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路走来,312国道两边宽阔的绿化带把国道紧紧包裹起来,成为一道抵挡风沙的天然屏障,我要寻找的哈密艾介克传人——68岁的艾塞提·莫合塔就居住在陶家宫,这是一个距离哈密绿洲40公里的小绿洲。  相似文献   

2.
问:《哈密县志》出版以来,新疆境内已有10多部县、市志问世,你能否就这些志书和《哈密县志》作一比较?答:自治区地方志事业经过了几年的创业、奋斗、能量积累后,到90年代初进入收获期,至1993年末,已有14部县、市志先后问世。自治区方志园中已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一片翠绿。从我接触到的几部志书来看,大都体例完备、资料翔实、结构合理、行文流畅、装帧精美,比之《哈密县志》各方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青出于兰而胜于兰,后来居上是事物发展的普迟规律。我为他们的成就鼓掌叫好,也为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而欢欣鼓舞。问:《哈密县…  相似文献   

3.
《哈密县志》的编纂工作正式开始于1981年底。那时,地方志工作在全国也还处在草创阶段,我们自治区还末建立领导机构。由于哈密地委的重视,1981年初就成立了《哈密新志》编纂办公室,着手编写《哈密新志》。并要求各县成立机构,抽调人员,开展这一工作。原县委、政府关于编纂《哈密县志》的决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作出的。  相似文献   

4.
哈密魔鬼城     
宛竺 《风景名胜》2011,(5):58-65
哈密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方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的文化名胜和自然景观。就在距哈密市不远的大漠深处,分布着一片大自然巧夺天工、刻意雕塑的天下奇观——哈密雅丹地貌,也叫哈密魔鬼城。哈密魔鬼城,一个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的名字,一个想起来让人想一探究竟的神秘地方,也是宁浩新电影《无人区》的拍摄地。  相似文献   

5.
黄适远 《丝绸之路》2010,(15):54-54
哈密四堡是著名的歌舞之乡,这里的著名舞蹈家闻名哈密绿洲。10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路过这里的我见识了一种独特有趣的舞蹈,当我走遍南、北疆后,才发现那是哈密独有的一种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  相似文献   

6.
哈密地处新疆东大门,战略地位历来就十分重要。 解放前,国民党统治哈密时期,一方面积极扶持笼络本地匪霸势力,另一方面设立7个特务组织,大量派遣特务,发展反动党团骨干,以加强对哈密的控制。随着兰州的解放,国民党张掖、武威和酒泉军政要人、流散匪特  相似文献   

7.
近日 ,与一些方志界的同仁们聊天 ,他们竟然对哈密是哈密瓜的故乡表示怀疑 ,甚至说哈密瓜的产地在鄯善。火车上的播音员也竟将流传于全国的民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改为“吐鲁番的葡萄 ,鄯善的哈密瓜”。作为哈密的一名方志工作者 ,认为很有必要本着求实的精神 ,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以正是非。一、两种无据之谈关于哈密瓜的产地问题 ,目前有这样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 :鄯善甜瓜做为特产贡品由来已久 ,早在明永乐四年 (1 40 6年 ) ,明王朝在西域东大门的哈密设立哈密卫。哈密卫对过关贡品选验后 ,每每以哈密忠顺王的名义贡给中央。这些贡…  相似文献   

8.
六十多年前,新疆蒙古族人民为反抗"民族仇杀"、"宗教仇杀",维护民族的生存权力、捍为民族尊严.追求民族平等、反抗民族歧视和奴役压迫,展开了一场血与火的斗争。这段历史至今还鲜为人知。今天,一小撮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阴魂不散,他们还在蠢蠢欲动,企图仿效历史上早已具名昭著的分裂主义的老方法,重新打出了"民族"、"宗教"的旗号,欺骗不懂新疆历史的人们,妄图把新疆从我们伟大祖国的温暖怀抱中分裂出去。这是万万办不到的。自清朝康熙时,自哈密实行札萨克制起,哈密的维吾尔人就一直归哈密王统治。哈密王不仅是清政府册封的维吾尔族…  相似文献   

9.
哈密位于新疆东部,东接甘肃,北与蒙古毗连,南临戈壁,西邻吐鲁番。自古以来,扼守西域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清朝前期,清政府在哈密设置盟旗制度,给予哈密封建主高度的信任。哈密封建主在清政府统一和统治西域的斗争中,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试就清代哈密回王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作用,以及回王与清政府的关系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1959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发现了一大批回鹘文佛经,计608叶,1216面。这是哈密第一次发现的回鹘文佛经,也是解放以来新疆发现回鹘文字最多的一次。在哈密县天山人民公社脱米尔底北坡有  相似文献   

11.
本刊 2 0 0 1年第一期刊出张仁干、王林、赵英撰写的《哈密瓜的原产地在哈密》一文后 ,引起了有关方面人士的关注和争鸣。我们认为 ,这是一件好事。理不争不明 ,事不鸣不清。学术争鸣是推动学术进步的有效途径。因此 ,本期又刊出柏晓撰写的《哈密瓜的原产地在吐鲁番地区》和赵绍双撰写的《浅谈哈密瓜历史渊源》两篇文章。今后 ,还将继续刊登这方面的文章 ,欢迎来稿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无言的高昌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吐鲁番和哈密往往被看作一对孪生兄弟,一个就是另一个的影子和参照。说实在的,把吐鲁番和哈密共同视为新疆的东大门可能会更恰当更客观。两兄弟无论从地域共性还是文化共性讲,身影往往相叠。东天山脚下的这两个绿洲这两个盆地在丝路文化上所沉淀的异  相似文献   

13.
哈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在文献不足的情况下,补缺弥罅,编出《哈密县志》并于1990年正式出版,是件可喜的大事。其中第二十四编《杂编》第一章《古诗选》选出由唐至清歌咏哈密的古诗95首。新疆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古诗的选入,亦足以说明这一点。它对于了解哈密古代的风土人情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但其中选材、作者简介、诗题、正文等方面有遗漏和错误,笔者不揣浅陋,谨就所知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14.
伊吾是一个亲切的名字。秋高气爽,正是伊吾河谷最为动人的季节,怀着追寻伊吾历史的想法,我又一次踏入了这片古代游牧民族曾经居住、驰骋过的古老土地。对于哈密来说,伊吾保留了最早的也是最古老的哈密名称。远在东汉时期,哈密还叫“伊吾卢”,被东汉王朝定名“伊吾”。奇妙的是,  相似文献   

15.
张坤  程正荣  赵丛苍 《文博》2021,(1):21-35,20
哈密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绿洲城市,历代在哈密留下了大量的烽燧遗址。本文依据考古调查资料,试图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哈密烽燧进行研究,区分不同的形制,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地处荒漠之中的七角井古称七个井子,是汉唐时期的重镇。到了清末,这儿储量丰富的盐开始供应西域,1962年,兵团农五师、农六师、建工师、兵团哈密管理局、哈密专区纷纷来到这里开发盐,形成了几个盐场,古老的七角井焕发了生机。20世纪80年代,这儿人口最多时竟有五六千人。1984年成立七角井镇,1993年撤乡并镇,在五六十年代绘制的新疆地图上,可以看出它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当时兰新公路沿新疆的东大门哈密下行至七角井,由此分为两路,一路至木垒,一路至吐鲁番,由此进入南北疆。1978年,国道312线避开七角井改道南移,1996年,这里的住户陆续迁至距哈密20千米的七角井镇开发区,这个往昔的重镇彻底的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一步步走向荒芜,演变成了只有3个人的古镇。  相似文献   

17.
飞赴延安     
1942年5月10日 我们到了兰州,这是我们乘苏联TB-3飞机从阿拉木图起飞后,在中国机场停留的第四个晚上.我们在伊宁过了一夜,以后两夜是在乌鲁木齐和哈密过的.目的地是延安.我将代表共产国际并作为塔斯社的随军记者,在延安工作. 1942年5月11日 飞机由于负载过重,在哈密起飞时很费劲,后面扬起了厚厚一层尘土. 起先,我们周围是一片澄澈的蓝天,后来飞进了浓厚的雾层.往后,飞机飞了出来,在晴空按航道飞行.可是半小时后,飞进了一大片云层!飞机尽可能爬升,但无法钻出云层进入晴空.再降低一些高度试了试,还是没用.我们偶尔也飞过小块晴空,得以瞥见山峰、深谷和悬崖峭壁.有时,飞机贴近山岭飞——只隔了50米至100米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哈密地区的哈密、伊吾、巴里坤三部县志初稿已全部写出。《哈密县志》自1984年第一稿出来后,编辑室的同志虚心听取各方  相似文献   

19.
在唐代,旅人若沿着丝绸之路北新道西行,须由今哈密向北,横越天山,进入巴里坤盆地。  相似文献   

20.
1949年9月28日,哈密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叛兵抢劫中央银行哈密分行黄金的特大案件。一、兰州、酒泉银行的金银押运哈密分行解放前夕,国民党在哈密一方面积极扶持笼络本地匪霸势力,另一方面成立37个特务组织,发展反动党团骨干,以加强对哈密的控制。随着兰州的解放,国民党在张掖、武威和酒泉的军政要人、流散匪特溃兵逃窜到哈密,勾结当地部分驻军及军事机关内少数反动分子煽动178旅533团第2营、辎汽20团和哈密被服厂等部分官兵乘机作乱。9月27日上午,哈密县长兼警察局长尧道宏从迪化乘机回哈,带来了新疆和平解放的喜讯,全县人民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