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书局版《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四·邕管·贵州》有“乌浒之俗:男女同川而浴;生首子食之;云宜弟,取妻美让兄;相习以鼻饮”。其中将分号标在“云宜弟”之前,则“宜弟”乃“取妻美让兄”之谓.这种理解,笔者认为是不正确的.“宜弟”究竟为何义?《墨子·节葬下第二十五》云:“昔者越之东,有(车亥)沭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子,谓之宜弟.”《墨子·鲁问第四十九》云:“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子墨子曰:‘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后汉书》卷116《南蛮列传》载:“(交址)西有(口敢)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旨则以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取妻美则让其兄.今为乌浒人是也.”  相似文献   

2.
杜勇  李玲玲 《史学集刊》2021,(2):86-92,105
商代自成汤始,三十帝十七世,弟及王位者十四人,其中九世为兄终弟及。殷王室在婚姻形态上虽有嫡庶之分,但并不彻底也不完备,未能进一步对继承王位的嫡子再分嫡庶,故无法形成具有区别大小宗的宗法制度。而子继作为弟及的中介和桥梁,起初主要是长兄之子,至小乙时转变为季弟之子,武乙以后又变为嫡长之子。子继者的亲属关系虽有变化,但在武乙之前基本上是兄终弟及的格局,从而显现出商代王位继承制的特质。周初承继了殷商末季的政治遗产,确立了更为严格的嫡长子继统法,遂成为后来百世不易的重要政治制度之一。  相似文献   

3.
略论早期泉州海外华商深厚的回报陈东有一回报是一种传统晋江的大仑《蔡氏族谱》说到明朝嘉靖年间出洋经商的人是如何思念家乡、不忘兄弟、回报同宗之事云:“景思、景秩为弟,周夫为兄,均有骨肉厚爱。思叔弟也,……娶妇后,遂往吕宋求赀,叠寄润于兄弟。二兄景超全家赖...  相似文献   

4.
略说“孔”和孔姓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孔子祖籍文化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孔子家族的成员上溯到殷商王朝晚期倒数第二代王的帝乙这一支上,属子姓。据史书记载,帝乙的庶子微子启(商纣王的庶兄)在周初成王时被册封建都于宋,以治殷之遗民。微子卒,其弟微仲接任宋公位①。微仲的四世孙鲍祀弑其叔父宋炀公以后,太子弗父何(鲍祀之兄)辞让公位,于是鲍把自立为厉公。自弗父何传五世至孔父嘉,因其五世亲尽,故被列为公族,并以字为氏,任宋大司马职,此即由子姓变为孔姓之始②。周桓王十年(公元前710年),孔父嘉和宋殇公并被太宰华父督所杀。此后,孔父嘉的儿子金父又由…  相似文献   

5.
试以文物史志析刘胜吴杏全赵卫平中山靖王刘胜,是西汉景帝刘启(前188-前141年)之子,汉武帝刘彻的庶兄。《汉书·景帝纪》载: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立皇子胜为中山王”。景帝32岁称帝,其35岁时封胜为中山王。刘胜与其兄赵王彭祖乃景帝与贾夫人所生...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献记载唐叔虞是武王之子而成王之弟,自晋公■发现后,学者对唐叔虞的身份产生怀疑,或认为是武王弟,或认为是成王兄。本文指出晋公■铭文反映不出唐叔虞是武王之弟或成王之兄,唐叔虞为成王之弟的说法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7.
古蜀文化与彝族杨甫旺一《华阳国志·蜀志》说:“蜀之为国,肇之人皇。”“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喾,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历夏、商、周。”《史记·五帝本纪》则云:“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有士德之瑞,故黄帝。……...  相似文献   

8.
杨伯峻先生的《春秋左传注》(下称杨注)解决了许多争论不休的问题,多所创见,可称为一部博大精深的集大成之作。但金无足赤,个别地方似可再商。现就杨注中关于“柔”、“报”婚的问题略加分疏,向杨先生并海内同好请教。 《左传·桓公十六年》:“初,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属右公子。” 杨注:“上淫曰烝。宣公为庄公子,桓公弟……夷姜或是庄公妾,为宣公庶母。宣公与夷姜通奸,必在庄公或桓公时,故《传》文以初字别之。宣公既立,乃立夷姜为夫人。故《卫世家》云:‘初,宣公爱夫人夷姜。夷姜生伋子(即急子),以为太子。’宋人洪迈《容斋五笔》误认宣公与夷姜之通奸在宣公既立之后,因而怀疑此事,不可信。” 按:此为《左传》所载“烝”婚之首次。杨注以“宣公与夷姜通奸”释“卫宣公烝  相似文献   

9.
我怀着很大兴趣读了《宋渤海公墓志铭考述》(载于《文博》1998年第4期),以下简称《考述》,引发出一些看法.墓志的录文与标点,尚有值得商榷的地方.1.“教予弟儒学”、“训诸予日”、“太予社”、“视众幼予”、“欲予孙人仕”,其中“予”字均“子”字之讹.2.“吾时命不与,不为世用.“与”字似为“遇”字之讹.3.《始娶韩氏郭(?)亲族;”“(?)”为“(?)”之讹,“(?)”即“悦”.这句话似应标点为“始娶韩氏,郭(?)新族”因为关于韩氏的记述,至此已经完结,下面全是“次娶李氏” 之事.  相似文献   

10.
蓝鼎元家训     
正鹿洲训词丹凤呼儿,乌鸦反哺。鹿得草而成群,蚁得食而共聚。蜂有君臣之义,雁有行列之序。雀巢低而多风,蛙声多而致雨。鸡未晓而不啼,燕非时而弗至。山禽虫兽,尚能如此,何况人乎!今你兄弟失爱,不顾手足之情。沈仲仁,很不仁;沈仲义,真不义。兄通经史,无教弟之心;弟精武略,有害兄之意。兄不兄,弟不弟,损日月之光辉。不仁不义,灭天地之正气,劝你兄弟,莫伤和气。  相似文献   

11.
<正>《全唐詩》卷八七六存唐五代語一卷,主要依據《唐音統籤》卷九五五。所標題目,皆後人擬定。《全唐詩》多沿《統籤》所擬,也頗有新擬者。偶有錯誤,擇其要者糾訂之。《贊皇人語》:"太沖無兄,孝端無弟。"語出《舊唐書》卷一八八上《孝友傳》:"李知本,趙州元氏人。後魏洛州刺史靈六世孫也。父孝端,隋獲嘉丞。  相似文献   

12.
《天问》中的"昏微遵迹,有狄不宁。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几句,向来异说纷纭。自王国维划定解释的框架以来,仍有许多字句有待研究。本文通过清华大学藏简《保训》篇提供的资料,将《保训》与《天问》所述故事对征,互相发明,以疏通上述《天问》中的疑难字句,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三四"相和歌辭九"載唐崔顥《相逢行》一首,辭曰: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玉戶臨馳道,朱門近御溝。使君何假問,夫婿大長秋。女弟新承寵,諸兄近拜侯。春生百子殿,花發五城樓。出入千門裏,年年樂未休。詩之大意是妙齡女子誇耀家世和夫婿,以拒卻有意探問之行人,表現了探問者相逢而無奈的主題。此詩和古詩《陌上桑》中羅敷女誇夫婿以拒"使君"  相似文献   

14.
《文史天地》2009,(5):70-71
根据是海瑞同乡、侄女婿梁云龙所写的《海忠介公行状》,海瑞娶过六次妻妾。 海瑞的第一位夫人姓许,嘉靖二十五年(1546)海瑞34岁的时候,许夫人被海瑞休弃了。海瑞和许夫人离异之后,又娶了潘氏夫人。但是,潘夫人到海家之后不到一个月又被休弃,休弃的理由不得而知。接着海瑞又娶了王氏夫人,王夫人于隆庆二年(1568)七月二十四日晚上去世,据海瑞说是生病死的,但也有人说是自杀的。在王夫人去世前11天,海瑞的妾韩氏上吊自杀。  相似文献   

15.
当前,学术界在探讨夏文化过程中,经常涉及到涂山地望问题,这同禹娶妻或会诸侯于涂山的传说直接有关。古代文献中提到涂山的地方非止一处。《尚书·益稷》载禹的话说:“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史记·夏本纪》云:“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吕氏春秋·音初》说:“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  相似文献   

16.
《天问》“眩弟并淫”之“眩”,当读为“长”,兄也,“眩(长)弟并淫”即兄弟并淫;“到击纣躬”当从一本作“列击纣躬”,“列”当读为“戾”,戾击即劲击、疾击也。《涉江》“虽僻远之何伤”中的“之”非形误字,而是因为音近相通读为“又”;《抽思》“览余以其脩姱”之“览”当读为“譀”,训为夸耀、夸大。  相似文献   

17.
15世纪为朝鲜族谱纂修的早期,当时的族谱主要是记载父系与母系的内外八寸谱,保留民族传统。朝鲜族谱是高丽时期修谱的继续,15世纪修谱已经比较普遍。新发现了15世纪族谱的形式,进而加深了对于“内外谱”的认识。广州安氏谱内外分别,已经有明确的书写原则。一是记庶孽(妾子妾女)于嫡女之后,二是将公私贱隶无婚姻关系所生男女“直书名于卷之末”。朝鲜族谱的修谱思想来自于中国儒家特别是宋儒的主张,引用宋儒苏洵修谱思想比较多。谱序作者多为本族士大夫,修谱具有士大夫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旧时,陇东人在娶新娘途中,凡居住在娶新娘途经路边且和新娘婆娘有亲友关系的人家,都要在大门前路上打一道彩子,即简易彩门,形似今日的横幅。在彩子附近支起一张桌子,放几条凳椅。待娶新娘的人马到来,一一通过彩子后,主人便热情招待。先请所有娶亲送女者入座。接着,端几碟炒菜,提出烧好的黄酒,除新娘外,每个人都要喝酒吃菜,也有以米汤代酒者。吃喝罢,娶亲者对主人表示感谢,主人则说些恭喜话和吉利话,然后,在欢乐的唢呐声中告别。打彩子是亲朋挚友对娶新娘人家的祝贺和接风洗尘,是古代障车习俗的传承演变。据《唐会要》记载…  相似文献   

19.
方健兄 :自 93年杭州开会之后 ,虽然与您互通电话 ,却久未晤面 ,未免是件撼事。但愿不久有缘相见 ,听您高论。弟在英国牛津时已将自中国带去的尊作油印本《两宋苏州经济考略》读过多遍 ,此次见到大作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 998年第 4辑刊出 ,复再次拜读。苏州作为中国古代重要城市 ,倍受史学家重视 ,有关论著不少 ,即使不专论苏州的论著也每每要提到。不过 ,不少论著在论述苏州时有一些错误或不到家之处。兄作为学有专长的苏州籍人士 ,著文对其中的一部分错误予以纠正 ,必将大有益于学术界。拙作《中国移民史》第四卷论述靖康之乱以后的北…  相似文献   

20.
《北史·源贺传》附子《源怀传》载 :“时后父于劲势倾朝野 ,劲兄子祚与怀宿昔通婚 ,时为沃野镇将 ,颇有受纳。”而《魏书·源贺传》记同事则云 :“时后父于劲势倾朝野 ,劲兄于祚与怀宿通婚 ,时为沃野镇将 ,颇有受纳。”“劲兄子祚”作“劲兄于祚”。依古书行文惯例 ,此处似应以“劲兄子祚”为是。检《魏书·于栗传》 ,于栗子洛拔有六子 :烈、敦、果、劲、须、文仁 ,而长子于烈有五子 ,其中于祚为其长子 ,可证于祚确为于劲长兄于烈之子。《魏书·源贺传》作“劲兄于祚”误。《魏书》勘误一则@王化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