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广交会是大陆开展对台经贸工作的平台之一。创办之初,广交会主要通过在香港的台湾办庄和台商开展工作。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通过海外侨商开展对台经贸工作。改革开放后,大陆积极发展对台贸易,台商间接参与广交会。1987年,台湾开放民众到大陆探亲,为台商直接参与广交会创造了条件。总结广交会台商工作的政策沿革和实践发展的历史经验,对当前推进两岸经贸交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近些年来,不断有学者提议海峡两岸学者共同研究抗战史,大陆的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与台湾的中正文教基金会从2006年开始,两年一度的两岸共同研讨抗战史的会议已经进行了五届,收获良多。2015年11月,两岸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会面。会面中,习近平提议开展抗日战争共同研究,马英九积极响应,称"这是开放的态度"。于是,"海峡两岸共同研究抗战史"更成为学术界热议的  相似文献   

3.
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影响研究——基于台湾居民感知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岸直航开通促使两岸往来更加密切,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使前往台湾的游客日益增多,这是台湾旅游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文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探究台湾居民对大批大陆游客访台所造成影响的感知,以及未来台湾进一步发展旅游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旨在探讨台湾居民对台湾开放大陆旅游市场后,台湾旅游发展正面及负面影响的感知,并从居民性别,年龄,旅游正、负面影响相互关系以及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度等方面,进行相互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一个在台湾土生土长的"台湾囝仔",但骨子里流着有湖北人的血脉;也就是俗称的"外省第二代"。从小父亲经常对我们谈起大陆家乡的情景,父亲离开家乡几十年,唯一的梦想就是──"有一天一定会回到老家,要好好建设老家";但是老人家始终没等到这一天,就在1987年开放两岸探亲没多久父亲就过世了。从此,对"家乡"渐渐淡忘,加上身份证籍贯栏改成出生地后,对于"祖籍""哪里人"变得更是模糊了。  相似文献   

5.
作为国际多式联运的"大陆桥"运输,已被各国所重视."西伯利亚大陆桥"在我国经贸运输中已经起过重要作用.1990年9月,我国兰新铁路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段与苏联友谊站接轨后,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横贯亚欧大陆的第二条"亚欧大陆桥"正式架通.新大陆桥不仅为世界许多国家提供了一条更便捷的物流路线;也必将对我国的国际、国内经贸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我国最大的援助国家,最大的投资国家之一,从1972年9月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经贸关系总体来说发展顺利,但在不同时期日本采取的对华经贸政策是不同的,是不断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70年代日本对华经贸政策是以发展本国经济为前提推动中日经贸关系向前发展。80年代继承了70年代的对华政策,但政治色彩加浓;90年代采取不断发展中日经贸关系的政策;展望21世纪发展友好的中日经贸关系仍为日本对华的主导政策,但摩擦会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7.
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不但引发岛内的激烈争议,也引发国际社会和大陆内部的不少争议。大陆的愤青和左派势力指责协议对大陆没有任何好处,只是有利国民党以及岛内财团;而国际社会的经济学家,比如大前研一等人,则从侧面论证协议对台湾经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却只字不提对大陆的好处何在。反过来,中国大陆方面除了大讲两岸双赢之外,也没有对大陆的好处多置一词,给人的感觉是好处都在“不言之中”。  相似文献   

8.
一湾浅浅的海峡,居然将两岸隔开了半个多世纪。随着台湾政党轮替,马英九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岸关系揭开了崭新一页:由对话代替对峙、合作取代隔膜,由封闭走向开放,被争议和搁置了多年的实质性议题——开放三通、两岸直航、台湾对大陆开放旅游业,也已列上了日程表。如果没有意外,  相似文献   

9.
日本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我国最大的援助国家,最大的投资国家之一.从1972年9月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经贸关系总体来说发展顺利,但在不同时期日本采取的对华经贸政策是不同的,是不断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70年代日本对华经贸政策是以发展本国经济为前提推动中日经贸关系向前发展;80年代继承了70年代的对华政策,但政治色彩加浓;90年代采取不断发展中日经贸关系的政策;展望21世纪发展友好的中日经贸关系仍为日本对华的主导政策,但摩擦会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0.
李振广 《环球人物》2012,(28):46-47
这位海基会新董事长虽在两岸工作方面缺乏经验,但发挥的空间也更大林中森出任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还不到20天,便于10月16日率团访问大陆,进行为期6天的"精进之旅"。这不仅是林中森履新后的首次访问,也是他的第一次大陆行。此前,林中森对大陆并不熟悉。马英九说,他在两岸工作方面是"一张白纸"。林中森也坦承对两岸领域"确实有点陌生"。前董事长江丙坤曾建议林中森,上  相似文献   

11.
日本右翼势力对“台独”的支持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战后初期,日本右翼势力是“台独”逆流的始作俑者和首开“台独”运动先河的罪魁祸首;冷战时期,日本右翼势力不仅在中日复交前使本国成为“台独”势力的大本营,而且在中日复交后仍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支持“台独”;后冷战时期,日本右翼势力支持“台独”不仅变本加厉,而且呈现出民间与政界配合、右翼与政府呼应之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六大报告有关台湾问题的分析很精辟,不但包含了我党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而且根据目前海峡两岸形势的变化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张,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坚持、三个新意,明确了今后对台工作的思路和重点.当前,台湾的"台独"势力利用台湾岛内的省籍情结和台湾同胞"出头天"的思想,将台湾人民的台湾意识向"台独"方面引导,造成了我们统一前景的严峻形势,而"出头天"思想的产生与中国近代史特别是台湾近500年历史对台湾民众心态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只有了解和理解广大台胞的心态,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新时期的对台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63年末发生的"周鸿庆事件"引发了台日关系的危机.在这场事件中,日本不顾台湾当局的压力,坚持允许周鸿庆返回大陆.在台湾看来,这是日本亲大陆的严重过失行为,因此对日采取了激烈的报复措施,台日矛盾激化,一度濒临"断交"的边缘.作为台日双方的盟友,美国利用驻台"大使馆"向台湾当局斡旋,不断对其施加压力.美国国务卿腊斯克也亲自访日、访台,为解决双方矛盾不遗余力.最终,在美国的调节下,台日双方各让一步,就此渡过了这场"外交"危机.在解决整个事件的过程中,美国的重要作用不可低估,同时,美国在远东的战略意图也反映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退踞台湾期间,对于美国寻找各种机会使台湾问题"国际化"的企图,基本上采取抗拒的立场.具体表现在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期,针对美国叫嚣的"台湾地位未定论",蒋介石通过对<开罗宣言>的反复重申,坚持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维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地位;在50年代中后期两次台海危机中,蒋介石坚守金门、马祖这两个与大陆保持联系的纽带,拒绝美国以海峡为界,实现"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并在一定程度上与大陆形成一种默契,共同抵制美国的分裂活动;从60年代开始,借恢复中国政府在联合国的席位、美国企图在联合国内部造成"一中一台"的既成事实,针对这种情况,包括台湾蒋介石当局在内的海峡两岸中国人,取得一定共识,即在国际社会只能有一个代表中国主权的中央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共同挫败美国以联合国名义分裂中国的图谋.  相似文献   

15.
1949~1953年是冷战开始后美台关系的起点.这一时期美国对台湾的援助政策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尽管在执行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模糊”策略,但并不存在由“放弃”到“扶植”的明确转折,更没有放弃台湾的切实行动.至1953年共和党执政时,美国对台湾援助政策的最大限度是将其作为“战略后备军”服务于美国的远东冷战.  相似文献   

16.
高致华 《史学集刊》2006,(5):17-21,57
“郑成功信仰”在台湾汉人社会中的发展,早自清领台湾时期,便已超越了乡土的情感和地域的观念,统合宗族性、地缘性、民族性等多重特质,而成为台湾此一移民社会的共同信仰。“郑成功信仰”别于其它一般汉人社会里常见的民间信仰,官方的介入极深,其中隐藏着强烈的政治意图。在探讨“郑成功信仰”的时,民间与官方为两大方面,加上台湾特殊的历史背景,不同主政者接二连三地为郑成功重新定义,而有了不同的诠释,使得此一信仰文化复杂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对台方针政策虽然经历了从"解放台湾"到"一纲四目"乃至"一国两制"的演变,但坚持一个中国、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其不变的原则.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处理两岸关系更趋务实灵活,进一步加强了其在两岸关系基本格局中的战略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宋良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1):94-105,159
在东西方冷战的背景下,英国对台湾地区的政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是一个棘手且无法回避的敏感问题。20世纪50年代,英国对台湾地区的政策呈现“政经分离”的特点:政治上保守慎重,强调与台湾当局保持距离;经济上积极主动,努力促进双方贸易的发展。英国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一政策,不仅考虑到台海局势的严峻性、复杂性,也受英国重商主义传统与灵活务实外交思维的影响。英国对台湾地区的“政经分离”政策,使其在兼顾自身政治与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加剧了台海局势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台湾的公债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时期日本在中国台湾发行了大量的公债,并利用金融机构进行吸纳,从而制约了台湾经济的发展,掠夺台湾人民,并将台湾经济纳入日本战时经济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