期(1949-1966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只有少数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如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今已改为南洋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从事封闭式的华侨问题研究;其研究成果均被视为"内部资料"或"机密文件",不得公开发表,而仅供上级领导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文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学者关于欧洲华侨华人研究所经历过的沉默、探索和成长三个阶段,剖析了进入21世纪后相关研究呈现出的主题拓展成果迭出、学科多元立足实证、跨国合作共建平台三大特点。论文就研究存在的不足与缺憾提出三点思考,进而提出欧洲华侨华人社会既往历程所积蓄的经验教训,其未来发展可能面对的机遇与挑战,都迫切需要有更多学者通过深入扎实的研究,在中国移民实证基础上深化理论辨析,并为新时期中国侨务政策的制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回顾六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华侨华人研究,可以看出明显的阶段性。 “文革”前,中国学术界以华侨史研究为主,形式上是以单篇论文为主,著作极少。研究地域基本为东南亚华侨和美国华侨,研究内容集中在华工血泪史、美国排华史、华侨创业史等方面,而且理论上过于强调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有明显的误区和局限。“文革”中,华侨华人研究受到严重冲击,相关研究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著名日籍华人学者游仲勋教授对华侨华人研究的主要贡献 ,着重评述他在华侨华人经济研究领域所提出的重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 ,以增进国内学术界对国外研究状态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从学术史角度探讨华侨华人研究的学科建设。从国内外研究华侨华人的历史看 ,涉及的学科包括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诸多方面 ,尤其是西方对于华侨华人的学术研究 ,从一开始就不是历史学或经济学、政治学之类的单一学科的研究 ,而是综合性、全方位的研究 ,其覆盖面甚广。其特点在于研究对象的单一性 ,而不是学科或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因此 ,欲建立华侨华人学 ,必须包括诸学科的研究 ,即历史、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尤其重要的是 ,这些多学科研究并非单指研究对象的改变 ,而是指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特别是研究的理论架构方面必须有所变化 ,以建立综合性的华侨华人学。  相似文献   

15.
神户华侨华人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970年代初以前是起步阶段 ,1970年代初至1980年代是进展阶段 ,1990年代是重要发展阶段。半个多世纪以来 ,随着日本社会和国际社会的变化 ,神户华侨华人研究从学者的个别研究发展到设定课题的专题研究 ,并进一步扩大到共同研究和国际交流 ;研究领域从历史学扩展到多学科、跨学科研究。今后的研究重点应加强对社区与区域、新老华侨、日本与其他国家华侨的比较研究 ,加强从移民角度及地域特色角度研究华侨文化及其变迁 ,加强对新华侨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间,有12万学子赴日本留学。他们学成之后,大部分人在日本就职定居,形成了特点鲜明的新华侨华人群体。日本新华侨华人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勤奋,不仅在日本的众多领域取得成功,而且在增进中、日两国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以不同方式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有关缅甸华侨华人族群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缅甸华侨华人是一个重要的族群。然而 ,长期以来却受到了忽视 ,成为华侨华人问题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从缅甸华侨华人的人数、籍贯构成、经济状况的发展演变和文化等几方面 ,勾勒了缅甸华侨华人社会的大致轮廊 ,并分析了二战后缅甸华侨华人社会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由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李明欢教授历时五年精心撰写的《欧洲华侨华人史》于本年 7月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面世。该书被列为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丛书之十五 ,由龚诗贮基金赞助出版 ,是迄今为止第一部较全面地论述欧洲华侨华人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研究著作 ,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全书洋洋 70余万字 ,除导论、结语之外 ,共有 7章。作者以欧洲华侨华人在 2 0世纪的百年历程为论述重点 ,在综合思考欧洲华侨华人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欧洲社会的重大事变及影响、中欧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华侨华人的影响三大因素之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从…  相似文献   

19.
根据笔者实地考察,东南亚至少有15个郑和寺庙和近30个有关郑和的传说。它们反映了早期南洋中国移民的生活状况、他们与当地妇女的通婚、华侨宗教信仰的特点以及华侨华人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重要的桥梁作用。东南亚华人纪念郑和活动的特点是“四个结合”,即将纪念郑和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定居国文化相结合,与宣扬祖籍国和定居国的友好关系相结合,与发扬华人创业精神相结合以及与争取华族正当权益、促进族群和睦、繁荣当地经济相结合。虽然郑和在东南亚影响很大,但海外对郑和的了解仍十分有限,因此,在海外全面、深入地介绍郑和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浅论华侨华人学科建设中的学术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 ,由于作为综合研究的华侨华人研究的学术年龄尚轻 ,其研究领域呈高度广泛性 ,各个研究领域的资料信息来源与分布呈严重不平衡性 ,以及大量资料信息呈“非原创性” ,这个拟建中的学科尚处于“嫩稚”的发展阶段。缺乏原创性资料信息的成果较多 ,阐述和分析有粗糙化倾向 ,理论建构薄弱 ,研究手段滞后。在这种情况下 ,应加强资料信息、理论和手段方面的创新与互动 ;在鼓励高水平成果的同时 ,宽容地评价来自不同层次的有一定创新的成果 ;加强同行间的学术评价及其机制的探索 ,避免质量认证手段的简单化、绝对化与概念化倾向 ;不提倡片面的逆向学术批评方式 ;增强学术合力和学者“共赢”意识 ;倡导健康的学术批评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